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老車主試駕新博瑞,最暢銷的國產B級車和合資對手差距多大?

2020-12-26 易車網

對於汽車媒體人來說,試駕活動,特別是對比試駕,會很有意思。因為要真正評價一款車,橫向比較是相對有效的方式,特別是短時間內,同時體驗多款車型。



而這樣的機會其實不多,最近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吉利汽車組織的「新款博瑞對比合資車試駕會」。主角是今年8月完成改款的博瑞(1.8T燃油旗艦版),其對比車型有2.0L天籟、1.3T邁銳寶XL、1.4T邁騰還有1.2T雷凌。



就這一眾對手來看,實力都是數一數二的,而博瑞自然也不弱。自2015年上市以來,已連續5年成為國產B級車銷量冠軍,擁有20多萬車主的龐大陣營,也側面反映出這幾年自主品牌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信賴。


言歸正傳,本次對比試駕,對於我來說,有點特別。作為曾經的日產天籟老車主(家庭第一輛車),這次陰錯陽差被安排體驗天籟。相比之下,博瑞反而是「新朋友」,這也更加勾起我對這款最暢銷國產B級車的興趣,面對合資老牌對手,新款博瑞的實力還能打嗎?



我先來談談靜態方面,新款博瑞給我留下的幾點印象。經過改款後的博瑞,在外觀方面更加運動,顯年輕。主要體現在經過全新設計的前格柵、尾燈以及多幅式燻黑輪轂,當然,還有那個熟悉的「大溜背」造型。相比其它B級車,博瑞有自己的標籤,有自成一派的意思。這也是自信的一種體現,不隨波逐流。



第二點印象是這款車夠大,車身尺寸方面,新款博瑞的長寬高分別是4986/1861/1513mm,軸距2870mm。就車長和軸距而言,新款博瑞已達到了B級車中上水平,通過下面表格可以看出。所以,新款博瑞在擁有大氣外觀的同時,還能獲得不錯的後排空間表現,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通過試乘體驗,也感受到了。


第三點是內飾,這也是新款博瑞相比合資對手,最大優勢之一。首先就視覺方面,新款博瑞能夠給到人衝擊力。兩塊12.3英寸大屏,很顯科技感。此外,中控臺採用的是一體式面板,和中控屏很好的「融入」到一塊,再搭配木紋裝飾,使得整個中控臺,很有設計美感。



而其餘合資對手,在這方面顯得黯然失色。此外,還有車機體驗上,這些現在年輕人所看重的「玩法」,貌似合資車型有點跟不上節奏。就拿天籟來說,它對於我們,僅僅算得上是成熟可靠的代步工具,離「生活夥伴」的角色還有些距離。



好吧,說到這,可能有些朋友會不耐煩了,畢竟車的重點在於駕駛,那麼新款博瑞的實際駕乘體驗如何呢?三大件方面,和合資對手有多大差距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下面接著聊。



我想先來說說2.0L天籟的駕駛感受,必須申明的一點是,天籟和博瑞在定位上會有很大不同,所以本次對比,不做直接比較。天籟,一直被譽為移動的舒適大沙發,可以說,舒適是天籟的「殺手鐧」。而這樣的優勢,是其它同級對手,很難超越的。


對於天籟的舒適性,我認為體現在三個地方。首先是座椅,然後是底盤,最後是動力(包括剎車調教)。簡單說,天籟更適合坐後排,無論是座椅的舒適度,還是底盤的濾震,這款車能讓你舒服的睡著(前提是你本來就有點困)。而動力方面,


2.0L自吸發動機配CVT變速箱,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動力組合,會很「肉」。這話沒錯,但實際只說對一半。天籟有三個「前進擋」,分別是D擋、Ds擋還有S擋。D擋狀態下,油門包括動力輸出會非常慵懶,感覺踩下油門踏板,車沒反應似的,而Ds擋模式下會有些改善,但不是太明顯。


只有掛在S擋,也就是運動模式,轉數保持在3000轉以上,一踩油門動力會隨著而來,非常平順,但發動機噪音很明顯。這時,有點犧牲「聽覺」換取動力的意思。



試完天籟,再換回博瑞,你會發現,兩款車「性格」截然不同,除此之外,還能感受到國產車和合資車的某種差距。此話怎講?新款博瑞在動態方面給人的第一感受是,你願意去駕馭它,從動力發放到底盤支撐。舉個例,高速路上想超個車提個速什麼的,一腳油門下去,1.8T發動機基本能夠滿足你的需求,配合7速雙離合變速箱,動力輸出是非常直接的,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而說到雙離合變速箱,可能一些朋友會吐槽,其起步包括低速時,會有「不適」反應,比如闖動感、頓挫這些。我們在經過城區路況,包括高速路收費站走走停停的狀態,還真沒明顯感覺到這套動力系統的不足。當然,要說匹配上的絕對舒適,還是不能和天籟、邁騰這類比,不過也是85分和90分的區別。



底盤方面,新款博瑞配備的是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兼顧操控和舒適。當然,在它身上,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操控樂趣。比如立交橋上「劈彎」,還真有樂趣。接近5米的大車,50、60km/h過彎,不會有開大車的感覺,同時,底盤支撐也很到位,坐在車內,顯得很平穩。


總結下,像天籟這類合資車,從動力到底盤,它們確實做到了「成熟」,但這種成熟度,在體驗上或多或少犧牲了點什麼。比如駕乘,僅僅就是舒適,讓你少點什麼激情,一絲衝動。而博瑞的「性格」更加鮮明,或許會有不足,但新鮮感和激進,能夠讓你忘了這些,所謂有得必有失。這樣的「調性」是不是更加符合年輕人的態度:我不追求完美,但拒絕乏味,這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阿川評車

近些年,國產車的進步以及創新,是有目共睹的。對於消費者而言,大家經常把一個問題掛在嘴邊:國產車發展至今,和合資車還有差距嗎?對此,我認為是各有所長。就拿博瑞來說,短短5年,能夠獲得20多萬消費者的信賴,這就是最好證明。


花少的錢,獲得更多的體驗,這就是價值所在。在我看來,無論是汽車還是手機,一個產品要想獲得市場,必須得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突破,而這一點,在博瑞上很好的體現出來了,銷冠不是一蹴而就的。

(文/Nic)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最低8.48W,B級車推薦,舒適有面子
    如果想要B級車,預算又吃緊,以下三款B級車可以看看。 日產天籟 如果購車預算在十八萬左右(落地),還要B級車,不妨看看東風日產天籟2.0L的車型,按照目前消息,線下經銷商在全國各地有部分優惠(具體優惠看地域)。
  • 20萬左右,該買奔馳、寶馬、奧迪的A級車,還是普通品牌B級車?
    這個價位區間的轎車,無疑是合資品牌的天下。普通品牌,無論日系美系還是德系,都有能拿得出手的車型。而豪華品牌BBA,也分別有相應的車型。比如奔馳A級、寶馬1系和奧迪A3。銷量是最直觀的數據,因此我調取了今年上半年主力銷售車型在20萬左右的轎車銷量如下表。從2018年上半年銷量數據來看,選擇普通品牌B級車的還是多數。
  • 韓系B級車銷量集體下滑,尤其是這幾輛的銷量幾乎每個月都在下滑
    對於現代和悅達來說,今年推出的第10代索納塔和K5凱酷無疑是兩款重型車型,預計這兩家汽車公司將加速重返市場主流軌道。但是這兩款產品上市近半年來的表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驚豔。其8月、9月、10月和11月的銷量分別為3076臺、3473臺、4295臺和3186臺,呈穩步上升趨勢,但11月突然急轉直下。從第十代索納塔和K5 凱酷的銷量來看,這兩款韓系B級車的銷量其實並不樂觀,與當年的風光相比差距很大。
  • 最慘的國產B級車,曾被稱最美國產B級車,今月銷量跌到僅千輛!
    說起B級車,合資車肯定是大部分人會想到的車型,大眾旗下的邁騰、帕薩特、以及環球旗下的別克君越、君威等,當然日系車中很多B級車都是不少的,但說起國內的B級車,卻並沒有多少人認同,國內有一款B級車上市了,就是長安旗下的長安睿馳CC。
  • 紅旗H5車主真實爆料,這款新晉國產B級車「一哥」有什麼小毛病?
    紅旗H5的崛起是在國產中,向高級車市場注入了「強心針」,雖然銷量仍不及合資B級車,但每月平均5000左右的銷售量已經是絕對的國產B級車「一哥」,在此期間,小編總結了紅旗H5的車主要追究其缺點,不吹不黑,實事求是。
  • 15萬落地買新款合資B級車?你沒有看錯!
    15萬落地,買一臺合資B級車,或許很多小夥伴都不太相信,但小編今天就給你介紹這麼一款車,其實這款車是2013年上市的,從市場銷售業績上看,也還算可以,而且這款車在今年4月18日還進行了小改款。北京現代當初將名圖定位在朗動與索納塔之間,現在來看,應該是領動與索九之間,是一款不折不扣的B級車。只不過在指導售價上,不到13萬元的起售價,則明確將市面上那些大號的緊湊型車納入「敵方陣營」,也正因為如此,北京現代給出了一個響亮的態度,15萬以內落地購買一款一線品牌的合資B級車不再是空口大白話。
  • 又一B級車因銷量慘澹退市,天籟同平臺,上市4年總銷量不足5000臺
    導讀:又一B級車因銷量慘澹退市,天籟同平臺,上市4年總銷量不足5000臺。 2020年對車市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雖然復工復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等消息都在說明國內汽車市場在逐漸向好,但這其中同樣包含了退市、停產等關鍵詞。
  • 「最新款」日產天籟來了,老日產天籟和老風度車主對它如何評價?
    這篇文章的主角,是現在最新的2021款的日產天籟,還是它銷量比較高的2.0L車型,起售價17萬多,但是現在還有著不小的優惠力度,看著挺有性價比,在之前的文章裡我也說過,我是日產老天籟的車主,而最近我又收了一臺01年的老日產風度,新天籟對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車開著用著怎麼樣呢
  • 合資SUV銷量冠軍大眾途觀L車主評價,薑還是老的辣,小編佩服
    在國產SUV主導的汽車市場中,國產車佔據了大部分的SUV市場。長城哈弗h6一直位居suv銷量榜首,能與國產車抗衡的合資suv只有大眾途觀L,2018年1月12日大眾途觀L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售價區間為22.88-35.98萬元。那麼我們來看看買了他的車主對這款車有什麼評價。
  • 一趟川藏線才發現,國產與日系車的差距這麼大,車主:雲泥之別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孤獨是上誰】,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之前國內汽車產業還不發達,市場上的汽車種類也不多,人們對汽車文化的了解也不夠深入,所以在買車時也沒有一個系統的選擇,選擇什麼樣的汽車,或許也僅僅是靠眼緣。
  • 車機系統升級 試駕2021款東風日產天籟
    伴隨著汽車智能化的大趨勢,讓駕駛汽車變得越來越輕鬆,是日產ProPILOT超智駕的主要追求點,這套系統可以在全自動模式下完成轉向、加速和剎車等操作,從而減輕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擁堵和長途駕駛給駕駛者帶來的負擔。
  • 試駕了2.0T日產天籟,顏值高、動力強,為啥賣不好?
    前幾天,跟一朋友去提車,偶然遇到2.0T版日產天籟,所以試駕了兩圈,總體的感覺不虧號稱20萬最強動力B級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試駕開進市區,速度提到80左右,動力隨踩隨有。當然,天籟搭載了2.0T渦輪發動機+CVT的總成,並沒有採用英菲尼迪的8AT,所以起步較肉不過開起來後就可以了。
  • 自主品牌在B級轎車上的努力都去哪裡了?
    哪怕是主機廠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彌補,自主品牌在轎車板塊始終無法與合資轎車抗衡,尤其是在中級(B級)轎車領域,堪稱是自主品牌揮之不去的痛。細數乘聯會每月的銷量榜單,自主品牌的SUV在市場中能佔據「半壁江山」,可到了轎車市場,卻只有吉利帝豪、長安逸動PLUS擠進排名。需要注意的是,它們哥倆的銷量與一流的合資轎車相比差距還是很大。
  • 試駕福特國產探險者 沒想到它竟然是個靈活的大胖子
    在30萬級的合資大7座SUV市場中,一直都有兩個難以超越的王者存在。一個是來自豐田的漢蘭達,而另外一個則是來自大眾的途昂。這兩款車雖然嚴格意義上講,都不算性能級的SUV車型,但增長的空間、霸氣的外觀足以迷倒一大批中年男性消費者。難道我們花著30多萬的價格就只能買到這樣一臺的「面子」車嗎?就不能享受這個級別車型本該就有的駕駛樂趣嗎?
  • INSPIRE B級車的一百零一種可能|試駕
    在試駕過幾十公裡,並對INSPIRE的動/靜態表現瞭然於胸之後,我對於網上那些同平臺姊妹車型對比文章的意義愈發不解:明知平臺相同用料相似,卻要在一個5g的雞蛋裡挑出5kg骨頭,最後的結論卻用言簡意賅的兩個大字概括——相似……其實,任何兩臺車都會有差異,而之於INSPIRE,它在誕生29年後登場中國市場的首要課題就是如何表達出差異化
  • 開過邁銳寶XL,再試駕堂哥的日產天籟,車主:兩者勢均力敵
    正如邁銳寶XL和天籟。今天我們請來了日產天籟的用車者小謝,他為兄弟開了5個月的邁銳寶XL,不久前提了日產天籟,目前為止已經2個月,行駛了3400公裡,究竟日產天籟是怎樣的一臺車?與邁銳寶XL對比到底誰更好?接下來,就讓他來告訴我們他的體驗吧!先開邁銳寶XL外表:對於顏值,360度無死角。
  • 舒適不等於無趣 試駕新款東風日產天籟
    2021款天籟:試駕體驗  [愛卡汽車 試駕 原創]  提到東風日產天籟,人們給這款車的標籤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買沙發送車」,另一個則是「網約專車」。的確,出色的油耗表現以及越級的乘坐舒適感受使其成為了很多專車司機們的首選。
  • 試駕丨細節決定成敗,試駕2020款東風日產天籟
    一般說到自動駕駛,大多用戶都抱有觀望甚至懷疑的態度,但隨著市場潮流的發展,眼下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著實是車企發力的重要領域,而作為合資品牌的領頭羊之一,東風日產也祭出了自己的絕殺——ProPILOT超智駕。
  • 試駕2021款天籟:把家裡的沙發搬到一輛B級車上是什麼感受?
    [車友頭條-車友號-火星說車]  不知不覺,這一代天籟已經上市兩年,回想起初次看到它時,驚訝於日產的大膽,新車不僅進行了一次風格上的重新調整,使它從一名成熟穩重的大叔變身成年輕活力的青年,而且將旗下最先進的VC-Turbo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引入到車型當中,讓不少追求極致動力的消費者大呼過癮。 不過,雖然裡外都發生了變化,但不變的是它賴以生存的舒適性特徵。
  • 6.4秒破百、配L2級自動駕駛,2020款天籟是否值得買?
    同時還裝配HUD平視顯示系統、方向盤加熱等便利科技,而售價則與老款智享版保持一致,為22.98萬元。先不論這些智能科技配置的增加對用車體驗和行車安全保障來說會有多麼大的提升,單從成本價格來看,便可知東風日產之良心:目前合資品牌想要選裝HUD平視顯示系統(很多都沒的選),價格便要1萬元左右,全速自適應巡航便超過5千元,整套L2級駕駛輔助系統則往往要價數萬元···很明顯,東風日產希望把ProPILOT超智駕系統配備到價格更親民的主力車型上,讓更多用戶感受到日產智行帶來的前沿便利的汽車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