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最後一艘高雄級重巡洋艦,曾在薩沃島海戰中立下奇功

2021-01-08 古今沙場

1998年3月,日本海上自衛隊訂購的第四艘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加入現役,該艦被日本海上自衛隊命名為鳥海號。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名字並不是第一次被用在日本的軍艦上,早在二戰前,就有一艘條約型重巡洋艦被命名為鳥海號。

日本海上自衛隊鳥海號驅逐艦

1928年3月26日,日本海軍最後一級重巡洋艦——高雄級重巡洋艦的4號艦在長崎的三菱造船廠開工建造,該艦被命名為鳥海號,這個名字來源於秋田縣和山形縣境內的鳥海山,用著名大山的名字為重巡洋艦命名是日本一直以來的傳統,參加過二戰的日軍戰艦一共有18艘以這種方式命名,其中14艘是重巡洋艦,另外4艘則是改裝自戰列巡洋艦的金剛級戰列艦。最上級重巡洋艦因為始建時是輕巡洋艦,所以用河流的名字命名。

作為高雄級重巡洋艦的一員,鳥海號標準排水量11490噸,滿載排水量12781噸,艦體長度203.76米,寬19米,吃水深度6.11米,該艦動力系統包括12座艦本式重油鍋爐和4座艦本式蒸汽輪機,採用4軸推進,最大功率130000馬力,最高航速35.5節,18節航速時的續航距離為5050海裡,如果把航速降低到14節,續航距離能上升到8000海裡。

鳥海號重巡洋艦

鳥海號重巡洋艦剛剛建成時裝有5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艦體前部安裝3座主炮塔,艦體後部安裝2座主炮塔。此外,該艦裝有4座單管120毫米高射炮和2座單管40毫米高射炮,此外還裝有4座雙聯裝610毫米魚雷發射管,不過此時該艦隻能發射90式魚雷。鳥海號在戰前並沒有經歷和姊妹艦一樣的大改裝,只在戰爭爆發後對武器系統進行了升級,原有的120毫米高射炮被更換成4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此外還加裝了4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魚雷發射裝置也更換成了可以發射93式氧氣魚雷的4座四聯裝610毫米魚雷發射管。

鳥海號重巡洋艦的裝甲總重量超過2400噸,側舷主裝甲帶裝甲厚度127毫米,防雷帶裝甲厚度58毫米,甲板水平裝甲最大厚度46毫米,主炮塔正面裝甲厚度25毫米,彈藥庫部位還有額外的76毫米裝甲。

作為30年代才服役的較新型艦艇,鳥海號還安裝了水上飛機彈射裝置,可以搭載4架水上飛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艦搭載的水上飛機被更換成了較新的零式水上偵察機。

戰前停泊在東京灣的鳥海號重巡洋艦

太平洋戰爭之初,鳥海號重巡洋艦作為小澤治三郎的第一南遣艦隊旗艦,率領艦隊參加了馬來半島和印度洋的攻略作戰。1942年6月,鳥海號還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和三艘高雄級姊妹艦一起編成第四戰隊,但沒有取得什麼戰果就狼狽的隨艦隊撤回了日本。1942年7月14日,鳥海號被編入三川軍一擔任司令官的第八艦隊,並稱為該艦隊的旗艦。第八艦隊原本只有兩艘古鷹級重巡洋艦和兩艘青葉級重巡洋艦,但日本海軍認為這四艘早期重巡洋艦戰鬥力太弱,所以才把鳥海號加強給了第八艦隊。在第八艦隊期間,鳥海號迎來了它十幾年服役生涯的巔峰時刻。

1942年8月8日午夜,鳥海號帶領第八艦隊趁著夜色悄悄摸進了薩沃島海域,與正在此處停泊的美國和澳大利亞艦隊發生了激烈的炮戰,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裡,日軍艦隊擊沉了美軍重巡洋艦文森斯號,阿斯託利亞號,昆西號和澳大利亞海軍重巡洋艦坎培拉號,重創美軍重巡洋艦芝加哥號,而日軍方面僅鳥海號海圖室被直接命中,34名參謀軍官陣亡。這一仗打的乾淨利落,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鳥海號重巡洋艦

此後,鳥海號再無大的建樹,1944年6月,該艦參加了馬裡亞納海戰,但沒能取得任何戰果。10月,該艦隨艦隊參加了雷伊泰灣海戰,這一次,鳥海號再也沒能倖免,它遭到了美軍飛機和驅逐艦的攻擊,身中9枚炸彈,徹底喪失了動力。為了避免該艦落入敵手,日軍派出藤波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將鳥海號擊沉。

今天的日本似乎忘記了以鳥海號這個名字命名的戰艦曾經有怎樣的經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方能避免重蹈覆轍。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VS日本海軍,美國海軍的雪恥之戰,第二次薩沃島海戰
    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美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多次交鋒,尤其是戰役初期的薩沃島海戰,絕對是讓美軍印象深刻。因為那一戰裡,美國巡洋艦艦隊幾乎是完敗給日本海軍。美國海軍被打的四艘重巡洋艦沉沒,一艘重型巡洋艦受損,驅逐艦也是一沉二損。可以說薩沃島海戰是讓美國海軍顏面無存,而美國海軍也渴望一個雪恥的機會。
  • 這艘輕巡洋艦噸位比驅逐艦還小,卻曾成功擊敗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本海軍在1928年之前建造了12艘重巡洋艦,較新的妙高級和高雄級相當均衡,與同時代的美英法意等國的重巡洋艦相比絲毫不落後。在這段時期,日本輕巡洋艦部隊中有一艘戰艦和其他的戰艦完全不同,這艘戰艦排水量只有3000多噸,還不如同時期法國建造的大型驅逐艦大,而在如此小的艦體上,竟然也塞下了和「5500噸輕巡洋艦」基本相同的武器裝備,這艘戰艦就是頗具特色的夕張號輕巡洋艦。
  • 美軍中竟有一艘日本重巡洋艦的姊妹艦?還是建在沙漠中,用途詭異
    舊日本海軍一共建造了4艘高雄級重巡洋艦,分別是"高雄"、"愛宕"、"摩耶"和"鳥海"號,實際上還有第5艘。這第5艘高雄級重巡竟是由當時日本的對手美國所建造,而且在沙漠中使用。舊日本海軍的4艘高雄級重巡洋艦均於1932年服役,在太平洋戰爭中參與了多場重要海戰。到了戰爭末期的1944年10月下旬,雷伊泰灣海戰爆發。這可以說是舊日本海軍組織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鬥,"愛宕"和"摩耶"號遭到美軍潛艇雷擊沉沒,"鳥海"號在美軍機的襲擊下無法航行,最後日本海軍自己用魚雷擊沉。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1930年4月,為了堵住這一漏洞,美英日三國籤署了倫敦海軍條約,對三國巡洋艦以下艦隻的總噸位、單艦噸位和主炮口徑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1930年4月,為了堵住這一漏洞,美英日三國籤署了倫敦海軍條約,對三國巡洋艦以下艦隻的總噸位、單艦噸位和主炮口徑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 「高雄」級重巡洋艦:20世紀20~30年代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
    高雄級重巡洋艦是20世紀20~30年代日本海軍建造的一級新式重巡洋艦。本級艦是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由日本海軍造船軍官藤本喜久雄主持設計。高雄級重巡洋艦共四艘,分別是「高雄」號、「愛宕」號、「摩耶」號和「鳥海」號。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就在日本海軍一次次戰略指揮錯誤神奇操作下,日本一艘艘航母在太平洋海戰中,被美軍擊沉,1942年作為日本聯合艦隊最為灰暗的一年,日本的重型巡洋艦,卻站出來打一次又一次局部勝仗牽制著,美國艦隊推進的腳步,其中日本妙高號重型巡洋艦的表現最為亮眼,1942年2月27日一次著名海戰的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打響,歷史稱為之為印度尼西亞戰役,爪哇大海戰,印度尼西亞自古以來就富得流油,擁充足的石油資源,海洋資源
  • 這是最倒黴的一艘巡洋艦,敵軍誤以為是戰列艦,往死裡打
    【巡洋艦危機】開戰時,美國海軍有18艘重巡洋艦,與日本海軍重巡洋艦數量恰好相同。珊瑚海戰役中的芝加哥號和鹽湖城號42年8月7日到8日,芝加哥號掩護美國陸戰一師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8月9日,薩沃島海戰,芝加哥號被重創,艦首被魚雷擊中,返回美國西海岸進行修理。43年1月初,芝加哥號駛離舊金山,再一次前往南太平洋戰場。
  • 它是美國海軍承上啟下的一級輕巡洋艦,戰後在軍火市場上非常搶手
    到1934年為止,美國已經開工建造了17艘安裝203毫米主炮的條約型重巡洋艦,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給美國的18艘重巡洋艦限額,美國只能再建造一艘重巡洋艦。從此時起,美國海軍暫時將建造的重點由重巡洋艦轉向了輕巡洋艦。
  • 雷伊泰灣海戰的大捷無疑更為徹底和全面,日方已無法補救全面的戰敗
    美國的用兵原則顯然是以它的綜合國力作為支撐的,其制勝的根本在於強大的海空力量。美軍的海空力量在1943年11月這一比較合適的時機,乘著戰爭的浪潮,跨越了整個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戰區。
  • 「雙槍李向陽」的歷史原型,抗戰中立下奇功,晚年的結局怎麼樣?
    郭興如同「雙槍李向陽」一樣足智多謀,而且還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奇功。1943年,日軍在太行山地區搜刮來十萬斤糧食,準備把這些軍糧運到前線。上級給郭興下了死命令,不允許這批軍糧被日本人利用。可是軍糧作為戰略物資,守衛森嚴,日軍派了好幾十人日夜盯著,這要怎麼辦呢?
  • 圖說:雷伊泰灣海戰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母戰鬥群對決
    1944年10月24日,太平洋戰場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美國與日本海軍爆發了一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這次海戰規模可謂空前,日軍就出動了4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約200架艦載機,另有駐菲律賓、臺灣約500架陸基戰機提供支援。
  • 日本海軍最後的條約型驅逐艦,祥瑞武勳一身的白露型驅逐艦(下)
    夕立號的首次作戰是在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時,其被派遣到長江流域執行警戒和運輸戰爭物資等任務,當時法國海軍遠東艦隊的Primauguet號輕巡洋艦上的攝影師曾拍下了夕立號的照片。1938年至1939年2年間,夕立號大多都在執行訓練任務。1940年,夕立號參加了日本海軍的紀元2600年閱艦式,排列在第二列。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 義大利的「七豪傑」,失意的重巡,二戰前後義大利條約型重巡洋艦
    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籤訂後,義大利海軍本來想在1923年和1924年就開始建造全新的條約型重巡洋艦。但是因為預算經費等方面的原因,一直遲遲未能成行。不過,隨著法國在1924年亮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條約型重巡洋艦——「迪凱斯納」級重巡洋艦,義大利海軍馬上調整了自己的造艦方案,開始籌劃自己的第一款條約型重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