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細路祥》丨香港,何去何從?

2020-09-05 電影狗子

細路祥 細路祥 (1999) 豆瓣評分:8.5

導演: 陳果
編劇: 陳果
主演: 姚月明 / 麥惠芬 / 麥雪雯 / 張醒超 / 徐天佑 / 谷祖琳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1999-12-30(中國香港)
片長: 101分鐘 / 118分鐘(加長版)
又名: Little Cheung

細路祥(姚月明 Yuet-Ming Yiu 飾)6歲了,他有一個嗜酒的父親,一個好賭的母親,一個深居簡出的奶奶,還有一個被媽媽趕出了家門、從未見過的哥哥。
  

細路祥家中經營茶樓,這天來了一個6歲的送外賣女孩阿芬。父親不願收下,把阿芬趕了出去,細路路祥暗中找到阿芬,和她一同送外賣,一同分享小費。二人有了童真的感情。
  

細路祥向父親打聽哥哥下落,被父親痛打一頓。這時阿芬也被發現了偷渡客的身份,被遣返大陸。九七臨近,香港人的生活仍然是家長裡短,瑣碎八卦。細路祥聽說奶奶和一個粵劇大師曾經有過一段舊情,自稱奶奶男友的海叔有一個兒子,對細路祥特別好。
  

日子就這樣無驚無險的過。九七了。(豆瓣簡介)

這部電影是陳果導演的《回歸三部曲》最後一部。香港,1991,包含了太多的隱喻和歷史背景。

許多人將之奉為神作,而我卻看得不明所裡。

可能是那個年代的東西離我稍微有些遠了,引不起太多的共鳴。

也可能是陳果導演的作品與我而言找不到那種一觸即發的連接點。

包括《香港有個好萊塢》等等,即便看了影評,也不會留下太多印象,可能是一種遺憾吧。

也許過幾年再來看會有不一樣的體味。

於內地生活的人而言,香港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特別是比較接近的廣東地區。

香港的地位隨著時代的變化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她是一扇窗口,對內,對外。

香港是一個多種文化形態交織而成的產物,英國、菲傭、大陸等等,各色人等,帶著不同的習慣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最終所產生的東西,與日常生活中的個體而言,可能早就超越了政治的範疇,而是時間積累下來的點點滴滴的情感和脈絡。

在一種極端的混合中磨合,有不斷得因為各種原因撕裂和分歧,這期間,落到個體身上,時代的烙印塑造出來許多外生的因果和情愫。

一座城市,一種風貌,一種記憶。

時代的車輪緩緩而過,人群生生不息。

從1997到2020,一個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又站在了某一段歷史的關口,誰也不知,下一步,香港,將會被如何裹挾,如何定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又將如何抉擇,如何面對。

香江風雲能否續寫傳奇,它會更好?還是更壞?

1997年的時候沒人知道,有人歡欣鼓舞,有人垂頭喪氣,但最終,不都這樣過來了嗎?

何去何從,只管面對。

相關焦點

  • 麗·香港影展丨映後談 ·《細路祥》:他的生活史就是曾經的香港史
    9月14日,在濟南百麗宮影城《細路祥》映後場,濟南百麗宮影城董文欣和影評人馮小強出席並與觀眾分享了他們眼中的陳果和《細路祥》。董文欣:陳果,《細路祥》也應該是他「香港回歸三部曲」中的一部。馮小強:我們今天看的這部是99年的片子,是陳果「香港回歸三部曲」的第三部,他的前兩部分別是97年的《香港製造》和98年的《去年煙花特別多》。之前我們所熟知的香港導演都是拍商業片的,但陳果是拍香港文藝片的,大家可以把陳果對照到內地的「第六代」,它就類似於王小帥、賈樟柯那類導演,只不過它是香港導演,他的鏡頭對準的是香港的小人物。
  • 《細路祥》:由時代變遷而產生的共鳴感達到最充沛真實的效果
    這不僅是回歸三部曲的完美收篇,更流露出香港人對97回歸事件的本土化觀點,意外地沒有摻雜過分偏激的態度,一邊在緬懷即將逝去的美好光景,另一邊在懷揣著對未來的朦朧憧憬,這明顯有別於他大部分作品中對於大陸/香港關係的悲觀論調。本片是回歸三部曲裡面戲劇衝突最弱的一部,幾乎全片的孩童視角串聯起複雜而生動的人物網絡,從家庭成員到街坊鄰居,情節在瑣碎的流水帳記錄裡似乎難以找到敘事重點。
  • 《細路祥》:世界這麼大,有什麼好看的?
    與《榴槤飄飄》相同,《細路祥》也是描述小人物與底層社會,說到小人物,《細路祥》的主角細路祥恰好是小孩子。故事仍然發生在《榴槤飄飄》中香港的那片街區,阿芬還是那個阿芬,只是故事的主角由外來人阿蓮換成了土生土長的細路祥。這種表述是不太恰當的。
  • 今日推薦電影《細路祥》:一部講述真實香港的經典影片
    香港這座大都市在很多港片裡,都是一片繁華、燈紅酒綠的形象。比如,滿眼都是香車美女的《縱橫四海》(主演:),奢侈到用美金點菸的《英雄本色》(主演:周潤發、張國榮等)。而導演陳果則拍攝了香港除了豪華現代以外的那一面,他拍出了一個擁擠、破落、骯髒的香港,就像我曾經租住過的城中村一樣。
  • 08.19|壹克影院:《細路祥》
    本周展映:《細路祥》播映時間:8月19日周三 20:00《細路祥》中處處出現香港街頭巷尾的畫面,拍攝的機位和角度非常豐富,廣角鏡左右延伸展示出經典的香港街角鏡頭,帶著濃鬱的港味。,不遠處是《香港製造》裡面的中秋、阿龍和阿屏三人一起攜手過馬路,所有的故事交錯交集,都在香港每一處角落默默發生著。
  • 孟瑪影評:時隙之間的繁華與荒蕪 ——陳果電影《細路祥》
    而在《細路祥》的世界裡,時間點和時間點之間,是空白。在那一年即將到來之際,我從一線城市來到遙遠的貧困山區工作。相比起將要到來的時局變換,令我感觸更深的倒是這裡的荒蕪。原來鄉村的夜空可以有這樣多的星辰,生命的時鐘可以放緩到這樣慢的節奏。但我沒有去想過,那時,兩千公裡之外的香港,有人和我有著同樣的際遇。
  • 《細路祥》:1997年的香港是另一副面孔
    而作為陳果「回歸三部曲」之一的電影《細路祥》,講的便是一個叫阿祥的少年。 阿芬衝著維多利亞港喊著:「以後江主席一來香港就是我們的了!」眼中充滿著希望與輕鬆。祥仔爭辯道「香港是我們的!」兩人便笑嘻嘻的鬧了起來。阿芬和祥仔這兩個小孩,也正是暗喻著大陸和香港。
  • 他才是香港逼格最高的導演(不是王家衛)
    他原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獨立電影導演,但可能大陸不少人沒聽說過,他的影片少有在內地公映。原因嘛,你懂的。獨立魚的話雖誇張,但如果要說最具有香港本色,最能現實地理解和呈現香港,非陳果莫屬。他的「97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是記錄時代大潮之下的香港和香港人的最好電影。
  • 《細路祥》——童年結束了
    翻開了一部很老的片子了,99年上映的陳果的膠片電影——《細路祥》用了小孩子的視角,講述了97年香港回歸之前,周圍人事的變遷。阿芬說以後江主席一來香港,就是我們的了,而祥仔爭辯道香港是我的,阿芬代表著大陸,而祥仔就是香港。其實看片子時完全沒有深究那麼多,只是覺得阿芬對著維多利亞港灣喊出這句話的情景很動人,只有這一刻,阿芬的眼裡有光。
  • 即使看了那麼多港片,沒有這一部,依舊難懂香港
    多年以後再次翻出來,才發現原來我與《細路祥》隔著的是那近百年的香港史。即使我看了那麼多香港電影,但卻被香港電影五彩繽紛的商業「外衣」蒙蔽了雙眼,我依舊不懂香港。所以《細路祥》顯得更加珍貴,它繼承了當年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的寫實精神,啟用非職業演員,非常真實地記錄了港人在香港回歸前夕的心路歷程。
  • 想當年丨二十年後重溫《香港製造》,仍覺新鮮震撼
    香港導演拍歷史大部分都是失敗的,直到陳果的「香港回歸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和《細路祥》。高度娛樂化的香港電影習慣模糊歷史,戲謔現實,美化警匪和黑幫,又以武俠影射社會。把鏡頭對準市井小民,直面瑣碎人生裡的焦慮和絕望無異於票房自殺,沒人會那麼傻的。
  • 「鯰魚」就要來了 香港計程車行業何去何從?
    新華社香港4月25日電  題:「鯰魚」就要來了 香港計程車行業何去何從?  新華社記者 周雪婷  「香港是否需要專營的士(計程車)?」這個話題在香港連日來被反覆討論,乘客、的士業界、網際網路約車公司各執一詞。
  • 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劉德華第一個影帝
    2000年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香港紅勘體育館揭曉。2000年第一個香港版動作京劇《氣勢如虹定軍山》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帷幕,這是金像獎頒獎典禮首次在香港紅館舉行,整個頒獎場面是歷屆金像獎中最壯觀的一次。《千言萬語》是《甜蜜蜜》後第二部以鄧麗君歌曲命名的電影,許鞍華導演也投入了全部的激情和資源去拍攝,這也是本屆金像獎的大熱門,但最終只獲得了最佳電影。經常出演鬼片的老戲骨羅蘭,這次爆冷獲得最佳女主角,這一年66歲。
  • 幕後 | 香港有個好萊塢,細述這些香港製造的電影
    《細路祥》(1999),它們分別以青少年,中年,少年為主人公,描繪了1997年回歸前後時香港後巷風景,故也被成為「九七三部曲」或者「過渡期三部曲」。《細路祥》這裡以「97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細路祥》為中心,從再現香港後巷民族志的角度上重構來看。
  • 看完這部香港三級片,我與導演聊了聊
    一方面,作為香港最具本土特色的作者導演,他不像王家衛極盡曖昧之事展現情感湧動,也不像杜琪峯借動作題材揮灑江湖浪漫。陳果所代表的,是香港最草根階層的生活寫照,是用大時代裡的小人物來表現政治思考。事實證明劉德華的眼光沒有錯,在1998年的香港金像獎上,《香港製造》技驚四座,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而在金馬獎上也拿到了導演獎和原創劇本獎。《香港製造》電影講的是個什麼故事呢?簡單的說,就是香港回歸在即,幾位底層小人物的殘酷青春。
  • 49歲香港明星北大畢業,背後原因令人驚呼不已
    近日,49歲香港男藝人馬浚偉發布微博稱,自己已通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順利畢業。除了結束北大的課程外,馬浚偉還在微博表示,打算在今年9月攻讀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的兩年課程今天萌奇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探討,怎樣把孩子培養成擁有學習熱情、積極向上的態度~01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俗語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樣的,父母也會影響孩子最深的老師。尤其是當孩子還小,父母的一言一行總是會被孩子所模仿。在當下,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孩子也愛玩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iPad。
  • 臺灣又該何去何從?
    拜登拉回美國走向,臺灣又該何去何從?拜登上位後,面對的將會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一個混亂不堪的外交,雖然還是會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但卻不會像川普政府那樣喪心病狂。而一直緊抱川普政府大腿的臺灣地區,最終又該何去何從?隨著拜登團隊上臺,國際局勢將會漸漸清晰化,美國當初對中國的抹黑與造謠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澄清。
  • 香港回歸20周年,不可錯過的7部電影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在這20年的過程中,香港電影用具有象徵意義的鏡頭,真實地記錄下發生在這裡的香港情愫。
  • 「大眾化」不足、「娛樂性」過剩的香港電影何去何從?
    這期間,沒有一家香港電影公司和日本侵略者合作,日本妄圖利用香港電影業製作敵偽宣傳電影的陰謀破產。這段歷史成為香港電影界引以為傲的佳話。香港回歸以來,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香港電影產業遭受重創,香港影人和產業將發展重心轉移到內地。恰逢中國內地電影產業持續開放創新發展,香港影人在內地延續了香港電影的精髓,兩岸三地影人融合併進,同時也共享到內地電影產業發展的「紅利」。
  • 香港電影資料館:100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第1頁:香港電影資料館慶10周年 第2頁:百部不可不看的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為慶祝成立10周年,邀請此間資深影評人、學者,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並於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