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音樂在流媒體平臺表現優於主流玩家

2020-12-23 瀟湘晨報

Spotify此前發布的2019年度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環球、索尼、華納和Merlin唱片公司佔全球音樂流媒體收入約82%的份額,而2018年的報告中這一數字為85%。

在音樂流媒體的長尾內容越來越強勁的背景下,三大唱片公司和Merlin在Spotify的收入份額在去年下降了三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獨立音樂在流媒體平臺增長顯著。

以各大唱片公司在Spotify的表現為例,通過MIDiA統計的2019財年唱片市場份額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獨立音樂人和獨立唱片公司在2019年的表現優於主流玩家。

△ 數據來源:Spotify&MIDiA,小鹿角app整理

從表格可以看出,三大唱片公司去年從Spotify獲取的流媒體收入增長了27%,其他獨立廠牌的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58%,獨立音樂人收入增長了48%。

流媒體為音樂行業發展增添了動力,但顯然獨立音樂受益更為顯著。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近期發布的全球音樂報告,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結論。

通過IFPI報告中的流媒體數據和MIDiA的主流唱片公司報告,我們可以估算獨立音樂唱片公司2019年的流媒體收入。結果顯示,獨立音樂在全球流媒體收入中所佔的份額從27%上升到29%,增加了兩個百分點。

儘管獨立唱片公司和藝術家在2019年相對增長較快,但主流唱片公司的絕對增長顯著,淨收入從上一年的8億美元,上升至15億美元,增加了近一倍。主流音樂依舊是流媒體平臺的主要動力,但獨立音樂也正在流媒體平臺迅速擴張。

如果獨立音樂在流媒體平臺的份額再增長4至5個百分點,將佔整個流媒體市場的三分之一。但是值得考慮一個關鍵因素是,這些數據是基於音樂發行公司來統計的,因此主流唱片公司的流媒體收入包含了它們為獨立音樂人做音樂發行的部分。根據WIN的最新研究,獨立音樂的市場份額又增長了12%。在此基礎上,到2021年獨立廠牌在流媒體平臺的份額可能接近50%。

藉助流媒體平臺,獨立音樂市場以及在整個音樂產業中的重要性或將真正發生歷史性改變。

【來源:中國音樂財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高曝光量需付費換取,獨立音樂人在流媒體平臺是否更難出頭?
    今年五月,Ivors Academy撰寫了一份請願書,要求對音樂流媒體平臺的版稅進行全面審查。迄今為止,該文件已獲得15,000多個籤名。就如同獨立音樂廠牌Commission Records的A&R負責人Austin Chase所說的,「如果你背後沒有一家實力雄厚的唱片公司,在Spotify或其他流媒體平臺上也沒有位高權重的朋友,那麼就如同騎一輛生鏽的自行車參加坦克大戰。」
  • 2020年各音樂流媒體平臺版稅費率一覽
    創作者們能從音樂流媒體平臺中獲得多少收入?不同的平臺為創作者們支付的版稅費用相同嗎?根據Digital Music直接從藝人、獨立唱片公司以及各種公開來源獲得的數據信息,本文將討論近兩年來Pandora、Napster、Spotify、Apple Music、Deezer這類最受歡迎的流媒體平臺支付給創作者們歌曲單次播放的版權費率變化。
  • 95後為核心,音樂流媒體平臺成為日音在華推廣第一選擇
    1調研背景2020年中日建交日漸接近50周年,兩國音樂產業間的合作也已經成為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之一。如今,在中國音樂產業尤其是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成為助推日本音樂產業數位化轉型重要力量,和2015 年以來中日音樂人之間演出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
  • 95後為核心,音樂流媒體平臺成為日音在華推廣第一選擇 | 報告
    2020年中日建交日漸接近50周年,兩國音樂產業間的合作也已經成為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之一。如今,在中國音樂產業尤其是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成為助推日本音樂產業數位化轉型重要力量,和2015 年以來中日音樂人之間演出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日本音樂產業的整體概況以及在中國的推廣現狀進行研究總結,且希望此報告能夠增進共同促進兩國音樂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 傳媒藍皮書|網絡音樂產業日趨成熟 流媒體與廣播媒體呈現差異化競爭
    音樂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是中國華語音樂市場飛速發展的最佳證明。Musamusic®大數據顯示,2019年最受歡迎的前100首歌曲中,大部分歌曲都選擇在不同的流媒體音樂平臺首發,更有許多歌曲爆紅於短視頻平臺,具有強烈的網際網路風格,如位居榜首的海倫《橋邊姑娘》,寶石Gem《野狼disco》等。網絡歌手的流媒體播放量非常可觀,共6首歌曲周均單曲播放量過億。
  • 「老子吃火鍋,你別想碰底料」:2017音樂流媒體年終盤點
    但諷刺的是,這個事件,跟如今的音樂主流服務平臺沒半毛錢關係……我們細數2017年的音樂流媒體圈大事,顯而易見,籌錢、撕逼才是主旋律。而就在昨天,騰訊音樂又雙叒叕被傳2018年要IPO籌錢了,這是它今年第六次被傳上市。順著六次傳言回看2017,竟能把音樂流媒體圈的大事都串起來,只是這劇情……有點狗血,有點殘忍,也有點眼熟,更有點值得思考。
  • 嘻哈音樂在流媒體時代中的商業模式
    40%,不過這還需要起碼10年的時間去適應(流媒體的興起對音樂產業來說是一個救命稻草。John Legend(10屆葛萊美獎得主)表示,流媒體音樂讓藝術家們重新思考如何創作和傳播他們的音樂。音樂家不再專注於發行CD,而是轉向關注於通過流媒體平臺發行音樂
  • 誰是海外第二大音樂流媒體平臺?YouTube還是Apple Music?
    美股 誰是海外第二大音樂流媒體平臺?YouTube還是Apple Music?以下推導過程,將涉及初中數學,海外頭部音樂流媒體平臺的財務數據、競爭現狀以及部分行業潛規則。三年前,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的老闆說:「目前一首歌曲的創作者,在 YouTube 上作品每播放 1000 次,大概可以賺得廣告費 1 美元;而蘋果和 Spotify 等付費服務,每 1000 次播放會向創作者支付 7 美元。」
  • 臺灣女孩創立的音樂科技公司拿到了李嘉誠的投資DJ混音曲目終於登上音樂流媒體平臺
    (來源:臺灣時報資訊)DJ混音曲目終於登上音樂流媒體平臺近日,蘋果公司與Dubset Media Holdings達成協議,獲得該公司授權後,蘋果將把該公司旗下獨立/地下DJ的混音曲目通過Apple Music發布,這也意味著DJ混音曲目終於要登上音樂流媒體平臺了。
  • 在韓國,獨立音樂比主流音樂更流行,為什麼?
    對大部分聽歌範圍局限於主流音樂的聽眾而言,正是從草東的走紅,才開始對「獨立樂團」、「獨立音樂」這些概念有了認知。除了hyukoh外,還有10cm,Delispice,busker busker……這些韓國獨立樂隊/組合,以獨立廠牌的獨立樂團之姿,將亞文化反轉成為主流,在韓國,獨立音樂毫無疑問正在流行,他們已經重新定義了「流行音樂」。
  • 日本上線世界首個動漫歌曲流媒體平臺
    雖然它們的APP各有特點,不過要說對動漫音樂的專注,都比不上日本3月24日剛剛上線的流媒體音樂平臺ANiUTa。ANiUTa是全球首個專注於ACG音樂的流媒體軟體。Ani是動畫的簡稱,Uta在日語中是歌曲的意思。事實上,在這個音樂平臺上除了動畫歌曲之外,遊戲等泛二次元的音樂也都有涉及。
  • 新花怒放發主題宣傳片 預言獨立音樂成樂壇主流
    Carsick Cars樂隊的老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麥可·佩蒂斯(Michael Pettis)以經濟學家的專業背景預言,通過「新花怒放」能夠在主流視野打開獨立音樂的巨大市場,前輩樂隊信樂團團長Michael鼓勵參演藝人享受演出過程,而旅行團樂隊則放言未來的獨立音樂就是主流音樂。好妹妹則把七組藝人比喻成了「金剛葫蘆娃」。
  • 獨立音樂人為什麼紛紛入駐音樂平臺?
    而百度音樂人作為活動平臺方,還增設了三個等級的獎項和獎金,鼓勵原創歌詞創作,並為獲獎音樂人提供籤約太合音樂集團的機會。從這個角度看,百度音樂人其實是拓寬了對於原創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的收集範圍和門檻,讓垂直、分眾的獨立音樂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為主流文化所容納。【2】的確,年輕人的音樂品味一直在變化。
  • 中國流媒體平臺在海外受到青睞
    在中國短視頻平臺發布原創內容,追中國熱播劇參與彈幕討論,為喜歡的中國演唱組合投票……近年來,中國流媒體平臺紛紛「出海」,逐漸走進廣大海外網友的日常生活。優質的內容、便捷流暢的技術操作、注重與當地網友互動等優勢,讓中國流媒體平臺在海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 流媒體平臺與智能電視的「相愛相殺」
    但與此同時,就像所有行業一樣,最終只有成為平臺才能擁有更高的議價能力,而在流媒體競爭進入白熱化之後,智能電視平臺與流媒體們過去那般親密戰友的關係也顯得不再那麼友善。做電視盒子起家的Roku從內置Netflix起家,如今已經是市值將近300億美元,並且可以和NBC環球、華納傳媒談條件的流媒體看門人了。 同時國內的流媒體平臺以及網際網路硬體企業也明顯看到了客廳娛樂轉向的動態,愛奇藝CEO龔宇不久前就表示「網際網路電視端視聽體驗更好,是做精品專業內容最重要、最終極的終端,未來也將是最大的終端。」
  • 獨立音樂人「乘風」,網易雲音樂「破浪」
    獨立原創音樂,從「異類」到流行在流媒體平臺出現之前,獨立原創音樂在大眾輿論裡一直算得上種「異類」。2005年金曲獎,獨立音樂人陳珊妮,憑專輯《後來我們都哭了》打敗了孫燕姿、周杰倫和王力宏等熱門人選,摘獲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當陳珊妮上臺領獎時,臺下諸多觀眾憤而離席、噓聲一片。
  • 獨立但不孤立,「獨立音樂聯合體」應運而生
    ▲ Indie Works獨立音樂聯合體 近年來,強調原創性和在地性的獨立音樂在全球蔚然成風,甚至衝破「亞文化」的局限定義,在主流音樂消費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華語市場上,獨立音樂人不僅成為音樂節和演出市場的重要力量,他們的作品和價值觀同樣受到眾多樂迷的追捧;而在音樂流媒體平臺,獨立音樂播放佔比不斷攀升早已引發業內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獨立音樂聯合體(Indie Works)應運而生。雖然初出茅廬,但Indie Works的氣勢相當足。
  • 獨立音樂人頻頻破圈的當下,獨立這兩個字的意思有必要重新學習一下
    獨立音樂的初衷並不是奔著迎合主流市場而去,也絕不會成為普通大眾的首選。「獨立」,其實是擁有獨特且相對固定的審美品味,不易受主流的更迭而自我影響。無論對於聽眾還是平臺來說,都是未來不可或缺的一個切面。於上個世紀從西方搖滾樂脫胎而來的獨立音樂,原本可能只是屬於小範圍聽眾的秘密,而在去年播出的原創音樂節目《樂隊的夏天》爆火之後,新褲子、痛仰等不少獨立樂隊也在這波熱浪下被推向了大眾視野。此般景況下,「獨立樂隊」四個字得以被大眾再次投諸關心。數字媒體下,被揭開面紗的獨立音樂,如今似乎漸漸模糊了與主流音樂之間的界限。
  • 八大國內獨立音樂網站盤點:平臺模式各異
    作為近年來獨立音樂大熱的反映,國內網際網路領域也逐步出現了若干以獨立音樂為中心的站點。這些站點通過資訊、線下活動和周邊工作,與獨立音樂創作人、音樂廠牌形成了一定地互動,對獨立音樂在內陸的發展也有較好的推動。以下則對其中較好出色的代表作簡要介紹和點評。
  • 太合音樂集團與國際獨立音樂平臺Bandcamp達成合作 助力中外獨立音樂交流互鑑
    近日,太合音樂集團攜旗下兵馬司唱片、赤瞳音樂等多個風格迥異的音樂廠牌,以及獨立音樂聯合體Indie Works,正式入駐國際知名獨立音樂平臺Bandcamp ,並通過自主研發的版權分發平臺DMH,按照DDEX國際通用標準與Bandcamp 對接傳輸服務,實現播放數據、銷售數據、用戶畫像等音樂大數據的全球、實時同步,讓全球範圍內數百萬的Bandcamp 粉絲聆聽到中國獨立音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