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賞少了,監管嚴了,秀場直播又變天

2021-02-15 極客公園


除了一擲千金的土豪大哥,秀場直播的增長還能靠什麼?

近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出了關於秀場直播最新的規範政策。其中,針對打賞金額的限制,打賞實名制的要求,更是直擊秀場直播的收入命門。一位直播從業者表示,「秀場直播變天了」。

變天並非這兩三天的事情。實際上,疫情以來,直播帶貨風生水起,秀場直播卻一直不景氣,主播打賞減少,平臺營收下滑,過去一擲千金的土豪大哥們消失了一大半。

曾經風光無兩的秀場直播,如今或許要走進它的至暗時刻。

秀場直播不「香」了

茉莉在一家頭部平臺做秀場主播,幹了不到一年,感慨自己入行的時機選錯了。

她告訴極客公園,疫情以來更不好做,打賞這塊收入少了一半,過去長期佔據打賞榜前列的大哥們,要麼消失,要麼就是偶爾光顧一下直播間,就看看,也不怎麼刷禮物。

茉莉身邊的主播們也一茬一茬地換。直播行業流動性本來就大,賺不到錢,更多主播要麼不幹了,要麼去做目前看來更熱的電商主播。

茉莉考慮過轉型,但看到那些轉過去的朋友凌晨四點起床六點到公司,下播了還不能休息,得熟悉產品賣點試樣品,她就放棄了,「太累,而且還要你不停的學新東西,然後告訴觀眾,跟秀場完全不一樣,這我幹不來」。

主播日子苦,以秀場類直播為主的平臺也不如意。作為「直播第一股」風光在香港上市的映客這幾年的營收接連下滑。

財報顯示,2016 年至 2019 年,映客直播業務的收入分別為 43.26 億、39.18 億、37.3 億和 31.76 億,四年下滑幅度達 26.6%。更艱難的是,映客直播付費用戶的比例也在下滑。

再看作為秀場直播的業內龍頭陌陌,今年二季度公司淨營收為 38.68 億元,同比下降 6.8%,其中直播收入為 26.03 億元,與 2019 年同期相比,下降 16%。

對於營收下滑,陌陌公司董事長兼 CEO 唐巖給出的解釋是,高額付費用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財務狀況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大的私營企業主。陌陌公司評估,宏觀經濟因素對這部分用戶消費的負面影響未必很快能夠消散。

營收下滑、用戶增長困難,曾經作為「千播大戰」主場,讓一票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的秀場直播似乎不「香」了。而讓秀場直播在這個冬天更加難捱的,則是有關部門推出的監管政策。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

11 月 25 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這項政策在秀場直播的內容審核、打賞機制、未成年人保護方面都作出了嚴格明確的規範。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短期來看,對直播平臺尤其是秀場直播來說,影響最大的是針對打賞金額的限制。

規定提到,在用戶每日或每月累計「打賞」達到限額一半時,平臺應有消費提醒,經簡訊驗證等方式確認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消費,達到「打賞」每日或每月限額,應暫停相關用戶的「打賞」功能。此外,充值上還要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該人士進一步解釋,直播平臺的大頭收入就是來自打賞後的分成,各方面的限制很有可能影響觀看者打賞的積極性和頻次,充值上的不便利也可能讓一些潛在的充值用戶流失。

此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分會就曾表示正在參與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將出臺。

這些規範試圖針對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通過設置冷靜期、限制單筆打賞的最高額度,以及利用人臉識別來甄別未成年人等方式,約束直播亂象。

「大哥」一擲千金的情況可能要收斂了。實際上,今年以來,相關部門一直在推進針對直播行業的規範化管理。上述從業者表示,「直播行業進入了強監管時代」。


秀場直播的「破局戰」

為了留住用戶,突破營收和增長的瓶頸,近年來,以秀場類主播為主的平臺也在謀求轉型。

今年二季度財報發布後,陌陌 CEO 唐巖就表示,陌陌需要降低頭部用戶收入集中度,轉而提升腰部用戶消費能力。

發力直播帶貨是突破口之一。據 Tech 星球此前報導,陌陌集團成立了直播電商部,團隊規模在 50 人左右,準備大力發展帶貨直播。此外,映客也開設了「嗨購」直播帶貨專區,銷售珠寶玉石等多種品類。

加大自身產品在社交功能上的開發,也是秀場直播平臺轉型的方向。陌陌、映客們如今都將「附近」功能放置在產品首頁,將內容消費、社交互動、娛樂遊戲都整合進「附近」這個 tab 欄。

在「附近」裡,有附近的直播,有附近人的動態,也有聊天的遊戲房,甚至是交友房間。這種「房間」就像是早年的網絡聊天室,主播們在一個房間聊天,用戶則可以選擇喜歡的主播打賞。

過去秀場直播平臺的關係都是中心化地圍繞主播展開,加入社交元素後,這些平臺的當務之急就是增加更多互動的方式,讓用戶和用戶之間產生更多聯結,這樣才能提高用戶對產品的粘性,而不是看完主播的秀場後,就離開了。

過去,秀場直播的關鍵是主播,通過主播生產內容帶動觀眾出錢,出錢的動機無非是認可主播的才藝等內容展示,以及得到主播和直播間其他用戶的認可,實現自我滿足。

秀場直播行情好的時候,「頭部主播一晚上可能獲得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打賞,千播大戰時期可能一個規模不大的平臺每月的流水也有數千萬。」

一位直播運營從業者告訴極客公園,這幾年短視頻興起,分走了大量直播用戶的時間,這也是直播付費用戶增長難的原因之一

該人士進一步解釋,短視頻和秀場直播本質上都是內容消費,用戶重合度高,相比於短視頻,秀場直播的體驗模式更重,一場完整的直播可能持續兩三個小時,「有這些時間去刷數百個精準推薦的短視頻不是更香嗎?」

此外,只是靠顏值和才藝作為賣點的秀場直播,內容單一,無法在內容和社區氛圍上形成長期壁壘。「尤其是在短視頻平臺開始發力直播之後,傳統秀場直播平臺的式微感就更加明顯了。不少主播轉向抖音、快手這類平臺。」

「秀場直播變天了」,一位從業者直言,「疫情和監管只是外部原因,秀場直播不景氣,根本原因還是出在自身的模式上。」因此,對自身模式和運營形態的革新,是秀場直播不得不面對的一場破局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責任編輯:靖宇

歡迎關注「極客公園」視頻號
看科技大咖的真性情和極客公園的名場面!


相關焦點

  • 法治日報: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是務實選擇
    法治日報11月25日消息,針對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頻頻出現的流量造假、打賞爭議等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3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核機制。
  • 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原標題: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 直播平臺迎來強監管 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本報記者 孫奇茹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據國家廣電總局官網23日發布的《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此外,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平臺不得採取鼓勵用戶非理性「打賞」的運營策略。
  •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直播業再迎監管政策。
  • 直播打賞迎強監管 七牛雲人臉核驗助力安全「刷臉」
    11 月 23 日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微信進軍秀場直播,為何「舉棋不定」?
    但或許是官方將秀場直播的嘗試有意放慢了2個月,直到12月底,視頻號才正式上線「微信豆」打賞功能,正式向公會開放內測秀場直播資格。現在看來,微信視頻號在秀場直播業務上多少有些「舉棋不定」,邀請公會內測秀場直播說明他們既想拿下直播電商的生意,也想對千億市場規模的秀場直播照單全收,畢竟秀場直播的變現效果已經被市場驗證過多年。
  • 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國家廣電總局發文加強網絡秀場和電商直播...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最嚴直播打賞規定出臺:用戶實名制,未成年將不得打賞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昨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通知要求,現階段,相關平臺的一線審核人員與在線直播間數量總體配比不得少於1:50,要加大對審核人員的培訓力度,並將通過培訓的審核人員在「審核員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社會知名人士及境外人員開設直播間,平臺應提前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
  • 整治:專項治理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電商直播平臺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
  • 一文讀懂廣電新規:直播打賞將被限額
    、直播電商門檻變高,無人直播灰產要涼、直播打賞增設限制,未成年人被禁打賞、平臺責任變大等五個方面為大家帶來分析。 1、秀場直播間將被專業化劃分,「失德藝人」無望靠直播帶貨翻身 新規指出,秀場直播平臺的主播們將嚴格按照標籤進行分類直播,且一旦進行節目類別標註,未經審核不得擅自變更。這一規定將對一些跨領域直播的才藝主播們造成不小影響,想必接下來跨領域主播們需要更加清晰自身定位。
  •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在此之前,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 直播打賞冷靜期,能讓直播打賞冷靜下來嗎?
    據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億,較2018年增長1.63億,佔網民整體的62%。網絡直播的大風吹過,吹來了商機,也吹來了亂象。直播打賞行業規範的推出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直播打賞將設置冷靜期」的出現能解決上述疑難雜症嗎?
  • 直播打賞出新規!打賞不再是你想「賞」就能「賞」
    2020年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的出臺主要目的是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
  • 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來源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未成年人在直播間刷父母錢打賞的新聞頻見報端,如今,監管出手了。
  • 央視調查涉黃直播:「美女秀場」泛濫,變換馬甲躲監管
    網絡低俗直播,網絡色情直播,這些突破道德底線與法律紅線的網絡直播,汙染了網絡空間。國家相關部門對此持續整治打擊,但利益誘惑之下,亂象屢禁不止。記者經過三個多月的跟蹤調查,發現個別較有影響力的新聞客戶端竟然成為了低俗直播的入口,頻頻向用戶推送,一旦進入,用戶會在午夜之後進入所謂的美女秀場。
  • 封禁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 除了平臺規範還應該關注啥?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國家廣電總局日前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根據通知,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
  • YY數據注水、抖音叫停女團:秀場直播已到窮途末路?
    作者:於松葉,編輯:漢卿秀場直播迎來了最冷的一個冬天。11月23日,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堪稱秀場直播的史上最嚴管控。該通知部分內容引發外界強烈關注,包括秀場直播要落實主體責任、禁止黑名單主播更換「馬甲」開播、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對用戶打賞金額進行限制、處理傳播低俗內容、有組織炒作、僱傭水軍刷禮物的主播及其經紀代理等內容。就在這個管控通知發布的5天前,渾水發布了針對YY的做空報告。
  • 廣電總局發布通知監管直播行業,關注頭部主播、禁止未成年人打賞
    針對未成年人非理性打賞的社會問題,廣電總局此次在通知中規定:「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與此同時,為了將打賞功能規範化,促進直播行業生態的良性發展,倡導全民理性消費,「通知」還規定:(1)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 直播打賞劃紅線:打賞實行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網絡直播已經成為一門職業,無論是表演、遊戲還是賣貨,觀看直播已經成為網友們日常的一種娛樂和消費習慣。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昨天(11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電商帶貨迎強監管 多方連出重拳遏制網絡直播亂象
    近一個月來,多部門接連出手規範網絡直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11月23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