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偶感:笑談弱智公知的鬼扯邏輯

2021-03-01 戰略思想家

伯蘭特羅素,英國邏輯學家,符號邏輯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講到邏輯論辯方法的時候舉過一個例子。他說,如果你發謬論說太陽明天會從西方升起,那麼我反駁你就可以用胡說對付胡說,比如這樣說:如果明天太陽會從西方升起,那麼我就把這個桌子吃掉。

羅素說這種論辯方式,叫以不可能性來證明不可能。

現在回頭談弱智傻二公知一絲也不掛先生。此人的特點是自命不凡,13裝的很大,其實狗屁不通,蠢的要命,極其無知。

他最近竟然發表了這麼一通神議論(原文蘿莉囉嗦標點符號都錯,替他整理過了):

「去年我寫《歐系文明的起源》來批評「西方偽史論」,……本來就是因為看不慣這類自欺欺人的謊話。盡心盡力想要端正視聽,昨天還發表了《證明西方「偽史」是文化自信嗎?》。

但是普羅大眾先天極度愚蠢;在那篇文章下的典型高贊留言是像「就想知道亞裡斯多德留下的350萬字著述,需要多少只羊的皮來書寫」。

這種論述的問題何在:一個理性的辯論,要提出新論點作為佐證,事先查證事實、檢驗邏輯的責任在於提出的那一方,亦即我一再強調的Russell’s Teapot原則。

這是因為世界上的論點有無限多,正確的真相卻只有一個,因此隨機挑對論點的機率是零,那麼沒有事實和邏輯支撐的論點根本不應該納入討論。

在這個案例,亞裡斯多德的著作到底有多長、寫了多少年、所需的羊皮紙有幾張、當時希臘的一塊羊皮可以削成幾層捲軸、年產量是多少等等數據的搜尋和分析,

責任都在提起這個話題的人,否則既蠢又懶的人也可以不斷找新的話題,憑空創造出無限的闢謠工作量來淹死理性論述。這正是陰謀論充斥現代社會的主要機制,在乎真相的知識分子不可不察。」

讀了這段話,老夫第一感覺是此人有精神病,此人患有自大狂和妄想狂。

妄想狂自大狂,就是自己把自己任命為高高在上,高踞於「極度愚蠢」的「普羅大眾」即普通老百姓之上的貴族精英。

老夫想問,傻帽你什麼級別、什麼官位啊?世襲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你封幾等?是哪朝皇帝封的,還是英國女王封你的?你竟然認為你具有「先天」的優勢,能高高坐在普羅大眾老百姓的頭上?

其實在現實中,老夫看你這個無名鼠輩,充其量不過也就是一個吃方便麵用586過時機器碼字的傻二腦殘網噴,你可出來裝什麼神,弄什麼鬼,辱罵大眾老百姓冒充鬼族精英呢?是不是你近期神經病犯大發了?

第二,你這缺知無識的半文盲,還配談羅素,那老夫就考考你,羅素關於吃桌子這個論證典出何處?

第三,你這種弱智傻二,也配討論歐系文明的起源?

先問你。歐系哪有統一的文明?

斯拉夫文明繼承蒙古金帳汗文明,伊比利亞文明和高盧繼承阿拉伯文明,日耳曼文明繼承哥特人,而哥特人——被所謂的希臘羅馬看作巴拉巴拉的野蠻族系,蠻族。

其實你想說的可能是盎格魯薩克遜文明?可是你知道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自北歐海盜文明嗎?你這種一知半解道聽途說,看了幾本西方偽史就敢滿地打滾的傻二弱智也配談文明起源?別丟人了。

第四,你是個老幾,算什麼東西,你竟然認為自己可以給網民普羅大眾的網絡自由討論劃定區域,設置界限,規定什麼可以討論,什麼不能討論?

難道你這傻玩意兒是梵蒂岡派來的真理教使者嗎?就你這麼個傻玩意,還恬不知恥聲稱「盡心盡力想要端正視聽」——你誰啊?你代表希臘正教裁判所嗎?

第五,回到你的這個論題,你既然相信亞里斯多德是得了天地通的無所不知的神人,那麼普羅大眾表示不相信,而反問,要你拿出你吹牛悲的證據——在這個案例,人家問你亞裡斯多德的著作到底有多長、寫了多少年、所需的羊皮紙有幾張、當時希臘的一塊羊皮可以削成幾層捲軸、年產量是多少等等數據的搜尋和分析?難道這些問題不是天經地義非常合理的疑問嗎?

你這廝竟然思維混亂到這種程度,把人家問你的問題,反而要人家舉證答覆。按你的混帳邏輯,天下的學校都應該關門了,每個提問題的人都自己取證去得了。

羅素說發謬論太陽能從西邊出,人家反駁說,如果太陽能從西邊出,我就把這個桌子吃了。

莫非你的意思是只要你這傻二把那個桌子吃了,太陽明天就真能從西邊升起是嗎?

真是頭腦混亂神志不清極其弱智的混帳邏輯。

【附錄】

老何偶感:公知鬼扯淡的一種慣用邏輯

觀察網有公知署一洋名「伊斯託利亞」——諧音「一絲脫了呀」,發文反駁揭露西方偽史的浪潮。

他的反駁很會鬼扯,弄個民族主義標題聳人聽聞地稱——難道「證明西方偽史就是文化自信嗎?」

這個標題很邪惡。其實對這個鬼扯問題只用一句話即可反駁他——噢,否定西方偽史無助於文化自信,那麼必須崇拜西方偽史才有助於文化自信嗎?

問題一:什麼是混蛋邏輯?

這篇貌似學術的髒文之標題用心就很壞,是一種詭辯的典型邏輯,可以說是混蛋邏輯!

為什麼說他是混蛋邏輯,就是他跟你玩繞彎子。

當你提出一個論斷的時候,他反對,但他並非正面反駁你的論斷,而是揣測你提出這個論斷的動機。然後以他推度出的你的動機來否定你的論斷。

這種間接論法,是邏輯上著名而典型的一種詭辯論法。但是由於中國學校已多年不講語言邏輯了,所以多數人也就不懂這種論法其實純屬詭辯,而對詭辯的不客氣命名,就是混蛋邏輯。

西方偽史問題的核心,就是西方歷史究竟是不是偽造的?例如埃及金字塔,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亞歷山大燈塔圖書館等等高大上的牛唄建築究竟是不是假的?這與提出質疑的人想要達到什麼動機,是不是要以此增加民族自尊心毫無關係。

所以這個標題很邪惡。

有一句名言:不能解決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這個詭辯是同樣的方法——無法否定西方歷史是假的,那麼就質疑提出這個問題的動機。所以這種邏輯論法,可以稱為典型的混蛋邏輯!

問題二,亞歷山大燈塔位置可以懷疑

關於亞歷山大燈塔所在的位置,幾千年前究竟是大海還是地面?這個問題很專業。老夫不懂所以不去評論。

但是程碧波教授讀了這個公知之爛文後對此回應如下:

「這個公知就是不敢引我的原文章。這廝說「巖石學和放射性碳數據表明,亞歷山大裡亞港本身形成於兩個更新世的碳酸鹽砂巖沿海山脊之間,並在海侵期間被海水淹沒,距今約有8000年歷史」。

蠢到了家!要知道,海平面在8000年前,比現在的海平面要低將近15米。並且在8000年前早期更迅速下降。

到14000年前,海平面已經比今天低沉150米。

如果亞歷山大港在8000年前被海水淹沒,那隻說明它從來都浸泡在海水中。」

連結:伊斯託利亞:證明西方「偽史」是文化自信嗎?

(2021-02-22)

相關焦點

  • 我被公知罵得在各平臺「霸榜」,總結一下公知的話語邏輯
    因為文章的立意都是直擊公知靈魂,所以這些文章的影響效果都不錯,登上了多個媒體平臺的熱門榜,甚至在公知雲集的平臺上「霸榜」(被罵上去的)。因此,這幾天下來,郎君被「網絡公知體」追著咬的頻率有所上升,感覺這群人難纏得很。不過也正因為他們這樣高頻率的騷擾,讓郎君發現了這一群體的一個顯著特徵: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 明眼說俠話 關於公知之三:公知言論,見他媽的鬼喲!
    公知散發的負能量,會引起經濟領域的一些怪現象,聽了公知的話,一些人會提著錢袋子觀望、徘徊,沒有主見的企業家會沒有信心,無法判斷,裹足不前。當然大多數的公知不可能轉變,但我們應該對公知有所制約,輿論上要對公知大膽揭露,形成全社會自覺對他們抵制。提到實事求是,毫無疑問,我們黨中央國務院所制定的政策,是站在宏觀角度,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場上,站在百年目標的高度,經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經過深入的實踐調查而制定的。正確的輿論導向應該是圍繞黨和國家的決策,鼓幹勁、樹榜樣、立大志,給經濟環境輸入正能量,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 李承鵬的公知牌坊
    因此,我選擇單玩,你們懂的……我不想多年以後,大家遙指坐在臺上的一群傻逼,說:看,這就是當年忽悠我們的那群人。而其中一個油頭粉面的傢伙,竟是我。」記得當時我還為他的坦誠和反思而喝過彩,覺得李承鵬跟那幫公知有區別。 但是在昨天的論戰中,他還是拉來老榕、五嶽散人、土家野夫、撒韜、作家天佑、周燕、慕容雪村等人來幫忙,並轉發他們的帖子感謝他們「助拳」。
  • 論公知們的倒掉
    因為這一屆網民討厭以高曉松為代表的這些公知的嘴臉。這些公知多年以來利用自己掌握的話語權,肆無忌憚地瘋狂地美化西方,貶低中國,這種美化和貶低是全方位的,不僅包括政治制度,還包括民族文化和民族習性等,在這些公知們的眼裡,中國這塊土地,是一片讓有「良知」的人窒息的土地,這是一片沒人說真話的土地,這是一個骯髒的時代。
  • 《酋長的男人》無邏輯沙雕網劇男女主角差得死亡的情節是弱智的
    也可以說沒有演技,也沒有一些老戲,情節又是弱智!在比賽開始時,它是如此迷人。難怪人們總說調情的最好方法是簡單而不自覺。他們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單身了。他們直接學習愛情故事。英雄高振赫呢?剛追完車,我就得去火場救人。這個人荷爾蒙發出去了。難怪裡面有幾個女孩喜歡這個男人。我說我也喜歡。長得帥既聰明又有趣。我必須接受!每次看到高振赫風騷賴皮尋找安慰,我都想笑。
  • 叼盤邏輯在手,天下真理我有!
    加我題記:H:「等我退休了,也當公知。」S:「這公知你還真當不了。因為公知除了知識,還需要人格、尊嚴、獨立的思想等等。」可能是因為桃色新聞風平浪靜了,所以某位「私知」這幾天又跳出來了,頗有「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覺得你行了」的勁頭。
  • 公知:公共時代最後的殺馬特
    只要幫助他們在海外知名刊物上,在重要版面上,發布他們的文章就行了。可以是署名的,或者以化名出現,但稿酬是十分可觀的。」要不是方方主席確實在文學造詣上有些拉胯,今年怎麼得也得有個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是,每天為了反華跳腳的,只有方方嗎?
  • 知乎上前年現編的一則悲情故事,一幫公知如喪考妣
    這讓這些律師、公知們集體高潮的,是一個悲慘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女孩8歲,腦炎,她爸媽治不好,怕花錢,給扔在醫院裡,獨自走掉了。終於腦炎引起發燒,小女孩快不行了,臨走的時候,雙手捧著她父母的證件證的大頭貼,握的緊緊的,貼在嘴角,小聲的說:爸媽再見,爸媽再見。然後,公知就「轉內銷」,發到了國內的微博上。瞬間,公知就集體高潮。
  • 最鬼扯的青春劇,沒有之一——《別那麼驕傲》
    《別那麼驕傲》是小編看過的青春劇中,最會鬼扯的一部,沒有之一。鬼扯到什麼程度呢?剛開始小編以為這是部帶有漫畫風格的高顏值精美青春劇,然後發現可能是部關於男一男二的惡搞劇,再然後又覺得應該是部2b青年歡樂的的爆笑劇,接著看又發現是男女主的甜愛劇,然後不禁懷疑難道是帶有懸疑色彩的青春劇,再後來懷疑是部奇幻劇,最後忍不住罵娘「我呸」,這就是部鬼扯劇!
  • (原創)公知行為及其目的分析(篇一)——開網店
    很早就想探究「公知」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民主、自由?是為了正義、良知?是為了名聲?是為了政治抱負?…… 想了大半年,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於是決定寫一個系列文章,從各個方面探尋公知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是我的個人看法,可能有些誅心之論,可能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還望各位「公知」多多包涵。
  • 國內公知的公信力日益衰弱,未來還需要公知嗎?
    一公知在某平臺天天罵中國舔美國,可粉絲數越來越少,拿到手的美分也越來越少。心情鬱悶之極,找到一高僧訴苦:「大師!我愛美國之心日月可鑑,天天宣傳普世價值和自由民主,難道這都有錯嗎?公知這行怎麼越來越難混了呢?現在公知這兩個字都快臭大街了!」大師找來一隻雞,用一根繩子把雞腿綁在一起,一拉繩子雞立馬倒地,掙扎片刻後方才站起。
  • 致公知:所有潑在中國身上的髒水,未來都會原路奉還!
    這像極了一邊嫖娼,一邊鼓吹新生活的胡適,這位近代中國公知之祖。依我看,最該補鈣的,恰恰是公知自己!三老虎屁股摸不得,婊子牌坊說不得。在公知看來,他們有潑髒水的自由。《新民周刊》小編發了一段某教授的微博截圖,很快就被公知勢力圍攻。短短五個小時:小編已換!
  • 那些年中國公知炮製的關於美國的謠言,2020年被啪啪打臉
    曾經大言不慚,對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心神嚮往的公知們以及其擁躉「美分」們被啪啪打臉。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全球疫情實時監測系統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10日下午6時23分,全美共報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7708766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214302例。美國的遮羞布在疫情中徹底被扯下,而疫情期間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死亡,將美國帶向暴亂和動蕩的不安之中。
  • 當無知驅逐公知,高曉松懵了!
    你們真的確定直播關閉是因為公知們無力招架落荒而逃,而不是對著牛心太累,琴都懶得彈了?順便說說Youtube是個什麼鬼。在Youtube上隨便哪個摳腳大叔都能開個頻道po視頻,標題隨便放飛。比如我在搜高曉松直播事件的時候搜到的標題長這樣:這一屆網友是不是更激動了?激動就對了,po主的目的達到了。
  • 我看中國的公知現象
    曾經的公知典範,為何如今變得人人喊打?真的是時代變了嗎?什麼是公知,公知都有誰?公知為什麼越來越少?有理想的知識分子當然為國為民。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從一開始社會良心為民請命,到目前被戲謔為「公知」,而且隨著時間越來越少,屈指可數,目前甚至到了連環球時報胡錫進也被一些人認為是公知,可以說,隨著網絡話語權上的力量對比的懸殊差距,曾經擁有話語權的絕大多數公知都被消滅了,從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永遠消失了。
  • 誰出的餿主意,騙公知大V掙這種傻錢
    公知大V,平時最愛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理中客」形象, 雙重標準自相矛盾前後打臉玩得一套又一套他們時而化身「愛國」左派伏拉夫、 時而化身「自由」精外公知懂王、 時而化身「高貴」正義意見領袖, 客官也只有在他們恰爛錢在線翻車後, 才能發現大V背後到底是人是鬼。
  • 張建偉:大家齊來扮「公知」
    張建偉:大家齊來扮「公知」     公知者,公共知識分子之簡稱也。對於這一新物種,我近來頗有些懷疑。還有某些公知,在這個過程中虛飄起來,獲得一種虛妄的優越感,竟公然聲稱要為民眾普法,要給百姓啟蒙,不想有時言語失當,反而被網民用言語痛扁,激起滔天的輿論討伐,一天工夫就將其卑瑣打回原形。    如今社會是名聲社會,有了名氣,人名就變成了名人,各種利益紛至沓來。知識分子扮演「公知」,在網上以一種偏激、出格言論博取眼球和歡呼也是一種成名捷徑。
  • 深扒羅翔被罵:從群捧到群嘲,「公知」怎麼了?
    而當時的許多公知代表言論顛三倒四、邏輯不通正如當時的某些公知一樣,無視事實而堅信自己就是正確的。而公眾對於「公知」的誤解也正來源於此。我們的自主性當然增強了,但我們的反思性還遠遠不夠,看待事物仍然不夠理性、客觀。公知就一定是壞的嗎?我看未必,公共知識分子,這個詞本意是好的,所以關鍵在於公眾如何界定具體的某一位公知。
  • 公知迎「最後的瘋狂」:圍堵金燦榮,撕咬胡錫進,造謠陷害愛國者
    前兩天郎君寫了一些揭露公知謊言的文章,曝光了公知群體此前吹噓的西式嚴謹態度、美式契約精神和歐式免費福利等一系列「洋神話」背後的真相。  可就是這樣一些論述「燈塔國真相」的文章,也能激得這群人狗急跳牆。「洋神話」編不下去了,便開始舉報、挖苦、咒罵,言語之惡毒,手段之卑劣,讓人好氣又好笑:
  • 國民對「公知體」的心態變化探究
    【摘要】「公知體」曾經一度佔據網絡空間,「公知體」逢西必捧、逢中必踩的特徵十分明顯,其煽動性的話語擾亂了正常網絡傳播秩序。隨著我國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國民對國家認同感不斷增強,自信、理性漸成常態,「公知體」逐漸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