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平縣馬江鎮的山村,人們常常能看到一個年紀輕輕,皮膚黝黑、但眼睛異常光亮的小夥子,背著鋤頭,踩著矯健有力的步伐穿梭在田間地頭、山上林間。他就是馬江鎮江塘村團委書記、創業致富帶頭人吳永滿。
馬江鎮江塘村是「十三五」貧困村,2016年貧困人口1218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4.84%。今年33歲的吳永滿就出生在這裡。2018年的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選聘中,吳永滿深感本村的扶貧任務繁重,很多貧困戶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村屯的各項基礎設施未完善,毅然遞交了報名表。經過選拔和推薦,年輕的吳永滿成功成為了江塘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
2018年開始,吳永滿就開始不停的思考,要用什麼法子,讓周圍的農民富起來。為了摸清路子,他前前後後奔赴廣東中山、深圳、富川、鐘山等地參加培訓學習、參觀各地特色產業發展。偶然中聽到貧困戶感慨:「浮基衝那點地啊,路途遠,地兒又不大,都沒曉得種個啥。」吳永滿靈機一動,為何不把農民閒散零碎的土地統一租用起來,用來發展能增收的產業呢?隨後,吳永滿帶頭把浮基衝12畝零散土地整合租了下來,投入8萬元種植粉葛。由於缺乏經驗,種出來的粉葛質量不高,吳永滿失敗了。但他並沒有氣餒,在不斷的反思中找到了新的路子——種植優質的香芋和番薯。
2019年開春,吳永滿風風火火地忙碌起來,把浮基衝的12畝地一分為二,一半種從富川引進的西瓜紅和紫羅蘭番薯,一半種植香芋。2019年7月份,第一季的紅薯開挖了,粗略算了一下產量,畝產達2000斤,雖然還不及薯商合作社3000多斤的產量,但是已經遠遠比本地傳統的花心1000斤/畝的產量要高了。2019年10月,地裡又傳來了好消息,香芋獲得了大豐收,香粉軟糯,平均每個重達1斤。
2020年,吳永滿聘請了20多名貧困戶,加租了塘面衝10畝田地,周邊群眾也在他的帶動下種起了番薯賣給吳永滿。吳永滿聯合薯商合作社及電子商務平臺,產品能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產品完全不愁銷路。兩年來,吳永滿憑藉自己韌勁和幹勁,前前後後創造務工崗位600多個,租賃土地20餘畝,為本片區、本村的貧困戶增加收入80000多元,帶動本村60多戶貧困戶順利脫貧。「最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到生活變好的希望,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讓大家行動起來努力奮鬥。」江塘村第一書記廖子毅說。
2020年下半年,吳永滿結合當地臨江的優勢,收購各村漁民捕撈上來的魚仔蝦仔,經油炸加工後銷往賀州市內各地。還憑藉醃製本地特色酸魚的手藝,在2020年昭平貧困村農產品展銷中,僅用一天半的時間就銷售酸魚500多斤,引來消費者頻頻下單預定。
「不求轟轟烈烈,但求實實在在。」吳永滿秉持這樸實的作風,帶動了一批批貧困戶脫貧致富,大步邁向新生活。(李竹珺、羅麗珍)
(作者:李竹珺、羅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