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藥知母湯 治療痺症 全身關節疼痛 還治療這14種疾病

2020-12-19 騰訊網

桂枝芍藥知母湯,最開始,出見於張仲景《金要略》卷上,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主治歷節,也就是痺症,相當於現在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急性風溼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

此後醫家對其主治病證進行了增補,後世醫家遵醫聖之意,或以桂枝芍藥知母湯為基本方,根據病情的需要加減化裁,使本方的運用範圍更為擴大。到了如今應用更為廣泛,臨床上凡是中醫辨證為,風溼痺著,正氣受損者,皆可應用。

桂枝芍藥知母湯,主要治療以風寒溼邪久羈筋骨,痺阻經脈,損傷正氣為主要發病原因的疾病。因此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肢體疼痛腫大,身體瘦弱,且反覆發作,這樣的患者比較適合用這個方劑。或者患者身體瘦弱,且反覆發作的各種疾病。

本方又名桂芍知母湯,藥物組成: 桂枝 芍藥 甘草 麻黃 生薑 白朮 知母 防風 炮附子 。

附子要先煎30分鐘以上,以減少其毒性。

桂枝芍藥知母湯,是為歷節日久,邪留不去,鬱而化熱傷陰之證而設,故以祛風除溼,溫經宜痺,養陰清熱之法。方中以桂枝、附子為君,二藥合用能祛風除溼以通脈,溫經散寒以助陽。臣以麻黃、防風、白朮,三藥合用能疏風散寒,祛溼止痛,麻黃、白朮與桂枝相配,能發汗、祛表裡風溼;白朮與附子相伍祛寒溼、止痺痛。佐以知母、白芍和生薑,知母清熱滋陰,白芍養血和營,生薑和胃止嘔。使以甘草調和諸藥,甘草與生薑相配,和胃調中;甘草與白芍相配,緩急舒筋止痛。

本方在大隊祛風勝溼,助陽行痺藥中,配白芍、知母養陰清熱,既可制其溫燥傷陰之性,又能兼清化燥之邪熱,有相輔相成之妙。綜觀全方,共奏宣痺通經之功,使邪去熱解,痺痛得愈。本方具祛風除溼,溫經宣痺,養陰清熱之功,桂枝、芍藥、知母在方中的特殊性,故以其命名,稱為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配伍特點:寒溫並用,以溫為主,溫經散寒以助陽:攻補兼施,以攻為主,祛風除溼止痺痛;剛柔相濟,溫燥不傷陰,涼柔不戀邪。臨床應用總是隨證加減,總要切合病人實際情況,辨證加入各種藥物。

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坐骨神經痛及支氣管炎、麻疹肺炎、肺心病心衰、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梅尼埃病、深部組織炎、痛經、牙痛、關節型銀屑病等14種疾病,辨證屬風溼痺著,正氣受損者。

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的患者,都是患病比較長的患者,在臨床上要適當地給予安慰,鼓勵患者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配合醫生把藥物服用,並且注意飲食起居,注意養護,以期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相關焦點

  • 醫案 治療寒痺的經典名方——桂枝芍藥知母湯
    今天給大家分享我治療痺症最常使用的方子——桂芍知母湯。我們還是先來看個病例:時間要回到六七年前吧,這是我的一個表姐,女,40多。治療寒痺的方子那麼多,為什麼會選擇桂芍知母湯?諸肢節疼痛,身體魁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應用案例14則1、山東省劉世尊醫生案例:患者:趙某性別:女年齡:59歲初診日期:2015年5月24日頭昏,耳鳴,出汗多,怕冷,時常煩躁。煩躁時上述症狀加重,睡眠差,半夜裡易被驚煩而起,坐臥不寧。病情已持續數月;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
  • 柯明輝運用芍藥甘草湯治療提睪肌痙攣醫案
    刻下:雙側睪丸疼痛不適,呈隱痛、脹痛,間斷性發作。查體雙側睪丸附睪未及明顯異常,雙側精索增粗。考慮有 「精索靜脈曲張」的可能性,予邁之靈片、瘀血痺膠囊治療2周,效果不佳。疼痛症狀如前,細思有提睪肌痙攣的可能。詳細問診辨舌脈:患者時有口乾、唇乾、鼻幹,平時略有汗出,舌面略幹、上有少量瘀斑,脈略弦數。
  • 股骨頭骨骺骨軟骨病的非手術治療
    股骨頭骨骺骨軟骨病的非手術治療適用於CatterallⅠ級和Ⅱ級的病變。本病為一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2~3年,它既有血循環重建後病變的可復性,又有股骨頭血循環重建後較強的可朔性,待股骨頭血循環重建後病變可以自愈。非手術治療以避免負重、改善髖關節活動、增加股骨頭包容為目的。
  • 國醫大師朱良春治療關節疼痛的「獨家驗方」
    西醫學中的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經痛、肩關節周圍炎、骨質增生等疾病都可歸屬於中醫學的「痺證」範疇。這些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影響生活質量,漫長而難以痊癒的病程也是極大的精神折磨。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在治療痺證方面具有獨到見解而且療效顯著。
  • 這些漢方處方,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療效挺好
    2.柴胡桂枝湯(傷寒論、金匱要略) 柴胡6.0,半夏4.0,黃芩、人參、大棗、桂枝、芍藥各3.0,甘草、生薑各1.5。 本方適用於有胸脅苦滿症狀、心下部有抵抗壓痛、胸壁厚且彈力強,空腹時或食後常發心下部疼痛的患者。
  • 三痺湯,搜刮骨頭縫裡的風寒溼,風溼、類風溼、腿痛、關節痛統統趕跑!
    我們先看這位粉絲的表現:她周身疼痛,脖子痛、肩膀痛、腰痛、腿痛,變天膝蓋疼痛,堪比天氣預報;畏寒怕冷,需要比別人穿更多的衣服,怕冷水,一碰冷水關節發紅起小泡,手指發麻發硬;去醫院檢查過後確診了風溼,實則是「月子病」落下的。
  • 全身關節疼痛怎麼辦?治療中醫風溼性疾病,發汗方法有奇效
    全身性的關節疼痛的問題非常多見,而且治療也是非常複雜,因為引起關節疼痛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如果能夠早期進行診斷治療,那麼效果會非常好,可是很多全身性關節疼痛的原因無法查明,最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當然現代醫學有很多治療方法,比如使用激素類,止痛類藥物,但是這類藥物使用過程中常常會伴有一定的藥物副作用
  • 薏苡仁湯如何治療發熱?
    本文介紹了運用薏苡仁湯治療風寒外束,陽氣被遏之發熱案兩則。(編輯/唐義超)薏苡仁湯治療發熱驗案二則作者/梁安榮 薏苡仁湯出自清·林珮琴的《類證治裁》,為治療寒溼痺證而設。其藥物組成為:薏苡仁、麻黃、桂枝、羌活、獨活、川芎、川烏、當歸、蒼朮、甘草、生薑、防風。在臨床上治療著痺,療效確鑿。
  • 幹祖望老先生是如何治療聲音疾病的?(聲帶疾病/失音/慢喉喑)
    這讓聲控的小編不由地擔心起來,萬一嗓子壞了,不能發出動聽的聲音該怎麼辦?看看幹祖望老先生是如何治療聲音疾病的。多數學者認為,發聲機制是中樞神經系統通過喉神經使聲帶內收,再通過從肺呼出氣體使聲帶發生振動,經咽、口、鼻的共鳴,舌、軟愕、齒、頰、唇的運動,從而發出各種不同聲音和言語。發聲需要多個器官的配合,但其中最主要部位是聲帶。
  • 膝關節疼痛怎麼辦?膝關節疼痛如何治療?看完徹底明白了!
    患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功能障礙。關節疼痛在早期可僅表現活動時隱痛,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疼痛逐漸加重,性質改變為脹痛,在上下樓、下蹲、起立時明顯,嚴重時在靜止狀態也可有疼痛發作。有的表現為在行走過程關節腔內礫軋音、關節打空、絞索。有的表現為關節僵直。嚴重的膝骨關節炎患者還可伴有關節腫脹、周圍水腫、肌肉萎縮等。
  •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解
    方歌:桂枝去芍救逆湯,蜀漆牡蠣龍骨加;
  • 「桂枝湯十八變「醫案舉隅(一)
    仲景桂枝湯加桂枝,加芍藥,去芍藥,加附子,加杏仁厚樸,加龍骨牡蠣,加葛根,加人參,加生薑,加飴糖,加大黃,去芍藥加附子,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加栝樓根、去甘草加黃芪,加細辛、當歸、通草,如果再加上當歸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炙甘草湯、桂枝甘草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柴胡桂枝湯、烏頭桂枝湯、桂枝加黃芪湯
  • 全身的關節疼痛與哪些疾病有關,和肝癌有沒有聯繫呢?
    肝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科惡性腫瘤,其病死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可居第二位,對於肝癌來說,很多情況下,大多數肝癌患者在早期時臨床症狀並不明顯,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時,大多數已經進入疾病的中晚期,不管是在肝癌早期或者已經進入中晚期,都比較少見全身關節疼痛的症狀,出現臨床症狀時,以肝區疼痛、肝大、黃疸為主,
  • 關節老化疼痛,怎麼治療比較好
    關節老化疼痛,怎麼治療比較好 時間:2020-12-30 17:56:33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關節老化性疼痛」,這是一種俗稱,在醫學上來講,這種情況被稱為關節退行性改變,主要發生在膝關節,肘關節,踝關節,以及頸椎,腰椎等構成的小關節,也被稱為關節骨性關節炎,其主要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軟骨的增生,
  • 金匱要略——桂枝加黃芪湯
    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睥,眶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芪湯主之。(第十四29)。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芪湯主之。(第十五16)。桂枝加黃芪湯【組成】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二兩大棗十枚黃芪二兩。
  • 「胸滿」也有虛實之分,兩個張仲景治療「虛滿」的方劑很好用
    《傷寒論》說:「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太陽病用下法是為誤治,表邪未解而用下法,此時出現脈促而胸滿,故張仲景用此方治療。其方劑組成就是原桂枝湯去掉芍藥,其它不變。桂枝 三兩(去皮), 甘草 二兩(炙) ,生薑 三兩(切), 大棗 十二枚(擘)。共四味藥。
  • 化解手腳涼、關節疼、肌肉酸,請你學習
    我還得給你講一張醫案。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年32歲,是一個司機。最近這三個月以來,就感覺到胳膊腿發酸,困重,疼痛。最初,是雙側膝關節,症狀明顯。最近這一個月,發展到雙側肘關節、腕關節。今天這裡疼,明天可能那裡疼,始終不見消停。與此同時,患者腰疼明顯,俯仰不利。
  • 中醫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臨床驗案
    主證:手足小關節 紅腫脹痛,局部灼熱,皮膚稍紅或脊椎脹痛,四肢活動障礙,持物不便,行動艱難,或伴有全身低熱不適,或自覺全身有發熱感,煩渴汗出,面色黃、紅,舌苔薄白、質紅,脈弦滑數。  加減:清熱解毒,選加紫地丁、野菊花、草河車、蒲公英、黃柏、白鮮皮、天花粉、生甘草;氣分熱重,發熱煩渴者,選加生石膏、知母;營血分熱重,關節疼痛,夜重晝輕或身現斑點,有衄血等血證者,選加生地、白芍、元參、廣角片;熱甚血瘀,有發熱身疼,舌體有瘀血斑點者,選加桃仁、赤芍、元胡;熱甚阻絡,周身疼甚而又無瘀血見證者,選加絲瓜絡、王不留行、木瓜、竹茹;熱重腫甚,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紅腫熱痛重者,選加防己
  • 治療風寒感冒的千古第一神方
    袁紹他自己還把精力花在了打打殺殺上面,整日憂心忡忡,只關注戰爭和美女,不關注醫聖張仲景。所以,袁紹勞累,吹風,受涼,感冒惡化,也很正常。若袁紹早點服用了張仲景編寫的《傷寒雜病倫》中被譽為群方之首的「桂枝湯」,肯定不會拖那麼嚴重,還能快點恢復健康,助力官渡之戰。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很明顯,袁紹表現出了外感風寒表虛症(太陽中風),得的這個感冒是風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