「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 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2021-03-02 有料爸媽生活社

就當小徐夫妻倆「在一起」時,一個稚嫩的聲音讓他們瞬間臉紅了…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

羞愧、無奈爬滿了夫妻倆的心頭,明明是合法的夫妻關係,卻有種難以言說的尷尬。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

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開口,只得敷衍了事,讓孩子先出去。

……

央視曾做過一個採訪:

「你從哪裡來?」

「我是從地裡挖出來的。」

「我是充話費送的。」

「我是垃圾桶裡撿的。」

小朋友千奇百怪、童言無忌的回答背後,中國性教育的缺失更值得我們反思。

性教育不是單純的性生理教育,還有性別平等、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的教育。

父母總覺得孩子不應該明白性,他們覺得這些是不乾淨的東西,從而忽視性教育。

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這種東西很齷齪,你不該明白。

但父母不會知道他們愚昧的行為會讓孩子遭遇什麼。

 「你嫌性教育太早,強姦犯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國內「性教育之父」方剛在一次採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有一次我做節目的時候,李銀河老師問過我一句話,她問我,你說中國性教育處於什麼階段?我說屬調情階段。

就是總說我們要做吧,但就是不做,學校性教育,在我看來等於零。」

前陣子,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河南中學現露骨性教育宣傳欄。

這所學校「露骨」的性教育宣傳欄標題是這樣的:

「貞潔女子的後代更聰明。

女性穿衣暴露的危害。

手淫者一生貧賤,如果不徹底戒除手淫,你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是不可能的,一輩子翻不了身。」

看看這些詞彙,「貞潔」、「光宗耀祖」、「貧賤一生」……

這和性教育有啥關係?

性教育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亂引導就是不對了。

知道的是學校宣傳欄上寫的,不知道還以為是哪個封建社會的洗腦傳銷語錄。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在我剛上高一那年,學校初三年級有一個男孩子選擇離開世界了。

事情始末是這樣的:

學校是禁止帶手機的,男生上課掏出手機後,被老師發現。

在檢查手機內容時,老師發現裡面有性相關視頻,就把這件事情當著全班的面說了出來,中午回家,男孩就離開世界了。」

看到這個故事,我只覺得可悲,從頭到尾的悲劇,愚昧可能就是最大的錯吧。

性教育的缺乏,最大的危害就是全民性意識不足。

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孩子如何對待他們產生最原始的欲望,沒有人引導青春期的孩子去認識自己的發育。

孩子們就像瞎子過河,靠同齡人偶爾科普,靠百度百科上面的小文章,靠微博上成年人的黃段子逐步完善所謂的性知識。

我們教育的關注點永遠都在分數、分數、分數。

老師們也完全沒有性引導、性教育的意識,因為他們沒有被培訓,他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所以當她看到自己學生在看十八禁的視頻的時候,仿佛看到了一個變態!

處於青春期的男生要是缺乏性知識,有些人會產生自我厭惡的情緒,更有甚者因沒有辦法忍受正常的生理反應而進行自宮等殘忍行為。

希望國內性教育真的可以普及,一方面防範性犯罪、性侵犯;一方面,讓青少年正確對待自己的成長。

熟人作案

別忽視孩子的「求救」

根據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發布的《性侵害未成年人之熟人作案情況報告》中顯示,熟人作案佔比均在60%以上,最高達91%,受侵害者年齡最小的僅為6個月,才6個月啊!

堂叔性侵6個月女童致陰部嚴重撕裂、上市公司董事長性侵9歲女童、海南萬寧一小學校長和房管局工作人員相繼性侵6名小學生、13歲少女懷孕,孩子他爹是村口老大爺.

一個個諸如此類,讓人心痛的新聞,比比皆是。

在這些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存在男性未成年被害人。

而且犯罪嫌疑人多為教育機構教職員工、照看未成年的成年親屬、對未成年人負有「特殊職責」的成年男性.

真實的數據和案例撕開湧流的黑暗,那麼,除了憤怒、質問、同情,向性侵未成年人的「魔鬼」宣戰,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防性侵教育不能缺失,千萬別忽視孩子的「求救」!

北京王先生為17歲的女兒請了名師家教,補課期間,家教老師多次趁無人之機,對女孩實施猥褻、強姦行為。

女孩曾多次向父母提出更換家教老師的要求,父母卻簡單地認為這是王某某逃避學習的藉口,沒有對女兒的異常反應加以重視。

實在沒辦法了,女孩以讓父母更好地監督學習為由,要求父親在家中安裝監控設備,直到監控視頻記錄下犯罪全過程。

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情,卻由於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導致悲劇的發生。

對孩子最重要的保護,是平日裡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看待。

這樣孩子自然有著不可侵犯的氣場,而且不會輕易被物質誘惑。

罪惡之手通常是有選擇的,選擇能量弱、匱乏感強、經常被父母霸凌的孩子。平日裡小事情上就給到孩子信心,讓孩子知道有事情找父母,不會被評判,會被理解和保護。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中,臺灣女作家林奕含書寫了天才少女房思琪從13歲開始被同一棟樓的語文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的血淚青春。

她在這部自傳中寫下:

從我第一次想到死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剝奪。

思琪發生這樣的事情,她曾有兩次暗示過她的母親,但都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回應。

例如,房思琪曾有一次和她母親說過,學校裡有師生戀,母親說,什麼師生戀,那就是那個女同學「騷」,讓思琪不要像那種學生學習。

所以,父母是完全理解不了房思琪的悲傷與痛苦,她自己的痛苦只有她自己和日記本能夠承擔。

小貼士:

當孩子向父母表達異樣時,表現你能表現出的所有關愛,將任何恐懼噁心憤怒都壓下來。

保持冷靜,仔細聽孩子的話,不要審訊的形式逼孩子還原事情。

告訴孩子你100%相信孩子說的話,並謝謝孩子將事情告訴你,最後向孩子保證你會幫忙。

家長整理思緒後,尋求幫助、報警。

讓孩子必須記住:

任何人的侵犯都是錯誤的,必須被禁止,學會說不。

永遠不是受害者的錯。

柴靜有一次在節目裡提到說:

「我們的文化裡,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

很好的總結了「傳統思想」的定義。

一項關於兒童性安全知識教育狀況調查的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學生從來沒有被告知「保護身體」這一概念。

性教育除了告訴孩子「身體是自己的,別人不能碰」之外,還需要告訴孩子,我們不能碰別人的隱私部分。

進別人的房門前,先敲門,尊重自己的隱私和別人的隱私。

孩子的認知形成是從小到大持續灌輸的結果,絕對不可能是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懂的事情。

如果孩子從小缺乏隱私保護的意識,長大後就更加缺乏面對社會的複雜和「潛規則」的勇氣和力量。

為什麼有部分人不願意推廣性教育?

有一個老師說得很有趣,他說怕燒紙引鬼。

他說本身沒事,大家小孩都很單純,也不知道,然後你一燒紙了,倒把這個鬼給引來了。

你告訴他性是怎麼怎麼回事,然後他就去嘗試了。

家長也是覺得孩子們也許本來還不知道,然後你要是跟他講了,他倒是提前知道了,所以是越晚越好。

可是壞人不會等你孩子長大,你的孩子越是「單純」,壞人越是「開心」。

我希望大人們不要覺得未成年人就是「純潔無瑕」的代名詞,缺乏良好的性教育和引導,相比影視劇中的「扒衣服、拍裸照……」 真實的未成年人實施的性犯罪,殘忍一百倍,手段離奇,令人毛骨悚然。

下次遇到「爸爸,你怎麼趴在媽媽身上?」這種問題之前,我想第一步,是先鎖好房門。

藉此機會給孩子普及性知識,引導孩子更好地去成長,化解尷尬。

就像《父與子的性教尬聊》裡說的一樣:

性有什麼可恥的呢?

性教育最理想的狀態是所有學校、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接受系統的教育。

好的性教育一定是增能賦權的,就有能力對性侵說 「不」,而不是一味地規訓孩子。

我們性教育更高的目標是孩子的內心強大,內心的力量和整個人格的成長,太多的家長把孩子當成一個學習的機器。

學習階段,青春期,孩子的任務是成長,除了知識的成長,還有人格、心理的成長。

點個「在看」,性教育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作者:朗讀君,來源:朗讀君語文(ID:langdu150),每日分享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學習資料和家長教育心得。轉載請聯繫微信號(zsy_5387)。回復【名著】獲取1~9年級「四大名著、文言文」匯總回復【聽力】獲取1~6年級「英語」期中卷聽力測試題

相關焦點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一位30多歲的女患者,一直無法進入任何親密關係。原來是大約六七歲時,她不小心看到了爸爸媽媽親熱的畫面,那一幕讓她對父親產生了厭惡感。甚至潛意識慢慢在生活中躲避和父親相處。長大後,她對成年男性的身體也莫名排斥,總是想起兒時爸爸媽媽親熱的畫面。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晚餐時閨蜜瘋狂吐槽:「我和老公為愛鼓掌的時候被孩子撞見了!他『哇』地一聲就開始大哭,邊哭邊問:『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在幹什麼啊?』給我倆尷尬壞了.」 另一個閨蜜說:「媽耶,我也被撞見過!只能撒謊說爸爸媽媽在做遊戲……結果我兒子也開始脫衣服要跟我們做遊戲!太上頭了!」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他『哇』地一聲就開始大哭,邊哭邊問:『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在幹什麼啊?』給我倆尷尬壞了.」另一個閨蜜說:「媽耶,我也被撞見過!只能撒謊說『爸爸媽媽在做遊戲』……結果我兒子也開始脫衣服要跟我們做遊戲!太上頭了!」對於這些被娃撞見的瞬間,如果敷衍了事,或者諱莫如深,對孩子來說都不一定是好事,處理不好甚至影響很大。一位30多歲的女患者,一直無法進入任何親密關係。
  • 「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這位媽媽的回答,不妨借鑑一下
    你是否有過被孩子問到啞口無言的經歷,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樣的一些體驗,反正寶媽非常的害怕孩子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因為你只要回答了他,他立馬就會想出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直接問到寶媽懷疑人生。「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在小區門口看到一位媽媽,她正拽著孩子往車裡進,孩子哭著掙扎:「我不想學舞蹈了,我不去,太累了……」 媽媽怒吼著:「你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給我去!」 最終,孩子還是拗不過媽媽,上了車,去學舞蹈。 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 到底該不該「逼」孩子一把? 當孩子皺著眉頭跟我們說:「媽媽,我不想學了!」,我們又該如何應答?
  • 【高米愛樂•育兒】「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她媽媽說:「人家有錢啊,你爸媽哪有能力不上班!」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產生只有無能的人才去工作的想法,也讓父母充滿無力感。父母的這種無力感,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如果我們必須上班,那就先給孩子好好解釋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上班」吧。沒有無能的工種,只有萬能的付出。
  • 5歲女兒:媽媽為啥趴爸爸身上?媽媽直接又溫柔的回答,堪稱典範
    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會對身邊的新鮮事物產生許多疑惑,所以會纏著爸爸媽媽問個不停,縱使爸媽「身經百戰」,也難免被孩子問到詞窮。近日,娟娟就遇到了此類困擾。女兒5歲了,一直沒有分床睡,所以夫妻「恩愛」的時候總要小心翼翼,怕被孩子發現。
  • 育兒有方 | 「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媽媽愛你永遠不嫌多,而上班能讓媽媽積攢更多的能量,變得更強大,才能更好地愛你。兩三歲的孩子,邏輯力、想像力剛萌芽,這樣的解釋能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是不要我,而是更愛我。賺錢是為了你。」這樣回答對不對?閨蜜對女兒說:媽媽上班是為了賺錢,賺了錢就可以給你買更多的玩具啦。於是她女兒每天跟她要玩具,還說:你不是去賺錢買玩具了嗎?這場景是不是讓人心酸酸的?這是我親生的嗎,怎麼這麼自私?
  • 「媽媽,你為什麼上班?」聰明媽媽的回答,會讓娃受益一生
    當孩子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媽媽們就要知道逃避孩子的回答,或者敷衍孩子都不會讓孩子善罷甘休,所以不如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媽媽在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時,給出的答案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格局。接下來就看看下面三位寶媽的回答,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三種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孩子的這個提問,相信每一位職場媽媽都收到過。孩子小腦袋瓜問題千千萬,相比其他問題,這個實在太好回答了。也正因此,不少寶媽都未曾重視過,有的直接忽略,有的隨口一答,也有的粗暴斥責...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可能會對孩子的職業觀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 「媽媽,她為什麼能插隊?」你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媽媽,聽到這句話,並沒有制止孩子的動作,反而衝司機吼道:「關你屁事,我偏要吊!」「我天天都這麼吊,就你有意見,你有病啊!」並進一步示意孩子:「吊,繼續吊。」司機再三表示這是為安全著想,但都被孩子媽媽怒聲駁斥。最後,這個媽媽竟然理直氣壯地撥打起投訴電話,指責司機嚇到自己的孩子。
  • 「媽媽,為什麼我們家沒有大房子?」你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閨蜜溫柔地拉過思思,蹲下身子認真地說:「寶寶,我們家沒有這麼多的錢住這麼大的房子,不過呢,以後我們一起努力賺錢,還是很有希望的。」 小女孩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媽媽,我一定讓你住上大房子。 千萬別小看你這個時候的回答,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媽媽掉水裡了,你是吃薯條還是吃餅乾?」孩子的回答太有趣了!
    寶媽和孩子開玩笑,問:「寶貝,如果媽媽掉進水裡了,你是吃薯條還是吃餅乾呢?」孩子想了一會,說:「薯條。」寶媽又問了一次,孩子的答案還是一樣。寶媽忍不住把重點重複三遍:「媽媽掉進水裡了。」大寶在一旁就差沒把答案說出來了,盡力地提示道:「媽媽掉水裡了,就沒有媽媽了。」小寶的眼神略過一陣傷感,寶媽以為有戲,可媽媽再問一次,孩子依舊「初心不改」地回答:「薯條!」寶媽可能是撿來的吧?
  • 「媽媽,爸爸在你身上幹嘛?」這種問題你可儘量別逃避
    當孩子只有幾歲時,晚上睡覺都還是陪著爸爸媽媽一起睡,因為擔心孩子半夜著涼或者害怕,父母是不放心把孩子放在一間房子裡睡的,但是又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夫妻間正常的同房行為偶爾發生,萬一被小孩子撞見,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完全的認知能力,也不知道爸爸媽媽是在幹嘛,但是他們內心又是很好奇的,這種情況下,他發出疑問:"媽媽,爸爸在你身上幹嘛?"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是不太明確的金錢的概念,只知道買東西需要用到錢。有時候,孩子們也會問問父母:「咱家有多少錢」之類的話,但是每個父母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環境生活的孩子,他們都很容易養成不一樣的性格。就好比星星家裡很有錢,但是星星的父母害怕,星星從小就知道自己家很有錢,會導致他養成不好的性格。不過,孩子都有一點的虛榮心和攀比心。
  • 父母赤身裸體被孩子撞見,爸爸巧妙的回答,有效化解了尷尬
    一個孩子給家庭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不僅是改變了整個家庭的氛圍,也改變了父母的行為,畢竟要考慮到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因此父母的一些行為不能再像之前那麼隨意,比如父母之間的房事行為。雖說父母生下孩子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家庭中去,但性生活也是父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父母在這方面特別謹慎,生怕會對孩子造成其他不好的影響。
  • 「媽媽,天冷了可以不去幼兒園嗎?」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早晨時間原本就緊,如果這時孩子還不肯起床,免不了挨一通胖揍,最後哭哭啼啼,還得去上學。「不上幼幼園怎麼行呢,小朋友每天都要去的。」 「你去幼幼園,周末媽媽帶你去買那個玩具」 ……可這次買玩具滿足了他,下次他還想要別的來跟你討價還價。
  • 媽媽,我的兩個蛋蛋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我有兩顆蛋蛋,它們還會跳呢?是我下的蛋蛋嗎?」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夜晚,我一如即往的幫包警長洗澡,四歲半的包警長自己洗小雞雞,他突然開口問道。聽著他這個問題,我笑著回答:「是的,你有兩顆蛋蛋,它們叫睪丸。」
  • 「媽媽,你趴爸爸身上幹啥呢?」4歲女兒突然醒來,幸虧老公機智
    可是那天女兒怎麼哄都不睡,小葉就輕柔地給孩子講故事,等到快10點,好不容易終於看孩子進入夢鄉,小葉就撲到老公的懷裡你儂我儂。兩人生怕弄出太大動靜吵醒孩子,小葉一直時不時看看女兒,興起間突然一瞥,看到女兒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盯著他們,接下來還問了一句:「媽媽,你趴爸爸身上幹嘛呢?
  • 如果孩子對你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怎麼回答孩子
    不知道孩子家裡長輩教的看著身邊的孩子,在想如果哪天孩子也這麼問我,我應該怎麼回答?其實5.6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意識,但也在於誰對他好的範圍裡,他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到誰做的最多,那畢定是在家裡照顧他那個人做的最多:陪他睡覺,給他泡奶,帶他上幼兒園,給他做飯,陪他玩,教他擦屁股,更多的是親近和依賴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