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遺產起糾紛,姑侄親情不再

2021-02-19 浙江遺囑庫

趙曉芳(化名)生活在北京郊區某小區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裡,父親、母親還有姐妹二人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後來,姐姐出嫁了,就剩下她與父母一起生活。原本待出嫁之年,她就可以結婚生子去過自己的小日子。但一件事情的發生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

姐妹情深:姐姐遭變故 妹妹挑重擔

趙曉芳的姐姐趙曉芬(化名)結婚一年後,便生下了兒子劉江(化名)。然而,在趙曉芬看似平淡幸福的生活背後卻隱藏著痛苦。不堪痛苦的姐姐,最終選擇離婚,並帶著劉江回到了娘家。因父母年事已高,趙曉芳便時常幫姐姐帶孩子。也許上天對姐姐是不公平的,她回到娘家沒幾年就因病去世了。此後,照顧和撫養劉江的重擔都落在了趙曉芳的身上。為了劉江能更好地生活,趙曉芳的父母決定劉江由姓劉改姓趙,與趙曉芳以姑侄相稱。趙曉芳也多次表示:不把趙江撫養成人,她絕不嫁人。

十幾年如一日,趙曉芳不僅要照顧年邁的父母,還要負責撫養年少的趙江。日子過得雖然苦點、累點,但一家三代住在一起,日子過得還是有滋有味,引得鄰居們好生羨慕。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年幼的趙江已經長大成人。他在姑姑趙曉芳的張羅下與李英組建了新的家庭。眼看著趙江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趙曉芳心想總算了卻了一樁心願,也對得起自己去世的姐姐,她這才開始考慮自己的生活。後來,在親戚朋友的介紹下,趙曉芳與軍人孫振(化名)結婚成家。

後來,趙曉芳的父親離世了,趙曉芳經常回到娘家照看自己的老母親。趙江也經常去看望姑姑趙曉芳,以感謝當年的養育之恩。就這樣,你來我往,一大家子人互相尊敬、互相幫助,和和美美。

「姑侄」情碎:打破親情 對簿公堂

幾年之後,趙曉芳的母親也因病去世了,趙曉芳回到家裡,忍著巨大的悲痛,和趙江一起處理母親的後事,姑侄兩個互相安慰、打氣,雙方一起出錢給老母親辦完了葬禮。葬禮辦完之後,兩人卻因為父母名下的房子起了爭執。

趙江表示,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就曾說過,要把這套房子留給他,他才是房子的唯一繼承人,而且姑姑已經嫁出去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人,已經沒有資格來跟自己爭這套房子。

趙曉芳則認為,房子是其父母名下的,現在二位老人都去世了,去世之前都沒有留下遺囑,所以這房子應當屬於父母留下的遺產,按照法律規定,她是有繼承權的。雙方因此爭吵起來,言語激烈甚至發生了一點肢體上的衝突,還是由鄰居拉開了雙方,二人爭執不下,便上訴到了法庭。

法院為了真正解決案件,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多次在庭上和庭下給雙方做工作,但效果甚微。相反,雙方當事人多次惡語相加,毫無緩和的餘地。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老宅屬於趙曉芳父母的遺產,由趙江和趙曉芳均等繼承。

相關焦點

  • 為了遺產起糾紛,母女上法庭,最終調解化矛盾
    大家好,我是民正為老服務中心法務小鵬,大家都知道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從實施起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離世,都離不開民法典的保護。民法典實施後,有哪些法律會跟以往的不同呢,今天小鵬就帶領大家介紹一起關於列印遺囑的案件。
  • 一紙調解協議化解姑侄拆遷糾紛 當事人送來錦旗答謝冠領律師
    一套公房拆遷,引發姑侄之間4場訴訟,案件歷時兩年半,糾紛依舊未能化解。在訴訟結果於己方非常不利的情況下,侄子的母親趙曼珍決定委託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辦理案件。冠領律師陳允良、曹婷婷接辦案件不到一個月,就以一紙調解協議解決了姑侄之間的糾紛。
  • 房產繼承起糾紛,父子兄妹對簿公堂
    房產繼承起糾紛,父子兄妹對簿公堂作者: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時間:2020-12-23 08:56:15死亡是每個生命不得不面對的終點。隨著經濟發展與人民群眾收入不斷提高,大部分人去世時或多或少會留有遺產,因爭遺產導致的親人反目成仇、對簿公堂並不只存在於小說、影視劇中,在現實中也屢見不鮮。案情簡介紀某某與黃某某於1983年10月登記結婚,婚後育有一子紀某甲、一女紀某乙。
  • 為繼承房產 同父異母姐妹起糾紛
    河青新聞網訊 近日,石家莊橋西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圓滿化解了一起同父異母姐妹遺產繼承糾紛,經過法官耐心細緻的調解工作,既解決了雙方的鬧心事,又讓原本關係緊張的姐妹二人和好如初。
  • ...家屬與社區因遺產糾紛打官司:我舅舅咋成了「五保戶」?
    2019年,法院宣告張文死亡,這之後,圍繞老人的遺產繼承問題,家屬與社區之間,爆發了一場糾紛。社區認為,從1976年起,張文一直由村上和社區在照顧,屬於「五保戶」,老人走失後,社保養老金、房產拆遷所回遷的房屋以及補償款等費用,理應歸還社區。可張文的侄子陳民和外嫁的親妹妹張娟卻否認這樣的說法,他們覺得,社區哪怕是「照顧」張文,也僅僅只是代管,並不能繼承遺產。
  • 出嫁的女兒可以繼承父母遺產嗎?
    然而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兄弟鬩牆、尺布鬥粟、煮豆燃萁」都是古人用來形容兄弟不和的成語到了現代,因各種原因引發的兄弟姐妹姐妹間的家事糾紛並不少見8月5日,曲靖市麒麟區人民法院越州法庭採用訴前調解的方式,成功化解了一起長達半年的三姐弟爭奪老人遺產糾紛,讓逐漸支離破散的親情得以修復……2020
  • 襄陽:化解贍養糾紛 喚回久違親情
    近日,在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家調委」)、歐廟鎮婦聯、某村委會的調解下,一起贍養老人糾紛案成功調解,當事人陳老太一家連連向調解員表示感謝。因贍養起糾紛年過九旬的陳老太有五個子女,老伴去世多年。現在,陳老太年老體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人贍養,兩個兒子卻因既往瑣事不斷推諉,不願履行贍養義務。
  • 遺產分配要公平,遵循五個原則,避免繼承糾紛
    我們知道,遺產是指被繼承人的個人合法財產,那麼,如何分配遺產才能讓繼承人心服口服呢?這是處理遺產無法迴避的問題,必須把握幾個重要的原則,才能很好地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促進財富平穩有序傳承。第一,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 遺產七大姑八大姨,外甥侄子侄女都有繼承權是增進和睦還是糾紛?
    看了2021年1月1日即將施行的新民法典簡介,就其繼承法中代位繼承人還要擴大,美名曰加強親戚之間的緊密聯繫,促進家庭和睦,頗為不解,前些年的電視《第三調解室》,《金牌調解》等等節目,許多遺產糾紛都因為代位繼承人太多,其七大姑八大姨都有所謂的繼承權引起的,導致家庭親情關係破裂,兄弟姐妹反目為仇的數不勝數
  • 聾啞老人走失幾年後養老金照發 家屬與社區因遺產糾紛打官司:我...
    2019年,法院宣告張文死亡,這之後,圍繞老人的遺產繼承問題,家屬與社區之間,爆發了一場糾紛。社區認為,從1976年起,張文一直由村上和社區在照顧,屬於「五保戶」,老人走失後,社保養老金、房產拆遷所回遷的房屋以及補償款等費用,理應歸還社區。可張文的侄子陳民和外嫁的親妹妹張娟卻否認這樣的說法,他們覺得,社區哪怕是「照顧」張文,也僅僅只是代管,並不能繼承遺產。
  • 嫁出去的女兒該分遺產嘛?眉山姐姐和三個弟弟因遺產鬧翻!
    實際上,按照「男女平等」的原則,無論兒子還是女兒,不論已婚、未婚,在繼承父母遺產時,都享有平等的權利。近日,仁壽縣法院龍正法庭審理了一起法定繼承糾紛。因為覺得遺產分配不公,大姐將三個弟弟告上法庭,請求法院保護婦女的合法繼承權。2019年11月19日,鄒家四姐弟的父母在家中意外身故。
  • 情法結合,親情無價!
    情法結合,親情無價! 小時候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情,往往死於財產糾紛
  • 「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⑥」遺產繼承糾紛的調解處理應遵循的原則↓
    襄州區婦聯提醒您善於觀察和掌握矛盾糾紛當事人心理特徵,是調解工作的一項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務。觀察和掌握當事人的心理特徵,便於制定調解策略,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化解矛盾糾紛。這裡強調的,一是在調解中要注意修復情感,把情感修復了,矛盾糾紛就消除了一大半。二是在調解中發現當事人因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認知,情緒異常,處於非正常狀態時,應當先調整好當事人心理狀態,再進行調解。
  • 南懷瑾巨額遺產糾紛懸而未決
    僅就南懷瑾在大陸的著作權的歸屬,李家方面說獲得了南懷瑾贈與著作權,而南懷瑾法定繼承人要求對方出示證據原件卻又無果,可謂障礙重重。 見習記者 王俊仙 南京報導「國學大師」南懷瑾已離世近2年,然而圍繞其遺產歸屬的糾紛卻仍未平息。僅就南懷瑾在大陸的著作權的歸屬,李家方面說獲得了南懷瑾贈與著作權,而南懷瑾法定繼承人要求對方出示證據原件卻又無果,可謂障礙重重。
  • 老照片喚回親情 兄妹房產糾紛迎刃而解
    一對兄妹因房產繼承發生糾紛,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從一張老照片入手,喚起二人內心深處的親情記憶,最終成功化解糾紛。前不久,家住西青區辛口鎮的女子張麗(化名)來到辛口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當時張麗情緒有些激動,說起自己和哥哥張峰的糾紛,氣就不打一處來。原來,兩人的父母在世時曾立下遺囑,將位於辛口鎮某小區的一套房產留給張麗。如今父母已經去世,張麗想按遺囑繼承這套房子,卻遭到哥哥的反對。雙方僵持不下,多次發生激烈爭吵。了解情況後,調解員到張峰家走訪。說起這件事,張峰也是滿肚子怨氣。
  • 訴前調解復親情 贍養糾紛終化解
    訴前調解復親情 贍養糾紛終化解 2020-12-12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賭王5000億遺產怎麼分,有人因少做這事當年遲遲不能入土為安
    2007年6月,年僅59歲的侯耀文因突發心臟病在其北京的玫瑰園別墅中離世,卻直到2011年3月,骨灰才得以安葬。而關於遺產的糾紛,從財產的價值判定、遺產繼承的人員歸屬、遺產分割的比例分配,中間拉鋸多年,直到2010年8月20日,遺產糾紛案在北京西城法院籤字和解。次年年初,侯耀文的骨灰安葬,才得以入土為安。真不知這位當年帶給人們諸多歡笑的大師這些年靈魂無處安放,看著生前身邊諸人紛紛登場,演繹著精彩的人間喜劇,是否會真正安心而去。
  • 八百萬遺產之爭,我被親情狠狠插了一刀
    都說患難見真情,分手見人品,遺產見教養。「親兄弟明算帳」,說的就是手足兄弟不涉及財產時也還算和睦,一旦到了分遺產這種時刻,就會暴露貪婪、勢利的一面,六親不認。我以前也經常在電視上看到有些兄弟姐妹在分遺產時完全不顧及情面,為了一點點錢、一點東西,大吵大鬧,在親人屍骨未寒時,演出一幕大鬧靈堂,讓人看了成笑話的故事。我一直以為這一幕離我很遠。
  • 因為母親的遺產,兄弟姐妹對簿公堂
    近日,李滄區人民法院在辦理一起繼承糾紛案件中,原告周某某在持有母親遺囑的情況下,想一人繼承全部的房屋份額,因此向法院起訴自己的四個兄弟姊妹,但是法院最終認定周某某並不能按照遺囑繼承全部的房屋份額,因為母親的遺囑中處分了父親的遺產。上海遺產律師解釋到,對於遺囑中處分他人的財產或者遺產的,該部分遺囑的內容會被認定為無效。
  • 【調解那些事·二】金錢糾紛親戚反目 悉心調解親情破冰
    都說歲月催人老,不老的是親情無論我們身在何境、身在何處親人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精神支柱然而,這一切原本的美好皆因一筆借款而埋下反目的地雷因一紙訴狀而徹底爆發親戚為錢反目原告張某池系被告鄭某明的妹夫可是法官啊,我這是欠錢抬不起頭來,總想著自欺欺人,不提就沒這回事兒了,所以我一直不敢再去妹夫那兒坐一下。真的是一分錢難倒窮困漢啊!你說的對,這件事錢並不多了,但他能借我錢確實是情分,這麼多年沒算利息也是很大的人情了,我不能把它當做理所應當的。我要是能做到像你說的一年幾個電話,估計也走不到今天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