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芳(化名)生活在北京郊區某小區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裡,父親、母親還有姐妹二人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後來,姐姐出嫁了,就剩下她與父母一起生活。原本待出嫁之年,她就可以結婚生子去過自己的小日子。但一件事情的發生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
姐妹情深:姐姐遭變故 妹妹挑重擔
趙曉芳的姐姐趙曉芬(化名)結婚一年後,便生下了兒子劉江(化名)。然而,在趙曉芬看似平淡幸福的生活背後卻隱藏著痛苦。不堪痛苦的姐姐,最終選擇離婚,並帶著劉江回到了娘家。因父母年事已高,趙曉芳便時常幫姐姐帶孩子。也許上天對姐姐是不公平的,她回到娘家沒幾年就因病去世了。此後,照顧和撫養劉江的重擔都落在了趙曉芳的身上。為了劉江能更好地生活,趙曉芳的父母決定劉江由姓劉改姓趙,與趙曉芳以姑侄相稱。趙曉芳也多次表示:不把趙江撫養成人,她絕不嫁人。
十幾年如一日,趙曉芳不僅要照顧年邁的父母,還要負責撫養年少的趙江。日子過得雖然苦點、累點,但一家三代住在一起,日子過得還是有滋有味,引得鄰居們好生羨慕。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年幼的趙江已經長大成人。他在姑姑趙曉芳的張羅下與李英組建了新的家庭。眼看著趙江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趙曉芳心想總算了卻了一樁心願,也對得起自己去世的姐姐,她這才開始考慮自己的生活。後來,在親戚朋友的介紹下,趙曉芳與軍人孫振(化名)結婚成家。
後來,趙曉芳的父親離世了,趙曉芳經常回到娘家照看自己的老母親。趙江也經常去看望姑姑趙曉芳,以感謝當年的養育之恩。就這樣,你來我往,一大家子人互相尊敬、互相幫助,和和美美。
「姑侄」情碎:打破親情 對簿公堂
幾年之後,趙曉芳的母親也因病去世了,趙曉芳回到家裡,忍著巨大的悲痛,和趙江一起處理母親的後事,姑侄兩個互相安慰、打氣,雙方一起出錢給老母親辦完了葬禮。葬禮辦完之後,兩人卻因為父母名下的房子起了爭執。
趙江表示,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就曾說過,要把這套房子留給他,他才是房子的唯一繼承人,而且姑姑已經嫁出去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人,已經沒有資格來跟自己爭這套房子。
趙曉芳則認為,房子是其父母名下的,現在二位老人都去世了,去世之前都沒有留下遺囑,所以這房子應當屬於父母留下的遺產,按照法律規定,她是有繼承權的。雙方因此爭吵起來,言語激烈甚至發生了一點肢體上的衝突,還是由鄰居拉開了雙方,二人爭執不下,便上訴到了法庭。
法院為了真正解決案件,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多次在庭上和庭下給雙方做工作,但效果甚微。相反,雙方當事人多次惡語相加,毫無緩和的餘地。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老宅屬於趙曉芳父母的遺產,由趙江和趙曉芳均等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