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爭動員的程序與等級

2020-12-24 局座召忠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局座對海灣戰爭動員進行了專門的研究,撰寫了大量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選擇其中一些內容進行連載,供大家參考借鑑。

動員的程序

動員實施,是戰爭動員由準備進入付諸實行,由動員計劃變成動員行動的過程,它是戰爭動員的實質性階段。戰爭動員一切活動的歸宿和最終目的,都是圍繞和為了動員實施,動員實施是檢驗—切戰爭動員活動的唯一尺度,是戰爭動員的決定性階段,它往往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戰爭動員的實施,是以戰前準備工作為基礎的,其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戰前準備的充分與否。特別是對於戰略防禦的一方,其轉入戰時體制的時機,只能是在戰爭爆發前夕或爆發時,因而戰爭動員實施速度的快慢,將更直接影響到戰爭的進程和結局,這就更加有賴於戰前的準備工作。

由於現代戰爭突發性大,轉入戰時體制的時限越來越短,同時戰爭的破壞性和殘酷程度空前增大,人力物力消耗空前增多,參戰各國必將動員政治、軍事、經濟等一切力量和資源才能進行戰爭。因此,對於戰前準備工作提出的要求就更高。

而戰前的準備工作只靠軍隊本身是完不成的,國家和軍隊的戰略指揮機關,以及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各個部門,平時必須周密地制定戰時動員計劃,並附之於相應的戰爭動員的有力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反侵略戰爭中,在極其困難複雜的情況下,使整個國家有快速反應能力,能夠及時進行總動員,迅速轉入戰時體制,奪取戰爭。

動員的開始

時機的選擇。通常,動員實施的時機主要有臨戰前或戰爭爆發後的最初階段。把握時機,適時進行戰爭動員,不僅對戰爭初期的戰略主動權影響甚大,而且對整個戰爭的進程和結局也都有著重要影響。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動員制度較完善、動員能力較強的以色列也未能及時發布動員令,許多動員準備來不及進行,致使遭到埃及和敘利亞的突然襲擊,造成戰爭初期的嚴重失利。美國在海灣戰爭爆發前半年,即在「沙漠盾牌」行動的初期,就開始進行動員,徵召預備役人員,動用後備役和民用運輸工具及設施,擴大軍工生產,從而在人員、運輸、物資、技術等方面有力地保障了部隊的作戰行動。

動員令的發布。在動員時機確定之後,通常要由國家最高決策機關在宣布戰爭狀態的同時,正式發達動員令。從動員令發布時起,全國即處於戰爭狀態,國家開始由平時體制轉入戰時體制,全國一切領域立即由平時建設轉人為戰爭服務。

戰爭動員開始之日,就是動員計劃開始執行的第一天。在接到動員令之後,各系統、各地區、各部門的動員工作立即開始組織實施,各級動員機構則立即按戰前擬定的動員計劃開展工作。

動員的措施

在動員的實施過程中,目前各國沒有統一的、一成不變的程序,各國往往都具有自己的動員制度、動員形式和動員方法。在戰爭開始階段實施動員的過程中,美國主要採取的措施有:

國家動員機構的主要工作。根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國家動員機構開始組織動員計劃的執行;採取各種手段,監督檢查動員計劃的實施情況,及時掌握動員計劃實施的進程,加強宏觀控制和管理,注意信息的反饋,保證動員計劃按規定時限和要求準確、及時進行;發揮調節平衡作用,協調各系統、各領域、各地區之間的步驟銜接,平衡人力、物力、財力的分配和使用,解決各個環節上出現的矛盾;根據實踐的需要,提出下達動員補充號令,動員管理措施的建議,經批准後發布實行。

兵役機關的主要工作。根據動員令,向有關部門和單位通報動員令的實施事宜,如徵集動員的預備役人員的數量、批次、任務分配、集結輸送方向、方法、時限等;根據動員計劃和上級的命令,實施預備役人員的徵召;徵用車輛、馬匹、工程機械等補充部隊;為了保證徵集、徵用的順利進行,相應地制定政治保障計劃和動員掩護計劃,並付諸實施。

軍隊系統的主要工作。根據動員擴編計劃,進行組織擴編;組織接收徵用的車輛、馬匹、工程機械等補充部隊;從指定的地點領取補充的裝備、彈藥、被裝、糧食、炊事用具和各種物資器材以及經費,並按編制和標準分配給各部隊和分隊;組織臨戰前的訓練。

政府機關的主要工作。保障軍隊動員擴編補充的完成;採取擴大軍工生產的措施,對原有的軍工企業,安排增加軍工生產的種類、數量、時限等,對需要部分地或全部地轉入軍工生產的民用企業立即進行改組,及時進行轉產;組織各經濟部門和其它各領域轉入戰時體制,調整國民經濟生產計劃,轉向為戰爭服務;協同軍事系統加強對後方的防衛,對群眾性武裝組織進行戰時動員。

戰爭動員的等級

美國為了對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危機作出適當的反應,避免反應過慢影響國家處理危機的能力和反應過度造成不必要的混亂和浪費,按照動員的程度把戰爭動員劃分為了5個不同的等級,即選擇性動員、總統授權徵召20萬後備投人員的動員、局部動員、全面動員和總動員。

選擇性動員。選擇性動員是國內發生緊急情況(如騷亂)時採取的行動,總統或國會有權動員部分後備役部隊和人員擴充現設部隊。

總統授權徵召20萬後備役人員的動員。在沒有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情況下,如總統確認需要擴充現役部隊遂行作戰任務,可以通過頒布行政命令徵召20萬待命後備役部隊中的精選部隊和人員服現役,這些後備役人員可以在國內和海外執勤,其調服現役的時間為90天,必要時可再延長90天。海灣戰爭中布希總統於1990年8月22日籤發第12727號行政命令,首次使用了徵召20萬後備役人員的授權。

局部動員。在總統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時,可以實行局部動員,徵召最多100多萬待命後備役部隊和人員服現役,時間最長為2年。如果國會休會,總統還有權延長軍人的任職和服役期限,延長期最長為6個月。在實行局部動員時可以有計劃有選擇地擴大軍工生產。美國在韓戰中就實行了局部動員。

全面動員。在國會通過法律或聯合決議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或宣戰時,可以實行全面動員。全面動員時,現役部隊全部轉入戰時狀態,所有後備役部隊和人員調服現役,軍人的服役期延長到戰爭結束後半年,工業部門轉入戰時生產。全面動員要求最大限度地動員現有規模的兵力,但並不組建新的部隊。

總動員。總動員是在爆發全球規模的戰爭時,以超出現有兵力規模的水平實施戰爭動員,大批組建新的部隊,動員所需要的一切國家資源投入戰爭。總動員時所採取的行動需經國會授權。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先實施了全面動員,後又實施了總動員。

工業動員的等級

美國國防部於八十年代末確定了工業動員的戒備等級,以便將工業動員準備工作程序化。工業戒備分為6個等級:

六級工業戒備。指正常情況下,國家安全的需求處於最低生產狀況。

五級工業戒備。如果出現諸如敵國突然集結兵力等異常情況,就進入五級工業戒備,此時採取的行動主要是加速制定擴大軍工生產的計劃。

四級工業戒備。如果形勢更為嚴重,將進入四級工業戒備,開始擴大生產某些研製周期較長的軍工產品。

三級工業戒備。實施「緊急增產」,緊急增產可以通過重新分配現有資金實施,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則要申請新的資金。緊急增產指在沒有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和宣戰的情況下,在國家仍處於和平環境時迅速增加關鍵性作戰物資的生產,以對某種緊急狀態作出反應。由於緊急增產是在和平條件下實施的,要受很多法律規定的限制,擴大生產的規模十分有限,比如擴大生產的措施可能僅限於將每天一班的工作制改為每天兩班的工作制。緊急增產只涉及特定的國防承包商和國防工業,而不包括總的工業基礎的動員。

二級工業戒備。是工業的全面動員階段,一般在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時實施。總統可以行使緊急狀態中的各種職權,增加對生產的控制,擴大現有軍工生產設施,建設新的設施。

一級工業戒備。是工業的總動員階段,工業基礎要完全納入戰時軌道,全力支持戰爭,滿足軍防擴編的需求,非關鍵性工業設施要大規模轉產,軍工生產能力要大幅度提高。

——摘自1990年代現代戰爭大動脈

從海灣戰爭看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

動員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張召忠

相關焦點

  • 「進京勤王」,川普發出緊急動員令
    從這條推文來看,川普直接在動員自己的支持者,自己直接成為了大規模抗議集會的召集人。除了這條非常驚人的推文外,川普還多次發推,其中內容為:「1月6日,華盛頓見。」如此頻繁發布這樣的推特,實際上就是一次次緊急的動員令,而這會讓川普在全美國的支持者受到極大的刺激,他們將會湧入華盛頓,到時候美國將面臨一場重大的浩劫。
  • 現代戰爭中是如何進行交通運輸動員的?
    因此,適時地進行交通運輸動員工作,對於奪取戰爭的勝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英軍在馬島戰爭中的遠程奔襲、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戰略運輸等等,就已充分證明了現代戰爭對交通運輸動員的極大依賴。 海灣戰爭中,美國遠離戰場,要把幾十萬軍隊和大量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及軍用物資運抵戰區,交通運輸就成為了關鍵一環。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 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 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
  • 工廠應急復產擴產是戰時工業動員的重要內容
    文/張召忠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張召忠20世紀90年代撰寫的研究報告《美國國民經濟動員法規體系及管理體制》,供大家參考借鑑。國民經濟動員的法規和計劃體系長期以來通過吸取歷次戰爭的經驗和教訓,各國紛紛將戰時工業動員工作擺到了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有關工業動員的法規日益完善,體制日益健全。
  • 普魯士元帥為何輕視美國南北戰爭:兩個武裝暴徒,在全國追逐打鬧
    美國聯邦軍和邦聯軍兩邊排成密集隊列,互相「排隊槍斃」,是不少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的情節。 由於後世美國的強大,南北戰爭似乎也成了世界軍事史上的重要篇章。但是,對於那個時代的歐洲專業軍人看來,這場戰爭卻處處體現著落後的戰術、粗糙的訓練,以及各種令人難以忍受的業餘作風。
  • 輿論與戰爭
    海灣戰爭以來的歷次戰爭證明:輿論戰作為「第二戰場」日趨凸顯,其獨特作戰功能,成為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打贏現代戰爭的重要手段。本文重點剖析幾個外軍案例,以期為戰時傳播提供借鑑參考。一、戰時電視直播爭取公眾的信任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空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的威廉·埃德森少校對戰時電視直播進行了研究。
  • 「抗美援朝」①問劉亞偉:美國「遺忘的戰爭」?
    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揭開序幕。2020年是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看看新聞Knews記者採訪了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談談這場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美國人永遠不應該忘記的戰爭。劉亞偉:我覺得對美國來說,韓戰不過是他們從建國以後所打的很多的戰爭中的一次戰爭,而且這次戰爭也是美國第一次跟他的敵手打平手的戰爭。
  •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幾十萬日裔美國人何去何從
    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政府被狠狠打了臉以後自然是馬上對日本宣戰,正式參加了二戰。雖然羅斯福在二戰剛開始時就意識到德國、日本的野心很大,美國難以置身事外,不過大部分美國人一直覺得戰爭離自己很遠,所以美國的戰備情況並不理想。戰爭突然爆發以後,美國上下也是忙得雞飛狗跳。
  • 從抗疫視頻公益廣告傳播看未來應急應戰輿論動員
    摘 要:視頻公益廣告具有凝聚思想共識、回應民眾需求、服務國家需要的輿論動員特性。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視頻公益廣告在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動員廣大社會力量、鼓舞抗擊疫情信心等方面發揮了強大的輿論動員功能,對於全媒體時代開展應急應戰輿論動員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 美國牛排等級如何分類
    在西餐廳我們總是會看到各種名稱繁多的牛排等級,常見的如西冷,戰斧。那麼這些名稱後面到底代表什麼呢?今天我們來講講牛排等級是怎麼劃分的。
  • 美國當初為什麼打越南戰爭?
    整個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情緒發生了轉變。加入越南戰爭的理由似乎不再那麼重要,尤其是與戰爭的代價相比。反戰運動動員了大批美國人,反對戰爭的公眾抗議示威變得司空見慣。 美國榮耀 在理察·M·尼克森執政期間,自1969年以來,作戰部隊的數量有所減少。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而作為交戰另一方的美國,又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呢?美國記者大衛·哈伯斯塔姆,花費多年精力,寫就了一本內容恢弘的《最寒冷的冬天》,從美國人的視角,深刻剖析了這場「為平局而死」的戰爭。01 被淡忘的韓戰對於美國,韓戰是一場令人困惑的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而箇中原因,除了那些在前線奮力廝殺的美軍將士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寧願不求甚解,不想去關注。
  • 美國右翼崛起前夕:「反平權修正案」的主婦們是如何拉開文化戰爭...
    Schlafly動員發起的保守派反女權陣營在短短幾年間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政治力量從更大的歷史背景來看,在裡根時代前夕用性別議題攪動起政治風暴的Schlafly預示著美國右翼政治力量的全面崛起。由反女權運動和性別議題掀起的、逐漸蔓延至美國政治方方面面的文化戰爭持續至今,讓這部電視劇有了強烈的現實關照意義。
  • ...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穆漢迪斯的行為...
    文 / 夏洛特2020-07-22 05:35:56來源:FX168 【伊朗、伊拉克將聯合起訴美國】據伊朗「聖裔世界大會通訊社」21日報導,伊拉克方面20日發表聲明稱,伊朗和伊拉克將就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等人被暗殺一事聯合起訴美國
  • 軟動員:國家治理現代化視閾下的社會動員轉型
    一 社會動員的理論邏輯  作為專用術語出現的社會動員,由美國學者卡爾·多伊奇(Karl W.Deutsch)在1961年提出。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對社會動員的理解大致有三種主要方式:即現代化過程、集體行動、現代治理方式。
  • 金燦榮:美國把世界分8等級,日韓3級俄第6級,中國被分哪檔?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燦榮在青年網絡公開課上說,美國將世界分成了三六九等,在美國人看來,世界各個國家都是有等級的。在美國劃分的等級當中,日韓等國是第3級,俄第6級,那麼中國被分在哪檔呢?金燦榮給出的回答是,在美國的劃分中,中國在第五級。這樣的劃分有何依據呢?
  • 和戰爭狀態有何不同?
    戰時狀態最明顯的特質就是只是進行防備措施,立足即將到來的戰爭需要做準備,不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其次,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戰爭狀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規定,當我們國家決定進入戰爭狀態時,負責管控國家安全的機關將參照國家憲法規定或者全人大常務委員會規定,有權力採取特別的行動和措施限制公民和組織的權利並增加公民和組織的義務。
  • 韓戰,美國人究竟輸在哪兒?
    更何況,要不是美國在戰爭後期向日本宣戰,抗戰也許還將持續更長時間。 但韓戰就不同了,中國軍隊在裝備極其簡陋的情況下,打出高水平,讓美軍從此對中國刮目相看。從某種程度上,是韓戰讓中國人真正站了起來,敢於挺直腰板和西方人對話。
  • 撤僑是美國的戰爭煙霧彈?專家:美國在為戰爭做準備!
    關於不久前美國從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撤僑的事情,引發了許多人猜測,美國究竟想幹什麼?許多媒體有不同的猜測,有很多觀點認為,美國這樣做是為了借著撤僑的藉口發動戰爭,還有媒體認為,美國是借著撤僑的藉口在準備戰爭,無論是哪一種觀點現在看來似乎都不太可靠,近日軍事專家餘鵬鯤為美國的撤僑行為做了分析,他認為,我們真正應該警惕的是一件事!據觀察者網近日報導,軍事專家餘鵬鯤對美國不久前撤僑行為做出了多角度分析。首先,美國撤僑的理由就不同尋常!
  • 2019年演唱會動員力榜單來襲,你支持的藝人上榜了嗎?
    「演唱會動員力」綜合排行榜TOP50要進入今年的排行榜前10名,動員人數至少需55萬人,也就是至少10場巨蛋等級公演;進入前50名則需要動員17萬人以上,需要舉辦至少10場以上運動場等級的公演。「演唱會動員力」個人排行榜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