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殖民的先鋒,還是中國的朋友:如何評價民國政治洋顧問莫理循?
對於英國他也是多加美化,他矢口否認英國在鎮壓義和團運動中的滔天罪行,一口咬定是其他國家幹的。莫理循在1901年,向全世界揭露了俄國在聖彼得堡強迫中國籤訂不平等的12項草約的事實。頓時,輿論大起,清政府和俄國都面臨著巨大壓力,最終這個草約也是不了了之。因為這件事,莫理循對俄國的侵略之心深表厭惡。
-
「日不落帝國」幾乎侵略了整個世界,為何殖民地卻沒有太多怨言?
奇怪的是,儘管英國通過侵略成為日不落帝國,但很少有被侵略國家討伐英國這種行為,相對比法西斯在二戰時期的行為對比,不由得讓人升起深深的好奇。其實,與其說英國侵略國家,不如說英國擴張的是文明勢力,使用的是經濟手段而不是殘忍的屠殺手段,當然,無論那種侵略都是不可饒恕的,只是激起的民憤強烈程度不同而已。
-
陳映真 | 香港,殖民不等於文明開化!
日本人說,日本侵略東南亞的戰爭為今日亞洲的獨立和經濟發展奠基。日本人和少數不肖的臺灣人,異口同聲說,日本統治帶來以日語為「國語」共同語的制度,帶來現代文官制度下廉潔﹑效率的統治;帶來了公共衛生,現代教育……。總之,殖民化即現代化!
-
日本殖民臺灣對回歸後的香港的啟示
時至今日,觀乎臺灣的社會、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依然有深深的日本殖民印記。部分的臺灣人,對日據時期依然抱有某些程度的懷念,甚至有強烈的日本身份歸屬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日本在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是非常的成功。那麼,成功的關鍵在哪裡?對於現代社會的國家歸屬感、民族自豪感、身份認同等有沒有借鑑意義?一,統治機構。臺灣總督府是日據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其首長為臺灣總督。
-
韓國視日本為死敵,根本原因是因為近代被殖民統治35年嗎?
日本能夠在二戰前期國力迅速發展,和對朝鮮的殖民掠奪是有著直接關係的。而35年的殖民統治,僅僅只不過是日本對韓侵略歷史中的一部分。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其實日本不止一次把主意打到了朝鮮半島上。如果熟悉朝鮮和日本歷史的話,我們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只要日本國內局勢穩定,他們就肯定會把自己的主意打到朝鮮半島身上。
-
近代日本對中國東北畜產資源的掠奪
而日本土地有限,畜產資源不足,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外。1913年以後,日本根據其侵略需要,以「滿鐵」為依託,陸續在中國東北設置了各種畜牧業研究機構,從事相關試驗。顯然,這些畜產試驗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提高中國東北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為了滿足日本國內對畜產品的需求和對外侵略戰爭的需要,屬於日本對華畜產掠奪的一部分。 中國東北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畜產資源十分豐富。
-
亮眼數據與血淚——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經濟狀況
客觀上的發展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經濟確實取得了發展。農田的開墾使得耕地面積稍微有所增長,1912年在半島各地還設立了規劃和實施農業新技術的機構,在殖民時期半島的農業實現了現代化。半島的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吞併時半島的工廠僅有151間,到殖民末期已達7142間,尤其是在「九·一八事變」後,半島的工業化進程加速,以更好地為日本的侵略服務。該時期半島還大興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看,殖民時期半島的GDP增長迅速,國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獲得增加,這些都是日本殖民時期半島取得的經濟建設的成果,在客觀上要予以承認。
-
精修 | 文化侵略有多可怕?我們曾經最危險的時候
英國霸權衰落後,放心的把印度交給了英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奴才。所以印度還是那個印度,和英屬印度時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換了印度籍的總督,依然視英國為爹。當然,沒有英國,也不會有甘地和尼赫魯的今天。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瘋狂的在中國創辦大學進行文化侵略。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從「日不落帝國」到現在只是英國的英國!為什麼衰敗的如此之快?
英國是老牌的歐洲資本主義強國,曾幾何時更是歐洲強大的代名詞,發展到頂峰時,包括它自身的國土面積和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土地計算,達到了地球大陸面積的四分之一!而且還不算它可以實際控制的海洋面積,所以又稱「日不落帝國」意為太陽照射下的土地都有英國的地盤兒!
-
二戰時,日本侵略了那麼多的國家,為什麼不敢佔領中國這一地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全球先後有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被侵略,將近二十億人口被迫捲入戰爭中,作戰範圍大至二千二百萬平方千米。最後以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
1940年美國譴責日本,不是因為發動非正義戰爭,而是因為欠錢不還
美國前國務卿史汀生說:世人都知道日本有德意兩個盟國,其實我們才是日本最好的盟友。如果美國停止供應物資給日本,中國人將很容易打敗日本的侵略。日軍在南京的入城儀式在中國的強烈反對下,美國終於在1938年7月開展了所謂的「道義禁運」,即美國要求國內飛機公司不要再向日本出售飛機和零件。
-
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對山東的侵略
引言一九三七年七月七目,日本侵略軍炮轟蘆溝橋,八月十三日進攻上海,從此,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旨在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全面開始。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部分國土都淪於目本侵客者的鐵蹄之下,山東因處於海防前哨,所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尤為慘重。
-
另一種特種作戰 | 文化侵略有多可怕?我們曾經最危險的時候
英國霸權衰落後,放心的把印度交給了英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奴才。所以印度還是那個印度,和英屬印度時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換了印度籍的總督,依然視英國為爹。當然,沒有英國,也不會有甘地和尼赫魯的今天。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瘋狂的在中國創辦大學進行文化侵略。
-
英國當時為什麼選擇落後的香港島
對於中國和英國南京條約中的各種不平等條約,清政府的執權者能夠接受的最大限度是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殖民地,這完全是割讓領土來彌補國家權力和恥辱的損失。但權力不允許道光皇帝有更多的調整空間,沒有更多選擇的他,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意英國人敲詐。道光皇帝開創了中國的新歷史,負面的居多,它帶來的影響,甚至它的危害,至今仍然存在。
-
第一個侵略中國的歐洲國家,佔領我國土地四百年,如今存在感極低
所以,許多人認為英國侵略中國的國家。▲鴉片戰爭其實並不是,早在三百年前,有一個歐洲國家曾向中國借過一塊土地,這個國家才是第一個掠奪中國的人。但現在這個國家發展的並不好,可以說已是前無古人了,而且對歐洲的貢獻和影響也是特別微小的。
-
殖民,究竟是解放全人類?還是毀滅地球?人類的未來在哪?
而在人類進化史上,之所以只留下如今的人類一脈傳承至今,在同一時期的其他智人,皆因與人類爭搶生存空間、食物來源及地球資源而被人類逐一消滅絕種。如在500年的人類殖民徵伐中,英國人徹底打破印度人的社會生態、生存方式和普世架構,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法等殖民者對美洲本土文化的摧毀與改造;殖民者對亞、非等地社會文化及結構的摧殘與破壞等。在殖民者看來,其通過戰爭與屠殺,不但改造了殖民地落後的文化生態,並解放了殖民地人民的價值觀與文明進程。
-
往事不如煙,從《貝爾戈維亞》看英國對印度的好奇與殖民正向影響
Maria有位叔叔是孟買總督。栩栩如生的描繪讓英國人對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度充滿好奇。1615年,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委派託馬斯·羅歐出使印度。託馬斯是這樣描述他與莫臥兒皇帝初次會面的場景「上有華蓋,前有地毯,聳立的陽臺上,威風凜凜地坐著莫臥兒大帝」。
-
100年前英國殖民時期的的印度老照片
在英國殖民期間,英國殖民軍隊向阿姆裡斯特薩開火,在10分鐘內,造成379名平民死亡,超過1200人受傷。如果印度那麼繁榮,那麼先進,英國人如何能夠接管,印度人口跟英國人口比,可是10000:1啊!我現在不是想追究殖民是否道德……我想問的是這是怎麼發生的? GicuCould be a picture from yersterday, nobody will notice .也可能是昨天拍攝的照片吧,沒人會注意到有什麼區別。
-
英國為何無法阻止美國獨立?北美人多有錢,甩掉英國已經很有底氣
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英國是最後開始殖民美洲的,但卻成了在美洲佔有利益最多的國家。 一、大英帝國在北美的殖民成果 1607年,有三艘遠洋商船載著120名英格蘭人到達了詹姆斯敦,自此英國人正式開始向美洲大陸輸入殖民者。在這之後,由於英國在北美洲開闢了大量經濟作物種植莊園,所以從英格蘭向北美洲的移民者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