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苦旅

2021-02-08 廣州交響樂團


這是一段古典音樂史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意氣風發的舒曼


舒曼18歲從家鄉考到萊比錫大學法律系學習,同時跟鋼琴家弗裡德利希·維克學習鋼琴。這時年僅9歲的鋼琴老師之女克拉拉在父親的精心培養下,已成為一顆鋼琴新星。兩年以後,舒曼住到老師維克先生家裡,專注於鋼琴演奏。


在維克先生家的日子是愉快的。他們在鋼琴上四手連彈,做有趣的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還給她講述各種離奇的故事。舒曼每寫出新的鋼琴小品,都會迫不及待拿給克拉拉試奏。




年輕的克拉拉


隨著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友誼慢慢演變成愛情。16歲的克拉拉已經是頗具才華的青年鋼琴家。維克先生覺察到女兒的感情變化後勃然大怒,禁止女兒與舒曼有同學之外的任何感情。他要女兒成為偉大的鋼琴家,而感情遊戲將毀掉一個人的遠大前程。


據說,維克粗暴地幹涉女兒的愛情還有一個原因:舒曼此時已弄傷了手指,不可能成為演奏家了,開始走上創作道路。作曲家顯然是個很沒有保障的職業,多少有才華的作曲家,甚至是公認的大師往往一生貧困潦倒。維克先生不能把自己的掌上明珠交給一個待成名的作曲家。


這位固執的德國老頭挖空心思拆散他們,他帶著女兒離開萊比錫,不準他們會面,禁止他們通信,甚至不準克拉拉彈舒曼寫的曲子。有一次舒曼在克拉拉演出後偷偷跑去與她見了一面,維克知道後立即宣布:他們要是再敢見面,他就用手槍幹掉舒曼。


這件事在當時的音樂界幾乎成了一樁醜聞。在經歷過啟蒙運動並呼喊著個性解放的歐洲,如此粗暴地幹涉年輕人的愛情會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的。據說,維克帶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時,蕭邦對此事表示了不滿,維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與之絕交,抗議他的暴行,在萊比錫的孟德爾頌也向舒曼表示同情。


面對維克先生的強烈反對,兩個年輕人絲毫沒有放棄,雙方訴諸法律。經歷了漫長的11個月訴訟後,兩個年輕人最終勝訴。克拉拉隻身離開父親,在21歲(1840年)生日那天與舒曼結婚。


1841年初,《春天》交響曲終於誕生。這可以說是舒曼與克拉拉長久努力,克服種種阻障,終能開花結果的愛情結晶,是兩人結合過程的真實寫照。也許因為這種「春天」的心境,舒曼能夠在四天時間內一氣呵成寫好初稿。舒曼在《家庭日記》中有以下的記錄:


1月23日《春天》交響曲開始動筆

1月24日完成小廣板和諧謔曲樂章

1月24日交響曲激情,徹夜未眠創作最後樂章

1月25日譁啦!交響曲完成了!


1月27日初稿完成翌日,開始配器,並於2月20日完成總譜。2月21日仍然沉浸在創作激情中的舒曼在《婚姻日記》中寫下:「這部交響曲給我帶來不少歡樂,現在已差不多完成了。不過,仍需要演奏後才算真正完成。我常感謝上帝讓我這麼輕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創作出如此宏大的作品。……這部交響曲要是今年上演就太好了……」


他的希望幾乎立刻實現,3月6日孟德爾頌看了他帶來的總譜的好評,讓他喜出望外。3月31日,這部交響曲在萊比錫布業大廳由孟德爾頌指揮為樂師籌集退休金的音樂會上首演,大為成功,讓舒曼這首醞釀了將近十年之久才創作的第一首交響曲,展現出春天曠野遼闊與萬物復甦的新意,引爆了春天與幸福這兩種意象完美組合的無比感染力量!



位於茨維考的舒曼紀念博物館內一景,也許舒曼和克拉拉在這臺鋼琴彈奏過美妙的旋律。



如果您被這對執著的音樂伴侶而感動,來聽聽廣州交響樂團精心演繹這首象徵兩人幸福的《春天》交響曲吧!


*以上部分文字由周凡夫供稿,廣州交響樂團編輯。


楊洋演繹莫扎特與舒曼

時間:5月21日 20:00

地點:星海音樂廳 交響樂廳

演奏:廣州交響樂團

指揮:楊洋

票價:280/180/120/80

曲目:

莫扎特 C大調第三十六交響曲(林茨)

舒  曼 降B大調第一交響曲(春天)


音樂會預告

2016年5月15日

周日音樂下午茶:

樂海集萃

——交響樂裡的「第五」集結號

指揮:夏小湯


2016年5月21日

楊洋演繹莫扎特與舒曼

指揮:楊洋


2016年5月22日

GSO&U 「廣交樂友」會員活動

《廣交樂友才藝秀 II》

2016年5月28日

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協

張弦與宋思衡

指揮:張弦

鋼琴:宋思衡

歡迎親們分享,如需轉載,別忘了註明出處哦。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購票頁面。

相關焦點

  • 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
    鋼琴家皮爾斯·拉裡(Piers Lane)對此表示贊同:「她絕對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經歷了那麼生活的坎坷,她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也是一位傑出的鋼琴家。但是,他補充說,「如果不是她激發舒曼創作了《C大調幻想曲》那樣的作品,我才不管她是哪種人。正是這首作品,彰顯了她對於丈夫的重要意義。」
  • 世紀愛情,克拉拉與舒曼
    1828年,舒曼邊在萊比錫大學念法律,邊跟弗雷德裡希維克上鋼琴課。其時維克之女克拉拉還是個9歲的小姑娘,然得其嚴父真傳,琴藝已非常了得,成為鋼琴家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克拉拉長大前,舒曼的愛情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克拉拉好比一列遠距離的愛情火車朝他開來,只是還沒到站。在消弭時差的過程中,23歲的舒曼寫下了《克拉拉•維克主題即興曲》。
  • 克拉拉與舒曼和勃拉姆斯動人的愛情故事
    維克把舒曼收為入室弟子。從此,舒曼與克拉拉就結成兄妹般的友誼。他們在鋼琴上彈四手連彈,做有趣的音樂遊戲,他們一起讀書,一起郊遊。舒曼每次寫出新的鋼琴小品,就讓克拉拉試奏。隨著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從純潔天真的友誼,悄悄演變成了真摯愛情。
  • 女婿大戰老丈人: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保衛戰
    美不美有爭議,畢竟當時沒有45度憂傷和36級美顏。但氣質不會唬人,保持得非常好。你要想到,這種氣質是13歲就和卡爾科布雷納等名宿掰腕,一生不遜於李斯特、蕭邦的。這是一個內心強大而倔強的女人。  歲數差這麼多,舒曼與克拉拉怎麼就好上了?我想用學者大衛利奧的一句話來開始,「1835年11月,在她父親房子外的臺階上,他們交換了彼此的初吻。那時他25歲,而她只有16歲」。那是克拉拉的父親維克成全的嘍?
  • 舒曼與克拉拉的曠世之戀
    1835年,克拉拉再次旅行演出歸來,已是16歲的大姑娘了。她不算漂亮,卻有一雙藏著千言萬語的眼睛。如今她是成功的女藝術家,帶回歌德的表彰和維也納的高度聲譽,比舒曼見過的所有女孩都大方洋氣。再次見到克拉拉,舒曼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港灣。
  • 羅伯特 舒曼與克拉拉:愛情澆灌的百首歌曲
    自此,舒曼指導克拉拉練習演奏他所有的新作品。 克拉拉的繼母對她冷漠,而父親所關心的也僅限於她鋼琴彈奏的進展,唯有舒曼的友誼、關懷和溫情,才使她找到真正的幸福。 不久,舒曼的樂曲創作達到了第一個黃金年代,名列當時第一流作曲家之席。
  • 愛情成就的偉大音樂家丨舒曼與克拉拉的故事
    在歐洲19世紀的音樂界,有一對十分耀眼的夫婦,他們是來自薩克森的舒曼和克拉拉。這對天造地設的才子佳人,好比金童玉女,他們的作品和社交活動,給當年的音樂界留下無數佳話。羅伯特.舒曼的音樂與詩歌唇齒相依,相輔相成,共同協助舒曼登上了藝術巔峰。在這個過程中,克拉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舒曼在家鄉讀完中學後,於1828年赴萊比錫大學就讀法律專業。然而,他當時的興趣已完全轉移到音樂上,開始音樂創作,研讀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自學音樂理論,並師從弗利德裡希.維克(Friedrich Wieck)學習鋼琴。也就是在鋼琴老師維克的家裡,舒曼認識了老師的千金,才女克拉拉。
  • 白色情人節,聆聽舒曼與克拉拉
    舒曼創作了《克拉拉·維克浪漫曲之隨想》(作品5號)1833年,兩人情愫漸漸燃起,並愈發強烈,14歲的克拉拉與舒曼開始書信聯繫。 克拉拉的書信裡寫道「快來吧,我親愛的舒曼先生,別怕傳染,到新年的時候,一切都會好的。我將在1月8日在格萬豪斯演出。
  • 舒曼與克拉拉
    他知道自己遲早會是個大人物,但還不知道會在哪方面出名,讓·保爾的文字奪走了他的靈魂,舒伯特的去世又叫他痛哭一整夜。總之他忙到三年沒空去上一堂法律課。但三年下來,他的音樂已經玩得很專業了。自從認識了維克,舒曼的人生有了方向,他趕緊登門拜師學藝,為了擠時間練琴後來乾脆搬到維克家裡去住。他寫信給母親說,他再也不想讀什麼法律系了,他「已經和詩情畫意鬥爭了20年」,現在要「服從他的稟賦」,去做一個音樂家。
  • 舒曼與克拉拉,狂歡節曲集,蝴蝶
    大家好,我是江紅英,今天給大家說說《舒曼與克拉拉》舒曼與克拉拉有一部美國電影叫「愛的旋律」,內容從德國大音樂家,布拉姆斯訪問舒曼時的情景開始,演出了舒曼一家人的故事。從舒、曼家的孩子一個個登場到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為賺取生活費,懷抱吃奶孩子,孤軍奮戰,重新從事演出活動為止。整部影片感人肺腑。影片裡,老傭人抱著飢餓的嬰兒等候在後臺。克拉拉在前臺演奏剛完,掌聲剛剛響起,克拉拉卻無暇陶醉其中,匆匆到後臺,解開上衣扣子,迫不及待地抱過孩子。掌聲不息,劇院經理走過來,難堪的克拉拉只好將孩子交給傭人,整理好衣服,強堆笑容,走上舞臺。
  • 一隻大橘貓 | 琴戀克拉拉,作曲家舒曼的忘年之戀
    誰知在舒曼與歐妮斯蒂娜相見後,兩人一見如故聊的特別開心,居然忽略了一旁的克拉拉,很快這兩人墜入了愛河,還偷偷的訂下婚約。傷心的克拉拉這時卻父親被送到德國的德勒斯登學習作曲,隻身一人無法傾訴,而舒曼給克拉拉的信件裡也只是各種圍繞著歐妮斯蒂娜的話題,一個人的時候,克拉拉經常在瞎想舒曼正在做什麼。
  • 舒曼對克拉拉的表白,就是把她的名字寫進樂曲裡
    舒曼和克拉拉的感情經歷可謂坎坷,一百多年來被無數愛樂人所傳頌。
  • 羅伯特舒曼與克拉拉:愛情澆灌的百首歌曲
    次年,舒曼無意間聽到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的演奏而受到刺激,於是投奔名師維克老師門下學習鋼琴,就在此時,對維克的女兒——九歲的克拉拉一見鍾情。克拉拉八歲時,就在一個家庭音樂會上初露才華,十二歲那年風靡了巴黎,大詩人歌德都關心著她。其父維克很欣賞舒曼,將他與克拉拉一起嚴格訓練。
  • 舒曼音樂裡的愛情故事,傳遞心聲的愛之曲
    ——克拉拉記於《A 小調鋼琴協奏曲》完成後 克拉拉·舒曼,是「音樂詩人」羅伯特·舒曼一生摯愛的妻子,也是啟迪羅伯特·舒曼創作的靈感繆斯。在與克拉拉相知相愛的過程中,舒曼寫下了鋼琴套曲《童年情景》、《大衛同盟舞曲》、《新事曲》等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以見證他們的愛情路,這其中也包括《A 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54)》。
  • 演出 ▏《克拉拉的情殤》小歌劇,奏響世紀愛情(附購票方法)
    羅伯特舒曼生於1810年,受出版商父親的影響,舒曼自幼飽讀詩書,精通文學、戲劇、法律及音樂評論,是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家中的全能型代表人物。1828年,舒曼邊在萊比錫大學念法律,邊跟弗雷德裡希維克上鋼琴課。其時維克之女克拉拉還是個9歲的小姑娘,然得其嚴父真傳,琴藝已非常了得,成為鋼琴家不過是早晚的事情。克拉拉長大前,舒曼的愛情一直處於休眠狀態。
  • 舒曼 最悲情的浪漫主義大師
    由此我們看這個民族,孕育了無數哲學家、詩人、音樂家,他們如何不浪漫!終使有海德格爾借法國作家紀德之口說出了通常人們的看法:「情感,即使最精美的情感,在哲學中也是沒有地位的。情感據說是某種非理性的東西。」但是愛情之美好也證明其中洶湧著無法抗拒的激情力量,也預示著一定的悲劇性。1840年舒曼《詩人之戀》在五月底一個禮拜之內完成,「在可愛的五月中,當所有的花蕾開放,愛情的黎明,那時也在我心裡盛開。」
  • III 為愛演奏的鋼琴家:克拉拉•舒曼
    從小的家庭環境,使得克拉拉的音樂天賦早早的被發現,她8歲登臺布商大廈音樂廳演奏鋼琴,11歲舉行歐洲巡演並迅速成名,18歲在維也納舉行系列音樂會引起轟動。除了高超的鋼琴技藝,克拉拉還是有一位天才作曲家,她從小就自己創作鋼琴曲並在音樂會上演奏它們,反響熱烈。
  • 「我最美好的旋律都來自克拉拉」
    她是羅伯特·舒曼的妻子。  她是勃拉姆斯一生摯愛的女人。  她的一生擁有所有現代電影劇本所要求的必要元素:美貌,天賦,暴君般的父親,精神病患的丈夫,四十三年不為道德與規範所容的愛情,六十年不停歇的演奏之旅,無數的掌聲和鮮花,還有那些伴隨她而生的不朽樂章。
  • 音樂詩人「羅伯特·舒曼」
    所以大家試想一下,克拉拉的父親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女兒託付給一個窮小子,所以維克狠下心棒打苦命鴛鴦。       維克為了不讓克拉拉和舒曼見面帶著克拉拉離開了萊比錫,有一次 克拉拉在演出後臺,偷偷和舒曼見了一面,維克便揚言要用手槍幹倒舒曼,(是個狠人)。
  • 德國音樂史上最浪漫悲情的三角戀曲:舒曼-卡拉卡-勃拉姆斯情史
    克拉拉曾得到彪羅、孟德爾頌、蕭邦、李斯特等人的高度讚賞,奧地利皇帝還授予她「皇家和帝國室內樂大師」(Kaiserlich-Königliche Kammervirtuosin),這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次把這一榮譽賜予一名青少年、女性和新教徒。舒曼起初與克拉拉結成了兄妹般的友誼。他們在鋼琴上彈四手連彈,做有趣的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還給她講離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