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臺劇簡直就是開掛的節奏。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再到《用九柑仔店》、《想見你》。
還有之前小編推薦的《誰是被害者》,每部都是口碑大爆;
而最近,又出了一部令人驚喜的臺劇——
《做工的人》
這部劇由HBO出品,改編自臺灣同名暢銷書《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在從事監工的10年時光裡,一點一滴地記錄了工地上的所見所聞。
從「工地人間」「愛拼」「活著」三個分類的視角,勾勒臺灣地盤工人生活與勞作的日常細節,讓這些沉默在社會底層的影像和聲音浮現出來。經過兩年時間的打磨和改編,這部劇終於在5月10日與觀眾見面。看過劇的網友紛紛感嘆到:
「前所未見的電視劇題材,突破就是肯定。」那麼,這部劇究竟有什麼魅力,怎麼會這麼好看?
原因在於它有著金牌主創團隊,主演全員演技派,導演兼編劇鄭芬芬。
作為臺灣新生代女編劇和導演,她執導的作品屢獲國內外影視獎項。
最讓大家熟悉的,莫過於2009年由她自編自導的電影《聽說》。
豆瓣近34萬人打出了8.1分,還入圍了金馬獎,獲得第五屆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唯一大獎「最受歡迎電影人氣大獎」。
還有,另一位編劇洪茲盈,也曾是2018年高口碑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編劇之一。
主創團隊實力過硬,那麼主演陣容也是全員實力派。
男主角李銘順,最讓內地觀眾熟知的劇集應該是與妻子范文芳共同演繹的《神鵰俠侶》,後來多以配角身份出現。
像陳妍希版的《神鵰》中飾演「黃藥師」,前段時間推薦過的電影《熱帶雨》中阿玲的丈夫等等。這次為了飾演「阿祈」這個角色,把自己的手臂皮膚曬出了兩截色,努力增肥,吃胖了足足10公斤,養出了一個「懷孕三月」的大肚腩;還苦練臺語,走路大大咧咧,說話語氣粗俗不堪,破格演出,還原了一個地盤工人的真實狀態。而劇中飾演李銘順的弟弟是民視當家小生柯叔元。
曾主演民視八點檔的《父與子》,被網友譽為「八點檔的李大仁」。
還有四度入圍金鐘獎的遊安順飾演昌哥。
「視後」苗可麗飾演昌嫂,嘻哈團體大嘴巴成員之一的薛仕凌飾演阿全。
當然,最讓人驚喜的是,曾出演《海豚灣戀人》《千金百分百》中的林韋君,作為臺灣首部以工人為主題的電視劇,《做工的人》實打實地展現了底層小人物的真實生活。
劇中的主角一共四人,分別是阿祈和阿欽,昌哥,阿全。
阿祈和弟弟阿欽是工地的鐵工,負責焊接一些鋼筋水泥。
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
還有一個重病臥床的老父親是阿祈的妻子在照顧。
兒子也在勤工儉學的幫助家裡貼補。
但每每家裡稍微有點錢就被阿祈折騰的乾乾淨淨。
不是搞中藥丸生意,虧本剩下一堆的藥丸賣不出去,就是加盟夾娃娃機生意不行。
一直心心念念,或者養鴿子、賣熒幕保護程式等等...
還好弟弟阿欽靠譜,幹活勤快,做工精細。
阿欽雖平時沉默寡言,但是家裡家外經常幫助這個倒黴大哥,沒有半句怨言,就算明知大哥天天在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也任由他。所以每次只要阿祈開口,阿欽都會無條件幫他,這次也不例外。但是他們看到泰國人給出的四面佛照片後居然就深信不疑了。泰國人卻說四面佛被海關扣了,還需要20萬的保釋金。雖然是損失慘重,但這次失敗也並沒有打消他們大發橫財的念頭。
在第二集中,由於下雨,工地裡不知從哪裡跑來了一隻小鱷魚。他告訴昌哥和阿全,用鱷魚皮做的包包很受歡迎,要是大家把這隻鱷魚養大,到時候能賺一大筆。
要是一直配種一直養,就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簡而言之,阿祈這是想搞鱷魚養殖。
沒想到兩人一聽,還感覺這事挺靠譜,立馬決定再一次同阿祈聯手「創業」。
為此,他們先是在垃圾堆裡撿了個浴缸。
作為小鱷魚的水池,並把浴缸放在工地的五樓,以防止別人發現。
接著又到超市和菜市場,買各種各樣的肉給小鱷魚吃。
想著小鱷魚能夠健康地長大。
阿全之前在工地上挖出過一個罐子,上面還印有明朝制的字樣。但他們仍然不會被失敗嚇到。
可以預見,在後續的劇情裡,阿祈還會繼續琢磨出各種不切實際的發財點子,忽悠昌哥和阿全加入,並拉上自己的弟弟阿欽,上演各種令人捧腹的荒唐故事。
但是看著他們,你又覺得恨不起來,他們渴望發財,無非是想讓身邊的人過得好一點。譬如阿祈會說,「我有錢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買架飛機,帶著老婆到處飛」。同樣,昌哥夢想送女兒出國讀書,阿全想買一個昂貴的鱷魚皮包包送給自己的女神,然而實現這些事情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要有金錢支撐。就像阿全說的,他這輩子都不想自己的孩子當做工的人,因為做這行靠天吃飯,是老天決定他們要不要尊嚴。一句話刺痛了觀眾的心,地盤工人的真實寫照讓人既心酸又無奈。這部劇用詼諧幽默,笑中帶淚的方式,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現實狀況。其實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都活得不容易。像有的人為了給家裡多賺一點錢,養活一家老小,不得不把自己淹沒的霧霾中;有的人即使被重物壓彎了背,再累也不敢倒下,因為他們是一個家的頂梁柱。這些人沒有什麼文化,也不懂什麼高級技術,更不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然而就算他們再苦再累也不會放棄,因為掙得的辛苦錢都是一家子的希望。在這部劇中,完完全全在傳輸一個信念:「不信命,信自己」。哥仨幾乎每一集都會搞一個么蛾子出來,讓觀眾忍俊不禁。但失敗以後他們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重新振作,互相鼓勵從頭再來,繼續折騰。有些觀眾可能會厭煩這種折騰,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一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正如阿祈所說,不管我們被困在什麼地方,都一直努力離開這個環境,不管別人怎麼欺負,怎麼逼迫,我們相信遲早一天會有出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