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周年公祭日,回看《唐山大地震》,二孩媽終於懂得了徐帆的選擇

2020-08-27 莘玥語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公祭日,我回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大中午的,一個人躲在公司的樓梯拐角,捧著手機,哭得稀裡譁啦。

那場災難,真的太疼痛了。天災面前,人力那麼渺小。生死時刻,誰生誰死?左兒右女,一個媽媽的選擇太難了。​

第一次看《唐山大地震》時,我還年輕,不懂一個媽媽在孩子間取捨的痛。

我知道在那種情況下的選擇很難,但當徐帆說出「救弟弟」這三個字時,姐姐絕望的眼淚無聲地滑落在泥塵裡,也落在了我的心裡,我心痛到差點窒息。

那一刻,我和大多數人想的一樣:徐帆飾演的媽媽救弟弟不救姐姐,是因為她重男輕女。徐靜初飾演的姐姐,真心該恨該怨。恨她三十二年算啥?怨她一生都嫌不夠。

媽媽真的太偏心了,不是嗎?她想吃西紅柿,媽媽說拿給她,拿過來後,卻轉手遞給了弟弟,因為家裡只剩最後一個西紅柿了,先給弟弟。她和弟弟壓在石板之下,一左一右,命懸一線,左生右死,媽媽悲痛為難,但她最終選擇了救弟弟。

她聽到了媽媽說「救弟弟」,她在被最親的人放棄的絕望中失去意識,她在屍體堆裡醒了過來......這些記憶,一直影響著她,成了她頑固的頭疾;這些記憶,一直刺痛著她,讓她抗拒尋找親人。

一個媽媽,她可以是孩子一生的光,也可以是孩子一生的刺。

有二寶前,我極看不慣那些偏寵老么的父母,覺得那對老大很不公平。有二寶後,我才發現,那根本不算是什麼偏寵,那只是父母出於保護弱小的本能。

當你只有一個孩子,你可以把你的全世界給她,你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寵她。

當你有了兩個孩子,你也想給她們你的全世界,可你會無奈地發現:孩子不是這樣想的,她們都想得到你的專寵。但這根本不可能做得到。一碗水是很難端得平的,不是偏了這邊,就是偏了那邊。

媽媽都是想給孩子們百分百的愛的,如果她做不到,她就會對孩子產生補償心理,今天偏了這個,明天補償那個。

徐帆在電影裡,將二孩媽的這種矛盾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家裡最後的那個西紅柿,姐姐想吃,但她給了弟弟。不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因為在她心裡:弟弟是更小的那個,更加需要照顧。

姐姐說她騙人,說她偏心,她也不惱,耐心哄著姐姐:「媽媽明天給你買啊。」

如果不是因為那突如其來的災難,姐姐在第二天肯定可以吃到更大更新鮮的西紅柿。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意外,有時總比明天來得更早一些。

姐姐沒能如願吃到的西紅柿,是徐帆最大的心病。此後三十二年,家裡的供桌上,最不缺的是西紅柿。三十二年以後,姐姐回來,她說的第一句話是:「媽沒騙你,西紅柿都給你洗乾淨了。」

那麼平平淡淡的一句話,道盡了媽媽的無盡心酸。孩子,你想要的,媽媽記得,一直都記得啊!可是媽媽沒有想到,一次的遺憾幾乎成了一生的遺憾。

西紅柿給弟弟,不是重男輕女,「救弟弟」也不是。

災難突如其來,徐帆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爸爸倒下,她已經承受了一次失去,她深刻體會到: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

一雙兒女壓在同一塊大石下,兩個孩子只救得了一個,她兩個都想救,任旁人怎麼勸,她也哭著喊著,苦苦哀求:「兩個都得救啊!兩個都得救啊!」

災後救人,爭分奪秒,猶豫不決,有可能兩個孩子都沒了。況且,除了她的孩子,還有更多的人需要搶救。

最終,徐帆選擇了「救弟弟」。因為她看得見弟弟活著,因為她聽得到弟弟說話,但姐姐的情況,她看不見也聽不見。

這場災難,她失去了愛人,她不能再失去一雙兒女,她要保住那個最有可能活下來的孩子,她選擇了弟弟。

因為這個選擇,她餘生都活在了愧疚裡。因為這個選擇,她把自己困了三十二年,一直走不出去。

人的一生,能有幾個三十二年?

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她可能不完美,但她真的真的很想很想好好愛你,如果她做得不夠好,請你原諒她吧。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唐山人,對於地震已經麻木了嗎?
    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雖已過44年,在聽老一輩的唐山人講述大地震的親身經歷時,依然感到毛骨悚然。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唐山人民人居住在簡易房裡,開始了唐山的重建。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
    中新社唐山7月28日電 題: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中新社記者 王天譯紅日初升,透過淡淡霧靄,照亮了黑色牆壁上的一排排鎏金名字。陽光拉長了紀念牆的背影,紀念牆下,花環相映,輓聯相接。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位於唐山市南湖東側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內,天未亮就有市民陸續趕來悼念。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造成242769人遇難。
  • 提前通知唐山5.1級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今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河北、北京、天津有震感。這是繼唐山大地震後44周年以來,一次影響較大的地震。回顧下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
  • 《唐山大地震》女主角大PK:影版徐帆VS劇版陳小藝,誰更勝一籌?
    1.電影《唐山大地震》2010年,由馮小剛導演,他的妻子徐帆擔任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上映。在這部電影中,徐帆與張國強扮演一對夫妻,他們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半夜,遭遇了突然爆發的7.8級強烈地震。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地震預報那麼難,為什麼海城地震預報成功了?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地震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最主要的前震震群發育很正,且很集中。自2月1日至4日19時半主震發生前,在石硼峪地震臺共記錄到前震527次,專業數據分析,知其是前震,注意其發展發現都集中分布在北緯40°38′—42′,東經122°44′—51′之間,就表明這地區附近很可能就是未來危險的震中區。
  • 《唐山大地震》恨母親徐帆拋棄自己,養父陳道明一句話透露實質
    這部電影是2010年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影片按照時間主線,從一九七六年開始一直講述到二零零八年,鏡頭緩緩敘述著母親醫生對逝去親人的追憶和女兒對被放棄的糾結。唐山大地震中主角經歷的就是一個解決衝突的過程,人人都活在自己的執著中。
  • 唐山大地震發生後,歷經兩天一夜沿京山鐵道線徒步回唐 44年了,這位...
    今年7月28日,唐山即將迎來大地震44周年。每年此時,69歲的信寶忠的內心總會變得不平靜。回想起44年前的那場大地震,刻骨銘心的記憶便會湧上心頭。兩天一夜從天津徒步回唐,頂著失去親人的痛苦,信寶忠採寫了鐵路幹部職工在抗震救災中的典型事例,親眼目睹了前來參與搶修線路的外地和本地幹部職工、鐵道兵指戰員披星戴月、超速度、超負荷、超常規的日夜奮戰。這樣的記憶,讓信寶忠一直心懷感恩,更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唐山大地震前,信寶忠是古冶車輛段檢車員,家住唐山市路北區偏坡鐵路1.5間的平房。
  • 紀念唐山大地震44周年:專家建言六措施防控城市直下型震災風險
    中新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 高凱)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7.8級大地震發生44周年紀念日,為銘記唐山大地震經驗教訓、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近日組織地震專家及相關單位,對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進行科普分析與解讀。紀念唐山大地震44周年。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天災之後的人情冷暖故事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為了呼應影片的主題,該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北京市地震局發布了一條消息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北京市地震局、市應急局聯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加強防災文化建設,提升公眾防災意識」新聞發布會。
  • 還原44年前災難實況,馮小剛版《唐山大地震》演員現狀如何?
    多年後,導演馮小剛根據小說《餘震》改編拍攝了一部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馮小剛:「觀眾流淚說明被觸動到了」《唐山大地震來自河南三門峽的小演員張子楓,在拍攝《唐山大地震》時才剛剛9歲。獨自一人站在廢墟中無助的模樣,如今看到還是讓人十分憐愛。
  • 今日電影推薦《唐山大地震》
    電影介紹:1976年7月28日,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故事就是以這一次地震為背景。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2010年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
  • 唐山大地震,以電影視角,看真實世界。催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導演拍得一部歷史、災難性的一部電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合出演。其中徐帆飾演李元妮,是一名紡織廠女工。張靜初飾演成年的方登,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登,因為她劫後被王德清所救。
  • 重溫傳世經典《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一個母親的選擇
    小的時候看作文老師都讓寫中心思想,這個電影看完了我覺得中心思想就是這。導演,咱能不浪麼名字麼?你拍的跟唐山大地震有什麼大關係麼?聽說很感人,我特意沒看影評就去看了,結果我看了我看電影歷史上最好的坐位,全場隨我挑。看的是周一晚上6:30的場,全場只有四個人。聽說過5億了。不錯晚到了一會,沒看到開頭。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專家權威講解如何預防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大地震,短短1分鐘的時間內,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重要工業城市被夷為平地,整個城市陷入癱瘓。但你知道嗎?唐山大地震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損失慘重的城市直下型地震,發震斷裂縱貫人口稠密市區。全市民用建築物倒塌破壞率達94.6%,工業設備廠房和基礎設施大部分毀壞。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因馮小剛電影《唐山大地震》而引發的對原著者的關注,張翎的忙碌可想而知。「可是我還是把你插隊進來,快快完成了。」這或許多少是因為2009年8月時代周報就《金山》對張翎做的專訪。身在加拿大,張翎接受採訪的方式是做一道道的「問答題」。  「地震電影很轟動,7月28日周年紀念日當天,溫州的一家影院給我家人親友專場免費放映了一場大地震電影—很感動呢。」
  • 暑期免費電影 |《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44年,緬懷逝者!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今天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距今44周年。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震撼人心的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影片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
  • 《唐山大地震》: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
    「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 可我媽心裡的房子永久蓋不起來, 三十二年守著廢墟過日子。」《唐山大地震》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由導演馮小剛執導,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和陳瑾等聯袂出演的一部懷舊之作,並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 剖析《唐山大地震》女主角——「姐姐」方登
    最近看了兩部張靜初的電影,一是喜劇片《唐伯虎點秋香》,二是《唐山大地震》。我是很希望內地演員多接喜劇片,特別是香港喜劇,我覺得喜劇能徹底打開演員的天性,放鬆演員狀態。周星馳、張曼玉、梁朝偉、周潤發、張國榮這批偉大的演員都曾有過大量喜劇片的鍛鍊,徹底打開了,凝聚起來才更有一種超級的表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