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近年來,政策、資源、人才也正在逐步向晶片行業傾斜,資本也在長期關注該領域的發展。但晶片行業也可以說是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才能確保研發投入、研發速度。同時,做晶片產品從來都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真正打造出好的產品需要經歷迭代,完善兼容性、算法生態等一系列細枝末節的事情。
寒武紀CEO陳天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做晶片要腦子一根筋,要耐得住寂寞,頂得住誘惑,捂得緊口袋,扛得住批評。」這充分展現了寒武紀這家AI晶片所秉持的理念。
在國內AI晶片企業中,寒武紀算是一家年輕的企業,但其發展速度是十分驚人的。僅僅成立4年,寒武紀便已成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首家以AI晶片設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而且,寒武紀的成長之快是有些超乎行業意料的,尤其是它對產品技術走勢的敏銳把握。
2018年寒武紀正式發布了國內首款人工智慧晶片,理論峰值速度達每秒128萬億次定點運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憑藉領先的核心技術和靈活的競爭策略每年都會推出和迭代新產品,始終保持著高水平的研發效率與迭代速度。
寒武紀軟體棧工具和高性能庫
4年間,寒武紀一直堅持著在晶片領域的布局,在過去3年投入的研發費用甚至超過了營收。兢兢業業的寒武紀亦有不錯的成果展現,目前其也已具備了面向端、雲、邊三大場景的完整智能晶片產品線。
發展出強大的軟體生態以及全面的銷售網絡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這是寒武紀需要也是正在努力提升的方向。
寒武紀圍繞端、雲、邊這三大場景,提供對應的智能晶片與處理器產品,再通過共用相同的基礎系統軟體平臺Cambricon Neuware,以及共用相同的自研指令集與處理器架構,實現了三端的全面覆蓋,形成了從終端、邊緣端到雲端完整的智能晶片產品線矩陣。
此外,寒武紀也是業內最早布局智能計算中心業務的企業之一。據商標註冊網顯示,寒武紀早在2019年6月即註冊了「AIDC」相關商標,充分顯示其提前布局該領域的商業決斷。
作為國內首家踐行「AI+IDC」產業發展理念的中國廠商,寒武紀率先提出「AI+IDC」的產業融合概念,基於自主研發推出了公司產品矩陣中的重點業務產品——智能計算集群業務,將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於數據中心,引領產業與標準的融合。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寒武紀在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表現亮眼,實現銷售收入29,618.15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66.72%。
面向終端、雲端、邊緣端智能晶片與處理器產品,再加上基礎系統軟體平臺,以及智能計算中心業務,寒武紀通過多元化的產品布局,優化多元化的收入結構,從而減少了大客戶的流失風險,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於此,寒武紀還在不斷嘗試和拓展自己的生態圈,探索智慧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慧金融、智能家居、智慧醫療等領域的可能性。
回顧晶片發展史,新的計算模式總會催生新的專用晶片。在行業內人士看來,在未來,AI晶片將會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寒武紀選擇的「通用型智能晶片」,則是一條最艱辛但走通了以後最寬廣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