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經文:使徒行傳8:26-38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內平安!我們低頭來做一個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謝謝你的恩典,謝謝主在復活的清晨,將我們一起聚集在你的面前,我們願意將一切的榮耀都歸給你。求主你保守我們的心懷和意念,使我們人在你的面前、心完全在你的裡面。主啊,求你祝福以上所讀的經文,能夠解開成為我們行走的亮光,使我們的生命完全地活在耶穌基督的裡面,使我們的生命能夠完全地討主喜悅。主啊!請你保守以下的時間,與我們眾人同在!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從剛才詩班帶領我們所做的小小動作之中,我們已經感受到讀經非常的重要——在我們基督徒的生活當中,常常把讀經和禱告比作是我們屬靈生命成長的兩隻翅膀。在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問大家幾個關於讀經的問題。如果是,請大家舉手示意。
第一個問題:你是否相信聖經都是神的話呢?相信這個問題的肯定的答案非常多。
第二個問題:你是否相信聖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一本書呢?
第三個問題:你是否讀完這本書呢?就是從創始記一直到啟示錄。
第四個問題:你是否讀完過其它的一本書呢?這次舉手比上一個問題舉手的人數多一些。我們相信聖經是最重要的一本書,為什麼我們沒有把它讀完,反而把不重要的書讀完一遍呢?當然我們會有很多的理由:這本書確實太厚了,或是內容太多了。但不管有什麼理由,都是過去的事。
最後一個問題:弟兄姊妹是否願意立志把這本書讀完呢?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在主日裡用神的話語,對我們所設立的異象和目標都進行了回應,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將與弟兄姊妹一同分享基督徒屬靈生命邁向成熟當 養成的幾個習慣。《標竿人生》是很多弟兄姊妹非常熟悉的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馬鞍峰教會的主任牧師。在美國的馬鞍峰教會,他們特別強調:如果加入馬 鞍峰教會一定要養成四個屬靈的習慣,來幫助弟兄姊妹屬靈生命的成長。這四個屬靈的習慣就是:讀經、禱告、奉獻與小組生活。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將與弟兄姊妹 從這四個方面來分享,希望我們也能夠養成這樣的屬靈習慣,來幫助我們屬靈的生命不斷邁向成熟,使我們的生命能夠長成滿有耶穌基督的身量。
今天與弟兄姊妹所分享的題目是:衣索比亞人的讀經。在所讀的經文——使徒行傳8章26節至38節,我們看到一個衣索比亞人的讀經經歷,他的讀經生活有三個非常顯明的特點,值得我們今天每一個弟兄姊妹去學習和效仿。
第一個方面:聖殿內外都在讀。
首先,聖經經文上看到,有一個衣索比亞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衣索比亞女王幹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當時到聖殿當中的敬拜,不僅 僅包含著獻祭,也包含著要去學習誦讀神的話語,因為猶太這個民族在經歷了被擄之後,他們特別看中上帝的話語,認定自己是因為沒有遵行上帝的話語才遭受了被 擄,所以在路加福音第2章,我們會看到,耶穌基督12歲那一年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過完節後,他的父母都離開了,但是,耶穌仍然在聖殿當中,坐在律法師 的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在聖殿中,也有對神話語的學習和教誨。所以,這個衣索比亞人到耶路撒冷禮拜去了,他要到聖殿當中去學習神的話語、去誦讀神的話 語。衣索比亞人的這個表現非常值得我們效仿,因為他是衣索比亞的一個總管銀庫的大臣——我們都知道衣索比亞是非洲的一個國家,而耶路撒冷是亞洲以色 列的首都,從衣索比亞到耶路撒冷需要走很遠的路程。而且這個人總管銀庫,就相當於今天的財政部長一樣,很有權力——我們知道有權力的人事情很多,非常的 忙碌,但是無論他生活、工作多麼忙碌,他離耶路撒冷的路程有多麼遙遠,弟兄姊妹,我們發現,他仍然要到耶路撒冷去禮拜,要到耶路撒冷的聖殿當中去學習神的 話語。
今天我們生活在北京,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很忙碌,我們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北京這個城市,在不斷地擴容,有時到教會我們要走很遠的路,特別是我們剛剛建立 的佳美之地教會,有很多服事的弟兄姊妹要從豐臺、朝陽和石景山趕來,他們要走很遠的路程。那麼,在這一段經文當中,我們思想這個太監的經歷,就會發現,我 們今天能來這裡敬拜神,真的不算什麼,我們所走的路程絕對不會比這個衣索比亞人要遠,我們的工作也絕對沒有他忙碌。他的工作那麼忙碌,路程那麼遠,尚且 到耶路撒冷去禮拜,去誦讀神的話語、學習神的話語,所以他的經歷也在提醒我們,無論你的工作是多麼忙碌,你的家離教會有多麼的遠,你都不應該放棄到教會來 學習神的話語、思想神的話語、誦讀神的話語。
記得我剛信主的時候,聽到過這樣一個見證:在八十年代教會剛剛恢復聚會的時候,當時的教會很少,有一個老姊妹,她到離她最近的教會需要走三個多小時的路 程,而且是山路,沒有任何的車可以通過她的家與教會之間,所以每個主日,她早上4點多鐘起床,走三個多小時到教會參加禮拜,禮拜結束之後又要走三個多小時 回到自己的家中。長年累月,每個主日她都如此。我聽到這個見證的時候,真的很感動,相信我們中間家離教會遠的,也沒有超過這位老姊妹,更別說這個埃塞俄比 亞人。所以今天我們應當學習這個衣索比亞人,我們應該在神的家中來學習神的話語、誦讀神的話語。
在經文中我們不僅發現這個衣索比亞人要到聖殿當中來誦讀神的話語,當他離開聖殿之後,聖經告訴我們,他在回來的車上念先知以賽亞的書。當他離開聖殿之 後,在路程上,他抓住這個時間要去誦讀神的話語,所以弟兄姊妹,我們的讀經生活,有沒有延伸到教會之外呢?我們是否只是在敬拜神的時候、做禮拜的時候才翻 開聖經呢?我們看到這個衣索比亞人,他對於神話語的研讀,延伸到了聖殿之外——當他回家的時候在車上坐著,他要讀先知以賽亞的書。
透過今天經文的記載,我們發現,聖殿之外的讀經生活對於這個太監的幫助非常的大:透過聖殿之外的讀經,他最終認識到了耶穌基督,並且接受了洗禮,可見他蒙的恩典是非常大的。所以聖殿之外的讀經生活,在神的話語中,常常使我們更加的蒙神祝福。
曾經有一位神的僕人,解放之前在教會裡服事,當時教會的經濟狀況比較拮据,供應他的生活需要也成了問題,當時他就在思想,自己是繼續留在教會,還是應該去 找一份工作,等條件好轉之後再回到教會呢?他有這樣的想法之後,沒有冒然的離開,他求神向他顯明神的心意,仍然每一天都在讀聖經。有一天早晨他在讀聖經, 讀到詩篇78章9節:「以法蓮的子孫,帶著兵器,拿著弓,臨陣之日,轉身退後。」讀到這句話的時候,神的話語緊緊抓住了他的心,在神的話語當中,他看到自 己就是那個以法蓮的子孫,神已經給予他裝備,他卻要轉身後退,此時透過神的話語,他明白神的心意:不讓他離開這裡,讓他繼續在這裡服事。所以,我們的弟兄 是透過教會之外的讀經,讓他明白神的心意。
在我們教會,有一位韓弟兄,他是一個河南人,來到北京,靠收廢品來維持生活。前幾年就聽到他的同鄉講過這樣的見證:當沒有事情做的時候,別人都是聊天或打 牌,他卻是坐在三輪車上讀聖經——當時不是禮拜天。長年累月,他一直在誦讀神的話語來裝備自己,上帝給他的恩典真是特別的豐富,現在他已經能在聚會點服 事,能夠帶領弟兄姊妹來學習神的話語,上帝也給他預備一個特別好的地方,有一個大院,所有的廢品都由他來管理、收取,所以每一天,只需要下午把東西收一下 就可以,其他很多的時候,他都在教會服事。所以弟兄姊妹我們看到,離開教會之後,如果有讀經的生活,上帝給予我們的恩典真的是何等的大!這個衣索比亞人 在聖殿之內、在聖殿之外都在讀神的話語,所以我也盼望我們每一位佳美之地的弟兄姊妹,不僅僅是來到這裡思想神的話語,離開了教會我們同樣擁有美好的讀經生 活。
第二個方面:邀請別人一起讀。
我們說聖經是神的話語——聖經雖然有四十多位作者,但是都是神所默示的,作者本身是神自己。所以當我們讀神的話語的時候要強調一點,就是求聖靈來開啟我 們,求神來光照我們,使們我們明白他的話語。這一點沒有任何錯誤,我們在聖經當中也會看到,主耶穌基督復活的那一天,有兩人個往以馬忤斯去——他們也熟悉 舊約的聖經,但是他們卻不明白其中的話語,就像衣索比亞的這個太監一樣,聖經的每一個字都認識,也能夠讀下來,但裡面的意思是什麼,他卻不明白——這兩 個往以馬忤斯的門徒,最終是耶穌基督給他們講解,他們才明白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是應當的(路24:13-27)。在今天我們的經文當中,神沒有 用這樣的方式,神是差遣腓利來到了衣索比亞人的身邊,腓利對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 同坐,最終腓利給他講解清楚了這段經文的意思。所以在經文當中,我們看到這個衣索比亞人,他不僅僅在聖殿內、聖殿外都去學習神的話語,還懂得邀請別人與 他一起來誦讀神的話語。我們也在今天的經文當中看到,有的時候神會差派他的使者來幫助我們,在這個時刻,上帝差派腓利來幫助衣索比亞的人,使他能夠明白 神的話語,使他能夠清楚曉得先知以賽亞所說的話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自己也有這樣非常清楚的經歷。從今年春節之後,我們成人主日學一同查考腓立比書。我們知道,保羅的書信每一卷開頭的時候總是「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 「基督耶穌的使徒保羅」,或者再加上「提摩太寫信給哪一個教會」,然後問他們平安。當初我在讀腓立比書1章1節的時候,「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和提摩太怎樣 怎樣」,我就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句非常平常的話,沒有什麼值得解釋的,所以就略過去,然後看下面的經文到底有什麼意思。因為我們要求所有的組長在查考聖經之 前,要把這一段經文所提的問題發到公共郵箱,我在看我的同工所提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其中有一位朱姊妹就提了一個問題,大概的意思是:「保羅在這裡為什麼要 用這樣一個稱呼,有什麼意義?」我起初覺得這個問題都不是一個好問題,為什麼要問這樣一個問題呢?但是後來,我翻看保羅所寫的十三卷書信,當把十三卷書信 簡單的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問的非常的了不起,保羅寫了十三卷書信,但稱「僕人」的只有三封書信:一卷是羅馬書,一卷是提多書,最後一卷就是腓立比 書。為什麼保羅在其它的書信當中,特別要強調「基督耶穌的使徒」,強調他從神而來的權柄,而在腓立比書當中,卻要使用「僕人」這一個詞語?我就開始思想。
在腓立比這個教會,透過腓立比書我們發現,它最主要的挑戰是什麼?就是教會之間的不合一,同工的不合一,弟兄姊妹之間已經有紛爭、嫉妒,這是腓立比教會所 面臨的最大挑戰。保羅在腓立比書當中用第2章和第4章兩章的經文來解決這個問題。保羅在化解這個問題的時候,特別讓他們去效法耶穌基督,應當以耶穌基督的 心為心,保羅也告訴他們耶穌基督的心就是謙卑之心,就是順服之心。所以保羅在腓立比書第2章中說:「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 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段經文,在 這裡面保羅提醒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耶穌基督的心就是謙卑之心、順服之心,而謙卑和順服恰恰是一個僕人應當具備的最重要的兩個特點。僕人在主人面前,第 一個是要順服,其次是要有一顆謙卑的心,所以當把腓立比書的內容和保羅的稱呼結合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保羅在腓立比書一開始其實是要用自己的稱呼來勉勵 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同心合一,因為保羅說「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保羅的這一句話,使當時的弟兄姊妹明白,作為建立了腓立比教會的這一位使徒,他仍然要 在神的面前、耶穌基督的面前稱自己是僕人,那麼作為腓立比教會的任何一員,也應當像保羅一樣,有謙卑之心,有順服之心。所以當我體會到這一切的時候,我真 的感受到,神的話語是句句煉淨的,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任何一句話都有它的含義;我更體會到了在讀神的話語的時候,需要邀請弟兄姊妹一起來讀,即使這個肢 體比你信主時間短,學歷沒有你高,職份沒有你高,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真的要有邀請別人一同來學習神話語的意識。當我們存一顆謙卑的心願意與別人一 同來學習神話語的時候,有可能這個人就是上帝差派來幫助你的使者,你就能夠明白神的話語,曉得神話語的意思。
當然我們不僅要學會邀請你所認識的、身邊的人一同來讀經,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邀請你不認識的、過去的人一同來讀聖經,具體的方式,就是你去看一些注 釋書,看一些別人寫的講章,這也會對你的讀經有很大的幫助。記得我有一次看寇世遠牧師講到「沒有人點燈放在地窨子裡,或是鬥底下,總是放在燈臺上,使進來 的人得見亮光(路11:33)」這段經文時,對我幫助很大。寇牧師講到,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因為鬥是一個器皿,稱量的器皿,所以他就提醒我們基督徒不應 當去斤斤計較。寇牧師也講到床是休息的地方,同時在聖經裡面也是很多人放縱情慾的地方,像大衛睡到中午,最後犯姦淫,希伯來書的作者也說床不可汙穢,所以 人點燈不放在床底下,就提醒我們不應當放縱情慾。人點燈,不要放在地窨子裡,地窨子是一個黑暗的地方,提醒我們基督徒做事不能夠做那些不能公開、見不得人 的事情,我們應當行在光明之中。寇牧師的解釋對於我明白這一段話語真的起了非常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應學會邀請別人來一起讀經——可以是你身邊的弟兄姊妹, 教會當中的肢體,也可以透過參考書來達到這個目的。當我們願意邀請別人一同來讀的時候,很多的時候,我們能像衣索比亞人一樣,最終能夠明白神的話語,曉 得經上的意思。
第三個方面:為了生命的需要去讀。
經文最後讓我們看到腓利「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徒8:35)。每次讀到這節經文的時候,我就特別的羨慕,我相信腓利在當時一定給這個太監講了 一段非常精彩的慕道班課程,他會講到三位一體的神,神的救恩、教會、聖經,會講到加入教會要接受洗禮,加入教會之後可以領受聖餐禮等等這樣一些慕道班課程 的內容。在腓利給他講解明白之後,聖經繼續讓我們看到:「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立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於是吩咐車站住, 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裡去,腓利就給他施洗」(徒8:36-38)。腓利給他講解清楚之後,他願意讓耶穌基督做他生命中的救主,從經文來看,他本來是位猶 太教徒,但是現在他願在耶穌基督裡做一個新造的人——「腓利就給他施洗」;我們也在經文當中發現,這一次施洗的事件,不是腓利強迫他做的,而是這個太監主 動提出來的,當這個太監明白了神的話語之後、明白了真理之後,他願意在自己的生命當中去遵行神的話語,讓神的真理運行在自己的生命當中。所以我們體會到, 這個太監、這個衣索比亞人,他最終是為了自己的生命需要去讀,最終是要讓神的話語去指引自己的生活,指引自己的道路。
我們在福音書當中,會看到耶穌到馬大和馬利亞家裡,馬大忙著侍候耶穌,馬利亞卻坐在耶穌的腳前聽道,馬大之後就有埋怨,但是耶穌卻回答說:「馬大!馬大! 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份,是不能奪去的」(路10:41-42)。馬利亞在她的生命當中,僅僅是為了 聽神的話語而聽神的話語嗎?不是的。馬利亞在耶穌的腳前聽神的話語,之後當耶穌受難的時候,很多的門徒、使徒都不理解耶穌基督為什麼要去受難,然而馬利亞 理解,她透過神的話語,明白耶穌基督這樣受難又進入他的榮耀是應當的,才能夠做成救贖的工作;她不僅僅明白,還願意在主耶穌受難之前,打破玉瓶用珍貴的真 哪噠香膏去膏抹耶穌,為主耶穌基督的受難去做預備。我們體會到馬利亞聽神的話語,明白神的話語,真的是為了自己生命的需要才去聆聽、去學習,所以最後耶穌 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記念」(太26:13),因為她願意讓神的話語,在自己的生命中去 運行。
弟兄姊妹,今天我們讀經,不能夠為了讀經而讀經。剛才我們問到有沒有肢體能夠把聖經從頭到尾讀一遍的,很多的弟兄姊妹沒有舉手——沒有關係,有的時候並不 是因為讀了一遍,就能怎麼樣,最重要的是讀了神的話語,把神的話語運用到生命當中,願意去改變自己,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能夠以神為中心。所以在讀一段經 文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去思想這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有什麼罪惡我可以避免?
第二個問題是:有什麼榜樣我可以效仿?
第三個問題是:有什麼應許我可以抓住?
第四個問題是:有什麼命令我應當遵守?
第五個問題是:有什麼真理我應當學習?
我們的讀經應該像這個衣索比亞人一樣,為了我們的生命需要去讀。在聖經裡面,我們會發現聖經的作者都非常的明白,經文當中的話語都非常的重要。在詩篇當 中,詩人就告訴我們主的話語「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使徒保羅也告訴我們:「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 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所以盼望我們在生命當中都能夠去效法這個衣索比亞人,無論在 哪裡,我們都能勤讀聖經,也願意邀請別人一同查考聖經,更願意我們都能夠讓神的話語進入到我們的生命裡面,應著神的話語讓你我的生命都變得不再一樣,阿 們!
我們低頭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謝謝你的恩典,謝謝主你將衣索比亞人的榜樣擺在我們面前,求主你來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夠像他一樣,有著美好的讀經生活,無論在教會之內,還 是離開教會,讓我們都能夠看重神的話語,無論是獨自,還是邀請別人,我們都能夠一起來學習你的話語,讓我們在讀你的話語的時候,真正是為了一個目標、為了 我們生命需要去讀,求主你特別的恩待我們,藉著你的話語,使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的生命,能夠不斷長大,長成滿有耶穌基督的身量,願主你的恩典長遠與我們同 在,禱告祈求奉靠恩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