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與克拉拉的曠世之戀

2021-02-19 田藝苗的田

生日快樂,舒曼先生(1810.6.8 – 1856.7.29)。

1835年,克拉拉再次旅行演出歸來,已是16歲的大姑娘了。她不算漂亮,卻有一雙藏著千言萬語的眼睛。如今她是成功的女藝術家,帶回歌德的表彰和維也納的高度聲譽,比舒曼見過的所有女孩都大方洋氣。再次見到克拉拉,舒曼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港灣。只是克拉拉的感情多少叫人疑惑,她已是歐洲的鋼琴皇后,追求者無數,嫁個貴族豪紳毫無問題,為什麼偏偏喜歡這個神經兮兮、恃才傲物、腦子缺根筋的窮音樂家葬送演奏前途?這要多聽幾遍《童年情景》,才會明白他們之間的深沉的牽絆。這是一曲家園之夢。可憐的克拉拉,她早在發育之前就愛上了舒曼。


她巡演歸來,見到《幻想曲》OP.17。幫他收拾了滿桌鋪散的樂譜,走到鋼琴前面坐下,一首一首彈過來。愛不釋手。她不時從鋼琴上抬頭興奮地瞧著他笑。渴望、溫柔而無畏的眼睛。她的藝術家氣質和少女情懷令人迷惑地混合起來,令他不安,又給他勇氣。


大型的三樂章《幻想曲》,美得叫克拉拉想哭。熱情的旋律透著憂傷與幻想,奔騰的音流間有思省,還有執拗叩問青春的迷人節奏。在第一樂章的末尾,貝多芬的「致遠方的戀人」主題忽然流露,在克拉拉聽來簡直就是謎底。第二樂章綻放理想主義光芒。進行曲一般鏗鏘的曲調,像壯志滿懷的年輕音樂家反覆念叨著自己的志願。叫人想起舒曼離開法律系初學音樂時的熱忱,每天清晨起床,一邊煮咖啡一邊工作,寫信給母親描述自己辛勤工作的幸福感:「世界有時真是可愛極了」。第三樂章如夜曲般靜謐。但舒曼的夜曲與蕭邦不同,他的和聲裡纏繞著神秘莫測,他將自己迷失在夜空裡。他這個人就像一個謎。


羅伯特,你生來就是作曲家。


接著是結婚大戰。維克氣瘋了,這個女兒花了他半生心血,眼看著就要變成搖錢樹,卻要跟這個沒前途的窮音樂家跑了。他趕緊帶上女兒再次出門去巡演。

離別與等待卻把年輕情人的心拴得更緊。

「你鮮明的形象在黑暗中閃耀,協助我度過困厄。……我相信我們的守護神會眷顧我們……·」——舒曼

「你像一座充滿了遊戲與故事的湖泊,總是給我豐富的想像與驚喜,人能夠活多久呢,現在的心情,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呢,我想儘快跟上你……」——克拉拉


這是200年前的書信生活。如今伴著浪漫派的旋律讀來,這些信比愛情電影更激動人心。他們的愛情已成了轟轟烈烈的浪漫主義運動的一部分了。浪漫主義者全身心投入,身體響應靈魂,物質趨同精神,生活忠於信仰,婚姻只為愛情,他們從不曾將現實與夢想分開,畢生都在與市儈虛偽戰鬥,身體力行要將浪漫主義過成一種生活方式。在如今製造話題借緋聞炒作的娛樂時代,更覺得這些100年前的配樂詩朗誦般的情信無比值得信任。克拉拉愛他的才華、詩情,愛他浪漫主義的靈魂,完全不顧他窮、脆弱和他的家族神經病史。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夢幻般的純潔氣質,屬於那個年代的氣質。當年他們的愛情也確實成了大事記,得到了各方浪漫主義者的強烈聲援,孟德爾頌、蕭邦、李斯特都紛紛表示力挺他們,鬧著要跟維克絕交。


沒有比地下戀情更刺激的了。他們找各種機會見面、遞情詩小紙條、偷偷寫信,還發明了街頭暗號。克拉拉朝他揮揮白手絹,表示今天我們在新市場見面吧;萊比錫每座房子的門廊,每條通往郊外的小徑,都留下他們的身影。舒曼從內心深處需要這個「如鋼鐵般堅強」的姑娘,拯救他於憂鬱任性,而克拉拉覺得她與舒曼的狂熱與詩意情投意合。克拉拉的少年成名叫他又激動又憂鬱,此時舒曼還只是一個看不到前途的小作曲家,剛剛創辦《新音樂雜誌》,而克拉拉已被任命為奧地利宮廷演奏家,每天都會收到優美的情書。他總是詢問克拉拉,是不是真的喜歡他?是不是真的覺得他會成為大作曲家?是不是自願演奏他的鋼琴協奏曲?克拉拉常常被他的敏感煩死,但她的回答證明她是多麼適合作他的妻——「當然!我彈奏它是因為它到處都受歡迎······我自己是否對它滿意,這是一個問題。你以為我傻到不清楚這首協奏曲的缺點所在?」


維克徹底冷了心,將克拉拉趕出家門,並四處散播謠言叫女兒丟了演出合約走投無路,又向舒曼提出5條刁難要求,不惜撕破臉皮摧毀一家人。最後爭執不下,兩代人鬧上了法庭。在法庭上,維克百般指責舒曼,沒前途,沒才華,養不起他女兒。父親的翻臉讓克拉拉震驚,更叫舒曼傷心。在自己父親去世之後,舒曼幾乎是將維克當作親生父親,親人陌路比婚姻遇阻更叫他消沉,他覺得維克拿著「刀柄」也能刺傷他,自己已被「連根拔起」。傷心之餘,兩人已像患難夫妻了。

經過一番痛苦折騰,法院終於宣判年輕人勝訴。

1840年9月12日,克拉拉生日前夕,婚禮在舍內菲爾德的教堂舉行。克拉拉在日記裡寫「我熱烈祈求,讓我擁有他久一點,再久一點······」


相關焦點

  • 舒曼與克拉拉
    他知道自己遲早會是個大人物,但還不知道會在哪方面出名,讓·保爾的文字奪走了他的靈魂,舒伯特的去世又叫他痛哭一整夜。總之他忙到三年沒空去上一堂法律課。但三年下來,他的音樂已經玩得很專業了。自從認識了維克,舒曼的人生有了方向,他趕緊登門拜師學藝,為了擠時間練琴後來乾脆搬到維克家裡去住。他寫信給母親說,他再也不想讀什麼法律系了,他「已經和詩情畫意鬥爭了20年」,現在要「服從他的稟賦」,去做一個音樂家。
  • 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
    在母親的堅持下,舒曼在萊比錫大學和海德爾堡大學學習法律。這個年輕人或在鋼琴旁幻想,或沉浸在歌德和拜倫的詩中,有時還參加一次講演。他對法律的厭惡和對音樂的熱愛增長得同樣迅速;他的願望就是要成為一個鋼琴家。終於,舒曼贏得了母親的同意,返回萊比錫跟隨當時第一流的教師弗裡德裡希·維克學習。在這十年,他處於興奮和激動之中,當他向天才的鋼琴家克拉拉·維克求婚時,他更是心潮澎湃。
  • 世紀愛情,克拉拉與舒曼
    1828年,舒曼邊在萊比錫大學念法律,邊跟弗雷德裡希維克上鋼琴課。其時維克之女克拉拉還是個9歲的小姑娘,然得其嚴父真傳,琴藝已非常了得,成為鋼琴家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克拉拉長大前,舒曼的愛情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克拉拉好比一列遠距離的愛情火車朝他開來,只是還沒到站。在消弭時差的過程中,23歲的舒曼寫下了《克拉拉•維克主題即興曲》。
  • 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苦旅
    這時年僅9歲的鋼琴老師之女克拉拉在父親的精心培養下,已成為一顆鋼琴新星。兩年以後,舒曼住到老師維克先生家裡,專注於鋼琴演奏。在維克先生家的日子是愉快的。他們在鋼琴上四手連彈,做有趣的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還給她講述各種離奇的故事。舒曼每寫出新的鋼琴小品,都會迫不及待拿給克拉拉試奏。
  • 白色情人節,聆聽舒曼與克拉拉
    舒曼創作了《克拉拉·維克浪漫曲之隨想》(作品5號)1833年,兩人情愫漸漸燃起,並愈發強烈,14歲的克拉拉與舒曼開始書信聯繫。 克拉拉的書信裡寫道「快來吧,我親愛的舒曼先生,別怕傳染,到新年的時候,一切都會好的。我將在1月8日在格萬豪斯演出。
  • 克拉拉與舒曼和勃拉姆斯動人的愛情故事
    維克把舒曼收為入室弟子。從此,舒曼與克拉拉就結成兄妹般的友誼。他們在鋼琴上彈四手連彈,做有趣的音樂遊戲,他們一起讀書,一起郊遊。舒曼每次寫出新的鋼琴小品,就讓克拉拉試奏。隨著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從純潔天真的友誼,悄悄演變成了真摯愛情。
  • 羅伯特 舒曼與克拉拉:愛情澆灌的百首歌曲
    自此,舒曼指導克拉拉練習演奏他所有的新作品。 克拉拉的繼母對她冷漠,而父親所關心的也僅限於她鋼琴彈奏的進展,唯有舒曼的友誼、關懷和溫情,才使她找到真正的幸福。 不久,舒曼的樂曲創作達到了第一個黃金年代,名列當時第一流作曲家之席。
  • 女婿大戰老丈人: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保衛戰
    美不美有爭議,畢竟當時沒有45度憂傷和36級美顏。但氣質不會唬人,保持得非常好。你要想到,這種氣質是13歲就和卡爾科布雷納等名宿掰腕,一生不遜於李斯特、蕭邦的。這是一個內心強大而倔強的女人。  歲數差這麼多,舒曼與克拉拉怎麼就好上了?我想用學者大衛利奧的一句話來開始,「1835年11月,在她父親房子外的臺階上,他們交換了彼此的初吻。那時他25歲,而她只有16歲」。那是克拉拉的父親維克成全的嘍?
  • 舒曼與克拉拉,狂歡節曲集,蝴蝶
    大家好,我是江紅英,今天給大家說說《舒曼與克拉拉》舒曼與克拉拉有一部美國電影叫「愛的旋律」,內容從德國大音樂家,布拉姆斯訪問舒曼時的情景開始,演出了舒曼一家人的故事。從舒、曼家的孩子一個個登場到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為賺取生活費,懷抱吃奶孩子,孤軍奮戰,重新從事演出活動為止。整部影片感人肺腑。影片裡,老傭人抱著飢餓的嬰兒等候在後臺。克拉拉在前臺演奏剛完,掌聲剛剛響起,克拉拉卻無暇陶醉其中,匆匆到後臺,解開上衣扣子,迫不及待地抱過孩子。掌聲不息,劇院經理走過來,難堪的克拉拉只好將孩子交給傭人,整理好衣服,強堆笑容,走上舞臺。
  • 愛情成就的偉大音樂家丨舒曼與克拉拉的故事
    在歐洲19世紀的音樂界,有一對十分耀眼的夫婦,他們是來自薩克森的舒曼和克拉拉。這對天造地設的才子佳人,好比金童玉女,他們的作品和社交活動,給當年的音樂界留下無數佳話。羅伯特.舒曼的音樂與詩歌唇齒相依,相輔相成,共同協助舒曼登上了藝術巔峰。在這個過程中,克拉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舒曼在家鄉讀完中學後,於1828年赴萊比錫大學就讀法律專業。然而,他當時的興趣已完全轉移到音樂上,開始音樂創作,研讀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自學音樂理論,並師從弗利德裡希.維克(Friedrich Wieck)學習鋼琴。也就是在鋼琴老師維克的家裡,舒曼認識了老師的千金,才女克拉拉。
  • 一隻大橘貓 | 琴戀克拉拉,作曲家舒曼的忘年之戀
    比舒曼小九歲的克拉拉1928年5月,舒曼拜入鋼琴教育家維克門下,與老師的女兒克拉拉日漸熟絡起來。儘管二人相差九歲,但克拉拉被這位大哥哥身上的熱情與溫柔深深吸引,經常在彈琴時不自覺的想起舒曼。誰知在舒曼與歐妮斯蒂娜相見後,兩人一見如故聊的特別開心,居然忽略了一旁的克拉拉,很快這兩人墜入了愛河,還偷偷的訂下婚約。傷心的克拉拉這時卻父親被送到德國的德勒斯登學習作曲,隻身一人無法傾訴,而舒曼給克拉拉的信件裡也只是各種圍繞著歐妮斯蒂娜的話題,一個人的時候,克拉拉經常在瞎想舒曼正在做什麼。
  • 舒曼對克拉拉的表白,就是把她的名字寫進樂曲裡
    舒曼和克拉拉的感情經歷可謂坎坷,一百多年來被無數愛樂人所傳頌。
  • 音樂詩人「羅伯特·舒曼」
    所以大家試想一下,克拉拉的父親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女兒託付給一個窮小子,所以維克狠下心棒打苦命鴛鴦。       維克為了不讓克拉拉和舒曼見面帶著克拉拉離開了萊比錫,有一次 克拉拉在演出後臺,偷偷和舒曼見了一面,維克便揚言要用手槍幹倒舒曼,(是個狠人)。
  • 舒曼
    鋪滿雪的河畔圍滿了人,克拉拉把舒曼抱在懷裡,哭著呼喚舒曼的名字,他睜開眼睛,微微一笑】舒曼:是你嗎?我的王后?克拉拉:親愛的,你怎麼了?舒曼:女士,你是誰?你為什麼哭?克拉拉:親愛的,你瘋了嗎?我是你的妻子克拉拉 舒曼。剛剛,我們的車在過橋,你突然打開車門,跳到河裡....
  • 羅伯特舒曼與克拉拉:愛情澆灌的百首歌曲
    次年,舒曼無意間聽到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的演奏而受到刺激,於是投奔名師維克老師門下學習鋼琴,就在此時,對維克的女兒——九歲的克拉拉一見鍾情。克拉拉八歲時,就在一個家庭音樂會上初露才華,十二歲那年風靡了巴黎,大詩人歌德都關心著她。其父維克很欣賞舒曼,將他與克拉拉一起嚴格訓練。
  • 舒曼 最悲情的浪漫主義大師
    一直認為,最敏感與最神經質的偉大音樂家首批梯隊中,舒曼與柴科夫斯基無疑是最靠前的,在音樂創作中,他們性格缺陷造成的痛苦卻綻放出不朽光芒。其實這樣更好,愛情未必是人類僅有的最好感情,那《詩經·漢廣》的距離未必不美麗,在落英繽紛時節思念一個人,也是美麗而純粹的。勃拉姆斯則心懷感激,銘記知遇之恩,1880年5月,波恩舉行了舒曼紀念碑的落成典禮,期間有紀念舒曼的音樂會演出,勃拉姆斯深情地指揮了《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萊茵)》。
  • III 為愛演奏的鋼琴家:克拉拉•舒曼
    克拉拉•舒曼早期以演奏貝多芬的作品聞名,後期以演奏蕭邦和舒曼的作品著稱,據傳演奏內在而格調高雅。作有鋼琴協奏曲,特性曲,藝術歌曲,曾編輯《羅伯特•舒曼全集》。,而羅伯特•舒曼還只是一個夢想著在鋼琴界嶄露頭角的毛頭小夥。
  • 失去姓名的音樂家克拉拉
    他們除了在鋼琴上四手聯彈,還做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給她講離奇的故事。舒曼每寫出新鋼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試奏。隨著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友誼變成了愛情,這時的克拉拉16歲。維克先生反對他們的關係。帶著女兒離開,不準他們會面、通信,甚至不準克拉拉彈舒曼寫的曲子。
  • 「我最美好的旋律都來自克拉拉」
    十一歲那年,她愛上了父親的學生舒曼,那一年,舒曼二十歲。父親知道後,幾乎要槍殺了舒曼,然而熾熱的戀愛卻是不能被阻斷的。舒曼整整等了她十年,最後,通過法庭,終於迎娶了克拉拉。但是,他在舒曼和克拉拉面前,卻像換了一個人。  這時的克拉拉雖已步入中年,卻正是一個女人的知性、情感和美貌最成熟最有光彩的時期。她用高貴的氣質,風度和教養將這個年輕的天才完全折服,使他一生陷入了對她的無盡的崇拜之中。
  • 音樂詩人 舒曼
    羅伯特.舒曼舒曼的音樂創作十分注重於人物內在感情。他喜歡標題音樂,經常描寫一些夢幻的世界。他的作品形式短小。但在旋律、和聲、節奏上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獨到之處,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因此他被人們稱為「音樂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