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生活
有人說,90後面臨的危機,不是房貸、車貸,而是——熬夜、脫髮、牙不好…
說到牙不好,我自己是有切身體驗的。以前吃嘛嘛香,現在吃個橘子喝點冷飲牙齒都要酸痛好一陣。
我身邊還有朋友花了一萬多補了兩顆牙,才後知後覺刷牙的重要性。
曾經有一口好牙擺在我眼前,我沒有好好珍惜,這種悔不當初的心情,想必每個牙齒有問題的人都有過。
畢竟牙齒保護不好,不僅傷身,還特費錢~
好好刷牙不能放嘴上,但你每天刷牙刷對了嗎?今天我就帶大家探討下刷牙這件事。
早上先刷牙還是先喝水?
早起喝杯溫開水,是每個清晨該有的儀式。但是有個問題,先喝水還是先刷牙?
答案很簡單:建議先刷牙再喝水。
雖然睡覺時唾液的分泌大大減少,但經過一晚上,口腔的細菌依舊增加了。早起後先刷牙再喝水,可以清除口腔內的細菌,減少喝水攝入體內的細菌數量。
刷牙後再喝水,有助於增加唾液分泌,喚醒腸胃,之後再享用早餐,就能更好地促進咀嚼和消化了~
圖片來源:pexels
飯後立即刷牙有益健康?
飯後刷牙可以減少牙斑菌聚集,但有些朋友比較心急,這邊剛放下碗筷,那邊就擠牙膏把牙給刷了,這樣做真的對牙齒好嗎?
真相是扎心的:飯後立即刷牙,不但起不到保護牙齒的作用,反而會削弱牙釉質對牙齒的保護。
牙釉質是牙齒的保護傘,我們吃飯的時候,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被食物軟化,剛吃完飯就刷牙會破壞牙釉質,削弱牙釉質對牙齒的保護。
尤其是食用PH5.5以下的酸性食物,還會造成牙齒表面脫礦,如果沒等到唾液把牙齒再礦化,馬上就刷牙,長此以往就會磨損牙齒。
建議大家飯後半個小時再刷牙,這時候牙釉質沒那麼脆弱了,不會那麼容易被破壞。
圖片來源:pexels
橫著刷牙好,還是豎著刷牙好?
單純地橫著刷或豎著刷都不好,每個位置的牙齒對應不同的刷牙方式。
很多人刷牙像「拉鋸」,在牙齒上用力地橫著刷刷刷……然鵝,「拉鋸式」地刷牙不僅刷不乾淨,時間一長,還會導致牙齒頸部出現凹槽,敏感牙緊跟著找上門,吃東西那叫一個酸爽。
豎著刷的方式比較適合門牙位置,其他位置的牙齒豎著刷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都說方法不對,努力白費,選對刷牙的方法至關重要,推薦大家採用改良過的巴氏刷牙法:
①刷毛和牙面呈45度角,注意要朝向牙齦,這個傾斜度可以深入牙齦溝,清潔牙周位置;②以相鄰2-3顆牙齒為一組,小幅度水平顫動10次左右,然後拂拭刷頭,從牙齦向牙齒咬合面方向拂過(刷上下門牙,也可以將牙刷豎起來一顆顆刷喲);③將牙刷平放在牙齒咬合面上,輕輕擦拭咬合面;④最後別忘了輕輕刷一下舌苔,不然口臭會更嚴重滴。
圖片來源:pexels
牙刷好壞其實差別不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牙刷的好壞顯然會影響刷牙的效果,選擇一把合適的牙刷是有技巧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刷毛。刷毛的軟硬針對不同的清潔效率,一般來說,硬的刷毛清潔效率會高一些,但刷毛太硬,牙齦容易被刮傷。而刷毛偏軟的牙刷,只要配合正確的刷牙方法,也是可以有效清潔牙齒的。
牙刷大小也有講究,刷頭太大,牙齒的邊邊角角無法都刷到,刷頭太小刷牙效率會下降。成年人使用的牙刷頭大小最好是2.5-3顆牙齒的寬度。
圖片來源:pexels
此外,不同的人群適合的牙刷是不一樣的,對於牙齒敏感、有牙周問題的人來說,選一把帶有軟毛刷頭的牙刷,刷牙的時候才不容易傷到牙齦。
如果不注意,選用了硬牙刷用力刷牙,對牙齦造成摩擦,牙齦出血是分分鐘的事。
一句話總結就是:合適的牙刷+正確的刷牙方法=一口健康的牙齒。
因為牙齒敏感,我偏愛軟毛牙刷。
但並不是所有軟毛牙刷都好用,有些軟毛牙刷刷起來是很溫柔,清潔效果卻不理想,我挑選牙刷的時候,也更注重牙刷的清潔力設計。
最近我種草了一款獅王D.Health 超軟牙刷,它是獅王與日本牙科醫生共同研發的口腔護理牙刷,採用優勢刷毛設計,可以360°深入齒縫清潔。
它的刷頭小巧,大概兩顆半牙齒的寬度,柔軟的細毛觸感非常舒服,對於我的敏感牙齦hin友好。
作為一支牙刷,清潔力是重點考量的因素,這款牙刷的清潔力灰常給力!
它不像其他軟刷頭的牙刷,軟軟的沒有清潔力,它的刷頭刷毛採用45°夾角設計,中間是凸出來的牙縫毛,能夠深入清潔齒縫及牙齒牙齦間的縫隙,按摩柔弱的牙齦。
又細又濃密的刷毛,給牙齒帶來輕柔體驗,還可以分散刷牙時帶給牙齒和牙齦的壓力,減少牙齦67%的受力,有效預防齒周病等口腔問題。
這款牙刷還很適合孕期產後的牙齒護理,因此也有月子牙刷的稱號。
我們知道,孕婦在懷孕期間激素水平上升,更容易出現牙齦敏感、牙周炎、牙齒鬆動等口腔問題。
獅王D.Health 超軟牙刷有助於呵護孕媽們敏感的牙齒,給牙齒和牙齦柔密的按摩,有效緩解牙齦出血等問題。
牙齒不僅關乎顏值,更關乎健康,選一款合適的牙刷太重要了。
獅王D.Health 超軟牙刷能夠溫柔呵護牙齒,真正做到了讓你從「齒」時刻享受美好,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試,趁雙十二下單享超值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