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朱麗葉·比諾什和丹尼爾·戴·劉易斯一同主演由菲利普·考夫曼執導的《布拉格之戀》,這部改編自米蘭·昆德拉著名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影片中,三位主演分別來自英國、法國和瑞典,年僅24歲的朱麗葉·比諾什飾演俏皮敏感、天真勇敢的特蕾莎,在與託馬斯並不穩定的愛情關係和動蕩的時代背景下,特蕾莎也成為了影片中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她本人也在這種愛情與時代的交相作用下成長,流露出青春與自由的自然美感...
1991年,後新浪潮導演萊奧·卡拉克斯執導的《新橋戀人》上映,比諾什飾演了片中患上眼疾、流落街頭的女主角米歇爾,她與同為流浪者和殘疾人的埃裡克斯(德尼·拉旺飾)相戀,雖然形象有些灰暗難堪,但戀人的注視下,她呈現著別樣的美。都市的流浪者瘋狂相愛,但也經歷了慘痛的分離。
1992年,傑瑞米·艾恩斯和朱麗葉·比諾什主演的《烈火情人》上映,正如片名,影片講述的是一段激烈瘋狂而短暫的愛情,比諾什飾演的安娜既是一個家庭中兒子的戀人,也是父親的情人,她的放蕩與沉默完美闡釋了女性的神秘與傷痛,這種超越倫理的感情關係讓影片戲劇張力十足。
1993年,比諾什主演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之藍》,她在片中飾演一位失去丈夫與女兒的妻子,藍色在片中代表憂鬱,她在片中掙扎在自殺的邊緣,藍色也是對開闊的自由的嚮往,與過去和自身和解,釋放疼痛。影片獲得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最佳攝影、最佳女演員等獎項。
1996年,朱麗葉·比諾什搭檔拉爾夫·費因斯、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和威廉·達福主演的影片《英國病人》上映,該片由安東尼·明格拉執導,根據作家麥可·翁達傑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影片以戰爭和沙漠為背景,演繹一場跨越時空的愛情悲劇。片中比諾什飾演護理「英國病人」的戰地護士安娜,對於身體和意志都已經在絕望境地的病人而言,安娜帶著一絲鄉土氣息的氣質,有著軍人的頑強自立,心靈手巧、學歷不高,但卻像是一個溫...
2000年,朱麗葉·比諾什和約翰尼·德普主演的《濃情巧克力》上映,影片是比諾什和莉娜·歐琳繼《布拉格之戀》的再度合作。故事講述了50年代末的一個冬天,比諾什飾演的薇安帶著她6歲的小女兒來到一個平靜而閉塞的法國小鎮,開了一家風味獨特的巧克力店,面對鎮長的阻撓,德普飾演的吉普塞流浪漢洛克斯和薇安,以及其他嚮往新生活方式的居民們向舊勢力發起了挑戰的故事。比諾什憑藉此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7年,朱麗葉·比諾什主演侯孝賢導演的《紅氣球之旅》,影片是侯孝賢向法國導演艾爾伯特·拉摩裡斯《紅氣球》的致敬之作,影片在法國拍攝,片中的「紅氣球」是法國人生活的一面鏡子,導演的視角就像是一個飄蕩的紅氣球,紅氣球飄落,我們得以通過導筒一窺法國的家庭生活。中國演員宋芳和比諾什飾演的兩個女性角色呈現了淡然自若和歇斯底裡的兩種狀態,但人物間的互動卻傳達了女性間的溫情。影片入圍第60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
2008年,朱麗葉·比諾什主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的《夏日時光》,影片中奧利維耶·阿薩亞斯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一個面臨薪火傳承和遺產繼承問題的現代家庭。影片描繪了一個典型的法國家庭,在全球化浪潮下,各自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分散居住在世界各地。家庭成員雖然相隔距離遙遠,見面機會很少,但仍然保持著深深的親情。影片圍繞母親去世後,三兄妹對祖屋的去向的討論展開,帶有導演溫和的懷舊,看起來恬靜舒適,也能收穫...
2010年,朱麗葉·比諾什主演伊朗著名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執導的《合法副本》,影片依舊帶有阿巴斯的實驗風格,通過探討「贗品能否具有原作所包含的價值」這一哲學命題,阿巴斯繼續了他一貫鍾愛的對真與假這一命題的探討。憑藉此片,朱麗葉·比諾什獲得第63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女演員獎。
2014年,朱麗葉·比諾什和克裡斯汀·斯圖爾特主演的《錫爾斯瑪麗亞》上映,這是比諾什和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在《夏日時光》後的再度合作。在阿薩亞斯撲朔迷離的多重隱喻之下,片中的「戲中戲」巧妙地與人物角色曖昧映襯並推動情節發展。女性的複雜和不同年齡段女性對權力和欲望的追求,以及時間在個體停留的有限性與無限變換的神秘的矛盾是影片想要探索的要旨所在。影片入圍第67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克裡斯汀·斯圖爾...
2019年,朱麗葉·比諾什與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合作的影片《真相》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影片的主演還包括凱薩琳·德納芙和伊桑·霍克等人,作為是枝裕和的首部外語片作品,陣容可謂夢幻,但首映後反響平平,IMDb上僅獲得6.5分的評價,這在是枝裕和所有長片電影導演作品裡,是最低的分數了。在為威尼斯電影節開幕,併入圍主競賽單元後,影片也沒有任何獎項的斬獲。在電影節的發布會上,比諾什表示是自己想與是枝裕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