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味者 | 草頭入菜知多少

2021-02-27 捕味者

草頭是上海、太倉、蘇州等地對南苜蓿的俗稱。

草頭(金花菜、三葉草)也是南方很多年前被當做有機草料肥的一種。

在江南一帶很普及,生長能力極強,一般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對它的記憶可謂是「愛之深、恨之切」。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它是可以作為日常填飽肚子的常見食材,也是我們的「救命菜」。

恨也正是因為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也只能吃它,通常蔬菜中,葉子小的蔬菜,烹飪時油少了,口感會幹澀,烹飪大葉子的蔬菜,油會少一些,小葉子蔬菜烹飪需要的油多一些。

而草頭、葉莖都細小,它只適應急炒、旺油,且每鍋不能炒太多,只能一份一份地出,否則量一多,不僅水份流失,而且會讓草頭全部裹在一起讓葉綠素變黃。

草頭只要稍微堆放一下,它就會有漚沼之氣。

長期食用草頭有去油脂、降血壓的功效,在當今視為至寶。

在六七十年代,因為經常食用,年幼時的我,對它有些牴觸,包括南瓜、紅薯……

所有東西先是煮上一鍋給人吃,吃不完後加上水搗爛後給豬吃。

所以我對它會有一些恐懼,大抵是吃怕了。

無論如何,草頭入菜油還是要多一些的。如生煸草頭、酒香草頭、草頭餅。否則它入口會很乾、很澀,畢竟它還是算野菜的。

草頭最好選用當天採摘的,因為它本身莖葉都很細小,稍不注意水份流失、變老,就無法入口。即使它空運到別的城市,也要加上冰塊,否則捂得很燙,菜葉也無法烹飪了。

生煸草頭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菜,一般這道菜在鍋中只烹飪7秒左右,也就是口中數到「7」,即可出鍋。

先把草頭放在漏勺上,撒點涼水,用手捻上少點鹽,少加幾粒糖,少量的幾滴老抽,噴上一點高度白酒,鍋燒熱,下冷油,油燒至冒青煙後下草頭迅速煸炒,口中念「1、2、3、…7…」

高手們烹飪草頭過程中會加入少量的水,使草頭在旺火中,吸入少量水份,這時的草頭會更肥美鮮嫩,碧綠色青。

一盆好的草頭,炒出來是不會出水的,潷得出水的草頭,要麼過火了,要麼就是油溫火候不到,要麼就是烹飪時間過長。

一般炒得過程中鍋會冒火,這是最佳的狀態,炒出來的草頭因為酒的關係也更香。

這道菜也是當年上海三級廚師考二級的必考菜之一。

草頭白米蝦

草頭因為它葉子的特殊性,除了急炒外,也適用於做成湯菜。

100g嫩草頭,放菜油裡快速煸炒,衝入清雞湯,放入100g白米蝦,加入鹽、胡椒,少量料酒,煮開後即可食用。

草頭的清香,蝦肉的鮮,也不失為一種美味,亦湯亦菜。

帶籽的白米蝦為更佳,也是時令菜。

當年被嫌棄的一種野草,現在可以成一種美味,健康食材。

春季初夏宜多食用素頭菜。


相關焦點

  • 醃製的草頭叫做「醃金花菜」
    ,同行者均為上海人,竟然沒有嘗出這是用常見的草頭做的菜。初春,苜蓿抽芽,採摘之,炒來吃,是嘗鮮,味道是不錯的,但時間一過,嫩葉變成了老菜皮,只能是馬的草料了,只有貧窮而饑寒交迫者才會拿來充糧墊飢。《唐摭言》中講了一個有關苜蓿的故事:唐朝開元年間,長溪(今福建省霞浦)的薛令之很有才氣,官至左庶子,入東宮為太子伴讀,但是俸祿很低,生活過得很清苦,經常以苜蓿當菜又當飯。盆子裡除了苜蓿還是苜蓿,於是他寫了一首《自嘲》詩,還像今人貼「大字報」一樣貼在宮裡。
  • 春天的紫雲英——草頭
    杭州人將紫雲英叫作「草頭」,藥典記載它可清內火、清脾胃、利大小腸、助消化,是止血和預防貧血的佳品,也是糖尿病、心臟病患者的保健蔬菜。如今的生活富裕了,許多人還在懷念那一段食物匱乏而不得不食用草頭的日子,菜場依然有人掐了草頭一把一把紮起來賣,而飯館也把它列入青菜的行列。草頭在開花之前的嫩莖葉,是現在這個季節的時令蔬菜,民間有多種吃法。
  • 味知香啟動IPO:半成品菜從幕後走向前臺 全國化成難題
    本報記者 蔣政 北京報導疫情催生的半成品菜,正在成為消費者購物車中的日常選擇之一。蘇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知香」)計劃募資6.54億元用於產能擴張等項目。這家以開發、生產、銷售半成品菜的公司,在過去三年獲得13.5億元的收入。
  • 杜月笙的草頭圈子丨李舒
    答案恐怕就是這盤草頭圈子。 某日飯局,大家談及圈子文化,嗚呼哀哉一通,我向來只管「悶聲大發財」埋首吃飯,忽然有人推我,大腦在那個瞬間停止轉動,我想也不想回答:「圈子?不是配草頭的嗎?」來北京之前,我對於「圈子」的看法,就是這麼單一。 小時候學戲,並不算太情願。小孩家,懂什麼「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說戲也是東耳朵進西耳朵出的。
  • 南苜蓿、草頭、金花菜,上海人的至愛
    第一次吃到這道菜是2004年在貓撲植物聯盟魔都分舵的聚會上。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當時完全是懵逼的。
  • 半成品菜行業競爭加劇 味知香如何破局
    食品行業作為大消費中重要一環,發展極為迅速,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家庭消費場景使得半成品菜賽道更加炙手可熱。疫情以來,盒馬生鮮、海底撈、西貝筱面村等多家食品行業知名企業紛紛布局半成品菜業務,對於從業多年來的老牌半成品菜企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於,餐飲行業巨頭的加入可為行業帶來更多的消費者,而挑戰則在於市場空間。
  • 《捕蛇者說》的捕蛇的蔣氏是個什麼樣的人?好吃懶做就是他的特點
    《捕蛇者說》是柳宗元的得意之作,章士釗說"人談柳文,必首及是篇"。這篇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展現出在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之下,中唐時期苦難深重的社會畫面, 表達了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堅持改革的意願。這篇文章用著作者與"捕蛇三世"的蔣氏之間的對話,為我們展現了蔣氏祖孫三代捕蛇的不幸遭遇。
  • 稚吟秋聲:品嘗春之味
    料理過繁,技巧過多,天然之味即破壞殆盡。唯有簡單,方得至味。      說到春菜,第一喜食香椿頭。它是香椿樹的嫩芽,一旦長老,不可再食,此菜由此而精貴,在南方的價格也相對偏高。最值得推薦的做法,是單根香椿頭入水焯過後加少許調味料拌食,此乃原味,最為真愛者所推崇,宋代大美食家蘇軾就曾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他自然更愛如此原味。
  • 味知香:半成品菜銷售季節性明顯,年底需求旺盛
    【編者按】據味知香招股書表示,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影響,公司半成品菜的銷售通常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徵。在我國傳統的春節前夕,消費者對公司產品需求最...據味知香招股書表示,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影響,公司半成品菜的銷售通常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徵。
  • 捕味師(一)
    很高興的告訴大家,由我創作的一本新小說《捕味師》,已經在走往影視化的路上,今天開始,我會一周三更這篇新的故事,希望你們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另,青年導演曹越棟老師,對本小說有著巨大貢獻,特此感謝。)《捕味師》食物的意義,就在於吃的時候,那些所承載的記憶。人所痴迷的味道,與你內心的情慾纏繞在一起,再也分割不開。捕味成情,縱味成欲,舌尖和心頭,從來都是一體。
  • 捕蛇者說·柳宗元
    開頭至「無御之者」,極力刻畫出蛇的毒性異常,令人聞之色變。接下來至「殺三蟲」寫出了蛇的功用異常。而這也是造成永州捕蛇者命運悲劇的重要原因:封建統治者徵集異蛇,每年徵收兩次,可以抵消應繳納的租稅。作者僅用「爭奔走」三個字,就寫出了永州百姓爭先恐後、冒死捕蛇的情形。百姓懼怕原因即繁重的賦役。文章開篇即寫毒蛇之害以襯託重賦苛政之害。
  • 國人擼串知多少?
    國人擼串知多少?少年,看你面黃肌瘦有氣無力,想必每逢此時每聞此聲,都慾火中燒如饑似渴,手中空無一物喉頭瘙癢難耐,漫漫長夜無心睡眠。老夫夜觀星象掐指一算,少年你這是缺擼串啊!燒烤能遍地開花主要歸功於國人燒烤架下死做鬼也風流的氣節,我國人均每頓燒烤要吃60元,就算每年每人只吃一頓燒烤,一年也能吃掉840億,這四捨五入就是一千個億啊同志們!
  • 半成品菜企亟需破圈 味知香能否成功突圍
    疫情催生的半成品菜,也成為了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之一。但受限於早期冷凍技術和冷鏈運輸的高成本,半成品菜行業在發展初期存在銷售區域小、企業數量多、集中度低的特點,如何破局,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蘇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半成品菜行業已超過12年,是集菜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食品加工企業,公司先後被授予「蘇州市知名商標」、「蘇州市質量獎」、「蘇州市質量管理金獎」等獎項。多年來,味知香也在探索著打破行業困境的辦法。面對銷售區域難題,味知香構建了高密度的銷售網絡,逐步打開銷售區域。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
  • 上海經典本幫菜大賞
    漲發好的烏參先入油鍋爆,再配以河蝦籽、紅高湯,產生鮮味……最後勾芡淋上滾熱的蔥油。上好的蝦籽大烏參色澤烏光發亮,質感軟糯中略帶膠滑咬嚼感,抖動後有明顯的飄移式浮動感。其味感是典型的上海濃厚醬香,而蝦籽的醇厚鮮香起到了點化的作用。
  • 上海菜的秘密,老克勒都勿一定儕曉得
    要吸得了味道,但又不會讓肉味「嘎忒」(上海話,「變味、串味」的意思)最常見和紅燒肉一起燒的「和頭」,就是百葉結、筍、蛋~每逢過年,上海人家裡總是要有一碗紅燒肉的~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而擺多少糖全憑手感的~是阿拉姆媽在廚房裡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出來的!
  • 《虎跑入菜》
    我們所見過的牛肉菜,多為紅燒滷煮,牛肉的本味,被香料配料帶著走。在這道泉水牛肉裡面,牛肉放飛一把做了「真正的自我」。配角僅是非常簡單的泉水和泡椒,卻認認真真地將牛肉的本色滋味,烘託得大放異彩。牛肉若有思想,想必平時被濃油赤醬包裹得無法表達自我,也會鬱悶不已,這次遇到虎跑泉水,終於感受到「相見恨晚」的知遇之恩。
  • 捕味者孫大師和他的極致真味
    走遍全球,尋找真味,已然成為一本食材活地圖。他常說:好的味道一定來自於食材本身,最簡單的手法就能體現原味,用創意浪漫的手法去呈現出品。今天,就來看看孫大師的菜。這道番茄脆菇沙拉配櫻桃鵝肝,看上去是很簡單的三種蔬果,冰酒番茄裡是脆菇色拉,白色是白葡萄酒浸雪梨,紅葡萄酒浸櫻桃,咬一口裡面竟是鵝肝。樹枝和樹根是手工餅乾。整道菜的賣相是秋天收穫,碩果纍纍的感覺。眼見為虛,包容萬象。
  • 來上海必吃的幾道菜!
    新苑私房菜地址:徐匯區 嘉善路508號尚街1號樓102室(肇嘉浜路建國西路間)簡介:這家店生意可是相當好,推薦兩道菜,糖醋排骨,感覺蠻酥的,甜味適中,草頭圈子屬於經典了,肥腸不油不腥,吃了不膩味,草頭嫩,略帶酒香,入口順滑清脆。
  • 這些屬於上海菜的秘密,90%的老克勒都不曉得!
    這些上海菜的秘密, 你又知道多少呢? emmm.....要猜出這是什麼菜,只能靠想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