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奶奶堅守上海最後一家傳呼電話亭:與亡夫的約定,一守就是27年

2020-12-25 北晚新視覺網

上海福州路614弄口,有著上海最後一家正在營業的傳呼電話亭。

1993年,沈玉琇和幾位同伴承包了這間電話亭,1996年,丈夫臨終前說,希望她能把電話亭守下去。如今,78歲的沈玉琇值守這裡已有27年。儘管現在打電話的人不多,沈玉琇卻不曾怠慢,每天空下來就會用酒精擦拭三臺公用電話。她知道,現在還要打公用電話的人,往往都是需要幫助的人,碰到沒帶錢的人想打電話,她也很樂意幫忙。沈玉琇說,守著電話亭,能讓她消磨時間、排遣孤獨,只要身體健康,她就會一直守下去,守住屬於一個時代的回音。

網友評論:

「感人」 「守住一個時代的回聲」

(原標題:上海78歲奶奶與亡夫約定守電話亭27年)

來源:綜合中國新聞網 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u015

相關焦點

  • 78歲老人守上海最後傳呼電話亭27年
    新京報訊(記者 吳採倩)78歲的上海奶奶沈玉琇,因為堅守一個傳呼公共電話亭27年,成為「網紅奶奶」。在上海福州路614弄堂口,有一間不足5平米的傳呼公共電話亭,上面寫著「智能公話站」,這是上海最後一家傳呼公共電話亭。為了遵守亡夫的遺願,78歲沈玉琇在這裡守了27年。
  • 上海七旬老人堅守電話亭27年,是與亡夫的約定,更是時代的回聲
    隨著手機的普及,「公共傳呼電話」如今已經基本退出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然而就在上海福州路614弄口,有著上海最後一家正在營業的傳呼電話亭。1993年,沈玉琇沈奶奶和幾位同伴承包了這間電話亭,1996年,丈夫臨終前說,希望她能把電話亭守下去。
  • 上海78歲奶奶堅守電話亭27年:排遣晚年孤獨的背後是感人的約定
    在上海福州路614弄口,有間不足5平米的公共電話亭,這是上海最後一家正在營業的傳呼電話亭。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已經很少有人會到此來打電話了,但是,電話亭裡依然有一位老人在堅守著。據了解,這位堅守的老人沈玉琇今年已是78歲高齡了。1993年時,她和幾位同伴承包了這間電話亭。如今,她已經在電話亭堅守了27年。相信有人會忍不住好奇:為什麼這位沈奶奶會如此執著於此呢?其實,沈奶奶的老伴早在1996年便不幸離去,他臨走時希望沈奶奶能夠把電話亭堅守下去。於是,為了這個說好的約定,沈奶奶就這樣堅持了27年。
  • 一守就是27年!78歲奶奶堅守上海最後的電話亭,只因與亡夫的約定
    以前,我們常常能在路邊看到電話亭,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它已被淘汰,我們在路邊也很難看到它的身影。但在上海福州路上,有一個不到5平米的公共電話亭,這也是全上海營業的最後一個呼叫亭。據悉,沈玉琇今年78歲了,已經在電話亭守了27年,1993年時,她和幾個同事一起承包了這個電話亭。1992年,沈玉琇老人的丈夫不幸去世,在他臨終前還表示,希望她能將電話亭守住。沈玉琇老太就這樣堅持了27年。雖然現在打電話的人不多,但沈玉琇從不怠慢,每天空著的時候都會用酒精擦拭她的公用電話。
  • 上海78歲奶奶與亡夫約定守電話亭27年,能排遣孤獨,守住時代的回音
    上海福州路614弄口,有著上海最後一家正在營業的傳呼電話亭。1993年,沈玉琇和幾位同伴承包了這間電話亭,1996年,丈夫臨終前說,希望她能把電話亭守下去。如今,78歲的沈玉琇值守這裡已有27年。沈玉琇說,守著電話亭,能讓她消磨時間、排遣孤獨,只要身體健康,她就會一直守下去,守住屬於一個時代的回音。網友評論延伸閱讀他92歲,她93歲 世間最美的愛情不過如此他92歲,她93歲。從青絲到白頭,他們已經相伴、相守、相依近80載。
  • 78歲上海奶奶堅守電話亭27年
    隨著手機的普及,「公共傳呼電話」如今已經基本退出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然而就在上海市中心的福州路上,仍然還開著一個只收現金的公共傳呼電話亭,3分鐘市內通話收費4角錢,這裡的老闆是一位78歲的老人,老人名叫沈玉琇,她告訴記者,「這家電話亭已經陪我度過27個年頭了」。
  • 78歲上海老奶奶為亡夫堅守電話亭27年
    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記者 徐明睿)隨著手機的普及,「公共傳呼電話」如今已經基本退出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然而就在上海中心的福州路上,仍然還開著一個只收現金的公共傳呼電話亭,3分鐘市內通話收費4角錢,這裡的老闆是一位78歲的老人,老人名叫沈玉琇,她告訴記者,「這家電話亭已經陪我度過27個年頭了」。福州路上的公共傳呼電話亭 徐明睿 攝12月7日,記者採訪到了沈奶奶。她和記者回憶,1993年,她與幾位同伴一起承包了自家弄堂口的電話亭。
  • 為了與丈夫的約定 78歲老太堅守公共電話亭27年
    隨著手機的普及,1952年就出現於上海的公共傳呼電話,如今已經基本退出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然而就在中心鬧市區的福州路上,仍然還開著一個只收現金的公共傳呼電話亭,3分鐘市內通話收費4角錢。守著這間被稱為"上海灘最後一爿公共電話亭"的,是一個78歲的老人。
  • 上海灘最後一爿公共電話亭
    隨著手機的普及,1952年就出現於上海的公共傳呼電話,如今已經基本褪出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然而就在中心鬧市區的福州路上,仍然還開著一個只收現金的公共傳呼電話亭,3分鐘市內通話收費4角錢。守著這間被稱為"上海灘最後一爿公共電話亭"的,是一個78歲的老人。
  • 為了與丈夫的約定,78歲老太堅守公共電話亭27年,網友:暖化了
    上海一老人與她的丈夫做了一個約定,也正是因為這一個約定,老人奉獻了她27年的時光給一個公共電話亭。沈婆婆的電話亭上海現在的經濟發展迅速,更替變化很快,導致現在在上海已經很少看見許多年代比較久遠的東西,比如公共電話亭。
  • 78歲老人替夫還願 堅守的背後是奉獻更是傳承
    78歲的北京奶奶嚴敏文,風雨無阻去鄉村支教,用一個人的執著和大愛,堅守和去世老伴共同的約定。  耄耋之年進村支教 一人扛起亡夫遺願  與嚴奶奶的相遇實屬偶然,王小騫、夏天兩人在經歷信任危機之後,終於決定跟著路人小屈去他的目的地——保定淶水西官莊村。就是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小課桌」的創辦者——78歲的嚴奶奶。
  • 「後浪」們不知的公用電話亭拆除了,誰還會記得那個年代?
    但真正追溯中國公用電話的歷史,卻比這早了近100年。1878年,美國舊金山出現了世界最早的公用電話亭,公用電話逐漸在歐美流行。1882年,洋氣的上海灘緊緊跟上國際步伐,由丹麥大北電報公司設立了第一間公共電話室,比日本東京、橫濱還要早上整整8年。1932年,美商上海電話公司在租界內裝設了投幣式公用電話亭,要投入特製的角幣才能使用。
  • 5G公用電話亭亮相上海 助力5G信號「無縫」覆蓋
    在上海大劇院附近的一處5G公用電話亭,工作人員用5G手機測試得出結果,電話亭周圍5G網絡下行速率約為900兆比特每秒(Mbps),上行速率約為100Mbps,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於4G網絡。在這裡用手機在線觀看高清視頻,畫質清晰流暢。
  • 百年公用電話亭正在變!變!變!
    在上海街頭,有一樣公共設施已經靜靜陪伴了我們近百年,那就是"公用電話亭"。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公用電話亭,似乎漸漸成了擺設。但最近,它們正悄然變身。 在上海火車站,一出站,就能見到一整排的公用電話亭,這裡是全市公用電話亭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一共有66座,幾十年如一日,為南來北往的旅客們提供便利。
  • 上海公用電話亭裝上5G了!
    近日,上海南京東路,工作人員正在對公用電話亭頂部的5G小微基站做調試,變身成為5G公用電話亭。通過對現有電話亭的改造升級,不僅可以有效利用資源完成5G信號覆蓋,也給生活在上海的居民帶來了便利。據悉,預計到今年年底,上海將完成100多處公用電話亭的5G改造升級。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四家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 發現丨報刊亭:空間退場 溫情仍在
    老楊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上,對自己的未來生計看得通透:「我這報刊亭和以前的公用電話亭沒啥不一樣。」在他眼裡,報刊亭和過去的公用電話亭都會成為經濟與科技進步而淘汰的產物,報刊亭經營者無一例外走向解體。不同的是,公用電話亭只是單純的工具擺設,而報刊亭的生意下,還有不少人情溫度。
  • 兩兒一孫被殺,78歲奶奶追兇12年 庭審時放棄賠償
    常桂香拿著當年親人被槍殺時的現場照片兩兒一孫被槍殺 78歲奶奶追兇12年庭審時放棄賠償,希望嚴懲兇手2020年7月29日,河南「兩兒一孫」被槍殺案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法院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2007年2月24日,在泌陽縣銅山鄉,因承包地跟人發生糾紛,常桂香老人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子被對方持獵槍打死。
  • 公共電話亭變形三金剛 中國用戶還能再借一命
    電話亭名存實亡 今年6月10日的時候,瀋陽聯通曾發布公告表示,他們將於2020年6月30日24時起全面停止所有公用電話類服務最終行動電話普及至大部分人手中,成為二十一世紀上個十年的重要註腳。 如何變現是難題 根據今年2月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至2019年11月,中國行動電話用戶數增加至15.59億戶,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中國的總人口。與之相對應的是,公用電話註冊企業正在逐年萎縮。
  • 靈異鬼故事:消失的電話亭
    喝的東倒西歪的陳明被朱貴扶出車外,目光卻落在了路邊的一座電話亭上,那電話亭和一般的不太一樣,通體散發著神秘的氣息,醉意濃濃的陳明正奇怪自己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感覺呢,卻看到電話亭邊上立著一塊招牌:如果電話亭,這個電話亭還有招牌呀,不愧是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