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將出臺:限制高額打賞 激情打賞設置冷靜期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即將出臺,限制高額打賞,對激情打賞設置冷靜期

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將迎來首部行業規範。

10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直播電商與短視頻發展年會上獲悉,在國家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正在參與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將出臺。

21世紀經濟報導獨家獲悉,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出臺的主要目標是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未來將通過行業自律的方式對上述三種打賞行為加以限制和規範。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佔全部網民的62.0%。其中用戶規模量最大的直播內容包括遊戲直播、體育直播、真人秀直播和演唱會直播等。

網絡直播行業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是粉絲等觀看者的打賞。直播平臺用戶通過銀聯、支付寶、微信等線上支付方式,在平臺內充值購買虛擬貨幣,再在直播間用虛擬貨幣購買價格不等的虛擬禮物贈送給主播,主播和平臺依據籤訂的合同協議對打賞的實際金額按比例分成。

伴隨著網絡直播文化的興起,打賞主播成為了網民與主播主要的互動方式之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視頻直播行業付費用戶僅有770萬,到了2019年增長到3610萬,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7.2%,用戶付費率也上升到9.6%。

然而,打賞行為在給平臺、主播、網紅經濟機構帶來豐厚收益的同時,也因為缺乏規範和約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也出現了一些「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貪汙公款打賞主播」等不良現象,越來越多的法律糾紛圍繞直播打賞行為產生。

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八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

在整治過程中,監管部門發現,有的直播平臺任由主播穿著暴露、言語粗俗、行為惡劣,通過「送福利」、低俗表演、下流動作等方式吸引用戶進行高額打賞,甚至誘導未成年人進行充值打賞,所涉及的舉報案例居高不下。

規範頭部企業,形成淘汰機制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中首先要進行規範的就是激情打賞。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秘書長瞿濤向介紹,所謂激情打賞就是一定時間內的不斷打賞,對於這類行為平臺應當在產品策略上進行調整,給用戶設置冷靜期。「比如你的打賞頻次和金額超過設定的閾值,平臺就會進行提示,建議用戶冷靜一下。」

另外,網絡直播中的高額打賞也會受到限制。瞿濤透露,上述管理規則將會要求平臺對單筆打賞的最高額度加以限制,以避免「天價打賞」的出現。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直播平臺上,不少人氣主播擁有了大量擁躉,形成特定的粉絲群,存在競爭的主播之間常常通過直播連線的方式展開人氣PK,一較高下,打賞金額的多少被視作主播號召力和人氣高低的標準。於是在這種PK過程中,主播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吆喝和刺激網友用打賞的方式為自己「衝鋒陷陣」。這種競賽機制的引入,成為了誘發激情打賞的重要手段。

另外,有些直播間內還會將贈送禮物的粉絲進行排名,贈送高額禮物的粉絲會獲得主播額外的關注和點名互動,一些網友在虛榮心和攀比心理的促使下,做出了衝動消費和大額打賞的舉動,帶來了不好的價值示範。

「政府來指導、協會來落實,平臺來參與,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來形成行業的規範。從法律上來講,消費者與主播之間是一種服務關係,通過行業自律形成規範,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減少社會爭議。」

瞿濤認為,當行業裡的頭部企業都在遵守相同的規範進行自我約束的時候,自然也會形成一種淘汰機制,不遵守規範的企業就會被市場所淘汰。

通過人臉識別減少未成年人打賞

在網絡直播打賞中,另一類亟需受到重視和監管就是未成年人的打賞行為。

據統計,在我國目前眾多網絡直播觀眾中,11歲至16歲的未成年人已佔觀眾總數的十分之一。未成年人群體在觀看網絡直播時存在自律性差、網絡成癮性高等特點。近年來,關於一些未成年人將學費、生活費用於打賞主播,盜用家長資金帳號在直播平臺上「一擲千金」的新聞屢屢發生,甚至存在一些主播主動誘導未成年人打賞的現象,由此引發不少家長與直播平臺之間的糾紛與爭議。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在即將出臺的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中,將要求直播平臺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的打賞行為進行甄別,從而加以制止。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新出臺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記者注意到,目前不少直播平臺對於未成年人的打賞返還有相應的處理措施。有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此前在處理相關糾紛時,如何界定打賞行為是否來自於未成年人常常存在舉證難度,未成年人的網絡帳號在進行大額支付前加入監護人的人臉識別認證的環節將起到一定的監管效果。但該人士也指出,在具體執行上,如何界定「與未成年人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依然存在模糊地帶,需要在行業協會的牽頭下由平臺方面共同探討細則。

非電商類主播將被分類分級

除了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還將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主要涉及非電商類的網絡主播。

「我們現在分了若干個類、娛樂、戶外、教育、體育、政務等等,還有小的細分類別。」瞿濤說,「分類的目的是逐步引導主播往高價值的內容轉型。從政府的監管上講,也在倡導在泛娛樂之外,開展更多豐富內涵、有價值的直播活動,比如旅遊、文化、傳統、藝術等。」

瞿濤還表示,在對主播進行分類之後,還將進行主播的分級。具體來說,就是把主播的帳號分為若干個等級,優秀的主播要給予流量等各方面資源的傾斜,對於不斷降級的主播要予以限流、限制打賞的措施,再進一步就是列入行業的灰名單以及黑名單之中。

相關焦點

  • 最快12月出臺!網絡直播高額打賞將被限制 直播打賞將設置冷靜期有...
    最快12月出臺!網絡直播高額打賞將被限制 直播打賞將設置冷靜期有何好處?時間:2020-10-29 14:1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快12月出臺!網絡直播高額打賞將被限制 直播打賞將設置冷靜期有何好處?
  • 網絡直播新規將限制高額打賞等行為 能減少爭議嗎?
    【CNMO新聞】據媒體報導,10月28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在今年的直播電商與短視頻發展年會上宣布,將於年內針對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出臺指導規範。該規範主要是為了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預計最快在12月出臺。
  • 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可消除非理性打賞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可消除非理性打賞來源:新京報對打賞金額設置「上限」,對激情打賞設置「冷靜期」,如同網絡購物七天無理由退貨一樣,就是為了讓人們在消費過程中規避種種非理性陷阱在國家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正在參與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將出臺。
  • 直播打賞冷靜期,能讓直播打賞冷靜下來嗎?
    近兩天,有消息稱《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出臺,旨在解決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問題
  • 【面試熱點】直播「激情打賞」將有冷靜期,但這還遠遠不夠
    據透露,接下來該協會還將推出主播分級分類的管理規範,這一系列組合拳,也迎來了網友的普遍點讚。所謂激情打賞,就是一定時間內的不斷打賞,對於這類行為平臺應當在產品策略上進行調整,要求平臺對單筆打賞的最高值進行限制,並給用戶設置冷靜期,當打賞頻次和金額超過設定的閾值,平臺就會自動進行提示,建議用戶冷靜一下,避免「打賞一時爽,破財淚兩行」。
  • 直播打賞「冷靜期」,早該冷靜冷靜啦
    作者 |趙慕凡直播打賞的野蠻生長時代即將迎來終結。10月28日,直播電商與短視頻發展年會上傳來消息: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將迎來兩部行業規範——《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出臺。
  • 網絡直播「新規」就要來!3類行為要被「管」,這種打賞一律無效
    這些人通過在網絡上打賞來獲得成就感,在直播這行發展了這麼多年後,各大平臺基本上都有那些「神豪」級別的玩家。不過隨著「新規」的出臺,往後直播打賞也將迎來更多規範。從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出臺指導規範來看,預計最快12月就能出臺。而此次出臺的規定,主要針對的是網絡直播這3類打賞行為。
  • 直播打賞將設置冷靜期: contribution 的中文意思居然是「打賞」 | 商務英語
    》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將出臺,將解決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設置打賞冷靜期,限制高額打賞,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打賞行為進行甄別。「用戶打賞」用英語怎麼說?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網絡直播:網絡視頻直播(live video streaming)是指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收看到遠端正在進行的現場音視頻實況,比如賽事、會議、教學、手術等等。
  • 網絡直播最強監管來了:設直播打賞冷靜期 ,帶貨要實人實名驗證!
    10月28日,直播電商與短視頻發展年會上傳來消息: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將迎來兩部行業規範——《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出臺。其主要目標正是為了重點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較大爭議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將為用戶設置「打賞冷靜期」。
  • 【網絡直播高額打賞將被限制】據21財經周三(10月28日)消息,中國...
    2020-10-28 14:11:04來源:FX168 【網絡直播高額打賞將被限制】據21財經周三(10月28日)消息,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將在年內針對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出臺指導規範,預計最快12月出臺。
  • 輿情|遊戲直播打賞新規來了!網絡直播亂象將被有效遏制
    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七部門日前聯合發布指導意見,劍指飽受爭議的直播打賞亂象,對其作出全新的規範和限制。 其中指出,要針對不同類別級別的網絡主播帳號在單場受賞總額、直播熱度等方面合理設限,必要時設置打賞冷靜期和延時到帳期。
  • 直播打賞將設上限,主播日入百萬成歷史
    近日有媒體報導,針對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出臺指導規範,預計最快12月出臺。規範出臺的主要目標就是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網絡直播平臺因「打賞」而起的亂象確實該管管了。激情打賞,冷靜一下!
  • 如果打賞設置冷靜期和限額,直播會被扼住咽喉嗎?
    據了解,這位韓國女主播在直播時,突然發現有粉絲打賞價值約20億韓元(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的氣球,她被驚得目瞪口呆。但不久後,卻發現這一一個「烏龍」事件。本來想送這名女主播20個氣球的粉絲,不小心「手抖」多點了幾個零。這名女主播迅速「變臉」,從剛才的震驚迅速痛哭。這一事件其實也在帶來警示:不加限制地打賞的確會出現很多問題。而近日有消息傳出,直播打賞有可能會被設置冷靜期和限額。
  • 每日視聽|亞洲電影大獎揭曉,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即將出臺
    二是把握重要要求,切實履行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的職責使命。三是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切實抓緊抓好廣電行業「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學習會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謀劃做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為主題。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即將出臺 《數碼寶貝》新電影終極預告發布|每日B報
    此前官方表示,K/DA將會攜手Seraphine和劉柏辛在S10決賽開幕式上的回歸表演中演繹全新主打歌MORE。K/DA原班陣容將作為聲源獻唱參與表演。GK點評:好活,期待!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即將出臺據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將在年內針對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出臺指導規範,預計最快12月出臺。主要目標是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還會推出網絡主播的分類分級管理規範,對非電商類主播進行評級。
  • 直播打賞「冷靜期」,這個必須有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政府主管部門,及時介入,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參與制定管理規範和規則,就顯得很有必要,也是監管部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按照相關人士透露的消息,《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出臺的主要目標,就是解決目前網絡直播打賞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這三個問題,實際上也是近年來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質疑的主要問題。
  • 直播打賞出新規!打賞不再是你想「賞」就能「賞」
    主要目的是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 《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第六條 簡單總結,對於直播「打賞」的要求如下: 1、「打賞」必須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2、「打賞」金額有限制,超額打賞將暫停「打賞」功能; 3、主播出現違法行為的,平臺應將
  • 打賞少了,監管嚴了,秀場直播又變天
    除了一擲千金的土豪大哥,秀場直播的增長還能靠什麼?近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出了關於秀場直播最新的規範政策。其中,針對打賞金額的限制,打賞實名制的要求,更是直擊秀場直播的收入命門。一位直播從業者表示,「秀場直播變天了」。變天並非這兩三天的事情。
  • 【新規出臺】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追回打賞?
    該《通知》出臺前,2月底至3月初,男孩小戴於一網絡平臺充值7萬餘元,用來購買平臺禮物打賞主播。其父母發現異常後報警,警方協助向平臺申請退款無果。小戴父母認為,小戴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其購買行為與其年齡不相符,是無效的。於是,小戴起訴平臺要求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