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一篇開始,咱們結束了「成康盛世」,進入了周昭王統治時期。通過分析司馬公對姬瑕「微缺」的評價,了解到昭王在位這段期間真的是各種不順與遺憾。本來,在昭王開篇以後,接下來該講一些關於他這一朝最重要的事件南徵的故事了,但是,不知道有沒有細心的童鞋發現了筆者在文章中留下的一個暗扣?那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被昭王忽視的,發生在魯國的那起弒君篡位的慘劇。
在大眾的認知中,周朝最初由於周公、成王制禮作樂,使得朝廷以及各方諸侯之間都十分的守禮,即使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也不乏晉文公的退避三舍和宋襄公的「仁義之師」。而在眾多諸侯國中,把禮樂制度貫徹的最好的當屬魯國了,這不僅僅因為這裡是周公的封地,還要感謝魯國實際上的第一任國君伯禽。咱們在講「魯國建國錄」時就提到過,伯禽十分恪守禮制,花了近三年時間改變當地居民的習俗,使魯國承襲了最傳統的周禮文化。既然如此,嚴守周禮的魯國本應該十分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怎麼偏偏是他們最先出現這「打臉」的悲劇呢?
要說魯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弒君篡位的慘劇,在眾多史書中並沒有給出答案,幾乎都如《史記》記載的那樣,以「幽公弟沸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這樣簡單的一句來帶過這一重大事件。更為奇怪的是,這樣一位篡位之人,不僅其他諸侯國沒有問責,連昭、穆兩代周天子也沒有給他治罪,甚至他自己在位的五十年中,魯國國內沒有出現一點反對跡象,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就在筆者陷入瓶頸之中不得其解時,突然發現魯幽公和周幽王一樣,都有個「幽」字的諡號。既然周幽王是一位著名的昏君,那「幽」字一定不是什麼太好的諡號,翻看《諡法》果然印證了自己的猜測。《諡法》中對「幽」的評判標準有三條,分別是「蚤孤有位(剛繼位就離世)」、「壅遏不通(不聽勸諫、一意孤行)」和「動祭亂常(祭典禮儀亂了常規)」。這三條中除了「蚤孤有位」跟魯幽公不太一致以外,其他兩條恐怕正是他獲得這個諡號的原因。
正因如此,魯幽公姬宰能獲得這樣的諡號,說明他可不是位良善君主,魯國人恐怕都恨透他了,他被殺篡位,魯國國內當然不會有太多同情他的人了。而奪了王位的姬沸,立刻自封做了魯國國君,只不過與魯幽公一樣,同樣沒能留下什麼記錄,咱們無法掌握他到底做出過什麼功績。但從他「魏」這個諡號來看,他應該做的還不錯,因為《諡法》給出「魏」字的評判標準是「克威捷行」和「克威惠禮」,意思就是魯魏公是一位「有威而能修身,雖威而不逆禮」的君主。
從兩個諡號對比可以看出,姬沸跟兄長姬宰相比,簡直就是完全相反的兩位君王,把魯幽公時期所有的不正之風全都修正了過來,難怪他能一坐就坐了五十年。既然有這樣一位優異的君主接管了魯國,哪怕他所採用的手段稍微有些「不正當」,其他諸侯國及周天子當然不會去問責、治罪了,僅需史官做個記錄就好了。
好了,咱們通過對諡號的分析搞清楚了幽公、魏公都是怎樣的君主,也明白了魏公篡奪王位後卻沒有任何人來反對的原因。接下來,咱們該研究一下如此恪守周禮的魯國,為何成為了第一個發生動亂的諸侯國,換句話講就是找尋一下造成魯幽公如此一意孤行、不尊禮制的緣由:
1、由於周公、伯禽兩代魯國國君的身份地位,讓魯國首先獲得了當時非常富庶的土地。之後,他們通過東徵平叛擴張了領土,伯禽又在封國用心治理、大力發展生產,為魯國積累下足夠多的財富,這就留給他們後世之君一個非常富足、安逸的環境。正所謂安逸的環境容易使人變得倦怠、墮落,這才讓魯幽公有了放縱、專橫的本錢。
2、伯禽之後的兩代魯國國君在位時間都太短,沒有時間去培養魯幽公這位繼任君主。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伯禽之後考公酋繼位,但只在位四年便亡故了。隨後,因為考公無後,由弟弟煬公熙繼位,雖然設立過「茅闕門」(即在茅門設立宮闕,大約就如天子治象魏一般),但還沒等他大展宏圖,便也在六年內中道崩殂,使重擔一下子壓在了魯幽公身上。所以,在王位交接得如此倉促的情況下,沒有做好準備的幽公只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才使得魯國最早發生了動亂。
3、也是因為魯國過於恪守周禮造成的這個結果。因為,周禮十分講究等級、尊卑,作為一國的君主,其地位自然高高在上,他的言語自然就是命令。這就使得在位的國君如果優秀,國家就能擰成一股繩發展壯大,如果在位的君主昏聵,作為臣子的眾人也不能違逆於他。這樣下去,矛盾激化到了臨界點之後,自然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總之,這種種原因造成了魯幽公的一意孤行,造成了魯國僅立國幾十年便出現亂象,造成了魏公弒君篡位的失禮慘劇。好在魏公雖然通過非常規手段奪取了王位,但他本人沒有像兄長那樣昏聵,給魯國帶來了穩定,又重新回到了守禮、安邦的良好局面。
魯國算是由富到亂,又由亂回穩了。但是,隨著魯國這個周天子身邊最主要的守護國發生動蕩,又碰上昭王這位沒有幫手且不太擅長處理國政的天子,就給周朝帶來不小的麻煩。這麻煩除了「成康盛世」戛然而止之外,還讓東夷、南蠻地區也獲得了空間,逐漸躁動起來。為了解決東、南地區的威脅,在魯國指望不上的情況下,昭王決定親率王師出徵。到底昭王親徵結果如何?咱們下次就說一說昭王南徵那些事兒。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魯國動亂、魯幽公、魯魏公、弒君篡位、諡號考證、探尋動亂原因、安逸環境、更替頻繁、過於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