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田園下的罪惡》:保護孩子,不能只是一句空話

2020-08-30 最是那一盞桃花醉

1

1965年美國印第安納州,人們在街角發現一具年輕女屍,女孩身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傷口,經過調查,發現女孩是被虐待致死,這件虐童案終於被暴露在陽光下。

後來這起虐童案被改編成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由湯米·奧·哈沃執導,電影拍攝素材來源於法庭真實記錄。

電影中格特魯德是一個單身母親,患有哮喘病和抑鬱症,靠著幫人熨燙衣服撫養著7個孩子。

西爾維亞和安妮的父母因為有事需要外出一段時間,便將兩姐妹寄托在格特魯德家裡。


本來說好只住幾個星期,但因為種種意外兩姐妹的父母沒有如約來接走他們,而本該支付的支票,也沒有如期達到,格特魯德開始對兩姐妹不滿,她將怨恨的情緒都發洩在了她們身上。

而大女兒寶拉的未婚先孕更成為了格特魯德虐待西爾維亞的導火索,西爾維亞被毆打後關進了地下室,在那裡過了5個多月非人的折磨生活。

格特魯德不僅自己對西爾維亞實施虐待,更教唆自己的幾個孩子虐待女孩,發展到後來,街坊鄰居的孩子都一起來懲罰西爾維亞這個「壞女孩」。


用火柴和菸頭燙,從樓梯上被踹下去,踢下身,用燒紅的鐵絲在皮膚上刻字……西爾維亞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需要注意的是,該片內容雖然過於沉重,但是事件原型更加殘忍,我們看到的還是經過美化加工所呈現出來的效果。

虐待孩子,是這世界最大的惡!

2

電影裡,是外人虐待孩子,但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孩子的親人,甚至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

4月份的時候,一則虐童消息引爆網絡,黑龍江的一位繼母對繼女下毒手,將其重傷送進ICU搶救。


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虐待繼女。

自從小女孩被從爺爺奶奶身邊接走,到爸爸的新家庭,就開始了煉獄生活。

因為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排便,女孩偶爾會將大小便拉在褲子裡,這時就會招來繼母的毒打。

拽著頭髮往牆上撞,用開水燙,用棍子抽打,用剪刀剪,用菸頭燙……

所作所為,喪心病狂,令人髮指。

最嚴重的一次,女孩被打得顱腦受傷昏迷過去,直接住進了icu,生死未卜。

據小女孩親生母親說,孩子送醫到現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一直沒有醒來過,非常讓人擔心。

但是這起惡性虐童事件中,始作俑者卻不是繼母一個人,女孩的親生父親也參與到了其中,經常與繼母一起毆打女孩。

可以這麼說,如果他能對自己的女兒好一點,擔負起一個父親的責任,那女孩的遭遇是可以避免的。

父母,真的不僅僅只是一個稱呼頭銜。

3

這些年,社會上虐童事件層出不窮,但是因為大部分發生在家庭中,所以很容易被人認為是家庭內部事件,而成人也總是打著教育孩子的幌子實施惡行。

2017年,陝西渭南一名6歲的兒童鵬鵬被繼母虐待毒打的消息傳遍網絡。送到醫院時,鵬鵬心臟已經停止了跳動,75%頭蓋骨粉碎,兩支肋骨斷裂,雙眼視網膜脫落,多處皮膚潰爛。

多虧了醫生的奮力搶救,才將鵬鵬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孩子是怎麼招惹你了啊?你要下這樣的毒手置人於死地?

在鵬鵬平時遭受繼母虐待的時候,有鄰居聽到聲響,但鵬鵬父親總是以教育孩子回懟鄰居。

甚至在鵬鵬被打碎顱骨的時候,他父親還警告鄰居不許報警,不要多管閒事。

果然有了後媽,親爸也變後爸。

4

國外媒體曾報導過這樣一個虐童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四五年,但我一直沒忘記這個新聞。

Adrian本是一個很可愛很陽光的男孩子,但這一切因為繼母的到來而改變,從此他的處境仿佛是集中營。

虐待成了他的日常生活,他被強迫脫光衣服呆在冰冷的廁所,冬天被鎖在室外撿垃圾吃,被逼站在泳池,只許露出頭頂。


被反綁雙手,跪在地上撿東西吃;被不許睡覺,蒙著雙眼綁在床上,因為長時間的捆綁,雙腿嚴重腫脹……

短短幾個月,Adrian就從一個可愛的小胖子變得瘦骨嶙峋,遍體鱗傷。沒有人聽見Adrian的呼喊求救,Adrian的外婆想要上門看望他,都被Adrian的父親以各種理由拒絕。

Adrian無數次祈禱:外婆什麼時候來接我走?可惜他再也等不到外婆接他走的那天了,在2015年的一天,因為長期遭受虐待,他的身心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他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或許這對他反而是個解脫。

但是這對禽獸,卻並沒有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一點悔悟,Adrian的父親去買回了幾頭豬,將兒子的屍體扔到豬圈任豬啃食,以此毀屍滅跡。


後來由於再婚妻子不堪忍受Adrian父親的家暴,向警方舉報他將Adrian的屍體扔進豬圈,他們虐待Adrian致其死亡的事才被爆出來。

雖然法律給了他們應有的懲罰,但是Adrian的生命卻再也不能回來。

他們虐待Adrian的手段之殘忍變態,連負責Adrian案件的警官都表示,這是他遇到的最殘忍的案件,而兇手居然是孩子自己的父親。

通過Adrian的遭遇,美國堪薩斯以「Adrian"命名,頒布了關於虐待兒童的法案,以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減少虐童案件的發生。

大人總是仗著身體的優勢和身份的權威,對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施以壓迫,是最不公平的事情。

其實,孩子有什麼錯呢?

5

不要用禽獸來形容這些父母,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些父母只能是禽獸不如!

是,所有的禽獸不如的父母,最後終將被法律所制裁。但是即使制裁了,就能讓死去的孩子復活嗎?就能讓殘疾的孩子恢復健康嗎?就能讓噩夢連連的孩子心理正常嗎?

還有多少孩子生活在噩夢和虐待裡朝不保夕的?

有一個保護婦女兒童的社會公益組織分析,這些虐童案都有以下共同點:

1)幾乎都發生在重組家庭裡,繼父母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都非常排斥;

2)放棄撫養權的父母,都不太關心離開自己身邊的孩子,很少去看望他們生活的怎麼樣;

3)家庭條件普遍不好,父母學歷普遍偏低,個人素質也普遍不高;

4)孩子年齡很小,沒有自保能力,沒有人真心關心看護他們,都把他們當成累贅。

就這些原因,導致這些父母將自己對生活的不滿,以及對自身無能的無力感,都發洩在無法反抗的孩子身上。

我國自古以來就認為父母教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把孩子打的狠了,鄰居或者是其他人報警了,警察也不會把孩子帶離父母的身邊,法律也不會主動的去剝奪這些人的撫養權,於是這些人就有恃無恐。

但是,如果真的是簡簡單單的父母教育孩子,大家都是眼明心亮,根本不會把這件事情擴大化,也絕對不會導致旁人報警的,如果能讓旁人報警了,那這件事情就已經不是一件小事了,就一定要法律來出面嚴懲了。

如果真的想解決虐童事件,真的想保護國家的未來,那麼就要把這件事情切實的提升到立法和執法層面上來。

不是說不能體罰孩子,而是說體罰孩子要講科學,因為體罰絕對不是虐待,更不是父母情緒的發洩,科學的體罰是一種教育,而不是虐待的遮羞布。不能給孩子身體造成傷害,又要給孩子心理造成陰影。

否則,這樣的行為不是教育,是赤裸裸的虐待!

我們也必須健全各種相關的法律制度和社會制度。讓那些不配為人的父母,失去孩子的撫養權,不讓他們有機會繼續迫害孩子。對那些迫害孩子的父母和繼父母,堅決給予最嚴厲的制裁!只有讓惡人付出代價,他們才不敢在下一次繼續出手,也不會再給他們下一次害人的機會!

保護孩子,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如果不能保護孩子,還能保護什麼
    妖魔化一個孩子的調皮,或者也許那個大人當時心情不好。這不禁讓人想起改編自真人的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看完這部電影,也許我們不應該僅僅提倡反體罰的概念來保護兒童的人權。我們也應該從兒童本身出發,告訴他們正確的是非觀,什麼是人權。至少知道什麼時候該反抗。讓西爾維婭不再發生。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如果孩子都保護不了,還能保護什麼
    這不由得人想起2007年那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來的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看完這個電影,或許我們不僅僅要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還要從孩子的自身出發,告訴他們正確的是非觀和什麼是人權。起碼懂得,什麼時候需要反抗。讓西爾維婭式的言聽計從不再發生。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請不要再傷害那些無辜的孩子了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冤枉,毒打,用菸頭燙手背,甚至將可樂瓶塞進下體。並且折磨西爾維婭的不僅僅是格特魯德一個人,還有她的五個大孩子以及鄰居家的一個男孩。然而更加可怕的是,這部《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1965年,美國印第安納州發生了一起虐童謀殺案。片中西爾維婭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名為西爾維婭·瑪麗·萊肯斯,正是這起案件的受害者。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前段時間,聽到朋友介紹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她哭了好幾天,茶飯不思,徹夜難眠。
  • 真實事件改編《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是由真實案件選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最恐怖的犯罪事件改編,該事件一度引起美國政府重視,其中受害者被關在地下室受到非人待遇,最後慘死,而犯案人員不計其數。《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原型一場庭審上法官的提問和被告的回答推動這整個故事情節。故事的敘述方式是回憶式的,敘述角度正是死者。死人是不帶感情色彩的,所以作為當事人的西爾維婭也可以冷眼敘說這個悲傷的故事。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十分壓抑的影片
    西爾維婭哭著求救,在場的人,她的妹妹,她的愛慕者,卻沒有一個人救她,哪怕是為她求情,他們只是默默地在一旁看著,無動於衷。在西爾維婭被關的時間裡,格特魯德的小兒子和小女兒每天都帶鎮上的孩子虐待西爾維婭,他們把西爾維婭綁起來,用水衝她,用菸頭燙她,鞭打她,辱罵她,每天,每天……格特魯德還跑進地下室,讓西爾維婭的愛慕者用燒紅的鐵絲在她的肚子上刻下「我是一個妓女,我為此驕傲」。
  • 罪惡是對人類良知的踐踏——《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是一部我看完之後百感交集的電影,結局所匯集的希望、絕望、痛苦、懲罰和解脫,讓我控制不住對醜惡人性的憤怒和女主被折磨死去的絕望,影片的負能量之大,看過的人無法不被其所影響,可影片拍攝的初衷,是為了阻止再有這樣虐童事件的發生。
  • 冷門驚悚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深度恐懼!
    接下來為大家帶來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美國田園下的罪惡》根據1965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由湯米·奧·哈沃執導,伊倫·特納與湯米·奧·哈沃執導共同編劇,艾倫·佩姬、哈蕾·麥克法蘭、尼克·西塞等主演。該片描述了一起發生在1965年美國印第安納州寧靜的田園風光下的真實的虐待兒童的事件,影片的拍攝素材大量來源於該案件的真實法庭紀錄。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根據黑暗的真實犯罪虐死少女事件改編!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An American Crime (2007)類型: 劇情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的劇情簡介 · · · · · ·女孩希薇亞因遊樂園工作的父母事務繁忙,與妹妹珍妮搬入育有七子女的單親母親格特魯德•巴尼澤夫斯基家暫住。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世間最大的罪惡敵不過人心冷漠
    經過真實事件改編的《美國田園下的罪惡》是一部看完之後,在憤怒之餘還遍體生寒的片子,不僅僅是使我哀嘆人們內心的醜惡,更令我難受的是無人而援的冷漠人心。西爾維亞與珍妮姐妹由於父母工作性質的原因,暫住在了她們偶然認識的好朋友一家中,好朋友的媽媽歌特魯德有著很多女兒和兒子,他們都很歡迎姐妹倆的到來,這看起來似乎一切都很好。就像是隱藏在藍色海面下的怪物。
  • 人性究竟能夠殘忍到什麼樣的程度,《美國田園下的罪惡》能告訴你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電影講述了十六歲的西爾維亞和妹妹詹尼被外出做工的父母寄養在印第安娜主婦格特魯德的家中情緒一直不太穩定的格特魯德共有六個孩子,五個是與前夫的孩子,最小的兒子則是她同鄰裡中22歲的安迪(詹姆斯·弗蘭科)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告訴你什麼叫殘忍,什麼叫人性難測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電影講述了十六歲的西爾維亞和妹妹詹尼被外出做工的父母寄養在印地安娜主婦格特魯德的家中,原本只打算呆的幾個星期很過去之後他們的父母仍然沒有現身,並且從前每周寄來的20美元撫養費也斷了。情緒一直不太穩定的格特魯德共有六個孩子,五個是與前夫的孩子,最小的兒子則是她同鄰裡中22歲的安迪(詹姆斯·弗蘭科)所生。
  • 真實改編電影(5)《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An American Crime)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青春回憶,相信大多數人的關鍵詞都是美好的,怦然心動的純純初戀說好的報酬在第一周就到晚了,這讓Gertrude非常憤怒,她毆打了兩個女孩,妹妹Jenny患有小兒麻痺,姐姐Sylvia為了保護她,承擔了更多的責難。Gertrude的女兒Paula和Sylvia是同學,關係處得還不錯,兩個人經常會說一些私密的悄悄話。 有一天,為了阻止Paula被男友傷害,Sylvia脫口說出Paula懷孕的秘密,這開啟了她悲劇的序幕。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無人敢看第二遍,它被稱為最虐心絕望的電影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由美國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至今無人敢看第二遍,很難想像它是由美國真實事件改編!這是你難以想像的惡毒實際,更是無法承受的結局,上映37天改變美國律法,難以置信的結局。簡介:本片根據1965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
  • 一部比狗鎮虐心百倍的影片《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自己的孩子有問題去虐待別人的孩子,法庭講大話還可以那麼淡定,不簡單!還有那些旁觀者,為什麼是非不分像中邪一樣,一定要到虐待至死才能喚起良知嗎?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事實遠比電影慘絕人寰,人性何在?罪惡撕掉外皮,從內向外血淋淋,赤裸裸的展現在眼前,這是一場盛大的審判,並非只有被告是罪人,席下的人誰是一塵不染的無辜者。
  • 針對美國的戰略圍堵不能光靠「解放思想」一句空話
    最近有位我很尊敬的著名學者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在面對美國戰略圍堵時候「不能以戰術的思維去解決戰略問題」,最後他給出的藥方是——「應當解放思想『』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成為警醒,面對兒童,別再伸出罪惡之手
    說起兒童保護,那真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每當發生一些虐童事件時,總是會引發很熱的話題熱度,就連現在很多當紅的明星也在致力於這件事情,每當遇到兒童保護的話題,總是會有很多人進行轉發,擴大影響。或許少部分人開始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這是好事,因為大家開始了解到兒童傷害的無孔不入,我們之前覺得只要我們保護的好,那麼他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就很小,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哪怕只是下樓去買個零食的功夫,或許都會再也回不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非常悲劇但是又真實的故事,而且也是確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例子。在這個過程中,你甚至想像不到原本是所愛的人,最後也能給出最狠毒的傷害。
  • 電影推薦——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看完之後會比較壓抑)
    這罪惡至死未休。電影的第一大看點是弱者之惡。中國有句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生活的弱者,越懦弱,越膽怯,有時候卻越兇殘。暴行很多時候是弱者對更弱者的變態。肆意做惡,內心卻總能卑微的為自己找到藉口和理由。近幾年國內外的許多新聞印證了這一點。生活的失意者,報復社會不去找給他帶來災難的強者,而是選擇對學校、幼兒園的孩子施暴。
  • 知識改變命運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至理名言
    古語有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人認為讀書可以讓人明白事理,知曉禮數;了解科學,學習技藝;改變思想,增長見識;提高覺悟,提升境界。但是,這只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讀書不多的人,依然掙扎在溫飽線上,生活在養家餬口的邊緣。 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些特例,我們不能用特例去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我們應該用社會常態和普遍現象去教育我們的下一代,這樣才更合適。
  • 父母最大的罪惡,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01.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 愛孩子,保護孩子,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但父母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一點苦都不吃,當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孩子就像一棵樹,只有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不斷修剪,樹木才能長的挺拔。如果,因為不忍心,就不去剪掉橫生的旁支,任其瘋長,早晚世界會以一種更殘酷的方式幫他剪掉。這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苦盡才有甘來。那些沒有受苦便得到的甜,總有一天要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