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霸氣宣言:單身是自己的選擇。重要的是實現人生價值

2020-12-24 百科雜談1234

現在許許多多的青年男女一到了結婚的年齡就被家裡的長輩介紹對象,安排結婚。仿佛只有結了婚才算是不留遺憾。難道結了婚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嗎?

科學家顏寧,在一期訪談節目中談到自己目前還是單身,於是很多觀眾表示遺憾和惋惜。但是顏寧本人並不在乎這些。她表示單身是自己的選擇,並不欠任何人什麼

難道單身就是遺憾,就應該惋惜嗎?顏寧雖然單身,但在科研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顏寧博士後出站,棄美回國從事生物學研究,僅僅六個月就攻克生物界世界級難題,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此的成就怎能說遺憾,惋惜?

前陣子央視一位著名主持人退休後的單身生活也被網友說成是遺憾。但是這位主持人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主持事業,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雖然單身,他的人生也是有價值的。

單身不用考慮另一半的感受,不用考慮育兒的煩惱,可以專心致志地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為自己而活,更容易實現人生的價值。

那麼怎樣實現人生價值呢?

1 找到自己的定位。

2000多年前,孔子,為了宣揚自己以仁治國的思想,周遊列國,但是最終沒有成功。可是他卻教出了許多學生,桃李滿天下,成為影響千年的思想家,教育家。

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

在上中學時,他的父母曾為他選擇了文學之路,只上了一個學期,教師就在他的評語中下了結論: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搞著完善的道德,也決不會在文學上有所成就。

後來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誰知瓦拉赫既不關心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很差。

可是,化學教師卻認為瓦拉赫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化學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這一次,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被點燃了,其化學成績在同學中遙遙領先,並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瓦拉赫的成功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智能都不會是均衡發展的,如果能發現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就會有所作為。

由此可見只有定位找準了,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2 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斯,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

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地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自己喜歡的東西才會深入研究,克服困難最終成功。

3 要有恆心和毅力,不要被外界的一切所影響。

趙本山,沒有成名以前還是一個農民,重活幹不了,輕活不願幹,大家都說他就會耍嘴皮子,但趙本山憑著恆心和毅力,硬是把耍嘴皮子練成了一門功,最終給全國人民帶來了歡笑。

卓別林長得其貌不揚,被人嘲笑,但是他並沒有把這些嘲笑放在心上,而是努力把劣勢變為優勢,最終成為世界喜劇大師。

那麼實現人生的價值有什麼意義呢?

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你怎樣對待人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有什麼樣的意義。如果認為人生就是吃吃喝喝,那麼你的意義就是只為了活著,這樣的人生也就沒有多少價值。

幸福快樂是人生的追求,吃喝玩樂的快樂,只是一種低級趣味,真正的幸福快樂,是為社會做貢獻,是奉獻大眾。當你用自己的才學,幫助了大家,大家都需要你時,你的內心會感到非常的幸福,和滿足,這才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保爾曾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只要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即使單身一輩子,也沒有好遺憾的,大家怎麼認為呢?

相關焦點

  • 43歲美女科學家顏寧至今仍單身,她沒另一半的原因在哪裡?
    如今她年齡已43歲,卻仍然單身。這讓很多關注顏寧生活的人,心急如焚,大家當然想她擁有一個美好的歸宿。43歲,在普通人的眼中已經屬於大齡,對於女人來說,更是過了普世意義上的大好年齡。對於顏寧這樣一個集顏值和才華於一身的科學家,找到一個對象當然不是難事。如今為何還單身?
  • 顏寧專心搞科研43歲單身,王延軼嫁人39歲功成,誰才是人生贏家?
    王延軼嫁給教授37歲當所長,顏寧搞科研43歲單身,誰是人生贏家?顏寧與王延軼是兩個相似的科研成功人士,兩位女博士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學者的提升速度,他們的成長過程截然相反,顏寧一心搞研究做了美國外籍院士,43歲依然單身。
  • 蒙曼、陳果、顏寧:婚姻並非人生必選題,不結婚並不欠誰一個解釋
    落落大方,見之忘俗,站在三尺講臺上,她手拿粉筆,在緩緩踱步中慢慢道出人生的真諦,這是陳果老師給人們留下的最直觀的印象。陳果真可謂是復旦大學"女神老師"級別的人物,可她也像蒙曼老師一樣仍然單身未婚。不管女性在這個社會有多麼優秀,卻也始終逃不過"你結婚了嗎"的魔咒,當得知四十幾歲的顏寧到現在仍然單身的時候,竟然會有人發出"女科學家怎麼了,女科學家不也沒有把自己嫁出去嗎"的聲音。
  • 清華女神顏寧: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你自己
    更重要的是,當你感到焦慮時,用一種具體的、可實施的方式寫下你的目標,並立即採取行動。行動是治療一切變態行為的良藥。人生最難的事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25-30歲階段的女性,尤其是女性博士生。怕錯過生育期,這也是博士生教育的關鍵階段。顏寧中的許多女學生將面臨這樣的問題。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顏寧從不否認,「好玩」是她從事科研的一個重要原因。她當然知道科研從來不只是好玩。剛進施一公實驗室那會,「我是做什麼,什麼做不出來。比我早幾個月進來的另一個復旦學生,已經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上發了一篇論文。」導師施一公常在她面前表揚其他人,壓力使她瘦了30斤。
  • 秦嵐霸氣回懟「女性生育」敏感話題、為自己的負責的人生有多酷
    ,才不會在戀愛和婚姻中迷失自己,我覺得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對你自己的未來擔憂,那麼去學個學位也是很理智的選擇,畢竟單身的時候除了時間富裕、其他都不富裕對吧。畢竟將來有個好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一直單身,那麼一直鍛鍊會讓你的身體狀況比同齡人年輕至少十歲,鍛鍊總是對的。02 心平氣和的與自己相處、你需要足夠獨立。婚姻與否不代表幸福與否,決定一個人的真實社會價值,本就不該用世俗的眼光去判斷。
  • 顏寧:我不結婚,我也不欠誰一個解釋
    當問到有關這方面的事時,顏寧教授直言:「我不結婚,也不欠誰一個解釋」,其實這應該是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態度。顏寧教授從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起步,1996年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2000年順利取得學士學位。她並沒有在大學畢業後立即投入工作,而是選擇繼續深造,繼續攻讀專業學位。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16):顏寧
    2019年4月30日,41歲的顏寧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探索,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不明白關於自己走上科研道路的原因,顏寧在電視節目中說是「好奇」。自從初中知道了細胞,她便產生好奇:細胞是什麼樣子?
  • 女科學家顏寧:以智慧定義美麗
    回顧自己回國的這些年,顏寧稱自己最滿意的就是將一個個極具挑戰的課題變得不再可怕。「研究確實很難,可是越難越好玩不是嗎?」古靈精怪型學生:「學生物,是迷迷糊糊的選擇」歸國不足十年,「玩兒」轉科研的顏寧已被譽為「傑出青年女科學家的榜樣」。然而當科學家並不是她打小就埋下的人生伏筆。
  • 顏寧在美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什麼?
    這次的成就,讓年輕的顏寧聞名於學術界,一躍成為世界最頂尖的生物學家之一。誠然,作為普通民眾,其實對於她的研究並不懂,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研究對於攻克癌症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就夠了。這個選擇對普通人而言,可能意味著畢業之後,極難找到工作。但對顏寧而言,卻無意打開了一扇神奇的門。
  • 當陳薇邂逅顏寧-她們的事業她們的愛情-陳薇哭了!她被丈夫寵愛30年的"神仙愛情",才是真的甜/顏寧:不準備結婚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從普林斯頓畢業的顏寧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2005年做博士後研究時,她開始轉型挑戰自己,從事更底層的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研究。不過對天生喜歡挑戰高難度研究的顏寧來講,越是困難越是重要的研究,越能勾起她一幹到底的欲望,「研究很難,那才好玩兒啊!」她希望自己做出來的實驗,有一天也能進教科書。
  • 「美女科學家」顏寧開講 不要叫我「女科學家」
    但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女科學家」的印象,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風趣,看起來真的不像一位科學工作者。  2016年8月31日,國際著名期刊《Nature》在線刊登了清華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一項重要成果,題為「Structure of the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Cav1.1 at 3.6?
  • 顏寧:別叫我女科學家!
    在顏寧之前,入選外籍院士的中國人也都是大牛中的大牛,包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啊!這開掛的人生】一般來說,科學家往往不是流量所愛。但顏寧太不一樣了,因為長得實在好看,而且學術成就「超神」。
  • 顏寧追問4位男科學家: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7日開幕,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在「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科學伉儷專場」上說道。這次論壇中,顏寧對話4對科研夫妻,並追問男性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科研伴侶怎樣相互扶持,以及女性科技工作者如何從社會中獲取力量等。男性科技工作者: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 15位大齡女星的單身宣言,幫助你找回自信與魅力
    其實單身對她們來說,一點也不恐懼,婚姻對她們來說,甚至也不是必定的選擇。想知道除了凍齡之外,連人氣也都凍蒜的15位女星分別語出驚人的單身宣言嗎~以下每一則宣言都可以幫助你找回自信與魅力,最終你會發現,活出自我價值、愛自己是基本對自己的負責!
  • 顏寧和一諾,中國最強女閨蜜是怎樣煉成的?
    人們喜歡她,把她視為自己的精神偶像,不僅僅是因為她在科學領域所做出的成就,還有她篤定、豐盈的內心世界及通透、灑脫的人生觀。 此前,顏寧的密友李一諾寫了一篇文章——《我和顏寧的這些年》,回憶了兩人在清華校園的讀書時光。在畢業多年後的今天,她倆一人在科研領域戰績斐然;一人在慈善、教育領域發光發熱。
  • 2017年度科技人物顏寧:從清華跳槽去普林斯頓真相
    顏寧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兒,在大學畢業申請美國學校時再次發揮作用。當時,施一公是普林斯頓分子生物學系的助理教授,負責面試亞洲學生。顏寧因病錯過了施一公回清華的講座,便給他寫了一封英文自薦信。在列舉了自己的種種成績後,信是這麼結尾的:「我覺得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 蒙曼、陳果、顏寧:我選擇不結婚,也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
    男人在婚姻中依舊是那個自我,但是女人似乎沒有那麼清醒,她們心甘情願的凍結自己的真實意願,人生的意義以家庭為核心,以家人的喜怒為標準,漸漸的迷失自己。不結婚是一種現象,但是更是一個選擇性的動作。這個動作在於她們選擇了不結婚。她們有較高的學歷,一定的社會閱歷,她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但是她們卻看透世俗,選擇不結婚。
  • 面對網友非議,顏寧淡然活出自我
    ,仿佛與她個人的人生選擇也大相逕庭。 那麼,顏寧到底真的如她所說,她的幸福感不是由金錢所衡量的嗎?那她出走「清華」,遠赴美國,真的又是為了什麼呢?讓我們再次走進顏寧,看看這位出走「清華」的美女教授,到底有怎樣的人生經歷。
  • 顏寧問4對科研夫妻:男女搭配,如何不累?
    科學網作者|李晨陽 網上很多人一說到我,就說顏寧之所以能成功,因為她是單身,沒有家庭拖累。但事實上,有家庭、有事業才是絕大多數人的現狀。我們這次請來四對科研伉儷,不僅都是科學家,而且也都為人父母。他們的科研和家庭能平衡嗎?——顏寧熟悉顏寧的人,可能都聽過2014年時她講的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