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汽車媒體人來說,試駕活動,特別是對比試駕,會很有意思。因為要真正評價一款車,橫向比較是相對有效的方式,特別是短時間內,同時體驗多款車型。
而這樣的機會其實不多,最近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吉利汽車組織的「新款博瑞對比合資車試駕會」。主角是今年8月完成改款的博瑞(1.8T燃油旗艦版),其對比車型有2.0L天籟、1.3T邁銳寶XL、1.4T邁騰還有1.2T雷凌。
就這一眾對手來看,實力都是數一數二的,而博瑞自然也不弱。自2015年上市以來,已連續5年成為國產B級車銷量冠軍,擁有20多萬車主的龐大陣營,也側面反映出這幾年自主品牌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信賴。
言歸正傳,本次對比試駕,對於我來說,有點特別。作為曾經的日產天籟老車主(家庭第一輛車),這次陰錯陽差被安排體驗天籟。相比之下,博瑞反而是「新朋友」,這也更加勾起我對這款最暢銷國產B級車的興趣,面對合資老牌對手,新款博瑞的實力還能打嗎?
我先來談談靜態方面,新款博瑞給我留下的幾點印象。經過改款後的博瑞,在外觀方面更加運動,顯年輕。主要體現在經過全新設計的前格柵、尾燈以及多幅式燻黑輪轂,當然,還有那個熟悉的「大溜背」造型。相比其它B級車,博瑞有自己的標籤,有自成一派的意思。這也是自信的一種體現,不隨波逐流。
第二點印象是這款車夠大,車身尺寸方面,新款博瑞的長寬高分別是4986/1861/1513mm,軸距2870mm。就車長和軸距而言,新款博瑞已達到了B級車中上水平,通過下面表格可以看出。所以,新款博瑞在擁有大氣外觀的同時,還能獲得不錯的後排空間表現,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通過試乘體驗,也感受到了。
第三點是內飾,這也是新款博瑞相比合資對手,最大優勢之一。首先就視覺方面,新款博瑞能夠給到人衝擊力。兩塊12.3英寸大屏,很顯科技感。此外,中控臺採用的是一體式面板,和中控屏很好的「融入」到一塊,再搭配木紋裝飾,使得整個中控臺,很有設計美感。
而其餘合資對手,在這方面顯得黯然失色。此外,還有車機體驗上,這些現在年輕人所看重的「玩法」,貌似合資車型有點跟不上節奏。就拿天籟來說,它對於我們,僅僅算得上是成熟可靠的代步工具,離「生活夥伴」的角色還有些距離。
好吧,說到這,可能有些朋友會不耐煩了,畢竟車的重點在於駕駛,那麼新款博瑞的實際駕乘體驗如何呢?三大件方面,和合資對手有多大差距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下面接著聊。
我想先來說說2.0L天籟的駕駛感受,必須申明的一點是,天籟和博瑞在定位上會有很大不同,所以本次對比,不做直接比較。天籟,一直被譽為移動的舒適大沙發,可以說,舒適是天籟的「殺手鐧」。而這樣的優勢,是其它同級對手,很難超越的。
對於天籟的舒適性,我認為體現在三個地方。首先是座椅,然後是底盤,最後是動力(包括剎車調教)。簡單說,天籟更適合坐後排,無論是座椅的舒適度,還是底盤的濾震,這款車能讓你舒服的睡著(前提是你本來就有點困)。而動力方面,
2.0L自吸發動機配CVT變速箱,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動力組合,會很「肉」。這話沒錯,但實際只說對一半。天籟有三個「前進擋」,分別是D擋、Ds擋還有S擋。D擋狀態下,油門包括動力輸出會非常慵懶,感覺踩下油門踏板,車沒反應似的,而Ds擋模式下會有些改善,但不是太明顯。
只有掛在S擋,也就是運動模式,轉數保持在3000轉以上,一踩油門動力會隨著而來,非常平順,但發動機噪音很明顯。這時,有點犧牲「聽覺」換取動力的意思。
試完天籟,再換回博瑞,你會發現,兩款車「性格」截然不同,除此之外,還能感受到國產車和合資車的某種差距。此話怎講?新款博瑞在動態方面給人的第一感受是,你願意去駕馭它,從動力發放到底盤支撐。舉個例,高速路上想超個車提個速什麼的,一腳油門下去,1.8T發動機基本能夠滿足你的需求,配合7速雙離合變速箱,動力輸出是非常直接的,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而說到雙離合變速箱,可能一些朋友會吐槽,其起步包括低速時,會有「不適」反應,比如闖動感、頓挫這些。我們在經過城區路況,包括高速路收費站走走停停的狀態,還真沒明顯感覺到這套動力系統的不足。當然,要說匹配上的絕對舒適,還是不能和天籟、邁騰這類比,不過也是85分和90分的區別。
底盤方面,新款博瑞配備的是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兼顧操控和舒適。當然,在它身上,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操控樂趣。比如立交橋上「劈彎」,還真有樂趣。接近5米的大車,50、60km/h過彎,不會有開大車的感覺,同時,底盤支撐也很到位,坐在車內,顯得很平穩。
總結下,像天籟這類合資車,從動力到底盤,它們確實做到了「成熟」,但這種成熟度,在體驗上或多或少犧牲了點什麼。比如駕乘,僅僅就是舒適,讓你少點什麼激情,一絲衝動。而博瑞的「性格」更加鮮明,或許會有不足,但新鮮感和激進,能夠讓你忘了這些,所謂有得必有失。這樣的「調性」是不是更加符合年輕人的態度:我不追求完美,但拒絕乏味,這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阿川評車
近些年,國產車的進步以及創新,是有目共睹的。對於消費者而言,大家經常把一個問題掛在嘴邊:國產車發展至今,和合資車還有差距嗎?對此,我認為是各有所長。就拿博瑞來說,短短5年,能夠獲得20多萬消費者的信賴,這就是最好證明。
花少的錢,獲得更多的體驗,這就是價值所在。在我看來,無論是汽車還是手機,一個產品要想獲得市場,必須得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突破,而這一點,在博瑞上很好的體現出來了,銷冠不是一蹴而就的。
(文/Nic)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