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二次元攻佔的廣告市場 虛擬人物也要當代言人?

2021-02-25 遊民星空

  「喂,醒醒!你老婆跟著雷軍跑了!」


阿宅(垂死病中驚坐起):「什麼?你說我哪個老婆?」(誤)

  小米真不愧是網際網路營銷祖師爺級別的存在,一個主打性價比的紅米Note 4X,竟因為一個代言,弄得滿城風雨。而特別款1299的定價,也讓一向「為省錢而生」的紅米系列心安理得地突破了售價天花板,估計雷老闆心裡早就樂開花兒了。

  但你別說,相比同樣給4X打廣告的吳秀波、劉詩詩和劉昊然,這個代言人確實有著更能製造話題的能力。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連所屬次元都不盡相同。

  初音未來?為什麼一個日本的虛擬人物,能夠和在國內一呼百應的老鮮肉、小鮮肉們平起平坐?一個甚至連真人都算不上的「明星」,居然能引起這麼多人的追捧與熱評?


吳秀波:難道連我都過氣了嗎……

初音未來何許人也?

  講道理,如果你到現在連初音未來的名字都還沒聽說過,那肯定是會被人翻白眼外加一句「大清亡了」的。但真要說起初音未來的身世和發家史,可能很多人也不甚了了。

  初音本質上其實是一個供人用電子合成音製作歌曲的軟體(或者說一個音源庫),你可以通過「調教她」來讓她按照你設想的曲調唱歌——只不過,她特別的地方在於,開發她的公司Crypton給她設置了一個獨特的形象,就好像她真的是個活在虛擬世界裡的歌姬,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代碼那樣。

  她並不是Crypton第一次推出的類似產品。基於山葉的Vocaloid電子合成音技術,早在2004年和2006年,C社就創造了Meiko和Kaito兩個虛擬歌手形象,只不過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轟動。

  而2007年夏天,山葉的Vocaloid技術升級到了第二代,Crypton也順勢推出了他們的第二代虛擬歌姬——也就是現在被大家所熟悉的初音未來。他們請來知名畫師KEI繪製了初音未來的經典形象:藍綠色的主色調、漂亮又可愛的面龐、充滿青春活力的雙馬尾、高筒襪和裙擺之間裸露的大腿,還有耳機、話筒、鋼琴鍵盤樣式的裝飾物表明著她歌手的身份……這種親和的外形對她的推廣產生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初音未來最初的官方設定形象

  當然,身為歌手可不能只靠顏值——怎麼說呢,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Vocaloid 2的引擎算不上完美,初音的歌聲也有相當濃重的「電子味兒」,和人聲有很大的差別,並不能讓大多數人一下就接受這樣的風格;但總得來說和Vocaloid一代相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至少不會讓人產生不適感;而且,這種電子音的Feel也讓一部分製作人覺得非常有特點,可以配上電音或者Disco的曲風,把她的音色展現到極致。

  但正所謂想要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儘管初音未來已經做到了內外兼修,她的走紅也還是有一些機緣巧合在裡面。最主要的,莫過於少數創作者勇敢地充當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交出了第一批膾炙人口的歌曲,起到了極強的傳播效應。最著名的當屬洗腦程度秒殺現在《PPAP》的甩蔥歌,這首改編自愛爾蘭民族調的歌曲,外加MV裡初音一臉懵逼甩蔥的形象,一經推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從那時起就有很多人開始詢問,這個梳著雙馬尾的虛擬歌姬到底叫什麼名字?

  借著最初的星星之火,初音未來的生態圈走入了良性循環,官方、製作人、同人作者和粉絲共同發力,把「V家」這塊蛋糕越做越大,而初音這個形象也很快燃遍了整個二次元世界。2010年,初音未來在當年的3月9日(因為「未來」的日語發音很像「3」和「9」)舉辦了一場全息投影的演唱會,這是全世界第一次由虛擬人物主演的全息演唱會,全場觀眾座無虛席,粉絲們的熱情簡直能掀翻體育館的天花板。

  你得知道,觀眾們不過是對著一塊屏幕興奮地吶喊罷了。儘管初音在中途會向觀眾揮手致意,也會有一些問答的小互動,但那也只是事先設定好的程序。她並不是一個真人,卻有著很多真人明星都沒有的號召力——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的魅力。


現場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在二次元的世界變得家喻戶曉之後,也有相當多的主流媒體開始報導她的存在——當然,他們更為關心的可能是她的商業價值。而在這方面我想我不必多言,大家去看看每年手辦市場有多少關於她的新產品,應該就能略知一二了。

  而紅米4X這次找來初音做代言?這甚至被很多人視為是一次癩蛤蟆吃上天鵝肉的「高攀」呢!


可愛的雪初音手辦

早已不是初體驗

  既然一個「假人」連演唱會都可以開,那麼其實請她來參與產品的代言,也並不算多讓人驚訝的事。事實上,早在這次與小米的「聯姻」之前(請各位粉絲不要打我,我知道她是你們的老婆),初音未來就已經出現在相當多產品的包裝上,涵蓋的領域也是多種多樣——比方說,我在日本甚至喝到過印著她畫像的飲料。

  而在數碼消費品領域,初音未來之前的「官配」則是索尼。Walkman、耳機、手機,甚至還有PS4和PS Vita,都曾推出過初音未來的特別版——當然,售價一般也都非常「特別」。

  所以,這次小米和初音的合作,大家也可以用平常心對待——不過當然啦,小米畢竟在國內有著相當強的影響力,請來初音未來這個形象,肯定會讓國內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其實早已火了很多年的虛擬偶像。

  其實除了初音之外,還有很多其他領域的虛擬人物,也早就出現在了廣告之中。例如去年的這個時候,LV就請到《最終幻想13》的女主雷霆姐來給他們的最新包包做代言。宣傳視頻裡雷霆穿著一身奢侈品大秀功夫的橋段雖然有點尬,但不得不說LV高冷精緻的氣質真的非常適合她。

  還有遊戲界的元老級女神蘿拉早在「三角乳」的時代,就已經代言過很多產品,甚至還上過三次元雜誌的封面。

  當然,也會有一些相當逗逼的跨界合作——同樣是出自《最終幻想》,這一次在最新作裡釣魚成性的王子一行人居然為日清泡麵站起了臺,還拍了很多滑稽的廣告。據說是因為SE本部離日清社很近,外加SE社員加班時經常會吃日清的泡麵,所以便有了這次的腦洞……


真是夠了……

  可見,初音代言紅米4X,絕非什麼孤立的事件。虛擬人物成為其他產品的座上賓,初音不是開始,自然也不是結束,以後只會越來越多。

用虛擬的人物來代言,是否可行?

  其實「虛擬代言人」這個東西並非一個全新的概念,腦白金廣告裡那對跳舞的大爺大媽、麥當勞的麥當勞叔叔、海爾的海爾兄弟,還有米其林的輪胎人,他們都是給產品做代言的虛擬人物——只不過,他們都屬於自己的品牌,他們本身就是品牌的一個LOGO,而非一個獨立的「偶像」。


其實麥當勞叔叔的樣子挺嚇人的吧……

  前文所提到的那種代言,和請胡歌、劉亦菲給自己打廣告並沒有本質區別——初音未來顯然也不是小米或者索尼的人,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花錢才能請到的「明星」。

  社會上對於喜歡虛擬人物(或者說二次元)的愛好者好像有一種天然的歧視,對於他們,大家總是或揶揄或譏諷地說一句「死宅」。但從本質上來說,喜歡吳秀波、吳彥祖和楊冪,並不比喜歡初音未來、變形金剛和彩虹小馬高明多少。他們都是偶像,都能起到模範作用,都有一呼百應的能力;只不過一個活在三次元,一個活在二次元。虛擬人物不應該被區別對待,請他們來做代言,並無什麼不妥的地方。

  而且,嚴格來說,只有虛擬偶像才更符合大家對「偶像」的定義。因為現實中的明星,難免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黑點:比如說狂野不羈的過去、抽菸喝酒的壞習慣、對婚姻的不忠、喜歡花天酒地的私生活等等。而虛擬偶像,起碼在官方的設定裡,永遠是那麼完美無瑕:不會欺騙粉絲的感情、永遠那麼平易近人、永遠充滿活力、永遠不會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就好像,初音未來永遠不會「假唱」,對吧?

  相反,現實中的明星,反而其實是「虛擬」的。因為他們身為偶像,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並不是真實的自己,而是被經紀公司包裝出來的形象:親近粉絲、懂得禮貌、沒什麼脾氣,看起來是那麼的「完美」。但實際上呢?沒人知道那副皮囊之下的他們是什麼樣子的。

  所以,一個虛擬的偶像,和一個真人「扮演」的偶像,又能有多大的差別?人們追尋的不過是一個「icon」,一個能寄託自己美好感情的幻象。只要這個幻象是完美、向上、能讓人身心愉悅的,那麼二次元和三次元,並不是什麼多關鍵的問題。

  而且啟用虛擬人物來做代言,好處也非常多。比方說拉攏那些真人明星完全拉不動的客戶群體——宅男宅女和遊戲愛好者等等。而且,年輕一族對虛擬人物的接受度也更高,相比於真人明星,動漫、遊戲形象更能受到小孩子的歡迎。你看,紅米4X此番並不是只讓初音一人打擂臺,和吳秀波們站在一起,她更像是一個補位的士兵,瞄準的正是那些明星代言人照顧不到的領域。

  能賺錢的事兒為什麼不做嘛。從過往的種種大家應該早就知道,雷軍是個精明的商人。相信我,他不會去做賠本的買賣的。

  事實也證明,他的想法沒錯。儘管初音特別版紅米4X定價1299(而且這個特別版還只是加個LOGO,加個編號,附帶一個定製的手機殼和充電寶而已,可以說不走心到了極點……),但預約開啟之後,不到1秒的時間就全部售罄。現在想要買到這部炙手可熱的機型,少說也得等上3-4個月的時間……


這定製款也太簡陋了……

  都說「死宅的錢最好賺」,自從自己的鬼畜視頻走紅B站之後,越來越熟稔宅圈運營思路的雷總真是妙棋連連啊。

結語

  其實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ACG圈正在不斷向主流文化圈反攻。你越來越能在傳統的電視臺、報紙和廣告位上看見那些二次元愛好者熟悉的東西——畢竟連央視都開始大肆報導電競產業了對不對?這也是亞文化發展的必經之路,說明這個文化圈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體系,會讓越來越多圈外的人認識並了解它們的存在。

  所以,如果你以後看見春麗代言旗袍、馬裡奧代言馬桶、傑洛特代言跌打腫痛青龍膏之類的,也請不要驚訝哦。


那啥,雷軍真不是遊民站長,小島秀夫也不是!

 

相關焦點

  • 虛擬代言人,不會出錯
    企業推出虛擬代言人,和虛擬偶像一樣,目的都是為了精準切入年輕人市場。隨著更多頭部企業入局,虛擬代言人時代是否正加速到來?一個明顯的原因是,虛擬代言人的外在形象和內裡人格都可以定製,難以崩壞,能夠規避許多真人明星的風險,不用擔心他們會做錯事、出醜聞或者鬧情緒。正如媒介代理公司凱絡中國的social團隊對媒體所言:「在社交網絡時代,大眾對於明星、品牌的負面評價門檻是很低的。如今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虛擬人物極少出錯。
  • 虛擬代言人出圈,會比真人偶像更靠譜嗎?
    越來越多的品牌也逐漸將視線轉移到「虛擬代言人」上。虛擬代言人的興起,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下90後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這些追求新奇的年輕人,「二次元」幾乎成為他們的標籤。「虛擬代言人」的推出無疑更能精準切入需求,提升其對於商品的認知和信任。「真人偶像是現在,虛擬偶像是未來。」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裡的這句話,或許正在成為現實。
  • 品牌用明星虛擬形象,還是把虛擬人物變成明星?
    虛擬形象和年輕消費者的距離更近虛擬形象所代表的二次元文化,在新一代的年輕人群中有著天然的親和力,成為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而品牌也越來越樂於使用虛擬形象,很多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還有老牌奢侈品使用二次元人物代言等等... ...另外,虛擬人物也正在通過高度的「可操控性」而散發著個人魅力。Instagram上擁有150萬+粉絲的虛擬偶像Lil Miquela,創作者不僅打造她成為「潮人icon」,更賦予它一個「真實」的身份:一位19歲西班牙裔、巴西裔混血的美國女孩,長期居住在洛杉磯,是一名模特及音樂人。
  • 歐萊雅推首位虛擬代言人「M姐」
    最近歐萊雅又盯上虛擬偶像領域,推出全球首位虛擬代言人「M姐」。一眾虛擬偶像中,最當紅的要屬誕生於2012年的洛天依。洛天依是全世界第一款VOCALOID中文聲庫及虛擬形象,其於2012年7月12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 新知 | 虛擬偶像 重新定義「產品代言人」
    想要贏,更要逆風而上,難道你沒有不到最後不罷休的倔強?誰都能是英雄……」這幾句歌詞出自歌曲《英雄出徵》,演唱者是近年來深受90後和00後歡迎的虛擬歌姬洛天依。虛擬歌姬?沒錯,在普通人隨時有可能成為網紅的今天,虛擬歌姬也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由此帶來了巨大的虛擬偶像市場規模。
  • 肯德基換了人設不崩的洛天依代言背後,二次元形象IP的廣告價值有...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品牌在進行二次元營銷時,優先想到的是設計動漫形象,引入知名IP,或是啟用虛擬偶像作為代言人。除了對用戶「投其所好」外,虛擬偶像在針對年輕人的營銷上,也有著很高的性價比——洛天依與肯德基的合作費用在數百萬級別,相較於真人明星動輒千萬的代言費而言價格優勢明顯,正好配合肯德基代言人風波,可以達到不錯的話題度與傳播度。
  • 從易烊千璽首個個人虛擬形象「千喵」說說虛擬偶像
    天貓官宣新代言人「千喵」,意味著虛擬偶像從小眾舞臺走向大眾舞臺。而有意思的是,美妝品牌用二次元吸引年輕人的意圖越來越明顯,歐萊雅、屈臣氏等品牌開始孵化屬於自己的虛擬形象,進而提升了虛擬偶像的商業價值。比如,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歐萊雅官宣全球首個品牌虛擬代言人「M姐」;屈臣氏也早早推出了虛擬代言人「屈晨曦Wilson」。
  • 虛擬人物實紅,品牌自造有戲嗎?|胖鯨夜話002
    會有一天,對虛擬人物的依賴超越身邊的那個人嗎?我再展開講講他的觀點。他認為喜歡虛擬人物或者紙片人的人是比較偏愛完美形象的,三次元的人肯定是沒有二次元完美和可愛的。但真正的愛或者說成熟的愛,應該是可以包容和接納一個人的缺點的。
  • SK2神仙水廣告竟啟用虛擬偶像,這是什麼騷操作?
    就在上一周,小編看到了SKⅡ發布了一則全新廣告片,一邊讚嘆片中開頭的小姐姐真漂亮,一邊觀察SKⅡ這次的限量版神仙水有什麼特別之處,完全沒有察覺這個與竇靖童、綾瀨遙、維密超模Behati擊掌的小姐姐竟是個虛擬人物
  • 人設崩塌、鮮肉泛濫後遺症:虛擬偶像開始搶品牌代言生意了
    可口可樂的這支廣告實際上是翻拍了1979年可口可樂的經典廣告《Mean Joe Greene》,除了把真實人物換成了虛擬人物,其餘情節對話等並沒有多大變化。可口可樂有很長的明星代言史,據悉,這是首次啟用虛擬代言人。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最近幾個月現實中的明星人設崩得確實有點厲害,從郭敬明到靳東再到薛之謙,或多或少連累了許多請他們進行代言的品牌。
  • 荷茲是誰 二次元偶像市場靠Ta打開?
    從日本的初音未來開始,幾乎所有的二次元偶像都要經歷從不被接受、飽受質疑到最終走向大眾市場的漫長階段,荷茲是全世界第一個依靠選秀真人秀節目走出來的二次元偶像,他的橫空出世能否打開看似小眾的二次元市場?想要和初音未來一樣成功又要經歷多久的漫長歲月?
  • 虛擬人物「擴列」 Z世代,《跨次元新星》如何呈現二次元「美好價值...
    在上一期節目中,頗具邪魅感的狐族帥哥戊心淵表示自己「隨時回老闆信息」,程式設計師感嘆「都是打工人誰還沒搞過996」,引發彈幕普遍共情,富有綜藝感的拋梗和接梗,賦予「虛擬人物」以更多人格魅力,整個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立體生動。虛擬人物作為技術的載體,他們之間的PK某種程度上也是工程師技術的PK。
  • 《跨次元新星》的背後,虛擬人物主流化再進一步
    該節目由虛擬人物進行才藝競演,首播後引發廣泛關注。《跨次元新星》提供綜藝舞臺讓虛擬選手展現不同個性特徵及技能,也向不同圈層的人群科普介紹虛擬人物及背後的二次元文化,加快了虛擬人物進入大眾視野的步伐。同時基於對虛擬人物商業價值的考量,巨頭們紛紛布局卡位,頭部平臺愛奇藝的入局,使虛擬人物的主流化更進一步。「現在是Grabber沒有數據,還有Livelink也連不上。」
  • 天貓官宣千喵為新代言人,虛擬偶像的火有多大?
    來源 | 聚美麗作者| 謝耳朵昨日上午9點,天貓官宣了新一個代言人——千喵,這是天貓自2018年官宣首位代言人易烊千璽後的第二位代言人虛擬偶像看似只是由高科技合成的影像,看得見摸不著,但是卻擁有著廣大的粉絲群體,對於二次元年輕人來說,是他們「真情實感」追的星。B站的2233娘、《戀與製作人》的李澤言白起、愛奇藝的RICH BOOM、社交達人Lil Miquela、《王者榮耀》的虛擬男團無限王者團、虎牙的虛擬女團夢能少女.....越來越對多的品牌、企業開始開始入局,塑造自己的虛擬形象。
  • 男明星搶了女明星代言,虛擬人也來「攪局」美妝市場
    其次,在網絡如此發達的現代,消費群體拋開代言人,她們對於產品有了多維度的認知,因此男明星代言女性產品,與其說推廣功能性,她們更關注的是新鮮感。但當前偶像頻頻傳出的熱搜事件,也讓品牌時時帶著一顆懸著的心。二次元偶像聯盟的崛起,讓期待打開Z世代年輕人市場的企業眼前一亮。
  • 新年第一天,我看到了「虛假」的麥當勞二次元偶像
    畢竟對於許多熱愛二次元文化的中國年輕人來說,小丑打扮的麥當勞叔叔,即是他們對麥當勞品牌根深蒂固的記憶,也是鬼畜文化最經典的代表。1960年,麥當勞獨家贊助了一檔名為「波索馬戲團」的兒童節目,並讓節目中波索的扮演者打廣告,獲得了良好的廣告效益,營業額直線上升。
  • 推出首個虛擬代言人 屈臣氏年輕化轉型再出招
    日前,屈臣氏宣布推出首位虛擬代言人「屈晨曦Wilson」,該代言人融合了AI技術,能主持、會跳舞,並能與消費者互動,未來將出現在屈臣氏各類市場活動和傳播渠道中。目前,在化妝品零售業中,由二次元虛擬形象擔任代言人尚屬首例。業內人士認為,屈臣氏此舉意在吸引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打破固有印象。7月26日,屈臣氏發布了首位虛擬偶像代言人「屈晨曦Wilson」。
  • 《機器人爭霸》引發虛擬代言人狂想曲
    繼流量明星、企業家、二次元偶像後,最近品牌找代言人時又多了一種新選擇:明星機器人。這要從時下風頭正勁的「機器人熱」說起。隨著愛奇藝S+級超級網綜,以機器人格鬥全球聯賽為故事主線的劇情式真人秀《機器人爭霸》熱播,酷炫的機器人造型、震撼的競技場面、跌宕起伏的格鬥劇情迅速在全網範圍內引發熱議,掀起一陣「機器人颶風」。
  • 酷狗直播發力,領跑「虛擬」二次元文化圈
    要知道,塗山蘇蘇是國漫作品《狐妖小紅娘》的女主角,而由知名漫畫作者小新創作的《狐妖小紅娘》是近年來國內最有號召力的動漫IP之一,自2012年5月於騰訊動漫連載以來,人氣一直居高不下,漫畫點擊量超100億,動畫全網播放量超76億。
  • 虛擬代言人不會出錯 可惜Prada知道的太晚了……
    近兩三年,不少頭部企業推出虛擬代言人,得益於虛擬技術的進步,生產成本快速下降,虛擬代言人本身的「真實感」也更強烈。這一點,虛擬偶像Miquela堪稱典型。和源自日本的初音未來、絆愛等虛擬偶像不同,Miquela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實」,不只形象完全寫實,秀日常穿搭、和真人合影、展示自己媽媽的高中畢業照,與真人談戀愛、分手等「經歷」,這一切都模糊了現實與網絡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