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大唐有了李白從此就有了浪漫,李白仿佛是來自天上的神仙,他以自己浪漫華麗的文採徵服了盛唐、徵服了時間。
我們覺得李白這一生浪漫肆意,「貴妃研磨、力士脫靴」,這些任務對於皇帝而言是多麼的重要,他們的身份豈是凡人可肖想的,但是李白卻不在乎。
就是他的這一份豪邁與無畏,讓我們忽略了藏在他心中的失落與孤獨。
我們都以為讀懂了李白的詩歌,就讀懂了李白這個人。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們看到李白對於情誼的珍視與感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們看到李白那一股無人能與之匹敵的自信與豪邁;「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一句足以與「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而相媲美,面對於老友的離別,他們同樣以豁達的態度面對,不要懼怕分別,我們心在一起,重要的是有再見的機會。
李白放在現代絕對是一個人質量有保證且極其高產的詩人,正因為如此眾多的筆墨,讓我們一時挑花了眼,不知道那一首最好、不知道那一首最能表達他的心情,於是我們憑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以自己的方式來解讀穿越時空的那時寫詩的李白。
就像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我們忘記了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需要糖果。因為李白天性豪邁、很多事都會大而化之,所以我們忽略了藏在他內心深處的寂寥與落寞。但是盛唐的那一抹月光,卻溫柔地承載了李白所有的失落。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看到作為遊子的李白對於家人的思念;「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樣極度浪漫的背後,我們看到了李白滿腹心事無人訴予的痛苦,他只能將滿腔的愁情寄託於月光,期望它能知曉自己的心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我們好像只看到了李白不服輸的倔強,李白那及時行樂的樂觀的態度,但我們卻忽略了那一抹隱隱的不甘,他何嘗不想意氣風發,但是時運不濟,他只能大度豁達的開導自己,一切都會好的,終究會過去。
我李白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李白對於人生是無盡的充滿了期望,所以我不會難過,只是偶爾我也會寂寞,也會想是不是有人可以理解我這一份內心深處的孤寂。
還好千載明月,高掛於空,它溫柔地伴我走過了人生無數個春秋,包容了我所有的傷痛與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