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標題取自於清朝王永彬先生的作品《圍爐夜話》,當一個人走投無路與生活中處處碰壁,一貧如洗之時,能讓他渡過難關的唯一方法便是節儉。
物質上的貧窮,精神上的愚笨,可以說是困擾人生,讓無數人唉聲嘆氣的兩大難題了。那麼,掙脫桎梏,擺脫這兩大束縛的最好方法便是儉樸與勤奮。儉以濟貧,勤以補拙。人活一世,難免會有不盡人意,進退兩難之時,然而經歷窮困潦倒,也並不代表你的才智本領不夠,而是有相當一部分外部因素幹擾。
與「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曹操;「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的孫權相比,劉備的出身顯然是寒磣了不少,然而一個寄人籬下的無名小卒最終卻能與二人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實屬不易;而明太祖朱元璋早期也經歷過一無所有的窘境,甚至當過和尚要過飯,最終卻還是一鼓作氣擊敗陳友諒,開啟四百餘年的大明王朝。可以說,你所取得的成就很大部分取決於你自己的內心的境界。
所以說,人活一世,窮困潦倒,走投無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那麼,面對貧困的時候,便只剩下抗爭,而首要前提便是節儉。 《周易》中的《節卦六十》把當時人們對於節儉的態度也分為了三種,其中最可貴的是「甘節」:把節儉當做樂趣,打心底裡的喜歡節儉;其次是「安節」:能夠安於節儉,不浮躁,不抱怨,不去追求豪華奢侈:最壞的是「苦節」:將節儉當做是一種苦差事,哀怨人生。那麼,三種態度,便產生了三種不同的人生結果:「甘節,吉」——甘於節儉,前途吉祥美好,萬事如意;「安節,亨」——安於節儉,做事會通達順利,馬到成功;「苦節,兇」——苦與節儉,命途多舛,才高運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切記!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將節儉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定能前途似錦,馬到成功!
寫在最後: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看人潮看繁華看落幕」,會和百家號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