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來大不同聽吳念真講他「意外的人生」|人生大不同·演講

2021-02-23 人生大不同
點擊藍字↑↑加關注,優質活動等著你

上圖:吳念真近照

講者介紹

吳念真,臺灣知名導演、作家、編劇、演員兼主持人。

通過以下這段視頻,你或許能更全面地了解吳念真先生。(視頻較耗流量,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幾周前,大不同君曾在「人生大不同·樣本」版塊裡,發布過一篇吳念真寫給其兒子的暖文。

當大伙兒得知吳念真將在明年1月初登上大不同演講的舞臺時,皆是一片叫好聲。

如今,大不同君終於可以打保票地告訴大家:

2015年1月5日,晚上19時15分,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吳念真將成為「大不同演講」的第13位嘉賓,站上舞臺與大伙兒近距離接觸(歡呼!撒花!)

在無數吳念真老師的粉絲心中,他有著很多的符號——

他的微博名叫「吳念真老先生」;

他是電影《一一》裡老實寡言的中年男NJ;

他的初戀故事被侯孝賢拍成了《戀戀風塵》;

他在臺灣是當之無愧的廣告王,連小S、陶晶瑩都甘拜下風;

他為30多位導演寫過劇本,曾五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編劇,人稱「吳金馬」;

他自編自導的《多桑》,被馬丁•斯科塞斯視為自己最愛的十大電影之一;

他導演舞臺劇,是演員、主持人、廣告人,被譽為「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

吳念真專場演講的主題是「意外的人生」,說的就是他自己。

吳念真出生於礦工家庭,當兵退役後,考上了大學會計系。大學時開始在報紙上寫小說,有人覺得他寫的小說像劇本,就問他要不要做編劇。1981年,吳念真陰差陽錯地進了中影集團,開始與侯孝賢、楊德昌等眾多導演合作。

一直到他的父親因矽肺折磨而選擇了自殺,打擊過後,吳念真將父親生前的故事寫成了劇本,自導了電影《多桑》,後在國際上屢獲大獎。

而踏入舞臺劇行業則更為意外了,一次聚會,從事劇場行業的朋友談及經營的不易和票房的不理想,吳念真給他們講了自己準備做成電視劇系列的一個故事,朋友頗為感觸,邀請吳念真完善劇本並擔任導演,《人間條件1》就這樣誕生了。

如今,吳念真編導的「人間條件」系列已經做到第6部,《人間條件6》在全臺灣首演37場,場場爆滿!

這輩子很多事情都是在類似的『瞬間因緣』裡決定、進行,然後卻意外地成為一生中重要的轉折和難忘的回憶。

2015年1月5日晚,歡迎大家來到群眾藝術館,聽這位「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將他自個兒「意外的人生」。

(報名方式如下↓)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

1、關注微信公共帳號rsdbt2011,並分享至朋友圈
2、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填寫報名信息

3、報名成功後,工作人員將陸續發送確認信息,請務必填寫正確的手機號碼。

註:大型演講人數有限,活動當日,請憑收到的確認簡訊,由工作人核對個人信息兌換門票,方可入場。

任務
現場記錄員的工作是根據錄音,將活動內容整理成文字。
好處
1、無條件成為該場活動的頭號聽眾,不管這場活動的席位有多難求
2、你的大名將出現在活動後的回顧視頻裡,供大夥膜拜
報名方式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填寫報名信息

Ps.請務必確定當天能夠出席,一旦入選,活動當天請務必前來完成記錄工作,謝謝配合!


大不同會館

地址:上海市嶽陽路200弄2號
地鐵:一號線(衡山路站)、七號線(肇家浜路站)、九號線(肇家浜路站)
公交:42、96、931、49、43、205、218、806、864等均可到達
停車:170弄、195弄、200弄

發現自己 成為自己

2011年11月由《申江服務導報》發起,旨在建立多元人生的分享、學習、社交平臺,讓年輕人得以「發現自己,成為自己」,找尋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創造屬於自己的豐盛人生。
2013年7月,成立上海人生大不同公益發展中心,榮獲上海十大最具潛力公益項目。

我們想說:人生不是物質和成就的清單。真正精彩和幸福的人生,不在於你掙了多少錢,或者有多大的名望,而在於你做過多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是不是以你最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並且有所貢獻。

微信:rsdbt2011
新浪微博:@人生大不同公益行動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225589
合作洽談郵箱:rsdbt2011@163.com

相關焦點

  • 講座實錄(上篇) 吳念真:我的人生有很多「意外」
    我人生遇到過很多事,如今再回頭看,才發現好事是上天賞賜的,壞事對我來講是一種試探,更是一種轉機。——吳念真1月5日晚,吳念真老師在上海舉辦講座,為我們講述了他那個年代的故事,以及他「意外的人生」。‍新閱會作為這場講座的協辦方,為大家送上講座實錄!由於吳念真老師講了兩個多小時,內容真的非常多,我們將在今明兩天,分為上、下篇發布。
  • 吳念真:你一旦懂得人生,一切都已經遠了
    對吳念真而言,「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很難忘記的,因為到最後人改變了嘛。」都不一樣了。他說。二有一件事可能還是一樣的。吳念真仍然在講故事。最新的版本和舞臺劇有關。「人生一直在意外。舞臺劇是我人生最大的意外。」起初,吳念真只是純粹的劇場觀眾。因為有「很多做劇場的朋友」,才時常有演出贈票、彩排邀約。
  • 克裡斯多福·孟《人生大不同會館》演講
    心理學家克裡斯多福·孟做客《申江服務導報》大不同會館,解讀關於人與人之間的密碼,講述生命中與我們連接最深、卻也折磨我們最多的議題——「親密關係」。你是不是愛上了你的手機? 話題從手機開始講起,克裡斯多福描述了一個在餐廳裡的場景,向大家解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做低頭族,拿起手機就不放下。
  • 人物吳念真:無用是嚴酷人生的養分
    「閱讀中得到安慰,書寫把情緒寫出來,要不然早就瘋了,說不定還會去殺人。」那時候,被欺負之後最好笑的「報仇」辦法就是寫一個小說投稿,把討厭的人的名字放進去小說裡,將他罵一通。吳念真當了三年特種兵,很多人認為當兵很倒黴,無用至極,三年就鬼混過去了,他覺得自己在軍隊長大了很多。
  • 對話 聽吳念真講臺灣新電影的故事
    他就丟一個劇本給我,劇本就這個樣子。人家重視你嘛,那就寫寫看,寫寫好像還不錯,第三部就得金馬獎。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做話劇也是因為朋友的劇團,叫我去看戲。我覺得那個戲不好看,看不懂,他們說看不懂的才比較藝術,可是我看得很辛苦,鼓掌鼓得也沒勁。他說,那你寫一個劇本來看看,我就寫一個劇本,他說,你既然寫了就導導看。
  • 「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聽吳念真講臺灣新電影的故事
    人生就是這樣,如果有朋友讀很多書,跟你講故事的時候,你聽一聽會笑出來,那一個我看過了,那個故事其實是來自另外一本書嘛!但如果你跟一個工人或是農人什麼的,他基本沒念過什麼書,也不會像作家那樣講,我人生是怎樣怎樣,我幾歲怎樣,他那個東西是非常原始的,但卻又是別人沒有寫過的東西。
  • 「大不同婚介所」過年前成就第一對新人,恭喜啦!人生大不同·我的大不同No.13
    感謝大不同帶給我們不一樣的人生體驗,讓我們有機會認識真正的自己,做誠實的自己;感謝在大不同遇到的所有人,感謝你們給予我們的祝福和鼓勵;感謝大不同讓我們認識了彼此,並攜手走下去。——大不同婚介所第一對新人 黑黑&木頭
  • 2017年大不同十大好書推薦|人生大不同·讀書
    ——大不同「黑八」讀書會會訓大不同的鐵粉可能很多次被大不同的演講和活動嘉賓圈粉,膜拜過大不同學院的導師,觀看過大不同舞團、劇社的演出,甚至客串過大不同童書島的島主……但是你們知道大不同內部還有個閃閃發光的神秘組織——「黑八」讀書會嗎(為啥叫「黑八」,嘿嘿
  • 吳念真 蠻不屑有些人動不動就講創意(2)
    吳念真:每個人尋找的東西不一樣。對我來講,我比較擅長我了解的東西,「賽德克」是大歷史題材,太龐大了,我恐怕沒有辦法駕馭。我寧願去找一個小的東西,從小事情去看大時代,這才是我擅長的。新京報:這種注重身邊事和個人情感的表達,恐怕會與市場需求相違背。你怎麼看?吳念真:看你怎麼弄吧。小細節其實最不容易做了。
  • 吳念真為其舞臺劇改編漫畫《人間條件》撰序 講述人生中的意外
    人生過程意外頻傳。小時候夢想當醫生,誰知道初中一畢業卻就得到城市打工謀生。二十四歲才有機會上大學念會計,哪曉得沒兩年卻被找進電影公司當編劇。只是這樣的劇本、這樣的戲很難,他們甚至還用我講過的一句話來刺激我,說:通俗是一種功力。在之後的聊天中,我把腦袋裡一個故事的構想講給他們聽,說:如果一個八十幾歲的祖母的靈魂附身在一個十七歲的孫女的身上回到人間的話,在這個家庭裡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是衝突還是理解?是喜悅抑或失落?
  • 大不同劇社的這場「戲」名額有限,有事千萬別來!|人生大不同·周五日曆板
    來吧,看我扮演自己,講給你聽。Lisa:『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其實,所有的機遇,不過是最好的安排,白色花瓣,潮溼的空氣,還有那條已泛黃白色連衣裙,那個夏夜最清晰的記憶。。。我有故事,不需有酒,在這個夏夜,與你分享。。。
  • 【人生故事】憶光陰 念真情 吳念真的」這些人 那些事「
    其實用普通話念,一點問題都沒有,『本報訊,昨日臺北市發生火災……』但是要翻成閩南語,就不一樣了。如果照報紙上寫的那樣念,念閩南語就像在念經。所以剛開始時,就被罵,你在念什麼?在念經!後來學會把新聞整個看完,當作故事講給他們聽。講完之後,等伯伯們討論,討論完再繼續講下面。所以小時候就已經被訓練成要在十幾個成年的『觀眾』面前表演『講故事』。」
  • 魚缸法則:愛講道理和不愛講道理的媽媽,帶大的娃是兩種不同人生
    愛講道理和不愛講道理的媽媽,帶大的娃是兩種不同人生孫儷曾說過:當孩子出現不高興、傷心難過的情緒時,他需要的不是父母的說教,而是一個簡單的擁抱,這時候的理解和支持對孩子才最有效。前段時間一位泰國的小朋友不願意上學,媽媽為了讓孩子明白生活不易,珍惜上學的機會,並沒有給他講述一些人生未來的大道理。而是她帶著孩子去收集街上別人丟棄的塑料瓶,然後按照市場上的價格換取生活費,小男孩一開始非常興奮,但是隨著步行的時間越來越長,小男孩開始喊累,但是媽媽依然帶著他走了很遠。
  • 吳念真:人生有些事情永遠也不能放下
    吳念真為什麼這麼會講故事?這源自於小時候,他最喜歡聽村裡大人在樹下休憩時的聊天。村裡人不會說艱深的書面語,所有經歷過的曲折故事用幾句話就可講完,再心酸的過往在過去之後也變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聽多了,約摸懂得平常人最愛怎樣的故事。吳念真是個鄉下人,出生在臺北縣瑞芳鎮九份村,那是一個靠礦吃飯的清貧小村。他是礦工的兒子,後來大學念的是會計系,明明喜文,讀這個專業,卻是他自己做的決定。
  • 三首絕美豎琴彈唱歌曲(含視頻),訴說寂寞且唯一的人生|人生大不同·回顧 No.216
    ——蘇珮卿@大不同我很喜歡聽流行音樂,喜歡把我聽到的歌在家裡用鋼琴彈出來,改變成自己的版本,在那個過程中我得到非常多的樂趣。我知道,原來音樂不光是五線譜寫的,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旋律,用音樂講那個時候的心情。
  • 小故事大智慧:不同的故事演繹著不同的人生智慧
    蝸牛說:「你有四條腿,可以跳來跳去,我卻要背著沉重的殼,貼在地上爬行,我很不是滋味,所以我看你不順眼。」青蛙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你只看到我的快樂,沒有看到我的痛苦。」這時候一隻巨大的老鷹從天上飛下來,蝸牛迅速將頭縮進殼裡,青蛙卻被老鷹一口吃掉了。 人不用比較的心去生活,就過得比較舒服,只要跟人比較就會人比人氣死人,不要去和人家比。
  • |人生大不同
    大不同第一次邀請金老師開講,是2012年的9月,彼時他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剛開始在大陸巡演。大家坐在那邊你看我,我看你,講一些很偉大的話,自己都不太相信,就開始了。」金士傑對他四處拉來的團員,如此評價。生活就是劇場。這票人一起工作、練習、討論、吵架。上課時,探索、尋覓自己,觀察、學習別人;下課後,在小冰店喝二大杯500cc的酸梅湯;寒夜裡騎腳踏車到夥伴家中,挑燈夜戰,討論演出的劇情。排練之餘,一起看戲。
  • 聽吳念真講琵琶鼠的故事
    也許長相差異大,所以有關這孩子的來歷閒話就多,比較被「肯定」的說法是:宜蘭那邊一個年輕的女老師跟外省的軍人有了孩子,老師的父親是鄉長,他堅決反對這段感情,於是騙人家說女兒要到臺北進修,卻把她帶到頂雙溪的親戚家住了幾個月,把小孩生下來,然後給了一個正在附近幫人家墾山的羅漢腳一大筆錢,要他把那小孩「處理一下」。
  • 人生大不同·劇社
    蕭慧文老師5月份再次回到大不同學院,把大不同劇社5期戲劇課開起來,帶大家一起激活創造力,愉快的玩耍啦!當然還有深層次的魅力口語表達課,帶你找尋最真實的自己,推開堵住自己的那堵牆。上期的戲劇工作坊期間,大不同君機智的抓住Emma老師給大家謀取福利,邊講邊演邊笑:戲劇到底該怎麼玩?玩得好戲劇的人生又是什麼樣的?
  • 從艋舺「不良少年」到雲門舞集2藝術總監,聽鄭宗龍暢談他生猛的反骨人生|人生大不同 No.223
    借著雲門2《十三聲》的獻演,大不同迎來了即將接下雲門宗師林懷民大旗的鄭宗龍以及《十三聲》的配樂林強這兩位大咖創作人。當現代舞與電音相互衝撞,又會激蕩出怎樣的火花?先預習一下這個逆襲故事,9月9日下午,鄭宗龍、林強將在大不同暢談他們生猛的反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