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賈樟柯王小帥張猛蘆葦猛批電影現狀:電影變得iPad化特別平

2021-02-24 拉片室

從票房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可謂一片紅火,但是從生態來看,似乎並不樂觀。第十一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金字獎高峰論壇日前舉行,幾位電影界「生力軍」強調,創作者應該尊重電影本身,勇於表達情懷,目前的電影很難讓人看見生活。

蘆葦:今天市場只剩菜狗在叫,而且來勢洶洶

在這場「作為編劇的導演&作為導演的編劇」的座談中,編劇蘆葦直言不諱地批評了近兩年國產片「爛片當道」,蘆葦說:「藝術片也罷,商業片也罷,百花齊放是最理想的境界,正如讓大狗也叫,小狗也叫是最好。但今天從市場上來看,只剩『菜狗』在叫,而且來勢洶洶,獨當票房的利潤。

讓蘆葦憂慮的並非是某部不配享有高票房的電影賺了大錢,而是這種趨勢會讓電影生態受到「汙染」:「電影生態已經被破壞了,中國電影觀眾的胃口和中國環境已經到非常惡劣和令人擔憂的地步了,每個人都要思考,到底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是一代電影人的努力。」

王小帥也從編劇的角度提出建議,他認為商業片劇本必須遵從傳統的規律,「真正有能力的編劇應該進入電影工業體系,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才智」。

張猛:現在很多劇本看不見生活

導演張猛看來,目前很多導演的創作都迷失了,遺忘了自己的職責,他說:「拍電影要有情懷,要在你的作品中有憤怒,這個社會你不批判它就壞了,我們的作用就沒了。」

張猛以時下流行的青春片為例說:「現在流行的青春片其實大體一樣,都是初吻、墮胎,現在的類型片創作都是看DVD,看完就都學壞了,如果是我,我覺得就別拍墮胎那種後悔的青春,拿出來是很可笑的,創作者得找到生活中不同的東西去對抗千篇一律的東西。創作需要有感而發才能油然而生,我現在收到的很多劇本裡,看不見生活。」為此,他建議學子們多回憶自己的過去,記住生活細節,然後把它們放回到故事裡賦予新的生命。

賈樟柯:電影變得iPad化特別平

導演賈樟柯也認為目前的電影缺失了很多應有的東西,「比如說,電影要有電影性,要有大銀幕的思維方法,但現在卻難以看到,我們以前常批評電影拍得電視劇化了,我看現在的電影變得iPad化了,特別平,連基本的調色和視覺結構都沒有。」

賈樟柯建議學弟學妹們一定要記住電影的特質,也要注重電影史的學習。他鼓勵那些有志於寫劇本的同學,要抓緊大一至大四的最佳寫作時間,不要只跟同學瞎侃,而是做到落筆寫下來,他還叮囑學生們:「將來投入到社會之後不要背叛你的教育。」

王小帥:我們都挺商業的

目前來看,電影藝術與票房在國產片中很難和諧地交融,這幾位以文藝片出道的電影人是否也面臨著是商業還是藝術的彷徨?為此,幾位導演都笑稱自己很商業,王小帥說:「我的《闖入者》就挺商業的,小賈和張猛的新作都很好看,所以,我們都挺商業。」

賈樟柯認為商業片與其他類型電影沒有區別,都是需要調度起導演對人、空間的洞察力,只不過,藝術電影是「氣氛跟蹤性」,商業電影是「敘事跟蹤性」,「我自己籌備多年的商業片《在清朝》一直未停下,投資方老闆也不傻,這個圈子裡,他們知道誰會拍電影,所以我們不是沒有機會拍商業片,其實一直都有,只是我前些年沒那個心情。雖然是情節劇的走向,但是裡面也有我個人鮮活的東西,跟商業精神不違背,也給電影帶來新的可能性。我拍晚清,對晚清的時間感和空間感的理解、讓自己激動的創造的部分都會放在裡面。」

賈樟柯也不贊同導演過於執著於獨立電影還是商業電影,「完全不跟資本接觸,完全不跟電影工業接觸的話,會傷害了獨立電影的潛力和可能性。如果你永遠拍兩萬塊錢的電影,那你怎麼拍戰爭片和科幻片?

賈樟柯還透露,除了《在清朝》,還在籌備另一部電影《山河故人》:「片子結尾涉及2025年,但不是科幻片,只能算一個未來片,主要是講一個人和他兒子的關係的故事,拍未來的人對今天社會的感情的理解。」幾位導演表示,雖然大家的電影風格與側重不同,但都是要放入導演想說的話語、想進行的嘗試、想關注的現實,這與商業還是藝術無關,也不應成為創作的阻礙。

來源:北京青年報

===============

2014年12月4至7日,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將到上海進行為期四天的類型片劇作講座,包括喜劇、愛情、動作、驚悚四種類型,即日起開始登記,登記後將能享受報名時的大幅優惠,聯繫人:杜女士 手機:189-1069-0742 微信:pgp_2003

本次活動由德稻教育機構主辦,【拉片室影視教育】協辦。


》》有關拉片室

「拉片室」是國內知名的電影學術交流社團,通過movchat.com(莫猜網)匯聚了國內上萬名電影從業人員及愛好者。

在社交平臺上,通過新浪微博@拉片室、微信平臺movie_chat搭建一個線上交流、分享平臺,訂閱用戶包括導演、編劇、製片人、影視公司等從業人員及電影愛好者,現微博平臺粉絲1萬7,微信平臺訂閱用戶超過五萬。

自2013年開始「拉片室影視教育」正式起航,由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教師坐鎮,11月新課程開始~歡迎加入。


》》聯繫我們

劉雨瑤:1869-4070-210

QQ:290422077

微信:liuyuyao210

網站:www.movchat.com

新浪微博:@拉片室

相關焦點

  • 【市場】賈樟柯等批電影現狀 蘆葦:近兩年「爛片當道」
  • 青年電影手冊10周年慶典在京舉行 賈樟柯王小帥喜獲十年最佳
    3月31日,青年電影手冊10周年慶典在北京舉行。謝飛、劉曉慶、賈樟柯、王小帥、王景春、趙濤、田海蓉、吳毅、顏丙燕、翁子光、章明、松太加、李玉、張大磊、文牧野、杜江、呂星辰、高豔津子、金池、艾敬、劉璇、耐安、何蔚庭、張冬、易大千、孫悅、許志湧、畢志飛等獲獎人齊聚一堂。
  • 王小帥:我很珍惜「獨立電影」這個稱呼
    【編者按】「王小帥、張元是從個體入手,表現個體解脫了集體的自由感,而不是刻意表達底層。賈樟柯對社會階層和社會結構更敏感。從某種程度來說,如果一定要分「左右」的話,王小帥是『右』的,賈樟柯是『左』的。」8月3日,著名影評人王小魯、導演王小帥、演員王宏偉做客騰訊書院,回顧中國當代電影的敘事軌跡。在發言中,王小帥對中國百年電影史的脈絡進行了梳理。
  • 馮遠徵、蘆葦、賈樟柯…這部即將上映的電影,陣容太強了
    國產片中處於藝術巔峰的兩部電影,《活著》和《霸王別姬》,編劇都是蘆葦,功底可見一斑。蘆葦會監製《應承》,原因大概有兩點,第一他近年重心都放在文藝電影上,而且還是反電影過度娛樂商業化的一員大將。曾經提出:「我們中國電影因為過度娛樂化和商業化,導致它和真實的社會生活已經有很大的距離。」《應承》剛好是一部文藝電影。
  • 賈樟柯王小帥婁燁寧浩:第六代導演的二十年
    這批人中,有我們熟悉的張元、賈樟柯、婁燁,王小帥、寧浩,還有何建軍、管虎、王全安。「他們」,被稱為中國的第六代導演。有人說,第六代導演是「拿獎的一代」;有人說,他們是「弒父的一代」。「第六代」導演的作品大多題材特殊,審美各異,但不可否認,這批導演的身上確實具有許多明顯相似的元素。
  • 賈樟柯:我希望沒有「第七代」電影導演
    第70屆柏林電影節於近日舉行,中國導演賈樟柯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圍特別展映單元,並在當地舉行首映儀式。
  • 王小帥:和賈樟柯婁燁齊名,陳曉旭前男友,你能做的是和生活和解
    和賈樟柯婁燁寧浩被稱為中國最後一批藝術家。王小帥從小時候就開始學習繪畫,1985年,王小帥從中央美院附中畢業之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賈樟柯為代表的的一些獨立電影人已經興起。在拍攝作品屢屢被封禁之後,王小帥似乎找到了另一種電影生存模式。
  • 中國內地:十大禁播電影
    從國外電影節或電影基金獲取資金支持是不少青年電影導演的基本運作方式,也是他們完成的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詆毀中國官員形象。導演: 賈樟柯編劇: 賈樟柯主演: 王宏偉 / 郝鴻建 / 左百韜類型: 劇情
  • 告別平遙: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很多人為平遙影展的「去賈樟柯化」擔憂。畢竟,在大眾眼中,已經舉辦四屆的平遙國際電影展與「賈樟柯」三個字是劃等號的。這個國內最接近國際電影節模式的民間影展參雜著太多賈樟柯的個人資源、人脈和號召力。如果失去個人化的標籤,這個小縣城裡平地而起的電影宮還能籠絡多少人心就是個未知數了。
  • 賈樟柯:除了導演,我還是名演員
    但不論出於什麼原因和考量,在電影創作之外,這幾年,賈樟柯已努力以一己之力讓自己的故鄉山西深深刻下電影的烙印:2017年發起創立了平遙國際電影展;2019年發起創立了呂梁文學季;在汾陽老家修建了種子影院;此外,他還將在明年掛牌成立的山西電影學院擔任院長。
  • 賈樟柯:從紀實美學到先鋒派電影,特立獨行,始終如一
    何謂特立獨行,與王小帥、管虎、寧浩、陸川等第六代導演相比,賈樟柯「死磕」紀錄片、劇情片,時間推移,日月如梭,他仿佛不受外界的影響。1997年,王小帥執導的《極度寒冷》聚焦行為藝術,引起較大社會反響;管虎執導的《超級城市》之《夜行人》同樣在故事片領域小試牛刀;而當時的賈樟柯卻在家鄉汾陽鼓搗著一部由非專業演員出演的劇情片。
  • 蘆葦:中國電影四個字—賤皮賤臉(第370期)
    蘆葦:《推拿》還沒有看,《白日焰火》拍得非常好,在反映中國的現實生活方面獨樹一幟,而且特別銳利。作為一部影片它的結構是完整的,故事與人物也是真實的。北青報:《黃金時代》和《藍色骨頭》呢?蘆葦:《藍色骨頭》我沒看,《黃金時代》我特別不喜歡,蕭紅應該是一個有魅力的人,小說寫得很好,但是電影把她拍得那麼蒼白無力,臉譜化和概念化。
  • 奇愛博士 |《地久天長》是王小帥的電影宇宙
    我非常開心能和大家做一次交流,我覺得《地久天長》這個電影還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作品,以後有機會,可以和大家做一個長時間分享。而且,我個人認為這個電影裡的技巧或表達的一些意識,當中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去琢磨。在我身邊,也看到不少朋友說,這部電影拍得有點長,甚至像電視劇似的,但是我我對這些觀點其實不是那麼的贊同。
  • 以《江湖兒女》分析,賈樟柯的電影宇宙為什麼無法成為主流
    但對於當代民眾來說,&34;不過是又一次賈樟柯的無病呻吟。許多人懷著期待走進影院,最後卻毅然決然將其批為&34;電影。為什麼再一次不被市場認可,也許和賈樟柯一直探討的理念&34;有著最直接的聯繫。&34;,是賈樟柯最不像電影的體現。而拋棄擬人化的設置,是在《江湖兒女》之前賈樟柯電影最受爭議的一點。喜歡的人,認為這是賈樟柯電影最大的亮點;不喜歡的人,認為這是賈樟柯電影最大的缺點。
  • 中國電影史:從政治電影到電影政治
    這種方式現在或許已是共識,但在當時,這種電影很難獲得投資,遑論審批。一度獨立電影基本等於地下電影的代名詞。王小帥回顧,當時他的《冬春的日子》得到的只有全方位的批評:技術上被諷刺拿個攝影機拍的能叫電影嗎,理論上則被批個人主義與西方式話語的侵蝕。而隨著90年代後期他們漸被解禁,又被開始質疑他們是否拋棄了初衷。以至於導演張元作為其中代表,一度很反感獨立電影的提法,認為這限制了導演。
  • 王小帥:《地久天長》是一部「3D電影」
    3月6日,王小帥新片《地久天長》在京舉辦發布會,正式宣布定檔3月22日。本片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上創造中國電影紀錄,斬獲最佳男女演員銀熊。導演王小帥攜主演王景春、詠梅出席,影片發行方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到場助陣。
  • 第六代導演王小帥: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給了我做獨立電影的勇氣
    王小帥的諸多電影作品中,我還是更喜歡年去年上映的《地久天長》。在華語影片中,能真正把家庭問題拍得精彩出色的電影不多,李安的「父親三部曲」當然算得上華語電影中最為優秀的家庭電影,沒有之一。《地久天長》,是近幾年來我所看到的最優秀的華語家庭電影。然而, 今天的影評文章我要談論的是王小帥的另一部電影,《十七歲的單車》。這部電影看過的人很少,在豆瓣上標記看過的人只有14.2萬,所以今天講這部電影,原因是有時候酒香也怕巷子深。
  • 在中國,拍禁片還能混好,也只有賈樟柯了
    早前張元和王小帥拍《媽媽》的時候,賈樟柯才剛進入大學,張元探索出了一條地下製作電影的道路,即不找電影製片廠,不上院線,自籌資金去國外電影節參展,賣拷貝拿獎金盈利。的新聞發布會,回國後遭到廣電痛批,被稱為「獨立電影前七君子事件」。
  • 在中國,拍禁片還能混好,也只有賈樟柯了
    作者:方舍予賈樟柯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後來者。早前張元和王小帥拍《媽媽》的時候,賈樟柯才剛進入大學,張元探索出了一條地下製作電影的道路,即不找電影製片廠,不上院線,自籌資金去國外電影節參展,賣拷貝拿獎金盈利。
  • 三月電影導演TOP榜單 | 王小帥榮登榜首,「文藝片月」喜憂參半
    在柏林電影節載譽而歸的《地久天長》票房表現雖不亮眼,卻是王小帥導演從影以來最高口碑之作。同時也存在不和諧之聲,王小帥親自下場參與營銷的爭議事件,為導演應該與營銷保持怎樣的關係上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張猛導演《陽臺上》過於沉溺的風格化表達,導致口碑整體偏低,遊走在及格線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