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九易行客,品鑑更多詩和遠方
點右上角轉發,分享更多好友吧~
縱觀我國古代詩詞史,雪不僅僅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之一,也是詩詞裡常見的意象之一。概括來說,即雪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一首「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壚,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便讓世人感受到雪除了嚴寒,也有被寄託友情後的溫馨。「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詩詞裡的雪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今天向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便是一首與雪有關的經典名作。但它又不是一首純粹的寫景詩,而是唐代詩人岑參遠出塞外創作的一首氣勢渾然磅礴的邊塞詩。天寶十三載,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題中提到的武判官是岑參的前任,這首詩就寫於岑參在輪臺送武判官回京時。
一般來說,送別多表現離愁和鄉思。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卻把重心放到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八月飛雪上,從而造就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壯麗浪漫,氣勢磅礴的千古名句,令人嘆為觀止。而詩中岑參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也具有極強藝術感染力,歷來為人所稱道,甚至被稱盛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首先,詩的前四句「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為我們展現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雪景,即北風席捲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八月下起了大雪;就彷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千樹萬樹的梨花競相開放。相信讀到這裡,即便我們不曾體會詩人背後蘊含的情感,也為詩人如此浪漫而奇麗的比喻而讚不絕口。
緊接著的四句「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則是對雪所帶來的奇寒的描寫。即飛雪飄入珠簾,打溼了軍帳,狐皮袍子不再溫暖,絲綢被子顯得極為單薄;將軍的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顯然,岑參這裡從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動,表現出了「胡天八月即飛雪」所帶來的寒冷。
但相比較天氣的寒冷,送別武判官的心卻是熱情溫暖的。「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即無邊沙漠結成了百丈堅冰,憂愁的陰雲凝結在萬裡長空。在主帥的營帳中設宴擺酒為武判官送行,胡琴、琵琶、羌笛統統拿來助興。由此可見,詩中的送別並沒有感傷,反而是且歌且舞,開懷暢飲,歡愉到了頂點。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最終還是到了詩人與武判官分別的時刻。「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即到了黃昏的時候,轅門外已是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也吹不動,我在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早已經鋪滿了山路。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下馬蹄的印跡。
從最後送別武判官的情形來看,岑參對戰友武判官的真摯感情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寥寥數語,既表達了岑參對友人的惜別之情,也表現出了身為邊塞將士應有的豪邁精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顯然此時的塞外飛雪,不再是冷冰冰的無情之物,而是蘊含著詩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以及對友人回京的美好祝願。總的來說,岑參這首詩堪稱驚才絕豔,雪景之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歡迎您關注九易行客微信公眾號!堅持原創詩歌,致力詩性人生,助推文化復興。九易行客取義:思接九天,生生相易,且行且歌,逸詞雅客。新月雖常缺,初心願獨明。希望與諸君攜手同行,傳播中國原創詩詞文化,暢享詩性人生,推動國學進步,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長按關注,品鑑更多詩和遠方!
公眾號 ID: joyee-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