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艾青與學生韋嫈,病態的感情終將毀滅

2021-02-19 歷史雜篇

約福特曾經說過:愛情是心中的暴君;它使人理智不明,判斷不清;它不聽勸告,徑直朝痴狂的方向奔去。

愛情和自由是不少詩人一直在追求的理想,艾青也不例外,他有著一顆浪漫到極致的心。

面對愛情,艾青多多少少有些痴狂,他被衝動支配了思想,支配了身體。

為了得到心中所愛,他甚至不惜下跪、跳湖、和原配離婚也要得到愛人的的芳心,即使她是他的學生,也不能阻止他奔向愛情。

艾青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的一位地主家裡,原名蔣海澄。

他的父親是個有些封建迷信的人,艾青出生後被算命先生算出「剋星」,所以他從小被送到本村的一位窮苦農婦家寄養。

這位窮苦農婦就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角,大葉荷。

大葉荷對這位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視如己出,給予了他源源不斷的溫暖,甚至有時候對待艾青比自己的孩子還要好。

所以當艾青五歲時被領回家中之後,心理上產生了很大的落差,家裡人把他當成外人,說他是倒黴的「掃把星」。

親生父母還沒養母對他好,給艾青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造就了艾青極度缺愛的性格,所以他在追求自己愛的同時,顯得有些極端,因為害怕失去自己的愛人,所以寧願親手為她鑄造牢籠。

其實艾青在遇到張月琴之前,25歲時就已聽從父母之命,娶了一個沒讀過書的鄉下表妹。

在父母看來這是「親上加親」,可這在艾青眼裡,卻是一段沒有意義的包辦婚姻。

他不愛張竹茹,可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張月琴是一個熱愛讀書姑娘,這也許是艾青追求她的原因,兩個都是讀書人,能產生共鳴。

她小時候就讀遍了家中的白話文藏書、也會背誦大量的古詩詞。

一身才氣的她生的格外漂亮,一雙水汪汪的大眼脈脈含情,淺淺的酒窩釀造的笑容讓人沉醉,用才貌雙全形容她一點也不為過。

在張月琴上初三那年,班裡新來了一位國文老師,瀟灑挺拔,才華橫溢,讀起課文抑揚頓挫,有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很有魅力。

他就是剛從法國留學回來的詩人,蔣海澄。

艾青對待學生十分的親近,不像一些老教師一樣刻板,和很多學生打成一片。張月琴十分喜愛這位風趣幽默的老師,不過這種喜愛是一種敬仰。

那天正巧張月琴在操場上跟同學一起練習自行車,艾青見了也走過來加入了他們。

只見艾青好像很熟練的抓過自行車,準備在同學面前「小露一手」,不料卻沒能掌握好方向,自行車搖晃著就撞向了牆,摔了個人仰馬翻。

艾青狼狽不堪,同學們笑的人仰馬翻,張月琴更是在人群裡笑的花枝亂顫,明媚開朗。

艾青在人群中看向了張月琴,偷偷紅了臉,就是在那一瞬間,他愛上了張月琴。

初中畢業後,張月琴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終止了學業。

她開始演起了話劇,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張月琴一直秉持著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不僅參演抗敵話劇,還跟同學一起去陸軍醫院當救護員。正值青春年華的她贏得了頗多人的喜愛。

後來,張月琴改名叫韋嫈。

艾青這時候日子也過得不是很順利,他因被人誣陷,被學校解聘,只好賣文為生,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

他一直沒有忘記張月琴,曾經寫過兩封信跟她敞開心扉,訴相思之情。

不過彼時張月琴年幼,不解風情,她的父親也反對張月琴跟艾青來往,於是他們之間也不了了之。

1939年,韋嫈因為要參演抗戰話劇,陰差陽錯之下來到了艾青所在的城市,可能是冥冥之中兩人的吸引,兩人的住處挨得很近。

韋嫈突然萌生了想要去看望艾青的念頭。

當韋嫈站在艾青面前時,艾青十分的驚喜,曾經青澀懵懂的小女孩,已經成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後來兩人經常一起相約吃飯、散步,無話不談,感情迅速升溫,不過當時韋嫈對艾青的感情還是只有對老師的敬意。

艾青一直在隱藏自己的感情,直到有一天韋嫈告訴他,她要離開這裡報考貴州大學。

聽到這裡時艾青開始變得有些難過,他明明欽慕韋嫈很久了,可從來沒有表達過他的心意。

現在一聽韋嫈要走,便突然抓住韋嫈的手開始告白:「我愛你,我在武進女師的時候就已經愛上你了!」

見韋嫈愣住了,艾青急的直接「撲通」一聲跪在了韋嫈面前,懇求的、挽留的話盡數從嘴裡蹦了出來,把韋嫈嚇了一跳,趕忙安撫他的情緒。

正巧散步的地方離湖很近,艾青在湖邊直接開始喊叫,一個儒雅書生的形象全無,眼底裡的儘是瘋狂:「既然你走了,我也不想活了,我跳下去算了!」

說罷便好像真的要跳湖一般往湖裡衝。韋嫈趕忙上前拉住艾青,答應他暫時不走。

自那之後,艾青又恢復了正常;每天清晨艾青殷勤的到韋嫈住的樓下邀她一起散步。

日子久了,連韋嫈的女隊員們都知道韋嫈有這麼個追求者存在,還經常打趣韋嫈讓她快點去找樓下的那個「老黃牛」。

可是分別的日子總會來到,韋嫈所在的演出劇團要去別的外地演出,劇團裡的所有人都會離開,包括韋嫈。

其實當時的韋嫈是想追求自己的理想的,雖然她十分感動艾青為她所做的一切,可是當時的她也才17歲,某種意義上,艾青還是屬於一廂情願。

艾青悵然若失,看著韋嫈拿著行李漸行漸遠的背影,那麼一瞬間,感性戰勝了理性。

他不想讓日思夜想好幾年的人再次跟他分別,他一個箭步衝上隊員們裝行李的卡車,像個瘋子一樣一件件的從車上扔下韋嫈的行李,強行的把韋嫈留了下來。

隊員臨走時曾安慰韋嫈說明天要來看她,艾青敏感的神經一下子緊繃了起來,害怕韋嫈再次去劇團演出離開他。

他採取了一個很極端的方式——他直接把韋嫈在家裡反鎖了很長一段時間,不允許韋嫈單獨外出。

這種畸形的佔有欲幾乎糾纏了他們兩人一生。

終於,1939年6月20日,18歲的韋嫈嫁給了29歲的艾青,聽說當時艾青的第一任妻子張竹茹還挺著大肚子,懷中的骨血並沒有留住艾青,他在子嗣與愛情之間,選擇了愛情。

他們開始了甜蜜的婚後生活。韋嫈還很年輕,想去外面追求一下自己的理想,不甘於在家裡做全職的家庭主婦。

她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她一直想要為民族和國家做點貢獻。

當時時局動蕩,艾青和韋嫈產生了分歧。韋嫈想去延安,艾青想去香港。

文:秋葉侃史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詩人艾青說:不幸的婚姻是無期徒刑,可他有幾個女人
    詩人艾青以一首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舉成名,蜚聲詩壇,成了名噪一時的詩人。自古才子總風流,尤其是詩人,比如徐志摩、郭沫若,本文要說的艾青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風流才子。艾青,原名蔣正涵,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畫家。
  • 艾青為追自己的學生,不惜下跪、跳湖、同原配離婚,結果如何?
    今天講的這個故事,某種意義上,就是詮釋了艾青這個筆名。艾青本來已經結婚,可後來見到一位青春美少女,還是他的學生,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此後為了追到自己這位學生,他不惜採用向對方下跪,跳湖自殺,甚至把對方強行鎖屋裡,還同原配夫人離婚等驚人手段,但結果如何?他的學生愛他嗎?他追到她了嗎?欲知詳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
  • 艾青:多情詩人風流客,一生三個女人,認真愛過,從不辜負
    他們都愛詩歌,也常常一起談論葉塞寧和馬雅可夫斯基,詩意的清泉被愛情鑿開,他給波蘭姑娘寫了很多首詩,後來波蘭姑娘要回故鄉,兩人不得不分開,臨行之前,艾青為她道別,執手相看淚眼,艾青送給她一本書,扉頁上寫著:「當你拿起這本書時,就會想起東方的一位少年。」此時艾青才真正發現,自己是個詩人而非畫家。
  • 艾青——浪漫的一生
    ——艾青艾青是一代新詩風的開啟人。像同時代的很多作家一樣,除了寫作,他更追求愛情。艾青一生經歷了三次婚姻,在感情面前他任性、瘋狂而執著。01艾青的第一段婚姻是由父母包辦的。1935年,他與當地一位叫張竹茹的女子結婚。
  • 走過青果巷的艾青,是不羈的詩人也是謙遜的師長|此刻夜讀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愛這土地》 這是被智利大詩人聶魯達譽稱為「中國詩壇泰鬥」艾青心靈真摯、生動的展現。 1936年初春,艾青曾在常州青果巷擔任武進縣立女子師範學校的老師,僅僅一個學期的任教經歷只是他人生中的一頁,卻給許多人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 楊四平|海外詩家向艾青致敬
    每位詩人都有自己創作和生命中的高光時刻。有「人民詩人」美譽的艾青,曾奇蹟般地出現過兩次創作高潮(抗戰與新時期)。在國內,艾青的名字家喻戶曉。
  • 《光明日報》上的艾青足跡
    ● 1991年8月21日刊發報導《〈艾青全集〉出版發行》,報導稱,《艾青全集》收編了艾青從1928年至1990年幾乎全部文學作品、具有權威性研究資料,其中某些作品是首次向公眾披露。● 1996年1月20日刊發作家周明的短文《看望艾青》,文中寫道,「我們剛一坐定,艾青不無感慨地對曉雪說:『一生認準一個人不容易。
  • 跟隨聶魯達和艾青的腳步
    聶魯達基金會執行主席費爾南多·薩艾思·加西亞表示,希望以本專刊向中國的詩人朋友致敬,以此紀念智中建交50周年。智利在南美國家中率先與新中國建交,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智利詩人聶魯達曾三次訪問中國,他把中國人民稱作「兄弟」,對新中國和中國民眾的感情流露在《中國大地之歌》的字裡行間。
  • 詩人艾青:為保姆寫詩,與她情同母子,卻始終不肯與親生父母和解
    「艾青」是詩人艾青的筆名,他原名叫蔣海澄,之所以筆名用到「艾」字,他後來在解釋中說:「蔣字打個叉就成了艾字,『海』在發文裡H不發音,『澄』字在家鄉念成青,所以就叫艾青。」艾青在講述中並沒有特別註明「蔣字打叉就是不姓「蔣」,但他如此輕易地就對自己祖傳的姓氏處以極刑」的背後,一定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 艾青為了追自己的學生,不惜下跪、跳湖、和原配離婚,結果如何?
    作為中國現代詩壇的「常青樹」,艾青的詩歌以其多姿多彩的浪漫和理性感動了幾代中國人。所以有人叫他「一代詩哲」。擁有哲學思考的人應該是最具理性的。但詩人是個矛盾的綜合體。成熟期的詩人艾青總是帶著一絲「童趣」。在他的愛情生活中,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
  • 半路夫妻也是同林鳥,大難臨頭陪在你身邊——高瑛與艾青的愛情
    「你是柏,我是藤,永不分離」,這句話是對艾青與高瑛感情最好的詮釋。高瑛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藤對柏的矢志不渝,不離不棄,高瑛不世俗、不物質,她不會拿艾青的詩去換稿費,不會在艾青危難無助的時候轉身離去,也不會在世俗的談論中輕易放棄這段感情,而只會是用僅有的錢去買艾青的詩的那種人,重感情,不管有什麼困難都願意與艾青一起面對,她理解艾青,支持艾青。後來,高瑛見到了艾青,敏銳的她發覺了艾青對她的感情。果然沒過幾天,艾青遞來一張紙條,約她次日見面。
  • 艾青:永遠和正直、勤勞的人在一起(文末有贈書)
    他,就是當代中國有世界影響的大詩人——艾青。1986年1月30日,詩人艾青在《詩刊》會議上。張祖道攝在民族危亡的年代,艾青沒有失去對光明的信念,而是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禮讚光明、禮讚太陽、禮讚人民,表達了對和平與尊嚴的熱切呼喚。在蒙受屈辱與苦難的日子裡,他沒有低下高貴的頭顱,而是堅信「即使是磷火,還是在燃燒」。
  • 名著考點 國家靈魂的守護者《艾青詩選》
    紮根於中國貧瘠土地的靈魂作家,與最底層人民共呼吸同命運的農民,與政治命運抗爭到底的詩人,內心充滿熾熱與激憤的青年,憂鬱又充滿力量的老人。考點一:《艾青詩選》—作品常識 (填空、選擇、)1. 艾青—現代文學家, 愛國詩人 憂國憂民詩人2. 艾青詩風—深沉而憂鬱3.
  • 扶貧先扶智:艾青小學向平鄉縣油召中學捐贈圖書2385冊
    一邊是紡織離退休幹部局黨支部書記劉滿桂,一邊是艾青小學金華市婺江藝術教育基金會,兩個貌似沒有工作交集的個人與機構,因為一顆公益愛心,聯繫在了一起。當聽說老戰友楊斌家鄉的艾青小學(金華市婺江藝術教育基金會)捐贈圖書的意願後,他積極溝通聯繫、牽線搭橋,在較短的時間內爭取到一批教育、科技、文學等類別圖書2385冊,經第八協作組牽線,捐贈給河北省平鄉縣油召中學。
  • 艾青70年代末詩思如湧 深情唱響「歸來的歌」
    原標題:紀念詩人艾青誕辰百年:他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導讀:他仍是詩心不老,詩魂不死。《黎明的通知》是借詩人之口,傳達莊嚴的信息,黯夜即將結束,一個時代的黎明即將到來,表現出不可遮掩的開拓之力、躍動之氣和陽剛之風。記者:艾青這一時期的作品呈現出一種憂鬱、感傷逐漸轉向悲壯、高昂的詩風?張同吾:艾青詩歌的風格和情調也是多樣的,然而又同樣深蘊著愛國情思,和對人民命運的深切同情。
  • 任選一首《艾青詩選》談談你對牛漢這段評價的理解
    詩人牛漢曾評價艾青說:「他和他的詩,始終生息在一個悲壯而動蕩的時代,與民族的土地的憂患和歡欣血肉相連。」下面是《艾青詩選》中的兩首詩,請任選一首,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對牛漢這段評價的理解。復活的土地(節選)艾青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詩人呀,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鬱,讓希望甦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負傷著的心裡
  • 民國老師狂追美女學生,再婚恩愛16年後,為何又被妻告上法庭?
    如我國近代著名詩人艾青及其第二任妻子張月琴。艾青和張月琴之間是典型的「師生戀」,在遇到張月琴之前,艾青也有過一段婚姻,不過和老一輩年輕人一樣,都是來自父母的包辦。無情感的婚姻自然是痛苦的,對情感豐富的詩人艾青來說更是如此。隨後艾青參加了愛國運動,被抓進了監獄,在監獄裡寫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她家鄉的名字,她是一個童養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 朗誦《太陽之歌 》 艾青
    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其作品被譯成幾十種文字,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湛江,夾竹桃》等詩集。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並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
  • 【艾青誕辰110周年】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艾青被公認為新詩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 用詩歌唱響「我愛這土地」全國知名詩人作家走進和美金東
    7月23日至7月25日,第三屆艾青詩歌節之「我愛這土地」全國知名作家詩人艾青故鄉行第一次活動在金東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們以詩歌的名義,相聚在偉大詩人「艾青」的故鄉。今年是詩壇泰鬥艾青誕辰110周年,是金東區迎接設區20周年的關鍵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