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全民手寫硬筆組冠軍本冠:這就是書法最好的時代!

2021-02-08 方正手跡



2019方正全民手寫大賽

3949份參賽作品

線上60.4萬人關注

在近乎4000:1的選拔中

什麼樣的作者才能脫穎而出呢?


都說字如其人

今天,就為大家請出

硬筆組一等獎獲得者——楊鐵成

硬筆組一等獎  楊鐵成


此幅作品清雅娟秀,格調高古,筆法嫻熟、細膩、流暢;字體結構嚴謹,大小錯落,疏密有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整體章法,所書東坡題跋數則,採用手札形式書寫,中間用一條紅色細線隔開,形成自然的兩個部分,既舒朗自然,又嚴謹細膩,行氣十足,給人以美的感受。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 丁謙



楊鐵成,男,70後,祖籍山東濱州,現居河北石家莊。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書協會員,國家教育部中國書畫等級考試高級硬筆書法培訓師(最高級)。



手跡菌:作為本屆大賽硬筆組一等獎的獲得者,能否分享一下您從接觸書法到愛上書法的心路歷程呢?


楊鐵成:首先,感謝方正提供的這個比賽平臺,才讓我有機會得到這個獎項!喜歡書法,主要和我從小的生長環境有關係。我出生在農村,父親是一名老師,他的字就挺好。從小寫作業父親就要求我寫工整,祖父更是從小教育我說「把字寫好,是一個人的門面」。在我小學二年級的一個冬天,祖父步行到離家20裡地外的鎮上買來了毛筆、硯臺、墨汁,還有一本字貼,我記得非常清楚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我平時放學後會拿出毛筆練習,雖然寫得差,但是會得到祖父還有鄉親們的誇獎,自己的心裡感覺美滋滋的~逐漸也就喜歡上了書法,一直到今天,我還保存著這本字帖。

誇獎使人進步!


手跡菌:書法陶冶性情,所以才字如其人,能為我們講講您的硬筆書法演變史嗎?楊鐵成:一開始喜歡書法,是從毛筆書法開始的,但是我上初中的時候,正好趕上硬筆書法熱席捲全國,杭州老一輩的硬筆前輩創辦了《中國鋼筆書法》雜誌。市面上的硬筆書法字貼也相對的比較豐富,像龐中華老師、吳玉生老師、李放鳴老師、王正良老師、還有史小波老師、楊再春老師,還有現在草書大家王厚祥老師的字帖,我都買過,也都有臨寫過,字帖買回去以後都是當寶貝一樣的保存和學習。後來隨著眼界的開闊,明白了書法的學習要取法乎上的道理,所以,現在硬筆以臨摹傳統的毛筆法帖為主要學習途徑。

楊鐵成書法作品

手跡菌:您在精研書法的這些年最重視哪些方面的積累?有什麼樣的技巧總結可以分享給我們正在練習書法的小夥伴嗎?


楊鐵成:第一要勤奮臨帖,每天得拿出固定的時間來練習。第二要有自己的想法,臨帖的目的,是把臨帖的東西加上自己的理解運用在創作上。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對創作有用的,可以直接拿來用;另一部分可能是和自己的性情不合的,那這部分就要去掉。第三還有一個挺重要的積累是加強文學方面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加強文學方面的學習對創作、眼界等方面的提高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書法的學習,首先勤臨帖並且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因為書法作品最終呈現在觀者面前的就是書寫者本人的思想,抒發作者本人性情,要想較好的把作者內心的感悟通過筆墨的形式表現出來,加強文學修養又是重要的條件,三者缺一不可!


手跡菌:您認為書法給您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和影響?


楊鐵成:書法對我個人的成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為什麼這樣講呢?第一,通過學習書法,我個人的心性變得更加細緻,我本來是一個有些粗心大意的人,但是書法要求必須能細心才能把字寫好。第二,增強了我的專注力,如果精神不集中的話,字也寫不好。第三,提高了我的文學知識,因為寫書法的過程中,所寫內容經常用到一些古詩詞和古文,這無形中也對我的文學水平起到了一個很強的推動和促進效果。第四,通過學習書法,能對本人的精神起到一定的愉悅作用,比如說寫了一張比較滿意的作品,會讓我感覺到心情非常愉悅。第五,書法的學習讓我有了一個夢想,有一個目標,有一個奔頭。人一定要有夢想,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這個過程,會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更有意義。第六,通過書法的學習,認識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那些書友同道在一塊聊天的時候,一方面促進了我的學習,另一方面也開闊了我的眼界。書法學習帶給我的很多東西是用語言難以表達的,對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有價值觀的正確樹立也有積極的影響。



手跡菌:這些年您作為一名書法踐行者,開辦書畫院,傳道授業,對於初學者您有哪些建議?對於書法藝術的探索,您有什麼樣的期望和寄語呢?楊鐵成:現在社會的大環境比我小時候要好很多。我小時候學書法,字貼比較少,一是品種少,還有就是印刷量也少。不像現在這個環境這麼好,各種書體、各個名家的字帖應有盡有,學書法的硬體條件比原來要好很多。從軟體方面來說,現在好多大學都開辦了書法專業,這對書法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為這些學生都是科班出身的,都受到了正規的訓練學習,這個在我們那個年代是不敢想像的。對於書法藝術的探索,我想說的是,不管是科班出身還是自學的書法愛好者,都要從傳統中學習,從傳統的優秀法帖中汲取營養,這是唯一的一條道路。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只有花大力氣深入傳統學習,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書法之路沒有捷徑,如果有,那可能就是楊鐵成這樣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執著,為夢想不斷前進,最終修煉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吧!2019年方正全民手寫大賽告一段落,但是書寫不會停止,下一期大咖會是誰呢?一起拭目以待~本期福利:小夥伴萌有什麼問題想對冠軍本冠說,請在留言區大膽分享,點讚最高的留言可能會收到冠軍親自解答喲~



第二屆方正全民手寫大賽由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北京方正手跡數位技術有限公司主辦,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中國設計師沙龍、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以「手寫中國」為主題,號召大家重新提起筆來,共同書寫華夏,齊力傳承文明,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大賽自2019年6月開始徵集,歷時5個月,攜手合作夥伴開設有道雲筆記、西窗燭、中國國家博物館三個分賽區,共徵集參賽作品3949份,獲得60.4萬人關注,掀起全民手寫浪潮。

西窗燭投票|這古詩詞竟有兩幅面孔!90%的人被坑過?

@手寫青年:明明有顏值,偏偏靠實力

手寫圈最常用的筆名套路,都不簡單!

全民手寫|首輪投票開啟,二輪徵集來戰!

夏日國潮|手寫圈制霸新賽事,等你來戰!


相關焦點

  • 手寫字投稿作品(六)希琪手寫
    〖手寫字投稿作品〗第六份投稿不能稱呼勇士了這次是位女俠🙇‍♀️來自於投稿者ID:希琪手寫
  • 男子手寫書法失物告示火了!筆力勁挺,龍飛鳳舞,網友:一看就有功底
    網友拍攝的圖片裡,是一張全部用書法手寫的告示。筆力勁挺,龍飛鳳舞幾行大字:本人昨夜在小區見到一個女士手提包,失主聯繫我!旁邊還細心畫了撿到的失主的包圖案。「第一次看到書法寫的告示,很有心思,字體一看就是有功底的人寫的。」
  • 低劣手寫體字庫、學生字帖,危害社會大眾!
    權威傳媒等廣泛使用低劣手寫字庫,學生描摹低劣字帖則說明國家有關部門缺乏應有的把關措施與有效的管理。一言一蔽之,都是缺乏審美力惹得禍——即以前書法美育的缺失,造成了字庫手寫者的眼手俱低、字庫審定者以及廣大受眾沒有審美力。
  • 臺灣硬筆書法冠軍葉曄:每天10分鐘,人人都能輕鬆寫出一手漂亮字!
    葉曄臺灣硬筆書法冠軍- 華人藝術類暢銷書作家:出版《美字練習日:靜心寫好字》、《美字工學》、《美日·美字》、《21天美字計劃》等著作;- 獨創《葉書體》,並榮登2016年、2017年臺灣金曲獎表演舞臺字幕;
  • 【乾貨教程】教你怎麼做出有逼格的《後浪》手寫書法飛白體
    這個圈子很小腦洞卻很大我們並非什麼大師卻不知不覺狗血十年我們苦於創意枯竭卻總想著異想天開發現更多有趣好玩的ideas就在嘿設計……很久沒有給老鐵們安排實打實的乾貨內容了,今天趁入夏的這個好時節,給大家安排上了,說到今天的這個乾貨內容,不得不說下前兩天火得一塌糊塗的B站五四青年對話短片
  • 李尖尖手寫體入字庫,一手學生體能否傳遞書法正能量,你怎麼看?
    ,一手學生體能否傳遞書法正能量,讓更多的孩子愛上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書法呢?明星的手寫體入方正字庫,她不是第一位,之前也有過不少明星的手寫體入了方正字庫,諸如美女導演徐靜蕾,新生代演員王珞丹、還有明星帥哥井柏然,他們的手寫體都曾經入過字庫,也深得學生們的喜歡,尤其是徐靜蕾,她的字跡別開生面,自成一體,我們稱之為」靜蕾體」,也有不少學生學習這種字體,而新生代演員譚松韻的手寫體也入方正字庫,同時也帶來了一場關於書法的大討論。
  • 他4歲練書法,20歲為87版《紅樓夢》手寫字幕,字跡不輸印表機
    引言:經典永不褪色,在中國電視劇發展的歷程中,87版的《紅樓夢》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也是影視界公認的「不可逾越的經典」,這是70後、80後青春時期爭相追捧的神劇,其中讓很多觀眾最難以忘懷的,便是那手寫的「字幕」。
  • 日文手寫字大賽獲獎作品出爐!太好看了吧!
    上周的「日文手寫字」投票結果出爐啦!想看全部入選作品的戳▼日文手寫字大賽入選作品出爐!
  • 《這!就是街舞 第三季》這就是街舞,這就是街舞最好的時代
    這街3終於在2020年的國慶期間結束了,節目方突破以往的提前錄製形式,採取了線上直播的形式以7小時30多分鐘的超長時長為大家帶來一場全方位的街舞決賽盛宴,當然這種嶄新的形式不免會被一些觀眾或者這街忠粉冠以街舞節目不純粹,主辦方為求利益耍手段等「罪名」,但不得不說,這街從5月份到10月份這幾個月的時間,確實為大家帶來太多太多印象深刻的好的作品,作為一個不是街舞圈非專業純觀眾的心態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的觀後感
  • 大學全面進入「無手寫」時代?懷念手寫的從前
    ▼  近日,一篇《大學全面進入「無手寫」時代:PPT取代板書、拍照取代筆記》的報導引起了大家對於手寫板書這一技能的懷念。資訊時代,QQ、微信、微博的廣泛應用,在鍵盤上快速敲下一個個字,卻很少再會拿起筆,在紙上工工整整寫字。這個時代的確帶給我們很多便利,可我們是否該大力提倡「無手寫」模式呢?  「無手寫」成主流,方便但不深刻  我覺得用PPT授課,對於老師來說更加方便,像圖片視頻這些用板書無法展示,PPT可以提前準備,板書寫得慢,比較浪費時間。
  • 小學生練書法,寫出令人羨慕的「列印體」,手寫作業成網紅
    小學生練書法因此在古代,一個讀過書的人可能文章詩詞寫得並不好,但字一定是必須寫得端莊秀美的,詩詞文章做得好但字寫得差,估計也是難以考取功名的,因為考官第一眼看的就是字,字不行,文章也就不會看下去了大概七零後這一代去看爺爺輩的字,大體都還寫得有章法有味道,但從八零後這一代開始,就普遍不太注意書寫的規範性了,大家都憑著自己的習慣寫字,隨意地把筆畫「湊」起來寫成一個「字」就算完事。
  • 夢幻西遊:全民PK冠軍「夢斷武神壇」,指揮明明被紫禁城團隊開除
    2019年的武神壇之戰,珍寶閣服戰隊一家獨大,9聯8冠,豪取6連冠,與百花村並列歷史最好成績,珍寶閣王朝可以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不可阻擋!與珍寶閣服戰隊相比,老牌強服紫禁城服戰隊,今年在群雄逐鹿中拿下了3連冠,可惜在服戰的舞臺上,他們一冠難求,就拿下了一個亞軍!
  • 這是一個收藏古錢幣的最好的時代
    第一季度以來,全民宅在家裡,必然催生了線上內容的消費,大家不僅僅是在刷劇,購物,還在求知若渴的進行學習。古錢幣收藏雖然是聽上去是個老派的行當,然而在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帶動下,展現出勃勃生機。而我們又應該怎樣端正心態去面對去學習它呢?
  • 所謂的英文書法應該稱之為書法還是藝術字
    所謂的英文書法應該稱之為書法還是藝術字,或者別的名詞?文/讀美者這篇文章,是引自讀美者對於一個問題的回答。所以,如果以嚴格的,狹義的概念,英文書法,不是書法。只是手寫體。就象,同樣的字母文字內容,以不同的手寫體,去展示它。為什麼書法不止是手寫體?如果以手寫體去理解書法,那書法是什麼?
  • 日媒:日本發現最古老《論語》注本手寫本
    原標題:日媒:日本發現最古老《論語》注本手寫本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27日報導,中國儒家經典《論語》的注本《論語義疏》手寫本近日在日本被發現,該手寫本最早出現於6到7世紀。參與考證工作的慶應藝塾大學研究小組介紹說,該古本很可能是傳世品中最古老的一部《論語》相關手寫本,從中國傳到日本後在寺院或藏家手中妥善保存至今。報導稱,《論語義疏》於12世紀前後在中國失傳,清乾隆年間由日本傳回中國。
  • 高三學生書法漂亮,英文手寫體驚豔眾人,談經驗:要穩住!
    高三學生書法漂亮,中英文都好看,談經驗:要穩住用簡單的語言,闡述傳統的藝術,大家好,我是不二齋,距離2020年夏季高考還有不到20天了,馬上面臨考試的高三考生除了調整好作息、注意飲食、放鬆心情,還有一點需要提醒自己,就是要注意考試時的卷面書寫
  • 北京閱讀季|「閱讀+科技」對話,全民閱讀的雲時代
    在第八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盛典上,舉辦了一場「閱讀+科技·科技創想—全民閱讀的雲時代」對話,來,我們一起聽聽業界大咖們的聲音吧。面對這些難題,用技術或者用網際網路的能力能夠賦能到青少年的閱讀,也就是實時獲取數據的能力,很容易把青少年的閱讀能力進行提升。我們做知識產品的時候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過去我們做一個知識產品一本書就是完美的成品。做網際網路知識產品的時候發現,一本書其實是完美的半成品,只有讀者讀了,這本書才可能變成一個完美的成品,今天做音頻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感受。
  • 30個案例實操,讓你秒懂手寫字體設計的商業變現技巧!
    講師會從字體的認知到臨帖,到手寫實操,最後講解如何與字庫合作。讓大家學完本套課程,可以迅速完成商業變現!!從零講起,讓大家系統完整的學習手寫字體的基礎理論及技巧手法,同時注重培養思維,做到舉一反三,書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 54歲鞏俐​手寫口號致敬中國女排,書法鏗鏘有力,宛如書法家
    近日,54歲鞏俐手寫口號致敬中國女排,她所寫的書法也在網絡曝光,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鞏俐的書法鏗鏘有力,形成了獨特的&34;,宛如一名書法家。這麼好看的字體,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鞏俐的另一面。不僅如此,鞏俐作為一名演員,也緊跟潮流。
  • 山西農大一研究生手寫漢字發微信
    1 第一條微信就是手寫獲得了很多點讚好評  在李元浩的微信朋友圈裡,記者看到,無論是心靈雞湯、早晚安語、勵志格言,還是詩詞小說、近期規劃、節日祝願,都是圖片格式,每一篇都是先手寫在紙上,然後拍圖上傳,別致而有新意。從2014年2月22日註冊微信起,李元浩每發一篇微信就用這種形式,手寫微信已經成為他的個性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