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的人,可能只要一提起詩歌,必定是第一時間想到唐詩,作為盛產詩歌的唐朝,在那兩百年裡,誕生了無數偉大的詩人,他們用手中的一支筆,寫下了一首首妙筆生花的唯美詩作,閱讀那些唐詩,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詞彙量,而且還能夠陶冶情操,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我們還是不應該忽略掉宋詩,作為唐朝之後,又一個偉大的帝國,同樣的也是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雖然現在人們一提起宋朝,可能更多的是想到宋詞。但是宋朝的一些文人士大夫,他們並不很看重於宋詞,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創作詩歌。例如王安石、蘇軾、歐陽修、黃庭堅等等,這些人主要還是以詩歌為主,填詞只是一時興趣所致,只是我們後人,才覺得宋詞很優美,但是在當時,宋詞並沒有那麼高的地位。
宋詩與唐詩可以說是有很大的區別,最為顯的一點,那就是唐詩比較注重於抒情,然而宋詩卻是更側重於哲理,很多的詩人寫詩時,喜歡在詩句中來上那麼一兩句,充滿哲理的詩句,並用是重點突出那兩句,最為直觀的一個例子,那就是陸遊的《遊山西村》,原本寫得很平淡,可是到了第三四句,忽然來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哲理,也更為精練。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宋詩裡一首經典的佳作,那便是鄭思肖的《畫菊》,可能很多的朋友,對於這位詩人,以及這首詩,那都是比較陌生;鄭思肖,宋末詩人,今天福建福州人,這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作品,很是值得一讀。
《畫菊》宋代: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這首詩,在這首詩中,儘管詩人寫得看似很平常,但是只要深入地去讀,能夠真正的讀懂詩句中的意思,那麼一定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可以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這也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
詩的頭兩句,便是不俗,寫得非常的唯美,「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那麼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菊花在秋天盛開,不去與其它的花爭相競豔,那獨立的疏籬旁邊,菊花的情趣並沒有衰窮。在這兩句中,詩人高度讚美的菊花高貴的品格,同時也表達出了自身的一個願意,不願意與人同流合汙,要做一個清白的人,要保持骨子裡的高傲。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兩句也是這整首詩中,最為經典的兩句,那麼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菊花是寧願在枝頭上,抱在一起,散發著清香而死,絕對不會被寒冷的北風吹落。從這兩句中,詩人進一步讚美了菊花的高貴的品格,同時也更為明確地表達出了自己的一個觀點,那就是要堅持自我,不能願意點頭哈腰。
鄭思肖的這首《畫菊》,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的唯美,同時又是意境高遠,詩人以菊花喻人,很是有說服力,讀來更是朗朗上口,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意思,這也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