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開頭,導演以平行世界的視角來為我們介紹兩個主角,天才少年雷吉以及平凡女孩埃莉諾。一個在富麗堂皇卻死氣沉沉的別墅中被傭人侍候起床更衣,一個在狹小公寓獨自起床後給一夜未歸的男友打電話。男孩安靜地坐在餐桌上邊看書吃飯,邊聽著母親在電話裡對之前保姆突然離開的抱怨,竟還有餘力去關心自己早餐裡還有被保姆艾莎忘記拿走的一顆藍莓。女生因為打不通前男友的電話,受夠了這種生活,一氣之下,把男友的吉他扔出窗外。
男友的報復,導致她丟掉工作。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保姆的突然離去,工作的驟然丟失,讓兩個本來並無任何交集的平行線,有了交點。
雷吉的家庭背景以及他自己非凡的學習能力註定了他在成長過程中的孤獨敏感與成熟。男孩在都是高年級學生微積分課堂上發呆被老師點名,卻能完整對答如流甚至回答出超綱的數學理念;在文學課上含情默默的朗誦愛情詩歌,把年近半百的老師迷得陶醉其中;與母親在招聘保姆事宜上說自己已經可以獨立的爭辯;埃莉諾第一次接他下音樂課時想要他做汽車回家時條理清晰的拒絕;還有兩人在互相認識對方後,談及音樂話題,雷吉說剛才的大提琴曲是他自己寫的,還有諸如音樂已死此類本不應該屬於12歲這個年齡該說出口的話。
他可以在自己家房子裡找到連母親都沒注意過的音效最好的空遊泳池當練習大提琴的場地,他可以獨自一人輕鬆搞定野外訓練營的負責人說自己不去訓練營。艾莎一個人躲在角落吃飯,埃莉諾覺得奇怪,他可以對埃莉諾說出她把自己的道德觀強加在了別人身上。他帶埃莉諾吃全紐約最高級的飯菜,還能說出這兒可以掛帳,不用擔心費用問題。
你肯定會發現這個男孩獨特的魅力。
埃莉諾被前男友約出去,兩人的歇斯底裡被跟出門的雷吉看到了。埃莉諾覺得很抱歉,不該把自己的事情卷到他的生活中來,他卻勸解安慰她,給她做好吃的緩解情緒。兩人覺得代班保姆做飯難吃,埃莉諾帶他坐地鐵、吃充滿味精味兒的中餐,兩人聊到開車的司機,雷吉卻能站在他自己的觀點上幫助司機一家人。即使這樣,男孩也沒有忽視掉埃莉諾手邊一直震動的手機,一直惦記著男友騷擾她的事,提議他家司機之前是部隊的或許可以幫上忙。埃莉諾這時有點崩潰,兩人起了些小爭執,爭執中雷吉可以說出「你以為他們真的在乎我去哪裡了嗎?!他們在乎的只是每個月能領的薪水。」
這時候我和埃莉諾一樣沉默了,這男孩太成熟了。成熟到有點讓人心疼。
後來埃莉諾得知父親病重必須要趕回家,當埃莉諾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會在接下來的兩天裡代替她的工作,他極力說著讓她放心的話,但其實他是不想讓她再把他丟下的,最後他提出了可以陪她回家的意願。而埃莉諾本身是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嵌入在一起太多的,可以從她對小男孩要幫助她擺脫前男友過激的反應態度看出,但她也害怕自己面對糟糕的家庭,男孩提出意見,她想了想同意了。
這是一個既可以照顧男孩又可以讓不用自己直接面對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