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無可奈惟求儉——儉以濟貧篇

2020-12-23 看人潮看繁華看落幕

本文標題取自於清朝王永彬先生的作品《圍爐夜話》,當一個人走投無路與生活中處處碰壁,一貧如洗之時,能讓他渡過難關的唯一方法便是節儉。

物質上的貧窮,精神上的愚笨,可以說是困擾人生,讓無數人唉聲嘆氣的兩大難題了。那麼,掙脫桎梏,擺脫這兩大束縛的最好方法便是儉樸與勤奮。儉以濟貧,勤以補拙。人活一世,難免會有不盡人意,進退兩難之時,然而經歷窮困潦倒,也並不代表你的才智本領不夠,而是有相當一部分外部因素幹擾。

與「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曹操;「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的孫權相比,劉備的出身顯然是寒磣了不少,然而一個寄人籬下的無名小卒最終卻能與二人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實屬不易;而明太祖朱元璋早期也經歷過一無所有的窘境,甚至當過和尚要過飯,最終卻還是一鼓作氣擊敗陳友諒,開啟四百餘年的大明王朝。可以說,你所取得的成就很大部分取決於你自己的內心的境界。

(圖為三足鼎立之勢)

所以說,人活一世,窮困潦倒,走投無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那麼,面對貧困的時候,便只剩下抗爭,而首要前提便是節儉。 《周易》中的《節卦六十》把當時人們對於節儉的態度也分為了三種,其中最可貴的是「甘節」:把節儉當做樂趣,打心底裡的喜歡節儉;其次是「安節」:能夠安於節儉,不浮躁,不抱怨,不去追求豪華奢侈:最壞的是「苦節」:將節儉當做是一種苦差事,哀怨人生。那麼,三種態度,便產生了三種不同的人生結果:「甘節,吉」——甘於節儉,前途吉祥美好,萬事如意;「安節,亨」——安於節儉,做事會通達順利,馬到成功;「苦節,兇」——苦與節儉,命途多舛,才高運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切記!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將節儉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定能前途似錦,馬到成功!

寫在最後: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看人潮看繁華看落幕」,會和百家號同步更新!

相關焦點

  • 「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你為何是窮人?是命中注定嗎
    俗話說「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錢是真的不夠用嗎?有人一個月賺3000不夠花,有人一個月只有1000卻還有剩餘。當然那些透支的人會說「人生就這麼一回事,有人攢一輩子錢,臨終的時候終於住進了新房子,有人很早的時候就住進新房,等臨死的時候終於把貸款還完了,要是你你選擇前者還是後者?」
  • 夜翻書|「儉」的註腳
    「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周易》中這樣說:「君子以儉德闢難。」意為「儉」之德行實在是意蘊深厚,不僅可以避免因奢而敗,遠離各種難以預測的禍患,還可在特殊時期闖過難關,擺脫困境。老子說,自己有三寶,其中之一就是「儉」。孔子之所以對顏回評價甚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欣賞他的「儉」。有了這「金鐘罩」和「護身符」,面對任何艱難之境都會從容不迫,處之泰然。
  • 【煥雲禮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原典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
  • 字裡行間|儉以養廉:非儉無以養廉 非廉無以養德
    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廉是為官者的第一要務。儉與廉作為兩種重要的品質,常被並稱。人們常說儉以養廉,強調節儉可以培養廉潔的作風。為什麼將「儉」與「廉」連在一起?又為什麼說「儉」能夠養「廉」呢?《說文解字》解釋「儉」為「約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注釋「約」字時說:「約者,纏束也。儉者,不敢放侈之意」。可知,儉的本義即為約束、節制,是指一種自我約束、自我克制的思想與行為,後引申為節儉、儉省等道德範疇內的含義。《說文解字》解釋「廉」為「仄也」,段玉裁注釋時說「堂之邊曰『廉』。」
  • 《論語》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夫子溫,溫和,不走極端,讓我想起溫文爾雅這個詞,不帶有許多的強烈的個人特色,比如李雪,李敖,金星之類的人,很出名,有人很喜歡,但是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溫和,有些極端。而孔夫子是不疾不徐的,他知道他要走的路,內心是坦然的,不會急於求得什麼,才會溫和,平穩。良,是善良。
  • 孔子的風採: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夫子不論到哪個國家,必定聞知那個國家的政事,是求知打聽得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得來的呢?」子貢說:「夫子以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而得知。夫子求的方法與別人求的方法不一樣啊!」
  • 老子《道德經》:儉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高級的生命智慧
    儉為人生根本之道。 老子《道德經》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聰明智慧的人,知道只有守住這三寶才可以長存,而儉為當下最直接的修身之道。他們願意法於自然,返樸歸真,去奢從儉,少私寡慾,從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之人生至境。 塵世喧囂,物質的極大豐富容易使人迷失心性,儉就是收斂,收斂我們內心的貪慾,去掉修飾、雕琢、虛偽,回歸素樸,以呈現出自性的本真與澄明狀態。
  • 【北嶽風】於「食」中汲力,揚「儉」之燈火
    【北嶽風】於「食」中汲力,揚「儉」之燈火 2020-12-18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至恭至儉的正考父
    正考父不僅謙虛謹慎,同時又至儉至勤。青銅鼎上的銘文說他「饘於是,鬻於是,以餬餘口」,以粥為食,僅僅自足餬口,不敢求多,簡樸至極。春秋時期,貴族們鐘鳴鼎食,奢侈成風,即便是齊國的賢大夫管仲也未能免俗。管仲有三處府第,手下的人員任務很輕,都不多做事。孔子批評管仲不節儉,並說他「管仲之器小哉」。
  • 溫良恭儉讓的貓
    因為我遇見了「溫良恭儉讓」的貓。在一繁華的商業綜合體中,有一間不知是否叫「貓咖」的機構,用鐵籠養了許多貓供人們欣賞,也有兩隻拴著的,以供人們體驗一把「擼」的感覺。門前最顯眼的地方有一隻比較特別,是被放在一張桌上的籃子裡的。大大的圓臉,大大的眼睛,任人撫弄,幾乎不動。乍看還以為是一個玩偶,其實是真實的生命。這是讓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萌」,連我也忍不住去排隊「擼」了一把。
  • 「溫良恭儉讓」歷史典故,不是郭濤「第一次打女人」的藉口
    郭濤在書中以撒狗糧的形式說把「溫良恭儉讓」當做衡量女人的標準,我覺得「溫良恭儉讓」不光只是來要求女人,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能有這種思想。「溫良恭儉讓」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不給對方壓力,以一顆寬厚的心,去對人,對事,對物,提現出包容與謙讓。尤其在這個有些略顯浮躁的社會裡,更需要我們去「溫良恭儉讓」,少欲知足,放下私慾還一片寧靜祥和的藍天。
  • 【清風堂】壽本乎仁樂生於智 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清風堂】壽本乎仁樂生於智 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2020-07-07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德經》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世有儉,儉者適度也,過和不及皆是不能持久,唯有儉無不及亦無過,陰陽平衡而得一,天得一寧,地得一靜,人得一久!飄風不可終朝,暴雨不可終日,天為之,尚不可久,何況人?所以儉乃保持順應天道,無過無不及方可久!廣者持久也。不敢為天下先,物極必反,物壯易老,物強易折,樹秀於林風必崔之,槍打出頭鳥!聖人持而不有,功成身退!
  • 小富靠儉,中富靠勤,大富靠……
    用一句老話來說,就是「小富由儉,中富由勤,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這樣的人往往安於現狀安穩,覺得能湊合過日子就行了。小富由儉,小富即安,常足也是另一種不足,因為不願改變現狀。一般來說,在無法開源的前提下,節流往往就是通向富裕最快捷的途徑。但是放眼望去,沒有誰是光省錢省下幾百萬幾千萬的,也沒有哪個家庭是靠節儉成為豪門的。
  • 郭濤:你知道「溫良恭儉讓」後,還有一句「忠孝勇恭廉」嗎
    他衡量女性有五字標準:溫、良、恭、儉、讓他說自己的妻子全都做到了。她的妻子要做什麼呢?從早到晚,送孩子上學、幫父母做事、陪孩子寫作業、哄孩子睡覺排得滿滿的,還要分攤郭濤的雜事。這不是就是家裡的全職保姆+司機+出納嗎?
  • 送別中國茶界泰鬥張天福:一葉香茗伴百載,儉清和靜人如茶
    中新網福州6月6日電 題:送別中國茶界泰鬥張天福:一葉香茗伴百載,儉清和靜人如茶  作者 林春茵 劉文標  6月6日,福州,海內外各界近千人來到福州市殯儀館,送別中國茶界泰鬥張天福。  兩天前,張天福病逝於福州,終年108歲。
  • 電視劇要「瘦身」-注水,集數,長劇,電視劇,趙公元帥,劇目,臺長,儉...
    然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特別是當「奢」與經濟利益捆綁在一起時,「入儉」就更難了。唯其如此,為了提高電視劇質量,就更需要採取有力措施,擠幹「水分」,扎紮實實用「乾貨」和「硬貨」去贏得觀眾,從而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 由儉入奢的一次消費升級,保友金豪b體驗分享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於是便有了這次更換金豪b的分享。雖然很繞口,但是金豪b是保友(Ergonor)旗下聯友椅業的明星產品。之所以有這樣的魔力能夠吸引很多人去選購是因為當下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決定的。一把好的椅子能夠讓人從臀部到腰部和背部減少壓迫,對於像筆者這樣從事文字編輯工作需要坐在電腦面前賺錢的人來說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