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由於戰亂和經商的需要,經常有人向東南亞地區遷移
如今的新加坡就是由華人組成
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都存在不少華裔
而今天三哥要和大家說的地方與我國雲南接壤
它便是隸屬於緬甸的佤邦自治區,被譽為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
三哥先來結合地圖來帶大家看看佤邦,也被稱為緬甸第二特區
位於阿佤山區,是曾經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如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該特區目前分為北佤和南佤兩個部分,總面積3萬平方km
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與我國雲南省接壤
南部地區位於緬甸西南部,與泰國交界,總人口達到60萬人
主體民族為佤族和華人,官方語言為漢語和佤語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語並不是指普通話,而是指我國南方地區的西南官話
雖然在東南亞地區華人聚集地甚多,但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卻很少
這主要是因為佤邦在歷史上就屬於我國,唐朝時期屬於南詔國
到了宋朝這裡是大理國的疆土,元明時期,這裡都是中華版圖
屬於當地傣族世襲土官的封地,直到清朝中期,這裡才脫離我國控制
說到這裡三哥就很生氣,又是一個在清朝時期離開我國的土地
所以這裡受中華文化薰陶很深,以至於如今當地都是講漢語用漢字
在這裡你甚至可以收看CCTV電視頻道,在教育中他們都採用漢語教學
而大多數的中文老師都是來自於雲南地區
此地的孩子們也在接受著中華文化的洗禮,你甚至可以在這裡使用人民幣
可想而知,這裡就相當於是一個小中國,而且此地面積較小
如果未來有機會回歸,也是作為縣級行政區
放在中國碩大的版圖之上也泛不起多大的波瀾
各位認為未來佤邦有可能回歸中國嗎?
在介紹完佤邦和我們國家的緊密關係之外,我們來看看佤邦的前世今生
雖然在清朝這裡脫離了我國控制,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它離開了中國版圖
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這裡依然是我國的一部分
1941年,英國在中國抗日戰爭艱難之時,以關閉滇緬鐵路為理由
威脅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迫使當時國民政府將阿瓦山地區劃定對其有利的邊界線
原屬於中國的戶板,戶算,班果以及未明確歸屬的班老,紹興, 王冷
等地區劃為英屬緬甸,史稱1941年線,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緬甸宣布獨立
1947年頒布憲法規定,今撣邦同盟和佤邦所在區域成為緬甸聯邦的一部分
不過在1948年,當時國民黨第八軍和第二十六軍殘部敗退緬甸北部
控制了佤邦,隨著新中國的成立,1957年我國從1941年線上撤回
使得昆馬地區在內的瓦山地區成為無人管轄地,國民黨殘部徹底掌控該地區
隨後1960中緬兩國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境條約》
確定將猛卯三角地歸屬緬甸,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從1966年開始,佤邦地區陸續出現了4家遊擊隊,反抗國民黨殘餘勢力
後來被緬甸中央政府排擠的緬甸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了根據地
隨後收編了該地區的各個遊擊隊,在經過多年的鬥爭
緬甸共產黨先後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康特區
而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1989年,佤邦才宣布脫離緬甸共產黨
接受緬甸軍政府的統領,成立第二特區,而當地的武裝力量也被收編
成立了佤邦聯合軍,別看只有4萬人,戰鬥力是非常的強
因為此地原來是三不管地帶,因此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罌粟種植區
1999年,緬甸政府將靠近泰國邊境的部分地區劃給佤邦
實施南遷計劃,將大量種植罌粟的農民遷移到此地
種植水稻,香蕉,茶葉,2005年,當地政府禁止毒品的種植和銷售
這使得困擾當地多年的毒品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
果然只有和平的地區才能有好的發展
而近些年,佤邦地區發展具有高經濟附加值的農業項目
種植橡膠,龍眼,蜜桔,茶葉等經濟作物
在1992年開始,雲南省就和佤邦積極合作,不僅幫助當地農業發展
而且大量收購當地的農業產物,中國也是佤邦最重要的原料和投資來源地
產品銷售,市場貿易夥伴
或許是上世紀的動亂時間太長,讓人們忽略了佤邦豐富的礦產資源
在上世紀90年代,緬甸政府軍允許佤邦進行玉石開採活動
同時當地擁有大量的金,銅,鉛,錫等礦產
其中對於錫礦的開發使得緬甸成為全球第三大錫礦供給國家
從佤邦的發展我們也能夠看出一個道理,一個地區只有統一穩定
它才能夠有一個好的發展計劃和發展環境,佤邦在90年代之後
在經濟,教育,交通,醫療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我們中國同樣如此,近十幾年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經濟神話
離不開祖國的統一和安定,因此我被仍需繼續努力,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不知道大家認為三哥說的對不對?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和平統一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