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類似「婚姻家庭調解員」這一職業的稱呼是「婚姻家庭治療師」,完全區別於心理諮詢師。在歐美國家,心理諮詢可以納入醫保。人們接受婚姻家庭調解服務並不鮮見,平均每300-500個家庭就有1名婚姻家庭調解員。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目前已有一些社工師、婚姻家庭調解員入駐離婚登記處,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開展調解。
據中國首席維情專家,國際幸福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舒心介紹,每天向維情集團在線求助婚姻家庭問題的人數達1000多人,維情集團計劃儲備3000名具備「婚姻家庭調解員」資質能力的維情專業人才,因為目前此類人才的缺口很大,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婚姻家庭矛盾的增多,維情專業人才的需求卻日益增長。
作為一個新型職業,「婚姻家庭調解員」和傳統的「老娘舅」「和事佬」有所不同,他們需要具備更多的專業資質。
首先必須具備心理諮詢師的素養和資質,有同理心、共情等專業能力,他們一般擁有相關資格證書,有良好的溝通技巧。
另外,還要熟悉《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反家暴法》等法律知識。與傳統的思想工作相比,婚姻家庭調解員更多地使用現代心理諮詢的工具處理問題,如沙盤遊戲、心理測試、藝術治療等。
今年的疫情影響了很多行業,也改變了很多人的職業規劃,但「婚姻家庭調解員」依舊是今年最火爆、最搶手的特殊人才:它是繼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社工師之後的全新職業;是新聞媒體聚焦報導的婚姻家庭維和「正規軍」;是年薪能夠實現30萬~50萬的黃金職業!
以往,當事人遇到婚姻家庭糾紛,要麼訴諸法院處理,要麼求助親友調解。而尋找婚姻家庭調解員,為當事人提供了另一種化解家事糾紛的途徑,成了他們選擇的「第三種」解決方式。
從這個意義上看,婚姻家庭調解員承擔的是婚姻修復者的角色,幫助夫妻雙方理順婚姻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可能的解決方式。
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的成功與否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定,不是一份輕鬆簡單的職業,作為專業的婚姻家庭調解員,需要擁有具備專業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專業知識,需要擁有非常強大和完善的能量儲備。
比如通過測評分析來訪者婚姻是否屬於「無話婚姻」、「無性婚姻」、「無愛婚姻」,針對來訪者婚姻問題癥結,判斷個案操作難度,通過一系列措施彌合婚內裂痕,化解婚姻危機,維護夫妻情感,恢復生活常態,使他們過上正常日子。
國內著名婚外戀調解專家、婚姻危情幹預專家,中國婚姻家庭諮詢服務研究中心副主任、維情集團婚姻家庭調解首席專家講師——明麗老師是培訓導師之一,從業19年,諮詢人數逾6萬,她成功挽救了2萬多個家庭的婚姻。
在明麗老師調解的眾多案例中,很多當事人的家庭出了問題,深究其原因,都和他們的原生家庭有關,離異家庭的子女往往會缺乏愛和安全感,而這也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婚姻家庭。「不要讓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轍。」在明麗老師和她的專家團隊工作人員的介入和調解下,98%的當事人成功保住了婚姻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