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上回說到,小四一家悉數登場,小貓和小四一起去學校開周會
周會上發表講話的是小醫生,他是建中畢業的,學醫後回來義診,他說每個星期六的下午,生病的同學都可以到醫務室找他,由此可得,之後只要他在學校場景中登場,代表時間是星期六。
臺下眾人都沒精打採,這點就算是現在的學生也會有類似經歷。畫面中間是主角群,後面一排中,又有一個人物登場,他叫小虎,是籃球隊的,之後就會有他的故事。
忽然廣播在叫86089去訓導處,這個學號我們在保安抓小四那場戲裡已經聽過,果然,小四聽到後就走出畫,之後廣播說起日間部學生用棒球棒打了老師的事情,並宣布以後棒球棒要登記,否則就沒收。
小貓來到辦公室,發現果然是片場保安來找小四,他跑進去為小四作證。
此時訓導處主任從畫面走過,他手上拿了很多棒球棒,應該就是沒收學生的,剛才的廣播已經交代了打老師事件。之後主任、教官和保安聊了起來,他們都是外省人口音,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很快就熟絡的。
回到教室後,滑頭坐在小貓的位置上,質問小四為什麼在外面講他泡miss,也就是那天晚上他開教室燈看到一個女孩子跑出去那件事。小四沒有回應。滑頭把小貓趕到後面去坐,原來他想抄小四答案。
考完後是一個通過演員走位帶動畫面移動的鏡頭,先是小貓出來,然後飛機進去拿棒球棒,再是滑頭出來,把小四推到柱子上,這裡先不交代小四的反應,而是通過滑頭的臺詞,讓觀眾知道小四在瞪他。
小四已經讓他抄了答案,滑頭還嫌小四態度不好,小四接下來的反應會直接體現出他的性格,此時飛機拿了棒球棒出來,他順手就拿了過來。
看到這裡可以知道剛才的走位不僅有人物動機作為基礎,同時還為這一場戲的高潮提供關鍵道具,就是棒球棒。
這時留意背景處,訓導處主任正在訓著小虎,說明小虎也不是什麼善茬,後面就會知道。
隨後主任看到前景處的情況,慢慢走過來,他把棒球棒拿到後還端詳了幾秒,發現沒有登記,馬上沒收。小四進去後,小貓還警告滑頭,別看小四是好像是,要是惹了他,他會玩真的。再次強調了小四的性格。
飛機找到小四說,他的球棒是剛買的,七十幾塊。說明球棒還沒登記,所以主任收走了。而小四背了這筆小債之後,又會牽扯出一系列的事來。這部電影看似鬆散,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小四騎車回家,畫外傳來大姐和雜貨店老闆胖叔的對話,大姐讓胖叔幫忙拿東西,胖叔說他們家男人那麼多,不會自己拿嗎。然後小四經過雜貨店,畫面裡除了三個已經出場的人外,還多了一個男生,他是大姐的同學,胖叔剛才那句話,其實也在諷刺大姐和這個男生的關係。
大姐把小四叫回來。背景處胖叔喝了一口酒,然後就被畫外的老婆罵了,這裡鋪墊了胖叔的酒鬼屬性。
大姐把米和醬油等東西放到小四的車後座上,看旁邊這個男生唯唯諾諾的樣子,就知道他和大姐之間誰佔主導地位。大姐問小四的臉怎麼回事,小四說打球撞到的。
下一個鏡頭就已經是父親在質疑小四了,本來父親應該會先問小四的臉是怎麼回事,由於上一個鏡頭裡大姐已經問過,這裡直接省去了這部分,是一處利落的剪輯。
這裡背景有音樂聲,是中式曲子,後面我們會知道這是收音機發出來的聲音,而前景是橫豎交叉的圍欄,顯得很嚴肅,這個場景裡父親地位是最高的,因此籠罩著這個畫面的是父親的氣場,圍欄代表著父親的內心。
下一個場景是廚房,主要代表了母親的氣場,這裡畫面中一半有木圍欄,另一半又沒有,結合後面的故事,似乎可以對應父母親兩個人的性格。
父親一直固守著一套傳統的價值觀,做事許多條條框框,不懂變通,而母親雖然認同那套價值觀,但會順應時代去改變。
母親和大姐的對話說出胖叔剛才冷嘲熱諷的原因,就是大姐考上好大學,而她女兒考不上,呼應了胖叔女兒初登場時聽著收音機發呆的那場戲。
吃飯的時候,外面水果攤放起了日本歌曲,跟剛才屋內的中式曲子形成對比,母親感嘆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仗,現在住日本房子聽日本歌,這一般是外省人才有的感受,本省人經歷過日據時代,類似的感受會弱一些。
再看畫面的構圖,這是日據時代留下的房子,幾人被周圍各種線條困在畫面中間,還有一條柱子擋在前景,甚至還要被屋外的日本曲子圍攻,這家人仿佛身在孤島,處境並不理想。
再看小四和父親,他們都穿白色上衣,若以柱子為中軸的話,他們形成了一種鏡像的效果,之後外面會知道,小四的性格最像父親,受父親的影響最深,可以說他是父親的復刻版。
父親說禮拜天汪狗請客,讓大家出席。本片第一個鏡頭裡,臺詞中提到的那位汪先生就是汪狗,可以想像他是一個人脈很廣的人,平時應該幫了小四家裡不少忙,所以父親對他的宴席比較重視。
小四沒吃幾口就跑到自己的隔間裡,他還在為今天被滑頭打的事氣憤,在正道的光的照耀下,他在日記本上對滑頭進行「審判」。
然後老二拿了七十塊給小四,這樣他可以賠棒球棒給飛機。小四問起錢的來源,老二不說,這樣我們就知道這錢應該不是通過正常渠道來的。
下一個鏡頭是父親在聽收音機講國際形勢,典型的舊式知識分子做派,心懷天下,卻不關心柴米油鹽。
眾人來到汪狗家的宴會,畫面中最高的這個人就是主人汪狗。
這裡插一句,右下方這位,就是著名歌手蔡琴,當時她還是導演楊德昌的妻子。
接下來汪狗開始講他去美國考察的見聞,鏡頭開始搖向右方,小四他們這才出現,顯然在這群人裡,他們是處於邊緣位置的。鏡頭帶到他們後,又往回搖,直到畫外音叫大家拍照時,鏡頭又不帶小四他們玩了。
下一個鏡頭光線很暗,汪狗和父親正在說著一些暫時不能張揚的事情,即汪狗找關係幫父親升官。
他們講的是上海話,應該是當年一起從上海來到臺北的,汪狗說回去是不大可能了,勸父親做事要有彈性,把上海人讀書的那套早該丟掉了,點明了父親的性格。
下一句汪狗說將來還要父親幫他,表明了他幫父親升這個官,其實是在為自己安排一顆棋子。說完後他又給父親畫餅,承諾幫小四轉日間部,一段對話就把汪狗圓滑的社會人形象勾勒出來。
接下來就是小四和小妹來到一個客廳裡,畫外傳來桌球聲,老二看得津津有味,還不讓小妹打擾他,後面老二與桌球會有重要的戲份,這裡已經交代了原因。導演還安排了一顆桌球掉出來,讓老二去撿,暗示了他為桌球所困的命運。
小妹吵著要回家,母親說快了,然後看了下手錶,這是導演有意的安排,為的是引出手錶這個重要道具,旁邊這位是父親的恩師夏老師的太太,這隻表是她送給母親的。手錶代表時間,師母看到手錶就開始感嘆時間過得真快,並且面露愁容。
話沒說完,就切到下個場景,張家坐公車回家。這場戲的作用是交代兩件跟時代有關的背景故事。
一是夏老師當年來到臺北後又返回上海接親戚,結果再也沒回來,害師母在這邊守活寡,這就解釋了為何上一個鏡頭裡師母看到手錶就難過。
二是母親當年逃難時,把教師證件弄丟了,本來想讓汪狗幫她弄一份專任聘書,結果父親今晚沒提這事。
這時背景處小四忽然出現,他把頭探出車窗。
原來是在看坦克。這又是一處關於時勢的刻畫。
接著父母親又聊起小四的眼睛,前面已經有提及小四可能有眼疾,母親讓小四先去打針,希望只是假性近視,實在不行再配眼鏡,這裡點出了他們家並不富裕,什麼事都得精打細算。而打針的決定又為後面發生的故事開啟序章。
下一個鏡頭,講的是小貓和飛機他們調戲紅豆冰,因為他們在打賭,看紅豆冰的內褲是不是紅色。
有意思的是,導演安排了一個人從前景走到背景,提醒大家那邊也有好風景,原來背景處一群學生在打棒球,而擊球手是沒有球棒的,因為學校現在管制嚴格,所以擊球手只能用手去擊打棒球。
隨著前景處的幾人成功看到紅豆冰的內褲,這場戲結束。
接下來就到了籃球場,有兩個人在打籃球,男生明顯在逗女生玩,這個女生就是本片的女主角小明,可以聽到她喊那個男生「小虎」,也是一個此前在背景裡出現過的人物。
小四來到醫務室打針,這是母親的安排。這裡有一些男生在排隊,護士的態度並不友善,還質問一個男生是不是裝肚子痛,說明這種情況是經常出現的。
下一個鏡頭就看到小明無助地靠在窗邊,她的左膝受了傷,應該是剛才打籃球所致。此時那位義診的小醫生出現,直接用手捧住小明的腿,敏感的觀眾也許能感覺到一絲絲曖昧。
小醫生非常關心小明,怕她一個人走回教室不安全,還吩咐剛打完針的小四送她回教室,這就是小四和小明的第一次接觸。
【待續】
「拉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正道的光,令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