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綜藝觀察:「天價」綜藝錢都花哪兒了?

2021-02-13 藝恩數據

有這麼一個段子正在廣為流傳:據統計,張杰與謝娜相戀10年,共參加湖南衛視大小節目186次,僅《快樂大本營》就上了15次,人稱「芒果臺釘子戶」。而在普通觀眾把這個數字當作笑話的時候,電視綜藝圈的從業者們未必笑得出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電視臺或是製作公司都能像湖南衛視一樣,擁有像張杰這樣有一定號召力又肯開友情價還隨叫隨到的藝人資源。正如前兩期綜藝觀察所論證的,想要追逐「現象級節目」的腳步,唯一且有效的辦法就是砸錢、砸錢、再砸錢。

「在綜藝圈混,錢都變得不值錢了。」從業者們如是說。

《造夢者》投資2.1億、《舞林爭霸》投資2億、《中國真功夫》投資1億、《12道鋒味》不包括謝霆鋒等明星的酬勞,單集製作費就超過了100萬……這些驚人數字猶如電視人莫可奈何的嘆息。在數字的背後,又隱藏著綜藝界怎樣一筆天價帳單?2014綜藝觀察收官之作為你揭秘。

>>>天價明星:少於千萬別和我談!

近幾年,隨著綜藝市場的蓬勃發展,綜藝節目已經成為明星獲利的主要渠道。天價製作費、天價冠名費,天價導師費的出現,讓明星上綜藝的片酬更是實現三級跳,從幾萬到幾十萬再到如今的破千萬。天價綜藝這塊蛋糕,顯然大部分都落入了明星口袋,他們成為綜藝大片時代最大的贏家。

節目預算過半請明星:趙本山姜文搭檔叫價近億

雖不知綜藝節目這塊蛋糕到底有多大,但可以確定的是明星的胃口肯定不小。做了多年藝人經紀的陳先生告訴記者,「早年,明星上節目大多沒有片酬,尤其是訪談類和一些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就沒有片酬,但很多明星還是想削尖腦袋上。三年前我家藝人上了檔節目12萬,已經很了不得啦。但這些年不一樣,明星真人秀開闢了明星另一片收入的沃土。導師和助陣嘉賓價格不一樣,一個人上和帶著家人孩子的價格不一樣,上臺表演和點評選手價格也不一樣。但總的來說,幅度在10萬到30萬之間。」

節目製片人李欣分析,「明星酬勞之所以佔製作費的50%甚至三分之二,主要是因為在很多節目人眼中,敲定一個大腕兒,一檔節目就成功了一半兒。隨著明星真人秀的增多,明星價格也水漲船高,尤其是那些帶有天王、天后頭銜的明星,少於千萬別想跟他們談。」

都說藝人上節目片酬高,可到底有沒有市場價?明星漫天要價時,節目組又怎樣討價還價?某親子節目藝人統籌高娟女士告訴記者:「現在演員有很多報價形式,代言費、演出費、電視片酬、電影片酬。一般上綜藝節目很多明星是按照演唱費或演出費作為基礎費,來決定漲幅的。」高娟還透露,明星片酬儘管佔製作費大頭,但像趙本山、姜文在《造夢者》中兩人就拿走9000萬這樣的還是少數,大部分還是幾個明星組團分吃製作費,因此明星的價格存在三六九等。大腕兒首秀一定是千萬起步上不封頂,一線明星500萬起,二線明星看上節目時長和參與度,三線明星則能上一個是一個。」

另外高娟表示,由於某些主客觀原因,一些明星的片酬幅度比較大。比如一線明星如果只當助陣嘉賓,或者不費事兒不費腦只當花瓶,差不多20萬能搞定,像《星星的密室》第一期嘉賓黎明,「出鏡少,大部分聽的都是他的聲音,薪酬不會高於30萬」。

為省錢花招百出:玩拼盤小咖擔綱大牌打醬油

據記者調查,節目組也會想方設法跟明星討價還價,之前《私人定製》就打出公益項目的口號,硬是讓林志玲以30萬的片酬加盟。此外,也有節目會與明星經歷相結合,如第四季度節目《我愛媽媽》,請到的郎朗片酬才15萬,龔琳娜片酬也就10萬出頭,杜海濤最多10萬。針對這種情況,《女神的新衣》宣傳總監黃凡告訴記者,其實二三線明星更鍾愛上拼盤節目,「他們覺得拼盤節目好操作,檔期好調配。拍戲間隙到這家電視臺串個場,到那家衛視露個臉,掙個10來萬就走比較合算。如這次張根碩作為韓國影展代言人,趁著空隙參加《女神的新衣》,片酬不太高,但宣傳效果就很好。」

另外,明星其實也有「關係戶」,就像許多電視臺善於培養「自己人」一樣。「你會看到某個明星相繼上某衛視好幾個節目,比如芒果臺的李維嘉、杜海濤分別登上貴州衛視《完美邂逅》、《讓世界聽見》等不同節目,還有江蘇衛視近半年的綜藝節目都離不開韓國演員。這些『關係戶』的片酬都有打折成分,尤其電視臺會跟這些『關係戶籤』打包價,會更實惠。」

>>>天價舞美:搭棚置景千萬起跳

隨著這兩年觀眾對節目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節目組對製作的投入也從之前的幾萬漲到千萬甚至過億。在明星分走這大塊「蛋糕」後,剩下的節目成本幾乎都砸在了製作費上,那麼白花花的銀子到底花到哪了?

之前電視臺錄節目一般會在本臺的錄影棚進行,燈光、舞美、音響均用臺裡設備。但現下,更多電視臺希望能與頂尖團隊合作而離開本土來到北京,因此北京的錄影棚變得非常搶手。每周末高碑店、798藝術區,位於大興區的星光影視園等各種影視基地成為全國各家衛視節目錄製現場。據節目製片人王瑩透露,5年前星光1200平錄影棚一天就1至2萬元,現在已經漲到3到5萬元。「星光影視園為了配合市場發展,還專門有燈光、舞美、音響的配套租賃,隨著北漂的電視臺增多,這些錄影棚、燈光、舞美的價格一天一個漲,而且還要提前預約。」

然而,這些錄影棚並不能滿足所有節目的胃口。為了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有節目開始在水立方、人民大會堂、玲瓏塔等極具代表性的場所錄製節目。王瑩表示,「這些高大上的場地租金更高,各種費用幾乎都翻倍。」更有土豪製作公司自己搭建錄影棚,如《女神的新衣》在北四環一個非常昂貴的場地憑空搭建了一個佔地4000平的錄影棚,花費800萬左右。浙江衛視正在錄製的《星星的密室》更是將密室逃離遊戲嫁接到綜藝節目中,搭建了一個遊戲密室的錄影棚,僅搭建這個錄影棚就投資1000萬

>>>天價服裝:明星行頭件件是國際大牌

在製作費中,除了「土豪」的燈光、舞美及各種高科技,其實服妝、化妝、道具照樣燒錢。記者從《女神的新衣》工作人員處獲悉,所有道具都是在宜家購買,平均每件要300-500元不等。還有製衣用的幾十架縫紉機、凳子、擺件、配料全是真品。光是用於立體裁剪的人體模特,最便宜的都需要2500元一個。真人秀錄製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輔料間的配飾區包括鞋、包、眼鏡全部投資至少300-500萬,僅布料就有5000餘匹,而且所有迪奧、LV、MK等名牌鞋包都是真品。

此外,《女神的新衣》每期節目中一個藝人會搭配6個模特,還有節目中的時尚評審團,這些人僅化妝費就不低於10萬。黃凡還告訴記者,服裝、化妝、道具至少是大家看得到的支出,更多肉眼看不到的錢如團隊的日常生活,節目組的車隊、安排吃、住、安保等都是龐大的開銷。

>>>天價後制:特效剪輯費一年翻10倍

隨著大家對綜藝節目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常規的節目製作已經輕鬆到達幾千萬。尤其某些節目扛著「電影級綜藝」的大旗,也要求在製作的基礎上動用「電影的手法和品質」。

北京世紀工場設計總監張立文分析什麼叫電影級綜藝?簡單說就是高品質、高解析度的電視節目,它強調高清、大屏幕、全景聲、沉浸式體驗。因此從設備上來講,LED屏、電影拍攝機、軌道機器人、裸眼3D車、全息投影各種高科技現在常出現在綜藝節目的拍攝現場就不奇怪了。「高科技都是用錢砸出來的,裸眼3D車開一次60萬,一檔節目至少用12次,而且裸眼3D車對拍攝設備和錄影棚都有很高要求。全息投影費用也在30到50萬之間,如果是超大屏幕,費用則不低於百萬。如今的綜藝節目製作費越來越沒有天花板,只要動用高科技,製作費永遠不夠用。」

張立文還告訴記者,現在的真人秀動輒幾十個導演,三四十個機位,一期節目素材就要上百個小時,這對於後期來說無疑是龐大的工程。「比如《我是歌手》一期的錄影帶近400套,12期下來,僅在後期剪輯上就至少動用了20個人的團隊,包括音效、配音、字幕、片頭、MV植入、調色、藝術化效果等包裝。而由於《快男》、《好聲音》、《爸爸》中不同神剪輯的躥紅,剪輯已經從邊緣化工種成為熱門職業,剪輯費用也從之前每秒二三百,漲到每秒兩三千,直接翻10倍。」

>>>天價營銷:200萬是標配轉條微博都要花3000塊

談起現在熱門的綜藝節目,一個無法避免的話題就是近年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熱門的網絡營銷宣傳。從事綜藝節目宣傳5年以上的華視宣傳總監趙星告訴記者,目前一檔季播節目花在宣傳上的費用佔據投資的10%-15左右。

從前期預熱到中期錄製再到播出期,前後兩三個月節目組如果想要造出話題性和收視率,除了節目自身的品質外,宣傳是硬通貨。「提到宣傳分分鐘都是錢,硬廣、軟廣,各種媒體平臺的推廣,平均投入都會在200萬左右。」趙星給記者算了筆帳,「整個宣傳期,請媒體探班、辦發布會、配合錄製的軟文發送,至少投入30萬。如果沒有反響,又不能就此打住,要不前面的30萬也會打水漂,而且如果收視不好,第一想到的就是宣傳沒到位,後面只能硬著頭皮,接著30萬、30萬的投入。」

隨著網絡的發展及APP、手機客戶端的發達,網絡營銷成為綜藝節目花宣傳費的重點。專門為電視節目做網絡營銷的嶽從軍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都是靠網絡營銷。「一檔季播類節目,網絡營銷至少在六七十萬左右,還是打包價,上不封頂。」放眼望去,網絡平臺都是花錢的地方,熱門微博中的段子手、明星推薦、熱門話題,所有的都可以花錢買。而隨著微信的發展,現在又有了微信營銷。嶽從軍笑稱:「所有的榜單和大數據,用多少錢去砸就能有多少水分。」而這些費用,算起帳來真是嚇一跳。網絡上流行的微博「功夫小熊貓」幫分享一條微博就是2000元,「師奶殺手」點評一檔節目張口就是3000元,連之前總愛爆料的「舞美師」現在也開始收費了。嶽從軍向記者吐槽:「前兩年段子手費用平均不到1000,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臺看重網絡營銷,他們也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天價售賣:砸錢不怕虧?廣告主懷揣百億等買單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支撐這些天價節目呢?難道製作方真是錢多得沒處花?

據公開媒體報導,《我是歌手》第二季拍出8億多廣告費,某牛奶品牌對《中國最強音》豪擲5億,《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僅僅冠名費都超過4億。

北京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李宗倫博士告訴記者,現象級綜藝沒有錯、電影級綜藝沒有錯,大片、大製作、大投資綜藝都沒有錯,這是市場前景蓬勃的表現,也是廣告主對綜藝市場越發信任的表現。因為有這些廣告主的慷慨,才有節目組燒錢的資本。李宗倫透露:「2013年,『乳業四大金剛』在電視臺投放廣告高達73億元,某涼茶飲料光在綜藝節目上就投放了20個億,汽車對綜藝廣告的投放今年比去年增長17.1%。市場上燦星、光線、能量傳媒、藍火4大主流綜藝節目製作團隊,在2013年節目上的收益總額為25.9億。」

同時,據李宗倫預估,2015年廣告主在綜藝廣告的投放至少會漲幅5%個點。也就是說,粗略估計,至少還有價值百萬億的廣告市場等待著各類綜藝節目去瓜分。有人買單,製作方自然也樂得繼續加大投資。

至於天價節目最終的口碑呢?《12道鋒味》、《超級演說家》、《舞林爭霸》這些節目在綜藝市場留下的是什麼?是揮金如土的印象,還是綜藝節目商業價值的提升?亦或是天價綜藝市場下「豪氣的隕落」?在這個喧囂的市場之下,再也無人解答。

相關焦點

  • 2020上半年綜藝市場觀察
    回顧剛剛過去的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綜藝市場有哪些變化呢?受疫情影響,綜藝節目現場攝製受阻,「雲綜藝」應運而生。隨著二季度綜藝市場回歸正常,雲綜藝淡出市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2020年上半年依然有著不少優秀的綜藝節目出現。
  • 再見,綜藝咖天價片酬!廣電總局發綜藝「限薪令」
    不管是《極限挑戰》的黃磊、孫紅雷等六兄弟,還是《奔跑吧》的鄧超、陳赫等兄弟姐妹團都在限薪範疇之內。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網站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通知不僅把對網劇和網絡電影的片酬限制落到紙上,而且明確表示綜藝節目也在片酬限制範圍之內。此外,通知還對收視率做出了相關規定。
  • 2015年新劇"天價"大製作失蹤 大牌扎堆"土豪"綜藝
    那麼,那些一線大牌都去哪兒了?拍電影?玩綜藝?   明星蜂擁上綜藝 《離婚律師》成大劇作絕唱?   今年,《離婚律師》在業內被稱為「一劇四星」時代最後的狂歡,不僅在於其擁有大明星、大投入,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它被看做是「一劇兩星」政策出臺背景下國產電視劇的一個分水嶺。
  • 觀察|市場火熱、類型扎堆,旅行綜藝還能怎麼「玩」
    直到如今,在市場多元發展的推動下,旅行類綜藝一步步進階,奇招頻出。 從近兩年的旅行類綜藝來看,不少節目以挖掘旅途中嘉賓間的情感關係為話題點。 從2018年開始,主打「夫妻觀察治癒」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已播出四季,歐洲、大洋洲、亞洲等國內外熱門景點在螢屏中接連展現,對於婚姻關係的思考融入在一段段旅程中。
  • 【觀察】錢去哪兒了?
    錢去哪兒了?——從「錢景」看中國經濟脈動企業做「小生意」離不開錢,居民過「小日子」需要錢。今年,我國人民幣貸款有望新增近20萬億元。這其中,哪個領域最「吸金」、哪個風口又來臨、哪類企業受青睞、哪家日子過得好……把握資金流向,看懂「錢景」,可以觀察我國經濟的脈動。12月9日,在北京中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包裝車間,幾名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地工作著。而疫情初期,因資金鍊緊張,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一度遭遇復工難題,冰冷的機器設備擺在停工的車間裡「吃灰」。
  • 韓國綜藝節目強在哪兒?
    同時,《情書》又有賴於第一批觀眾的口口相傳(很多正是神話組合的粉絲),依託於網際網路(論壇下載、視頻網站上傳)在國內傳播開來,並對國內綜藝節目的製作產生了啟蒙影響。2006年東南衛視《開心一百》改版後,很多遊戲環節都完全模仿了《情書》,一度被指責為抄襲,但《開心一百》也為東南衛視打響名頭。
  • 觀察|市場火熱、類型扎堆,旅行綜藝還能怎麼「玩」
    直到如今,在市場多元發展的推動下,旅行類綜藝一步步進階,奇招頻出。 從近兩年的旅行類綜藝來看,不少節目以挖掘旅途中嘉賓間的情感關係為話題點。愛奇藝上線的《青春的花路》(2019)以「房車遊歷」為切口,嘉賓在行車穿越紐西蘭中完成跳傘、彈射等項目挑戰。
  • 綜藝大戰跨入"5億時代"
    更早之前,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一檔節目的獨家冠名也賣出了天價,被韓束以5億元籤約,創造了電視綜藝冠名費的新紀錄。2014年的電視綜藝市場可謂「春秋戰國」,全年有200多檔全新的電視綜藝節目參與競爭,形成一場史無前例的混戰。隨著多檔現象級綜藝節目的產生,其冠名權的爭奪也日趨白熱化,天價冠名也由此產生,從2015年開始,電視綜藝的冠名正式進入5億元時代。
  • 《萌寶去哪兒》與快手式綜藝探索
    《萌寶去哪兒》由「村長」李銳發起並擔任主持人,嘉賓則均來自快手母嬰垂類,包括此前官方活動選拔而出的七組家庭和已入駐快手的三組素人家庭,在李銳的陪伴下,開啟不同地點的旅行。一次綜藝模式的突破就此展開。李銳在接受《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採訪時表示,「《萌寶去哪兒》就是(今年的)第三次旅行,這次我們實際落地去感受了。」作為李銳多年的合作夥伴,參與過《快樂女聲》、《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的製作,有著「金牌製作團隊」之稱的亞歌文化很早就和李銳共同參與討論了節目的籌備,並在一開始就確定了市場節目的品質和「融媒體」的播出方向。
  • 老年人進入綜藝市場,「治癒系綜藝」如何破解未來增量?
    不少網友表示,看綜藝的同時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實際上,從《爸爸去哪兒》開始,治癒系綜藝就已經佔據市場的一席之地。用奶爸萌娃擊中萌點,用如畫山水撫慰心靈,用一日三餐描摹生活,因為不同的人們需要心靈棲息,所以這類綜藝一直合理存在。而在探索過旅遊、開店、談戀愛等多個領域之後,發展到今天的治癒系綜藝,在題材上已經打通了全年齡段。
  • 《爸爸去哪兒6》上線芒果tv國際版,萌娃類綜藝迎來「假春天」?
    通過這檔老牌親子類節目,可以窺見親子類綜藝在整個綜藝市場由盛而衰的過程。 《爸爸去哪兒》系列不僅是親子類綜藝中首檔爆款,在接下來的四年中,這檔節目各方面成績都十分優異,單從收視和播放量成績看已經十分可觀。
  • 總局大大連續下七道限令管控綜藝節目!鬼知道綜藝這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新限令對各衛視多檔重頭節目、甚至衛視全年綜藝布局影響頗深。如湖南衛視《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臨時下馬;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一年兩季盛況不復;多檔引進版節目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即便是聯合研發的節目也急掩「混血」本色……總局旨在整頓綜藝市場瘋狂井噴後的亂象,這些限令後綜藝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轉變?種種調控之下出現了哪些新問題?
  • 優愛騰芒自製綜藝達108檔,觀察情感類來勢兇猛
    2018年,早就預告將在於芒果TV與大家見面的《爸爸去哪兒6》,以及早就掀起了一波關注度的優酷相關綜藝《想想辦法吧!爸爸》,均未如約上線,且至今未公開確切上檔日期;而騰訊視頻星素結合的萌娃類綜藝《放開我北鼻》第三季,也是低調播出。至此,除騰訊視頻2019年片單中仍明確顯示《放開我北鼻》的第四季外,此前曾收割了親子萌娃綜藝紅利的優酷、芒果TV,並未於新年片單中公布任何此類型新節目。
  • 銀幕綜藝泛濫?市場大浪淘沙 誰最愛看"跑男"電影
    與上一個取得極佳市場表現的綜藝節目大電影、去年年初上映的《爸爸去哪兒》一樣,「跑男」這次也遇到了票房與爭議齊飛的局面:一方面是引發觀影熱潮,老人孩子學生年輕人,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都「淪為」它的受眾,白天的觀影人次甚至一度超過傍晚的黃金場,威力猛得很;另一方面,影片內容簡單被詬病稱「就是一期節目嘛」,以及此類影片對市場的利弊再度引起爭議。
  • 過度依賴「綜藝咖」,是綜藝市場的原地踏步嗎?
    但這還不夠,已播的《漫遊記》《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3》,待播的《密室大逃脫2》,都相中他為常駐嘉賓,而其與張若昀的範家兄弟同臺也使得《拜託了冰箱6》在開播第一期便獲得了不錯的熱度。 頻頻在綜藝市場露面的不止綜藝郭麒麟一個。拉開整個2020已露面的綜藝節目名單,孟美岐、楊超越、範丞丞、黃明昊、李汶翰、小鬼、王子異等這些新生流量正加速入局,他們在多檔綜藝節目中穿梭。
  • 2020年的生活觀察綜藝:撞題獨居、敘事雷同、淪為平淡
    文 |楊金姝 來源 | 收視中國 近年來,以《爸爸去哪兒》《嚮往的生活》《心動的信號》等為代表的生活觀察類綜藝,因其折射的社會話題和討論,舒緩的敘事風格、輕鬆的內容情節、和諧自然的人物關係
  • 2019年綜藝市場六大「車禍區」
    用21個字來形容一下今年目前的綜藝市場,那就是——網站火熱衛視涼,偶像迸發戀愛興,觀察萌芽「車禍」多。 上半年視頻網站憑藉《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偶像選秀力壓衛視,並推動了國內偶像市場的全面興起,《奇妙的食光》《超新星全運會》《完美的餐廳》三檔主打偶像的綜藝也先後在愛騰優上線播出。
  • 明星直播還專門開了一檔綜藝?這圈錢也太直白了吧
    大衣哥19歲的兒子就結婚了,夫妻倆都年輕,沒經驗,第一場直播翻車也正常。說實在的如果你不是銷售奇才,又沒有三寸不爛之舌,就我們普普通通的人,上去開一次直播也不見得比人家好。也許你會說,因為疫情等因素,現在是影視寒冬,人家藝人出來掙口吃飯錢沒啥。我只能說,太天真了!這是窮人為富人操心錢夠不夠花!節目組還打著「跨界直播職場競技秀」的名號,木木想說這不就是赤裸裸地讓明星直播,見證她們在一番撕中圈錢嗎?
  • 《挑戰者聯盟》原創綜藝吸引力,自成受眾
    在範爺宣布加盟《挑戰者聯盟》之後,很多業內人士和粉絲其實都有點擔心這位「自己就是豪門」的演藝圈一姐能否放下明星架子,全情投入到節目拍攝和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畢竟,綜藝前輩何老師曾經不無感慨地說「錄製真人秀是要拿命賭的」。而且,並不是每個藝人都有勇氣把自己長時間地暴露在真人秀的紀實鏡頭之下。那麼,吸引範冰冰的只是據說嚇跑了其他電視臺的天價片酬嗎?
  • 年度盤點|綜N代、她綜藝、雲錄製、衍生綜藝……2020綜藝市場動態...
    在後疫情時代對於觀眾來說,他們在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後,容易對能緩解憂慮、釋放情緒的綜藝內容提升需求,這也推動了綜藝市場再一次加速發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開年至今共有40檔綜藝節目豆瓣評分超過8.0,其中包括9檔電視綜藝和31檔網絡綜藝,這些作品收穫了高口碑與市場的高關注,綜藝市場呈現一片繁榮,也開始邁向了內容提質增速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