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依賴背後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心理問題

2022-01-01 健康中國周刊

「如果這些患者能夠在他們的生活或是兩性關係中找到平衡,他們就不會前來問診。但是,當他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時,心理治療就成為必須。」米萊娜·富歇說。對於康坦·德布雷來說,有一件事非常明確,那就是,在治療人格障礙方面,精神分析是毫無用武之地的」

米萊娜·富歇發現,前來諮詢心理醫生的人通常是因為出現了一個階段的抑鬱或者焦慮症狀。這兩種病症經常在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身上產生。隨著治療的進行,醫生會逐漸識別病症的根源,在確認依賴型人格障礙後,再施行集中於「自我肯定」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案。「我們教患者去表達他們自己真正的想法,培養專屬於他們自己的活動。」米萊娜·富歇解釋說。

在克裡斯多夫·維爾薩維爾看來,最重要的是引導患者意識到「沒有能力」只是他們自己的一種感覺,而非事實。「我們需要讓他們學會真實地判斷自己的能力,讓他們認識到很多事情他們自己有能力做。」在就診期間,他會鼓勵患者做一些「練習」,比如獨自去商店買衣服等。

克裡斯多夫·維爾薩維爾表示,對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治療並不一定需要長達幾年的時間,「雖然治療這種病症不是朝夕可待的事,但是我們在幾個月內就可以看到進展。最終患者將走出自身的病態機制。」

在治療過程中,心理醫生或是精神科醫生的角色非常微妙。米萊娜·富歇注意到,「這些患者非常容易對他的診治醫生產生依賴。假如哪個患者在一天內給我發來了十幾條簡訊,這就是一個徵象,它意味著,這名患者可能患有依賴型人格障礙。」

相關焦點

  • 遠離情感依賴,才是感情最好的狀態
    美好的感情可以讓雙方感到快樂,且能夠共同成長,那麼失敗的感情會讓雙方身心俱疲,甚至反目成仇。
  • 【提問題】太依賴男友怎麼辦
    太孤獨而依賴男朋友怎麼辦,他不能給我想要的依賴,而更孤獨,好難受,怎麼擺脫掉這種孤獨感和依賴感,已經嚴重到明知道男朋友不怎麼在乎自己卻還是因為害怕孤獨堅持在一起
  • 為何有人會對親近的人情感操控?情感暴力:心理已經變態
    這是《情感暴力》讀書筆記系列。不是所有的依賴症都來自於依賴心理,還有其他許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情感虐待。有些患有病態心理的人會通過情感虐待,讓自己開心。有些情感施暴者只有看到受害者痛苦才會感到快樂,才會感受到自己活著的存在感,這就是一種心理病態。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就如同有的人憤怒之時,會摔桌子,摔東西,甚至打人去發洩一樣。情感虐待者,其實也是在發洩心中的憤怒,只不過他們是通過讓別人痛苦而感到開心。
  • 女性為什麼在發生關係後會產生情感依賴
    沒有性經歷的女性,在第一次給了別人之後,就會有很強烈的情感依賴,這種情感依賴其實也是心理作用,在潛意識裡形成了自己已經屬於別人的心理。發生關係後女性的原始本能會開始為生育下一代做準備,即使不是真的懷孕。這將面對十個月行動不便和六個月哺乳期。
  • 靈魂家族重聚時的情感依賴陷阱
    在以前的傳導中我講過你們全都攜帶著的『宇宙出生之痛』,它早已存在於你的靈魂誕生之時,你第一次感到從所屬的神聖整體中分離的時刻。 在每次輪迴中都跟隨你的這一古老的痛,是你在各種關係中情感獨立性的基礎。當這一開始獨立、與家分離之痛不被你認知接受時,它就會自行運作,體現為在各種關係中尋找絕對的愛的傾向。雖然宇宙出生之痛只能由你自己療愈,你卻相信在你之外——一種愛,一個團體,一個神,會將你治癒。
  • 寶寶愛吃手,多半是這個因素引起的,不糾正以後出現嚴重心理問題
    寶寶愛吃手在有些家長眼裡是正常的表現,見得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只是注意一下衛生,把寶寶的手洗乾淨,其他的就不管了,想著以後寶寶自己就會改正過來,從來不追究寶寶這個舉動背後的真正原因,也就失去了及時給寶寶糾正的機會。寶寶愛吃手,多半是這個因素引起的,不糾正以後出現嚴重心理問題。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
    從學校老師到家長,都應該有一個心理健康的意識。及時發現孩子行為異常的苗頭,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些孩子淘氣不聽話,他們可能是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需要老師及時發現,告知家長,催促家長帶孩子及時就醫。有些孩子出現抽動症的表現,老師和家長還以為孩子屢教不改,對孩子進行訓斥。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造成病情更加嚴重。
  • 【簡 · 答題】太孤獨而依賴男朋友怎麼辦?
    太孤獨而依賴男朋友怎麼辦,他不能給我想要的依賴,而更孤獨,好難受,怎麼擺脫掉這種孤獨感和依賴感,已經嚴重到明知道男朋友不怎麼在乎自己卻還是因為害怕孤獨堅持在一起
  • 被情感忽視的童年,可能埋下抑鬱症的隱患
    可是還有那麼一些「事情」,我們雖然記不得,但它們仍然可能對我們產生持久的消極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事情真的發生了,而是因為它們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這就是童年期的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 Neglect, CEN)。
  • 由愛生恨的心理邏輯:對他人依賴得不到滿足,會產生相反行為
    個體再依賴某個人的行動中,總是希望得到某種滿足感。可能是愛,也可能是歸屬感。但是如果個體的依賴行為,沒有得到預期的滿足感時,就會感到失望,進而產生諸如攻擊、謾罵、詆毀等行為。那些原生家庭中的家暴行為,就很好的證實了這一觀點。無論是丈夫妻子間的暴力行為,還是父母子女之間的暴力行為,都是如此。
  • 人生的軌跡不需別人定奪,擺脫依賴心理,才能奏響生命雄壯的樂章
    一個人戰勝依賴心理,依靠自己的力量,充滿信心,才能創造一個輝煌的人生。世上有一種人總是存在極強的依靠心理。依靠拐杖走路,尤其是依靠別人的拐杖走路。依靠他人,覺得總是會有人為他們做任何事,而自己不必努力,這種想法對發揮自主自立和艱苦奮鬥精神是致命的障礙。生活中,很多人只是在等待。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等的是什麼,但他們在等待某些東西。
  • 網絡成癮的背後,是未被滿足的心理渴望
    沾上「癮」的人,就好像魔鬼附身,行為和意志不受大腦控制,嚴重者,甚至隨時都會面臨跟自己做生死博弈的較量。成癮,不僅僅是指對煙、或酒精的沉溺,任何用於調節你情緒狀態的物質或者行為都有可能讓你上癮。比如:忍不住總看小黃片,頻繁自慰,羞恥感讓我變得自卑、抑鬱,認為自己有問題....
  • 薩古魯談如何處理情感依賴
    如何處理情感依賴?Finding yourself in an emotional loop that seems to be no way of getting out of? Read on as Sonakshi Sinha asks Sadhguru the truth about emotional attachments.
  • 過度消費電視劇,不得不重視背後隱藏的問題
    表情包傳播泛濫成災,私家住宅屢被登門,大有過度消費之勢,不值得提倡,甚至隱藏著不得不重視的道德或法律問題。追劇無妨,但要把握好「度」。私人住宅不是「網紅打卡地」,不能任由撒潑打滾、肆意登臨。電視劇也不是現實,觀眾應分清兩者界限,不要「入戲太深」,過度沉湎於虛擬世界,盲目追求熱度,放飛獵奇心理,試圖在社交圈搶佔高地,將道德倫理置之不顧。
  • 【專欄】兒童「咬指甲」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
    傾聽了她的苦惱後,我問她,孩子的這種行為持續多久了?她說,快兩年了。我又問,家裡有幾個孩子呢?她聽了覺得有點奇怪,但還是回答道,三個。我接著繼續問,那老二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呢?「兩年前,現在三歲。最小的那個剛剛出生不久。」聽後,我就意識到孩子行為的可能原因了,我又補充問道「媽媽和老大在一起的時間多嗎?」她說:「自從老二,老三出生後,實在太忙了,比較少時間能顧得上老大。」
  • 趣味心理測試.一個另類、抓狂、無語,又獨到的心理測試故事中隱藏著八個問題
  • 在狗狗追尾巴背後,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樣子,看起來傻萌傻萌噠~但你知道,在狗狗追尾巴的行為背後,有哪些種種原因嗎?一、單純的娛樂方式有些狗狗長大了,也有一顆愛玩的童心。在它們無聊的時候,會自己找點樂子,比如追自己的尾巴,這種從小玩到大的遊戲對它們來說還是充滿吸引力的。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真相
    如何正確對待家庭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合理的解決途徑,攸關我們每個人的幸福。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書籍是《熱鍋上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家庭治療心路歷程的書。書中運用真實的案例向我們剖析了隱藏在家庭問題背後的真相,並教會我們如何化解家庭矛盾和衝突帶來的危機。這本書是由奧古斯都·納皮爾和他的老師卡爾·惠特克共同完成的。
  • 每個很累的靈魂背後,都是因為沒有可以依賴的關係
    長大後,他也一貫自律地要求自己:半年內必須學習完多少課程,每天要幾點起床,要學完多少門課,提升自己到什麼程度,不然後果很嚴重。「不然就會怎麼樣呢?會有怎樣的後果?」我問。「業精於勤荒於嬉,懶惰下去我的人生就會毀了。」這話怎麼這麼熟?我恍然想起,這不是老張他爸以前經常對我們說的至理名言嗎?
  • 極限挑戰當中,孫紅雷被嚴重低估,裝瘋賣傻背後是人生哲學!
    很多人都覺得孫紅雷扮演的不過是個攪局者,可實際上,大家嚴重低估了他的智商和情商。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孫紅雷裝瘋賣傻背後的那些人生哲學。雖然孫紅雷經常調侃自己是大傻,但他的智商一點都不低。在暗戰那期節目當中,他將王大陸騙得團團轉。在很多考驗腦力的環節,孫紅雷的表現也非常突出。有時候大家覺得孫紅雷愚蠢,是因為他在故意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