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高分爆款臺劇即將刷屏,我不允許它冷清!

2021-03-02 葉子影院

這兩年,臺劇簡直就是開掛的節奏。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再到《用九柑仔店》、《想見你》。

還有之前小編推薦的《誰是被害者》,每部都是口碑大爆;

而最近,又出了一部令人驚喜的臺劇——

《做工的人》

這部劇由HBO出品,改編自臺灣同名暢銷書《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在從事監工的10年時光裡,一點一滴地記錄了工地上的所見所聞。

從「工地人間」「愛拼」「活著」三個分類的視角,勾勒臺灣地盤工人生活與勞作的日常細節,讓這些沉默在社會底層的影像和聲音浮現出來。

經過兩年時間的打磨和改編,這部劇終於在5月10日與觀眾見面。

看過劇的網友紛紛感嘆到:

「前所未見的電視劇題材,突破就是肯定。」

那麼,這部劇究竟有什麼魅力,怎麼會這麼好看?

原因在於它有著金牌主創團隊,主演全員演技派,導演兼編劇鄭芬芬。

作為臺灣新生代女編劇和導演,她執導的作品屢獲國內外影視獎項。

最讓大家熟悉的,莫過於2009年由她自編自導的電影《聽說》。

豆瓣近34萬人打出了8.1分,還入圍了金馬獎,獲得第五屆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唯一大獎「最受歡迎電影人氣大獎」。

還有,另一位編劇洪茲盈,也曾是2018年高口碑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編劇之一。

主創團隊實力過硬,那麼主演陣容也是全員實力派。

男主角李銘順,最讓內地觀眾熟知的劇集應該是與妻子范文芳共同演繹的《神鵰俠侶》,後來多以配角身份出現。

像陳妍希版的《神鵰》中飾演「黃藥師」,前段時間推薦過的電影《熱帶雨》中阿玲的丈夫等等。這次為了飾演「阿祈」這個角色,把自己的手臂皮膚曬出了兩截色,努力增肥,吃胖了足足10公斤,養出了一個「懷孕三月」的大肚腩;還苦練臺語,走路大大咧咧,說話語氣粗俗不堪,破格演出,還原了一個地盤工人的真實狀態。

而劇中飾演李銘順的弟弟是民視當家小生柯叔元。

曾主演民視八點檔的《父與子》,被網友譽為「八點檔的李大仁」。

還有四度入圍金鐘獎的遊安順飾演昌哥。

「視後」苗可麗飾演昌嫂,嘻哈團體大嘴巴成員之一的薛仕凌飾演阿全。

當然,最讓人驚喜的是,曾出演《海豚灣戀人》《千金百分百》中的林韋君

作為臺灣首部以工人為主題的電視劇,《做工的人》實打實地展現了底層小人物的真實生活。

劇中的主角一共四人,分別是阿祈阿欽昌哥,阿全。

阿祈和弟弟阿欽是工地的鐵工,負責焊接一些鋼筋水泥。

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

還有一個重病臥床的老父親是阿祈的妻子在照顧。

兒子也在勤工儉學的幫助家裡貼補。

但每每家裡稍微有點錢就被阿祈折騰的乾乾淨淨。

不是搞中藥丸生意,虧本剩下一堆的藥丸賣不出去,就是加盟夾娃娃機生意不行。

一直心心念念,或者養鴿子、賣熒幕保護程式等等...

還好弟弟阿欽靠譜,幹活勤快,做工精細。

阿欽雖平時沉默寡言,但是家裡家外經常幫助這個倒黴大哥,沒有半句怨言,就算明知大哥天天在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也任由他。所以每次只要阿祈開口,阿欽都會無條件幫他,這次也不例外。

但是他們看到泰國人給出的四面佛照片後居然就深信不疑了。

泰國人卻說四面佛被海關扣了,還需要20萬的保釋金。

這下他們不僅被騙了15萬,阿祈的的房契還一時贖不回來。

雖然是損失慘重,但這次失敗也並沒有打消他們大發橫財的念頭。

在第二集中,由於下雨,工地裡不知從哪裡跑來了一隻小鱷魚。

他告訴昌哥和阿全,用鱷魚皮做的包包很受歡迎,要是大家把這隻鱷魚養大,到時候能賺一大筆。

要是一直配種一直養,就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簡而言之,阿祈這是想搞鱷魚養殖。

沒想到兩人一聽,還感覺這事挺靠譜,立馬決定再一次同阿祈聯手「創業」。

為此,他們先是在垃圾堆裡撿了個浴缸。

作為小鱷魚的水池,並把浴缸放在工地的五樓,以防止別人發現。

接著又到超市和菜市場,買各種各樣的肉給小鱷魚吃。

想著小鱷魚能夠健康地長大。

阿全之前在工地上挖出過一個罐子,上面還印有明朝制的字樣。

但他們仍然不會被失敗嚇到。

可以預見,在後續的劇情裡,阿祈還會繼續琢磨出各種不切實際的發財點子,忽悠昌哥和阿全加入,並拉上自己的弟弟阿欽,上演各種令人捧腹的荒唐故事。

但是看著他們,你又覺得恨不起來,他們渴望發財,無非是想讓身邊的人過得好一點。譬如阿祈會說,「我有錢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買架飛機,帶著老婆到處飛」。同樣,昌哥夢想送女兒出國讀書,阿全想買一個昂貴的鱷魚皮包包送給自己的女神,然而實現這些事情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要有金錢支撐。就像阿全說的,他這輩子都不想自己的孩子當做工的人,因為做這行靠天吃飯,是老天決定他們要不要尊嚴。一句話刺痛了觀眾的心,地盤工人的真實寫照讓人既心酸又無奈。這部劇用詼諧幽默,笑中帶淚的方式,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現實狀況。其實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都活得不容易。像有的人為了給家裡多賺一點錢,養活一家老小,不得不把自己淹沒的霧霾中;有的人即使被重物壓彎了背,再累也不敢倒下,因為他們是一個家的頂梁柱。

這些人沒有什麼文化,也不懂什麼高級技術,更不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

然而就算他們再苦再累也不會放棄,因為掙得的辛苦錢都是一家子的希望。在這部劇中,完完全全在傳輸一個信念:「不信命,信自己」。哥仨幾乎每一集都會搞一個么蛾子出來,讓觀眾忍俊不禁。但失敗以後他們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重新振作,互相鼓勵從頭再來,繼續折騰。有些觀眾可能會厭煩這種折騰,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一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

正如阿祈所說,不管我們被困在什麼地方,都一直努力離開這個環境,不管別人怎麼欺負,怎麼逼迫,我們相信遲早一天會有出頭天。

相關焦點

  • 接連製造刷屏爆款,臺劇到底做對了什麼?
    之後,從《流星花園》開始,《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命中注定我愛你》、《惡作劇之吻》等偶像劇風靡臺灣本土市場,也陪伴了內地80、90後一代人的青春。從此,臺劇似乎被深深地打上了偶像劇的烙印。 其實就在《我可能不會愛你》熱播的2012年,臺灣本土主流電視臺華視卻被《甄嬛傳》刷新了八點檔收視紀錄。
  • 2019華語劇:內地劇出爆款、臺劇口碑高、港劇最冷清
    2019年度最佳華語劇,內地、臺灣和香港三足鼎立,內地劇傳播度最廣、影響力最大;臺劇轉型後,口碑頻頻走高;港劇雖有佳作,聲勢最弱。2019年,截至目前,相比電影圈優質影片青黃不接,電視劇領域可謂全面開花。從第一季度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江大河》、《都挺好》,到第二季度的《破冰行動》,再到暑期檔的《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以及《小歡喜》等。爆款劇集,接連不斷。
  • 《想見你》9.2高分收官,臺劇如何實現起死回生?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誰也沒想到,2020的第一首上頭神曲,竟然是20年前的《Last Dance》,時隔多年登上熱搜,只因為它是一部神仙臺劇——《想見你》的插曲。《想見你》自2019年11月播出以來,掀起了全民追劇熱潮,豆瓣評分低開高走,從8.0飆至今日的9.2。
  • 《想見你》9.2高分收官,臺劇如何實現起死回生?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誰也沒想到,2020的第一首上頭神曲,竟然是20年前的《Last Dance》,時隔多年登上熱搜,只因為它是一部神仙臺劇——《想見你》的插曲。《想見你》自2019年11月播出以來,掀起了全民追劇熱潮,豆瓣評分低開高走,從8.0飆至今日的9.2。
  • 接連製造刷屏爆款、四年蟄伏後復興,臺劇到底做對了什麼?
    之後,從《流星花園》開始,《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命中注定我愛你》、《惡作劇之吻》等偶像劇風靡臺灣本土市場,也陪伴了內地80、90後一代人的青春。從此,臺劇似乎被深深地打上了偶像劇的烙印。 其實就在《我可能不會愛你》熱播的2012年,臺灣本土主流電視臺華視卻被《甄嬛傳》刷新了八點檔收視紀錄。
  • 豆瓣9.0,又一爆款臺劇即將刷屏
    「這就是我工作中會遇到的師傅們,太有共鳴了。」「慶幸自己活在臺劇新時代。」「絕對是必追的下一部臺劇。」阿祈一琢磨,立馬從老闆那裡把鱷魚買了過來。因為養出了感情,不僅沒捨得把小鱷魚扒皮還隆重的給它辦了一場喪事。
  • 豆瓣9.1的高分臺劇《想見你》今晚迎來大結局!
    文 | 牛角尖「從它開始,臺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在《想見你》的豆瓣評論區中,這條評論排在首頁,收穫5418個贊。《想見你》是臺灣製作公司與HBO聯手打造的偶像臺劇。首播於臺灣電視臺中視,播出5集後,由於在內地市場引發巨烈反響,故被內地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買下版權,於每周日晚22:00與中視同步更新兩集(註:內地的兩集是臺版的一集)。
  • 高分懸疑臺劇《覆活》,共享生命的一對戀人如何救贖!
    高分懸疑臺劇《覆活》,共享生命的一對戀人如何救贖!近幾年懸疑類臺劇常出精品,比如《想見你》,再比如《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又有一部質量不錯的懸疑臺劇正在播出,它就是——《覆活》。「以惡人名,換我之命」「每個人的生命線都有長度,但有的人一條生命線承載著兩個人的長度」,這就是《覆活》的主旨。
  • 臺劇復興啟示錄
    再加上,最近又傳來了即將在韓國上線的好消息。在我有限的追劇生涯中,「售後服務」如此周到的劇組,真不多見。號召力平平的卡司、愛情加懸疑的初體驗、慢熱又燒腦的劇情線。在一眾編劇最初的設想中,這部劇似乎沒有太大爆點,也不確定是否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 《想見你》的成功與臺劇的復興帶來了哪些思考?
    尤其剛完結一個月的《想見你》,超過47萬的粉絲在豆瓣打出了9.2的高分,劇情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成為難得的開年刷屏劇集。 那麼臺劇《想見你》爆款是如何產生的呢?其背後是否代表著臺劇「復興」的普遍性規律?對內地劇集有哪些借鑑之處呢?
  • 2020那麼魔幻,讓我對這部爆款臺劇有了新的理解
    白巖松窮追不捨:半個月?專家說,請大家跟隨政府的隔離指南,我們看。所以我想,在家宅著的日子不會很快結束,這樣的日子,除了勤洗手、偶爾下樓帶口罩溜達會,2019年因為太忙而錯過的劇,可以追起來了吧!在環境的不可逆下,臺劇開始在偶像劇中突進、變化。2012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什麼引爆?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臺劇求變的裡程碑。儘管兩人的感情狀態仍舊有些童話色彩,但其中愛情與友情的邊界卻被拿捏得有些矯情,卻彌足珍貴。
  • 豆瓣9.0,又一爆款臺劇即將刷屏!
    這兩年,臺劇簡直就是開掛的節奏。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
  • 《想見你》豆瓣評分9.2 臺劇如何實現向死而生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 誰也沒想到,2020的第一首上頭神曲,竟然是20年前的《Last Dance》,時隔多年登上熱搜,只因為它是一部神仙臺劇——《想見你》的插曲。
  • 2017年度臺劇大事記盤點!
    除了在茶餘飯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之外,也有許多優秀作品帶給了我們美的享受,雖然臺劇衰落的消息不絕於耳,但是臺劇菌相信,臺劇是否衰落不該只做簡單的橫向比較,也不該沉溺於簡單的數據,可以毫不諱言的說,2017年,臺劇有許多非常優秀的作品,也有很多亮眼的成績!《通靈少女》成為年度劇王!
  • 豆瓣9.3,等了三年的爆款劇《秘密森林2》,一開播就被刷屏
    第一季,就已經靠9.3分的高分,登頂豆瓣榜單。這不,第二季一開播,就衝上了9.2,隨著劇情的發展,分數也一直在增高。那麼一起來看看,這部一開播就被刷屏的爆款劇,到底在講些什麼吧!所以,即使出了案件,這個案件還是按照不起訴結束了。開始節奏很慢,不是一開始就扔出連環殺人案這種刺激的人設,而是以不起眼的案件為開端。
  • 「編劇幫」問創作者:《想見你》之後,臺劇「復甦」了嗎?
    文 | 居澄妙書20多萬人打分,9.2分的高分,這部自2019年底播出,才剛完結的人氣臺劇《想見你》,憑藉兩個人的穿越,四個人的愛情,再加一集一反轉的懸疑燒腦劇情,俘獲了不少追劇觀眾的芳心,贏得好評不斷。
  • 「編劇幫」問創作者:《想見你》之後,臺劇「復甦」了嗎?
    文丨居澄妙書20多萬人打分,9.2分的高分,這部自2019年底播出,才剛完結的人氣臺劇《想見你》,憑藉兩個人的穿越,四個人的愛情,再加一集一反轉的懸疑燒腦劇情,俘獲了不少追劇觀眾的芳心,贏得好評不斷。我心中的臺劇No.1對很多80、90後來說,「偶像劇」一詞再熟悉不過了。然而,它其實是個舶來品。彼時,在臺灣本土市場上,佔據主流位置的是鄉土劇。來到新世紀後,隨著受眾的年輕化和日韓劇的強有力衝擊,原先佔優的鄉土劇聲量漸弱,偶像劇迎來「黃金十年」。
  • 口碑好劇再添一員,2019臺劇重回高光時刻?
    看過的觀眾紛紛表示劇情燒腦、顛覆想像,這部劇無疑會是臺劇的下一個爆款。接連幾部劇都打破了觀眾對臺灣電視劇的固有印象,得到了觀眾認可,並且口碑不俗,看來,2019對臺劇來說可以算是近7年來少有的高光時刻了。臺灣電視劇與內地電視劇的地位轉變說到臺灣電視劇,絕對會在大多數90後、80後,甚至70後的記憶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 專訪導演黃天仁|《想見你》的成功與臺劇的復興帶來了哪些思考?
    以《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等為代表的臺劇在內地播出,不僅口碑過硬,在豆瓣均位列9分陣營,引起高討論度和熱議。題材多樣,製作精良,臺劇似乎擺脫了過往偶像劇霸屏的態勢,走入另一個階段。 尤其剛完結一個月的《想見你》,超過47萬的粉絲在豆瓣打出了9.2的高分,劇情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成為難得的開年刷屏劇集。
  • 網飛華語劇,新的爆款來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就掀起過一波熱潮,豆瓣評分足有9.5分,現在又獎項滿載而歸,是截至目前今年的臺劇最佳。 這部由臺灣公共電視和HBO Originals聯手推出的劇集,算是一次成功的合作嘗試。 除了HBO,Netflix也早就盯上了臺劇,現在公布製作中、即將播出的,就有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