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從出生以後就在命運的牌桌上,自己是牌,也在打牌。
小婦人拋出一個普通而深刻的命題:如何打自己抓到手的一幅命運牌?。
馬奇一家的牌面不算太壞,雖然沒有寬裕的財富,但有一對相愛的父母,四個可愛的姑娘。
寫書、繪畫、彈鋼琴、當演員,她們都有自己的世界,並且在自己的世界裡甘之若飴。
如果就此順著演下去,這將是這個家庭的四季沐歌。
然而,導演並沒有採用流水記帳的敘述,用剪輯將故事首尾並行呈現。
不斷的閃回穿插,會讓觀眾覺得亂,就像亂汽騰騰的小婦人一家的生活。
而閃回的最大意義是,七年間前後的對照。
時間和閱歷會扭轉一切,由小姑娘到小婦人。
年青的梅格一心想嫁有錢人進入上流社會,自身條件不錯,現實卻給了她一個普通的家庭教師丈夫。為了自尊心花五十美元去做一件上檔次的衣服,給了作為教師丈夫沉重的壓力,但最後還是雙方為了愛對方,而為對方妥協。
敢愛敢恨的艾米,從未停手自己的追求,不管是並不拔尖的繪畫事業,還是對於勞瑞的捕獲。當她緊張顧忌到姐姐喬伊與勞瑞多年密不可分的感情,她意識到成敗就在此刻,她能燒掉姐姐的小說,卻燒不掉那兩個人的愛情,但是,這次她賭贏了。
而我們的喬伊,多年的跌宕與滄桑,已經磨平了她對寫作的鋒芒,挫敗了她理想狀態的獨身主義。對於感情的嘆息,不是那個兩把鑰匙的木頭信箱,而是上帝給你選擇的時間不會太久,如果不在對的時間抓住對的人,錯失青梅竹馬的愛人,就像打出去的牌無法再重新打一遍一樣。影片結局補給她一個看起來愛她的巴爾教授。這是寫書的結局,而現實中能有這樣的補位機會,渺茫。
夢想照進現實,當韶華已逝,每個人都面臨著蛻變,妥協,退讓,把握,承受,得與失,當春華直面秋實,這就是這版小婦人雙位表現的直面力量。
然而,除了四姐妹的表現,背後還有一個強大的影子,這個影子就是他們的母親。
一個從小婦人邁進中老年婦人的寫照。
我們看到了一個隱形的強大而智慧的母親,在庇護家庭的姊妹成長!
母親的善良,在聖誕節早晨拿出自己家的食物,去救濟嗷嗷待哺的鄰居一家;母親的隱忍,不管外面聽到了什麼壞消息,回家關上門那一刻,面對孩子都是滿面笑容。在與女兒的談話中,母親告訴她們,其實這些年來自己的壞脾氣一直沒有改掉,只是在最努力的克制自己控制情緒;母親的睿智,在看到喬伊打算為妹妹艾米讓出一直喜歡自己的勞瑞的時候,母親提醒她,這種事情要聽從自己的內心,感情是一輩子的結果,不是姊妹們讓糖果;母親的忠貞,不管父親參加這場戰爭的這一方是對是錯,這是她丈夫為之努力的事情,她除了支持就是擔心,乃至在負傷病重後火急火燎的去前線照顧,還有看到同樣與丈夫在前線戰役中死去兒子的老父親,母親把自己禦寒的圍巾捐贈了出去,這些人都是與丈夫一起奮鬥並且犧牲的人。母親的高貴品質都在點滴之中,春風化雨,潛移默化!
可以說,小婦人的細膩都藏在細節裡,而力量也同樣藏在細節裡。
或許,過程太過真實而黯淡,影片最後,他們用了姑媽留下來的房子,如願以償的辦了男女都可上的學校,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不管這些孩子在這個學校裡學到了什麼,而家庭的影響才是一個人最高的牌面。
在這個家庭中,還有一個編外的家人。雖然著墨不多,一生獨身走到盡頭的明白人,是馬奇姑媽!
幾句醍醐灌頂的話,往往一語成讖,別忘了,她也是一個過來的婦人!
你知道,我們的命運牌面在上帝手裡,還好,我們自己的牌面,在自己的家庭裡。
如果愛,那就深深愛!
We are 伐木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