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浪漫的一生

2021-02-07 牛老師開心高中語文課堂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艾青是一代新詩風的開啟人。

像同時代的很多作家一樣,除了寫作,他更追求愛情。

艾青一生經歷了三次婚姻,在感情面前他任性、瘋狂而執著。

01

艾青的第一段婚姻是由父母包辦的。

1935年,他與當地一位叫張竹茹的女子結婚。

關於艾青這段婚姻的詳情,鮮少有資料提及。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張竹茹並非艾青所愛之人。

這段婚姻以失敗告終。

1936年,艾青在常州武進女子師範當國文老師時,結識了女學生韋嫈(原名張月琴)。

韋嫈是當地有名的才女,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來特別迷人傾城。

一次,韋嫈和幾個同學在操場上練騎車。剛好艾青路過,同學們便叫他騎來看看。

誰知,艾青也不太會,腳剛踩上去就往牆上撞。同學們捧腹大笑,但是艾青卻滿心歡喜,因為他對韋嫈一見鍾情。

然而,艾青還沒對韋嫈表達心意就被迫離開了常州。

到上海後,艾青給韋嫈一連寫了兩封信,傾訴自己的思念之情。

可是,信被韋嫈的父親發現了。在父母的反對下,兩人的聯繫被中斷。

1939年6月,韋嫈前往廣西,途中決定去看望艾青。

韋嫈的突然出現讓艾青驚喜不已。

當時的艾青是《廣西日報》副刊《南方》的編輯,經濟條件並不好,住房十分簡陋,一張寫字檯,一把凳子,兩張竹床。

和艾青重逢後,韋嫈經常找艾青聊天,兩人一起吃飯,一起散步,總有說不完的話。

不久韋嫈接到姐姐的來信,讓她去貴陽報考大學。

兩人在湖邊散步時,韋嫈告訴了艾青,瞬間,艾青情緒極為低落。

為了不讓自己喜歡的女子離去,艾青跪倒在地表白,說第一次見韋嫈就已經喜歡上了她。

韋嫈還沒有做出表示,艾青便瘋狂地表示,要跳江以明情志。

韋嫈急忙拉住了艾青,哀求他千萬不要跳江,答應他暫時不走。

兩人相戀,形影不離,每天清晨艾青都到演劇九隊的樓下去叫韋嫈陪他散步,由此還得了一個「叫喚的老黃牛」的綽號。

02

後來演劇九隊要到梧州一帶去巡迴演出,韋嫈也要去,艾青十分沮喪。

東西放到車上,臨近出發時,艾青突然抓住韋嫈,不讓她走,並且跳上車把她的行李都取了下來。

而且眼含熱淚請求韋嫈留下,韋嫈心軟了。

隊員們紛紛和韋嫈告別,相約第二天讓韋嫈乘船過去。

不料,以為第二天就能見到的眾人,一別就是半個世紀。

為防韋嫈再去找九隊,艾青居然把她反鎖在家中,很長時間不許她出門。

從這裡可以看出,艾青的愛很霸道,佔有欲太強。

1939年6月20日,29歲的艾青與18歲的韋嫈結婚了。

結婚的時候,濃情蜜意的兩個人約定「永遠不分離」。

韋嫈懷孕8個月時,社會動蕩,艾青想去香港避一避,韋嫈卻更想去延安。

這一次,艾青妥協了,韋嫈去了延安,艾青隨後想辦法跟去。

在延安的那段日子,是兩人婚後最甜蜜的時光。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幸福的日子過久了,誰也沒有想到會有結束的一天。

像眾多的夫妻一樣,隨著長時間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艾青對於韋嫈最初瘋狂的愛消失殆盡,兩人矛盾漸漸多了起來。

1950年,艾青向韋嫈提出離婚,遭到拒絕。

無奈之下,艾青只好去法院起訴。

1955年,這場離婚案結束,45歲的艾青和33歲的韋嫈在法院的判決下離婚。

一紙離婚判決書,標誌著他們16年婚姻的結束。

生性好強的韋嫈含辛茹苦地獨立撫養子女長大成人,行為處事有點出格、但滿身才氣的艾未來,畫家艾軒,作家艾丹,都是艾青的兒子。

只是據說他們對父親艾青態度冷漠,並無多少親熱情感。

03

同年,剛離婚的艾青在中國作家協會遇見了第二位讓他一見傾心的女人——高瑛。

可惜那時的高瑛有丈夫、有孩子、有家。而自己也才和韋嫈辦理完離婚手續。

艾青也深知,自己的感情表達太多瘋狂,很多時候無法控制。

為了不嚇到高瑛,他把愛意隱藏,等待著機會。

其實當時高瑛的情況也很棘手。

1951年,未滿18歲的高瑛嫁給了比她大12歲的譚誼。

譚誼在未經高瑛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向組織打報告申請結婚,一經批准,高瑛也無可奈何。

在生下一對兒女後,高瑛發現,更狗血的事情還在後面,原來譚誼在老家還有妻室,她充其量只能算譚誼在外養的小三兒。

得知這一事實後,高瑛決定與譚誼分居離婚。

因為譚誼不配合離婚,高瑛在認識艾青時還是已婚之婦。

作為少女事情的偶像,高瑛對艾青也是很有好感。

但她受婚姻束縛,且還有2個孩子要照顧,所以並未對艾青的情感做出回應。

艾青了解到高瑛的婚姻狀況後,開始「出擊」了。

他主動約高瑛見面,向她坦白自己過去的感情經歷。

為了消除高瑛對自己的不信任,他對高瑛說:「我從不玩弄女性,我都是認真地去愛。」一句話,打動了還在思前顧後的高瑛。

在還沒有離婚前,二人約會都是偷偷的,聯繫都是借小說人物的原話來溝通。

然而,事情總有暴露的一天,兩人的地下戀情慢慢地就成了公開的秘密,艾青也隨之受到單位處分,而高瑛也丟了工作。

而且譚誼還以艾青破壞他的家庭為名,起訴了艾青。

高瑛和譚誼辦離婚手續時,艾青已被判處半年勞役。

可以說,高瑛和艾青為了能夠在一起,該犧牲的,都犧牲了。

艾青曾問過她「後悔嗎」,對此高瑛的回答是:「從未後悔過。」

1956年10月30日,46歲的艾青和23歲的高瑛正式登記結婚。此後餘生,兩人患難與共,生死相伴。

即便在60年代艾青面臨人生最黑暗的時光,高瑛都始終相伴左右,不離不棄。

直至1996年艾青去世,高瑛伴隨身邊40多年,真正做到了白頭偕老。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上的艾青足跡
    ● 1991年8月21日刊發報導《〈艾青全集〉出版發行》,報導稱,《艾青全集》收編了艾青從1928年至1990年幾乎全部文學作品、具有權威性研究資料,其中某些作品是首次向公眾披露。● 1996年1月20日刊發作家周明的短文《看望艾青》,文中寫道,「我們剛一坐定,艾青不無感慨地對曉雪說:『一生認準一個人不容易。
  • 詩人艾青與學生韋嫈,病態的感情終將毀滅
    愛情和自由是不少詩人一直在追求的理想,艾青也不例外,他有著一顆浪漫到極致的心。面對愛情,艾青多多少少有些痴狂,他被衝動支配了思想,支配了身體。為了得到心中所愛,他甚至不惜下跪、跳湖、和原配離婚也要得到愛人的的芳心,即使她是他的學生,也不能阻止他奔向愛情。艾青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的一位地主家裡,原名蔣海澄。
  • 艾青為了追自己的學生,不惜下跪、跳湖、和原配離婚,結果如何?
    作為中國現代詩壇的「常青樹」,艾青的詩歌以其多姿多彩的浪漫和理性感動了幾代中國人。所以有人叫他「一代詩哲」。擁有哲學思考的人應該是最具理性的。但詩人是個矛盾的綜合體。成熟期的詩人艾青總是帶著一絲「童趣」。在他的愛情生活中,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
  • 艾青:多情詩人風流客,一生三個女人,認真愛過,從不辜負
    他們都愛詩歌,也常常一起談論葉塞寧和馬雅可夫斯基,詩意的清泉被愛情鑿開,他給波蘭姑娘寫了很多首詩,後來波蘭姑娘要回故鄉,兩人不得不分開,臨行之前,艾青為她道別,執手相看淚眼,艾青送給她一本書,扉頁上寫著:「當你拿起這本書時,就會想起東方的一位少年。」此時艾青才真正發現,自己是個詩人而非畫家。
  • 楊四平|海外詩家向艾青致敬
    有「人民詩人」美譽的艾青,曾奇蹟般地出現過兩次創作高潮(抗戰與新時期)。在國內,艾青的名字家喻戶曉。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艾青也曾讓海外讀者充滿崇敬。如果了解艾青在海外的巨大影響,就會明白艾青作為世界級詩人的聲譽真可謂是實至名歸。雖然當今的世界文學格局和語境已與艾青所處的年代大為不同,但梳理其中的歷史經驗,依然可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提供寶貴鏡鑑。「詩人們:向艾青致敬!」
  • 半路夫妻也是同林鳥,大難臨頭陪在你身邊——高瑛與艾青的愛情
    這句話出自艾青的朋友文懷沙,他見證了艾青與高瑛從「一見傾心」到熱戀的全過程。1955年,高瑛被調到中國作家協會工作,艾青也正是在此地,見到了這位讓他一見鍾情的山東姑娘,誰也沒想到,從此開啟了他們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一生。用艾青的話來說就是:「機關裡做工間操的時候,我常站在窗戶後觀看。
  • 艾青:永遠和正直、勤勞的人在一起(文末有贈書)
    艾青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詩人之一,是當之無愧的詩壇泰鬥。在他長達五十餘年的創作歷程中,有兩個創作的高峰時期,一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新時期。艾青最重要的代表作,都是誕生在這兩個時期。在艾青誕辰110周年之際,回顧他不平凡的一生,重溫他的詩歌創作,我感到他的精神品格特別值得珍惜。「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
  • 詩人艾青:為保姆寫詩,與她情同母子,卻始終不肯與親生父母和解
    世人不解,這位在詩歌裡以悲憫情懷表達「對民族苦難的痛惜和對人民關懷理解」的詩人,卻為何一生都不肯與父母達成和解。而與此同時,他卻對養母,即保姆大堰河的懷念卻格外深重。他還專門為她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後來被選入了中學語文課本。
  • 名著考點 國家靈魂的守護者《艾青詩選》
    考點一:《艾青詩選》—作品常識 (填空、選擇、)1. 艾青—現代文學家, 愛國詩人 憂國憂民詩人2. 艾青詩風—深沉而憂鬱3.主要作品集:《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土地》、《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陽》、《黎明的通知》、《雪裡鑽》、《歸來的歌》、《彩色全詩》、《雪蓮》、《艾青詩選》等。考點二:《艾青詩選》—主題思想 (帶著思想去讀艾青的詩歌)1.
  • 走過青果巷的艾青,是不羈的詩人也是謙遜的師長|此刻夜讀
    期間與艾青同窗,結為好友,並與他胞妹蔣希華結婚。 我請他談談艾青在武進縣立女師的情況。張老講述了艾青早年的留學經歷,以及回國後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與江豐、力揚等組織「春地畫會」,並和魯迅見面,一次畫展得到魯迅的支持。 《大堰河—— 我的保姆》
  • 艾青70年代末詩思如湧 深情唱響「歸來的歌」
    記者:艾青這一時期的作品呈現出一種憂鬱、感傷逐漸轉向悲壯、高昂的詩風?張同吾:艾青詩歌的風格和情調也是多樣的,然而又同樣深蘊著愛國情思,和對人民命運的深切同情。儘管歷史的殘缺讓詩殘缺,儘管艾青的人道主義精神和藝術風格,受到當年文藝觀念狹窄性的鉗制,仍能創作出《礁石》、《維也納》、《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給巴勃巴·聶魯達》、《大西洋》等精湛優美的抒情短章。深情唱響「歸來的歌」記者:70年代末復出後,艾青詩思如湧,迎來一個新的創作高峰,這一時期艾青詩作的特點又是什麼?
  • 艾青為追自己的學生,不惜下跪、跳湖、同原配離婚,結果如何?
    艾青是吃保姆大葉荷的奶長大的,所以他跟保姆很有感情。後來艾青用飽蘸感情的筆寫下了他的傳世之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中,艾青沒提他保姆的名字,也沒提保姆的外號大葉荷,而是把她化成「大堰河」,此中深意,大家都知道,本文不再贅述。(二)艾青與張竹茹上世紀30年代初,艾青法國留學回來參加了「左翼美術家聯盟」的愛國活動,不久被捕入獄。
  • 石河子 一座被艾青稱讚的城
    石河子 一座被艾青稱讚的城 我們到過很多地方 屬這個地方最年輕 它是這樣漂亮 讓人一見傾情 不是瀚海蜃樓 不是蓬萊仙境 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艾青
  • 跟隨聶魯達和艾青的腳步
    他第二次訪華時結識中國詩人艾青,並在第三次訪華時與艾青同遊滇池石林,品嘗重慶美食,共賞三峽風光。艾青曾在智利逗留一個月,是聶魯達家中的常客,從他的詩歌《在智利的海岬上——給巴勃羅·聶魯達》中,可以管窺二人誠摯的友情。兩位詩人成為異國摯友,作品傳承久遠,影響後人,為中智文化交流史留下一段佳話。跟隨聶魯達和艾青的腳步,中智詩歌交流近年來活躍而深入。
  • 詩人艾青說:不幸的婚姻是無期徒刑,可他有幾個女人
    詩人艾青以一首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舉成名,蜚聲詩壇,成了名噪一時的詩人。自古才子總風流,尤其是詩人,比如徐志摩、郭沫若,本文要說的艾青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風流才子。艾青,原名蔣正涵,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畫家。
  • 任選一首《艾青詩選》談談你對牛漢這段評價的理解
    詩人牛漢曾評價艾青說:「他和他的詩,始終生息在一個悲壯而動蕩的時代,與民族的土地的憂患和歡欣血肉相連。」下面是《艾青詩選》中的兩首詩,請任選一首,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對牛漢這段評價的理解。復活的土地(節選)艾青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詩人呀,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鬱,讓希望甦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負傷著的心裡
  • 【朗誦】《春姑娘來了》艾青 朗誦:溫玉娟
    《春姑娘來了》艾青 朗誦:溫玉娟春姑娘艾青春姑娘來了——你們誰知道,她是怎麼來的?
  • 扶貧先扶智:艾青小學向平鄉縣油召中學捐贈圖書2385冊
    一邊是紡織離退休幹部局黨支部書記劉滿桂,一邊是艾青小學金華市婺江藝術教育基金會,兩個貌似沒有工作交集的個人與機構,因為一顆公益愛心,聯繫在了一起。當聽說老戰友楊斌家鄉的艾青小學(金華市婺江藝術教育基金會)捐贈圖書的意願後,他積極溝通聯繫、牽線搭橋,在較短的時間內爭取到一批教育、科技、文學等類別圖書2385冊,經第八協作組牽線,捐贈給河北省平鄉縣油召中學。
  • 朗誦《太陽之歌 》 艾青
    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並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
  • 【艾青誕辰110周年】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艾青被公認為新詩最重要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