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向太空》這部電影中,你對科學與虛無主義有什麼樣的看法

2021-01-08 為你侃電影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和告知科學的重要性,科學與理性精神被過分地、無限地拔高(這在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尤甚)。在影片的劇情段落裡,蘇聯的科學家們聚在一起開始討論索拉利斯星上面的索拉利斯之謎。我們可以發現幾個細節:飛行員在敘述索拉利斯上面的災難時是怯懦的、科學家們對他的話是不屑的、鄙夷的。正是因為索拉利斯星上的事情是超科學的、不可被現世的理性把握的。因此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飛行員精神出了問題。

到今天的時代,科學甚至使星際航行變成了現實。但是,這並不能補償人類自尊心的根本損失。宇宙的無限廣闊和人類棲居地的極其狹小,這一空間上的強烈對比無情地嘲弄了人類充當宇宙目的的自負心理。電影改編的小說原作者萊姆曾經說過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話,他說:我們真的想徵服宇宙嗎,我們真的想認知宇宙嗎,不是,我們不過想把地球的邊緣推到宇宙的盡頭。另外一種類似的表達是:我們真的在尋找地球外生命嗎,我們真的在尋找外星人嗎,沒有!我們只不過是在浩渺的宇宙當中尋找人,尋找我們自己,宇宙世界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我們最終在其中照見了自己。

關於天體、地質、生物進化的理論則進一步從時間上顯示了人類棲居的太陽系、地球以及人類本身的暫時性,相當有把握地預言了人類的末日。現在,不但個人的生存,而且整個人類的生存,都失去了終極的意義,而只具有暫時的價值。人類通過科學增添自己的塵世福利,為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卻是喪失了對於永恆福樂的信念。與之相比,索拉利斯所代表的永恒生成變化的宇宙壯觀畫面對人類感情來說卻是過於殘酷了。 科學的泥足深陷帶來的是形上學體系的全面潰退。男主人公到達索拉裡斯星的時候,發現各種各樣的奇異之事。最典型的就是「客人」這種形態,它們竟然來自於每一個人的意識!這對於我們穩定的、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像是一顆重磅炸彈。

在電影當中,劇情設置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當主人公進入了索拉利斯星,發現了他死去的同伴,發現了倖存者,但是倖存者之間無法交談,倖存者之間拒絕相互傳遞信息,傾訴內心,或者分享他們所遭遇的巨大的荒謬和恐怖,原因在於他們都是科學家,科學家的身份和科學家的知識框架及其知識儲備決定了他們的職業是探究,是獲知,是闡釋,而他們自己在索拉利斯星上所親身經歷的一切都是無法被闡釋的,是不能用語言去組織的,不能進入到理性主義的邏輯和順序當中的。他們如果承認自己身歷心歷的現實也就是承認自己已經置身於瘋狂,所以所有的他們在索拉利斯星上的經驗都被放置到了語言之外,以致沒有任何的交流,沒有任何有效的報告,這也構成了原作小說和電影當中的索拉利斯之謎。在這種程度上,塔可夫斯基讓科學與理性「失語」。 當男主角的亡妻出現時,情況有了完全的轉變。

男主亡妻第一次出現,男主持有一種抵抗的態度,果斷地訣別她。原因大概是男主也是科學家的身份讓他還沒有放下科學性的戒備,再者就是理性告訴他這是虛擬的,情感是被理性強力壓制的。而亡妻再次到來時發生反轉,男主決定接受她,於是他給妻子放映了他們自己的家庭錄像,這個時候屏幕裡和屏幕外的世界都是彩色的,形成的表述是主人公放棄了區分的努力,放棄了無效的掙扎,接受了存在於我們認知和理解之外的世界。在與妻子的實體重新相處的時間裡,樸實的、本源的情感浸潤了兩個人。妻子雖然作為「客人」,但在看到描繪世俗生活的畫面後產生了自我質疑的強烈感情。在深厚的、發源於內心的感情中,妻子得以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文藝復興以來,科學在與宗教的衝突中節節勝利,給世界帶來空前的物質繁榮。這種情況曾經在短時間內造成一種樂觀主義氣氛,使人們普遍相信科學萬能,人類憑藉自身固有的理性能力可以徵服自然,求得永恆福樂,而這種福樂是宗教曾經許諾實際上卻無法兌現的。因此,上帝之死所留下的巨大空白一時未被人們感覺到。然而,正如尼採所指出的,科學有其自身的界限。這種界限集中表現在,科學一方面摧毀了傳統的最高價值,另一方面它本身卻又不能充當或重建新的最高價值。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產生了現代自然科學的虛無主義結果。

因此,大多數人都在信仰與無信仰的虛無主義狀態:對於實際存在的世界,他判斷說,它不應當存在,而對於應當存在的世界,又判斷說,他實際上不存在。而我們必須在這之間做出選擇。 影片的結尾,在父親的木屋的空間當中,主人公走近木屋透過窗子向內凝視,我們看到主人公飽含情感地望向父親的目光,以聖徒懺悔式的擁抱著父親,形成一幅極具宗教意味的畫面。畫面大幅地升拉開去,圍繞著索拉利斯的雲海再次出現,導演告訴我們,這是一座新生成的「島」,也是男主角最終內心的選擇。我認為這也是,至少是導演的一種選擇傾向,回歸一種終極價值,這種價值以一種耶穌式的對萬物飽含熱情的博愛為特徵。這是一種與尼採式對上帝與形上學完全摒棄的決絕所不同的。

以上就是小編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飛向太空》影片直譯為《索拉裡斯》或《索拉裡斯星》,它被影迷譽為科幻電影中的科幻,也被稱作是一部講述關於科幻電影的科幻作品。《飛向太空》改編自波蘭科幻小說作家萊姆的小說《索拉裡斯星》。小說原作不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和哲學作品。
  • 關於《太空旅客》這部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看法?
    對於科幻類型的電影,小編基本上都會看,《太空旅客》這部電影也是小編無意之間看到的,所以就靜下心來看了一遍,說實話,這部電影在科幻片中只能算是中下等水平了,基本上小編是這麼認為,至於你們怎麼認為,那小編就不知道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想法吧。
  • 飛向太空 飛向未來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金昌開拍
    飛向太空 飛向未來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金昌開拍 2020-08-20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飛向太空》與《2001太空漫遊》: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和同樣情懷
    因此,這部電影一反傳統的情節敘事,通過影像從哲學角度宣告了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在我看來,《2001太空漫遊》同樣有2層主題:一是尼採的超人學說。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配樂——理察.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根據尼採同名作品為題材創作的。這個樂章在電影中出現了三次,分別是:電影的開始、人猿發現第一件武器的開始、大衛化身為星孩。
  • 《飛向太空》與《2001太空漫遊》: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和同樣情懷
    片名直譯應該是《2001:宇宙空間奧德賽》,奧德賽講述的是奧德修斯戰後歷經磨難返回家園、與妻兒團聚的故事,電影把荷馬史詩與太空探索相結合,讓這個回歸主題具有非同一般的歷史感和宿命感。正如庫布裡克所說:「我想要的是神話般莊嚴的主題。」因此,這部電影一反傳統的情節敘事,通過影像從哲學角度宣告了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
  • 《飛向太空》和《2001太空漫遊》:全面解析兩位電影大師為何製作出,兩部影史最難懂的科幻電影
    在我看來,《2001太空漫遊》同樣有2層主題:一是尼採的超人學說。與《飛向太空》相反,庫布裡克在《2001太空漫遊》花掉了1050萬美元製作特技效果,這在上世紀60年代是個天文數字。庫布裡克通過那些極具震撼的影像來激發觀眾的想像力,電影中也同樣有不少謎一樣的影像符號。
  • 《飛向太空》和《2001太空漫遊》:全面解析兩位電影大師為何製作出,兩部影史最難懂的科幻電影(網盤資源)
    在我看來,《2001太空漫遊》同樣有2層主題:一是尼採的超人學說。與《飛向太空》相反,庫布裡克在《2001太空漫遊》花掉了1050萬美元製作特技效果,這在上世紀60年代是個天文數字。庫布裡克通過那些極具震撼的影像來激發觀眾的想像力,電影中也同樣有不少謎一樣的影像符號。
  • 關於《超能查派》這部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看法?
    以下就是小編個人對這部電影中的幾個矛盾點的看法,就寫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智能科技與世界的矛盾,人們對智能科技是即依賴又害怕,依賴於它們所帶給我們的方便、快捷與高效,同時又害怕當它們處於不受控狀態下所帶來的毀滅性後果,影片中米歇爾與軍方高層不允許文森特繼續研發駝鹿不得不說這也是原因之一。
  • 為尋找父親而飛向宇宙,這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硬核科幻電影不簡單
    這部其實2017年就已經拍攝完成的電影,拖延了許久才上映,這似乎都在暗喻著,《星際探索》不是一部普通的太空冒險電影──身兼主演與監製的皮特,不會為了一部只是打太空異形的電影而投資這麼大。皮特飾演一名輕度自閉的航天工程師羅伊,他的父親在20年前離開地球前往海王星,尋找外星智慧生物。不料任務失敗,有去無回。
  • 峨影印象||峨影老電影 ——《飛向未來》
    2019年,峨影集團聯合出品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憑藉多平臺高分成為賀歲檔一匹不容小覷的黑馬,很多人就此拍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了。」其實,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一直都在進步。早在70年代,峨影廠便拍攝製作了電影《飛向未來》,電影中表現小孩子想像自己遨遊太空的片段,在當時也稱得上是「科幻」電影了。
  • 《流浪地球》隨著衛星飛向太空,國產電影太空首飛成功!
    2019年1月2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徵火箭成功將帶有電影《流浪地球》片名的吉林一號」光譜02星發射升空。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
  • 關於《宇宙追緝令》這部電影,你對這部影片有什麼樣的看法
    對於這部電影很多影迷朋友們可能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李連杰為數不多的幾部科幻電影之一了,也是比較經典的一部科幻片,不論是在這部電影的題材選擇上還是在電影的劇情上面,都可以說的上是比較新穎的科幻片。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想法和感受。
  • 在《食神》這部電影中,你對影片中的愛情有什麼樣的看法
    關於這部電影,小編覺得應該又不少人看過這部電影吧,小編作為周星馳的鐵桿粉絲,不止一次的看過這部電影,其實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從剛開始看的只是喜劇,搞笑的部分,到後來慢慢變得思考電影中給我們的啟示,《食神》作為一部喜劇電影,但是電影中給我們呈現的不止是喜劇的部分,還有一些其他的在裡面,例如愛情
  • 淺談《木乃伊3》這部電影,你對影片中的中國元素有什麼樣的看法
    這兩位在電影中是處於對立面,所以這也是小編為什麼選擇看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原因。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想法和感受。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當小編看到那一尊尊泥塑的士兵開始邁著整齊的步伐行走之時,我承認我還是激動了,雖然這些士兵在影片中在影片中是邪惡的一方,但當那個整齊的方正出現之時,還是能感到震撼,可能也是中國文化其中比較重要一部分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兵馬俑,當兵馬俑在電影中復活了之後,我們還是會感到無比的興奮,也不知道為什麼興奮,就還會被這磅礴的氣勢所震撼到。
  • 電影節十日談:《飛向太空》色調談
    《飛向太空》,塔可夫斯基1972年的科幻片傑作,他的原意是要拍一部與《2001漫遊太空》抗衡的、並非冷冰冰而是更有人性的科幻片,因此在與原作者鬧翻之後,他堅持了自己的藝術理念,拍出了一部打上了濃重塔可夫斯基標籤的科幻心理史詩劇。
  • 關於《雲圖》這部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看法?
    小編在朋友的推薦下才看的這部電影,總體來說這部電影還不錯,就是時間有點長,很多朋友說這部電影有點像《盜夢空間》,但是小編覺得並不是很像,然後小編就看了一下這本電影的小說相比較了一下,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感受和想法吧。這是六個故事,還是一個故事?
  • 關於《十二猴子》這部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看法?
    小編早就聽說過這部科幻片了,但是一直也沒有時間去看,最近終於抽出來點時間看完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小編才發現,這是1995年拍攝的,我的天呢,1995年能拍出這麼前衛的電影,可以說導演和編劇真是很厲害,可以說這部電影非常的經典,具有時代意義。
  • 關於《異次元駭客》這部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看法?
    對於《異次元駭客》這部電影,小編也是在無意中看到的,本來是不打算看的,但是後來看到評分還不低,就看了一下,看完之後,小編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看法與感受。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休眠是人類太空旅行的關鍵技術
    《太空旅客》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製作的科幻愛情片。它於2017年發布。由於過分強調愛情,對人類孤獨的討論,以及對宇宙和宇宙飛船本應獲得分數的平淡表達,電影表現顯得平淡無奇。這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一艘飛向人類殖民星球的宇宙飛船上。
  • 電影《星際穿越》中你不知道的科學點
    今天想要和大家聊聊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這部出自諾蘭大神的科幻片,但是有些朋友們看完之後覺得一頭霧水,看了之後也看不出一個什麼所以然,紛紛討論黑洞是什麼,相對論是什麼,什麼是五維空間等等等等,這個時候的你,如果都不懂這些道理,你都不好意思和朋友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