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驚才絕豔的一首詩,開篇即傳誦千古,令人讚不絕口

2021-02-13 九易行客

關注九易行客,品鑑更多詩和遠方

點右上角轉發,分享更多好友吧~

縱觀我國古代詩詞史,雪不僅僅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之一,也是詩詞裡常見的意象之一。概括來說,即雪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一首「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壚,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便讓世人感受到雪除了嚴寒,也有被寄託友情後的溫馨。「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詩詞裡的雪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今天向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便是一首與雪有關的經典名作。但它又不是一首純粹的寫景詩,而是唐代詩人岑參遠出塞外創作的一首氣勢渾然磅礴的邊塞詩。天寶十三載,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題中提到的武判官是岑參的前任,這首詩就寫於岑參在輪臺送武判官回京時。

一般來說,送別多表現離愁和鄉思。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卻把重心放到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八月飛雪上,從而造就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壯麗浪漫,氣勢磅礴的千古名句,令人嘆為觀止。而詩中岑參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也具有極強藝術感染力,歷來為人所稱道,甚至被稱盛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首先,詩的前四句「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為我們展現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雪景,即北風席捲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八月下起了大雪;就彷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千樹萬樹的梨花競相開放。相信讀到這裡,即便我們不曾體會詩人背後蘊含的情感,也為詩人如此浪漫而奇麗的比喻而讚不絕口。

緊接著的四句「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則是對雪所帶來的奇寒的描寫。即飛雪飄入珠簾,打溼了軍帳,狐皮袍子不再溫暖,絲綢被子顯得極為單薄;將軍的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顯然,岑參這裡從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動,表現出了「胡天八月即飛雪」所帶來的寒冷。

但相比較天氣的寒冷,送別武判官的心卻是熱情溫暖的。「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即無邊沙漠結成了百丈堅冰,憂愁的陰雲凝結在萬裡長空。在主帥的營帳中設宴擺酒為武判官送行,胡琴、琵琶、羌笛統統拿來助興。由此可見,詩中的送別並沒有感傷,反而是且歌且舞,開懷暢飲,歡愉到了頂點。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最終還是到了詩人與武判官分別的時刻。「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即到了黃昏的時候,轅門外已是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也吹不動,我在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早已經鋪滿了山路。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下馬蹄的印跡。

從最後送別武判官的情形來看,岑參對戰友武判官的真摯感情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寥寥數語,既表達了岑參對友人的惜別之情,也表現出了身為邊塞將士應有的豪邁精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顯然此時的塞外飛雪,不再是冷冰冰的無情之物,而是蘊含著詩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以及對友人回京的美好祝願。總的來說,岑參這首詩堪稱驚才絕豔,雪景之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歡迎您關注九易行客微信公眾號!堅持原創詩歌,致力詩性人生,助推文化復興。九易行客取義:思接九天,生生相易,且行且歌,逸詞雅客。新月雖常缺,初心願獨明。希望與諸君攜手同行,傳播中國原創詩詞文化,暢享詩性人生,推動國學進步,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長按關注,品鑑更多詩和遠方!
公眾號 ID: joyee-thinker

相關焦點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在解開這個謎團之前,讓我們先品一品這首詩:《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這篇唐代「高考滿分作文」,憑什麼成為千古傳誦的經典?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來自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歷代詩評贊其為神來之筆,堪稱絕調,結句韻味悠然,縹緲不盡。《韻語陽秋》載曰:「唐朝人士以詩名者甚眾,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為之遊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錢起以是得名。」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妙語,連韓愈讀後也讚嘆不已!
    他年少成名,是典型的「神童」:七歲就會寫詩,尤其擅長快速即興作詩,可以與當年那位五歲就能援筆成詩的方仲永相媲美了。但是與初唐的王勃一樣,在自己26歲時,生命就戛然而止,實在令人嘆息。在「詩鬼」李賀的詩中,想必有一首詩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7字便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望天門山》是李白初次出蜀途徑天門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李白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在這首詩中,你既能看到天門山雄奇壯觀的景色,也能體會到江水浩蕩向東奔流的磅礴氣勢。尤其是開篇7字便具有了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歷代以來均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很適合孤獨時讀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後豁然開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便是一首表現孤獨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組詩作品《月下獨酌四首》中的第一首。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是當年語文課本上的必背詩。那麼李白這首詩傳達出來的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呢?這就要從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開始說起。
  • 岑參「胡天八月即飛雪」中「胡天」到底何意?八月飛雪是不是胡說
    關於唐詩中的爭議,其實爭得最久的應該是岑參的「胡天八月即飛雪」。在各類貼吧裡,不少南方的學生讀到此詩都會問:「八月怎麼可能下雪」,而北方的同學又各種曬雪景來證明當年岑參沒胡說。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只有認真理解了原詩,了解詩中「胡天」到底是何意,才能明白岑參的意思。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劉長卿一首寫雪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成為了千古絕句!
    唐詩作為是中華文化的象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它的文學價值,在唐一朝,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詩人在那有限的篇幅裡,儘可能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也正是這一份情感的融入,使得每一首詩,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暮歸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王維晚年居住在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詩,前期以邊塞題材為主,後期便以山水田園為主,與山水詩人孟浩然齊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可以說是詩中有畫,描寫的景象極美,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通過山水田園宣揚佛理的詩作,這就要辯證來看了。
  •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千古傳誦,因何被稱神來之筆?背後有個故事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來自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歷代詩評贊其為神來之筆,堪稱絕調,結句韻味悠然,縹緲不盡。《韻語陽秋》載曰:「唐朝人士以詩名者甚眾,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為之遊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錢起以是得名。」
  • 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
    下面就分享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 詩的大意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讀後立刻拍案叫絕,「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
  • 高適為志士壯行,寫下一首千古豪邁之作,讀後令人熱血沸騰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送李侍御赴安西》,便是古典詩歌中一首經典的送別詩。它出自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之手,是高適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因為高適友人此次是赴安西從軍,所以高適這首詩不同於上面所說的謝別、戀別、闊別,而是一種為志士壯行,為友人增氣,句式雄壯,情感豪邁的壯別之作。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豪情萬丈。《送李侍御赴安西》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 曹操為求得賢才,寫下一首表明心志的詩,開篇就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但其實在曹操心中,他始終是一個忠於漢室的臣子,這從他的經典代表作《短歌行》中就可見一斑,這首詩是他為求得賢才,也為表明自己心志而寫下的,開篇就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 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
    原題: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鸛鵲樓始建於北周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時期諸多的文人墨客登樓賞景後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光看題目都曉得詩的主旨了,即:春天想你,冬天想你,天邊想你,連夢裡都逃不過全是你,是你是你!由此可見,杜甫對李白的情深似海。隨便抽一首,全是滿滿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們共同來分享杜甫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 白雪,邊塞黃沙,那是岑參心中的烈馬狂歌!
    《河嶽英靈集》中這樣評價岑參的兩首詩:一曰"逸才"——"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一曰"幽致"——"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詩句間的風華綺麗,仿佛已然擁有了一個熱血英雄早年的標準形象。無媒謁明主,失計幹諸侯,少年岑參已經把英雄夢深埋心中。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 馬上相逢無紙筆,十首岑參邊塞詩!
    ※此詩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詩中說:「岑參兄弟皆好奇」。此詩就處處都體現出一個「奇」字。※這首詩與《逢入京使》寫作時間相近,約寫於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徵時。「磧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詩。從「辭家見月兩回圓」的詩句看,岑參離開長安已近兩個月了。詩人回顧兩個月的行程,如今宿營在廣袤無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輪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圓人未歸,看到唐軍在沙磧中列營而宿,寫下了這首絕句。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畢竟作為入選語文課本的一首古詩,我們打小就被要求背誦全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