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敗筆:公孫勝

2021-02-13 書屋

作者:戴慶華

《水滸傳》是一部古代傑出的英雄傳奇小說,一經問世便被視為「天下至文」,明清之際文人金聖歎甚至說過,「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其故事多次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其人物形象更是在神州大地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如宋江的義氣、吳用的智謀、林衝的勇猛、李逵的魯莽早已經深入人心;甚至書中一些次要小人物如偷雞摸狗的時遷、好色又無能的王矮虎、開人肉包子店的孫二娘也都被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正是筆者最嚮往文化知識的少年時期,卻除了領袖著作幾乎無書可讀。湊巧當時的神州大地開展了一場至今也讓人不明就裡的批《水滸》運動,筆者於是有幸將一部內部發行「作批判用」的百回本的《水滸傳》讀了若干遍。少年人記性好,加之水滸故事確實精彩動人,筆者只讀過一兩遍便不僅熟知書中所有情節,而且將書中一百單八將每個人的姓名綽號乃至排名順序都爛熟於胸。少年時代,儘管文化生活貧乏,想像力還是極其豐富,經常把自己想像成一身武藝並且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的梁山好漢:林衝、武松、魯智深等等。但是,書中卻有一個身份頗為尷尬卻又絕對繞不過的角色常常讓我疑惑:公孫勝。因為,他的本事太強大了,強大到其餘梁山好漢加起來的武力都不值一提的地步,但正因為本領大到水泊梁山幾乎容不下,才特別顯得突兀、怪誕和滑稽。

公孫勝原本是薊州一個修行的道人,卻出於不知什麼原因棄師別母當上了打家劫舍的強盜。《水滸傳》裡,公孫勝出場是在第十五回,一開始似乎並無特異之處:他前往晁蓋的莊園去投奔,見面禮是「一套富貴」——打劫生辰綱。與水滸其他好漢一樣,他也有些武藝,一怒之下放倒十來名莊客。不過,他的這點武功放在好漢雲集的水泊梁山並不特別出彩,而且,從此之後再沒見他的武藝有任何展示。梁山好漢基本是按武藝排座次的,但是,他剛上梁山就排名前三,到梁山聚齊一百單八將之後依然排名第四。按小說中的描述,他雖然武藝未必出眾,但一身道術可就了不得了,不僅可以騰雲駕霧,而且能呼風喚雨!當然,還有更厲害的,小說沒有正面寫到,但僅從他的手下敗將高廉的法術上就能看出來:

高廉見回了風,急取銅牌,把劍敲動,向那神兵隊裡捲起一陣黃沙,就中軍走出一群猛獸,但見:

狻猊舞爪,獅子搖頭。閃金獬豸逞威雄,奮錦貌貅施勇猛。豺狼作對吐獠牙,直奔雄兵;虎豹成群張巨口,來齧劣馬。帶刺野豬衝陣入,捲毛惡犬撞人來。如龍大蟒撲天飛,吞象頑蛇鑽地落。

這個高廉,是奸臣高俅的兄弟,因迫害柴進一家而開罪梁山泊。為救柴進,梁山泊精銳盡出,卻在略通法術的高廉面前一敗再敗,直到宋江請回已經返鄉的公孫勝重新出山,高廉才戰敗被殺。就是這個法術水平不如公孫勝的高廉,幾乎憑一己之力就打敗了由宋江親自統領、吳用為軍師,並有著林衝、秦明、花榮、朱仝、雷橫、李逵、李俊、張順、楊雄、石秀等陣容強大、猛將眾多的梁山人馬。一個高廉就幾乎無敵,公孫勝的法術又高到什麼地步了?用四個字形容就是「天下無敵」,因為只要有他出場的戰鬥就一次也沒輸過,只從他戰勝高廉的過程就可窺知一二:

高廉在馬上見了大怒,急去馬鞍鞽前,取下那面聚獸銅牌,把劍去擊。那裡敲得三下,只見神兵隊裡捲起一陣黃砂來,罩的天昏地暗,日色無光。喊聲起處,豺狼虎豹,怪獸毒蟲,就這黃砂內卷將出來。眾軍恰待都走,公孫勝在馬上,早掣出那一把松文古定劍來,指著敵軍,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只見一道金光射去,那夥怪獸毒蟲,都就黃砂中亂紛紛墜於陣前。眾軍人看時,卻都是白紙剪的虎豹走獸,黃砂盡皆蕩散不起……

如果作一個合理推測和想像,憑著公孫勝的法力,再有個數百名助手,已足夠傲視群雄、睥睨天下了。有了公孫勝,其實水滸其他好漢大半多餘,憑他無敵的法術,只要揮舞下寶劍念幾句咒語,什麼樣的軍隊能不被輕易地打得土崩瓦解?有了他,「殺到東京、奪了鳥位」絕不應當看成僅是李逵的一廂情願。

當然,讀者肯定要責備我太較真了。因為這樣的話,大宋朝會提前完蛋,號稱「忠義水滸」的書也就寫不下去了。的確如此,除了法術高強的公孫勝,還有一百單七個好漢也得有戲唱才行啊。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作者只好儘量限制公孫勝的戲碼。從第十五回出場,到四十二回返鄉探母之前,這中間公孫勝只在第十九回針對捉拿智取生辰綱的晁蓋諸人的小股官軍施過一回法術。五十三回公孫勝施法術勝了高廉之後,他基本上就少見出場了,所以《水滸傳》中許多次戰鬥他這個本領通天的好漢都沒有出場,例如打祝家莊,打青州,打曾頭市,戰呼延灼,戰關勝等等。即使偶爾上陣也是客串一把,弄點風啊雨的,給人的感覺是未盡全力,對戰鬥勝負不起關鍵作用(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傳》在徵討田虎時,公孫勝再次大秀了一把法術,但據說徵討田虎、王慶的章節為後人添加,本文不討論)。到了徵討方臘之前,作者乾脆讓公孫勝回家煉丹去了,否則真不知這幕悲劇大戲如何收場。大約施耐庵老先生自己也不好意思讓公孫勝多佔篇幅,不然,這《水滸傳》就不再是一部英雄傳奇,而成了神魔志怪。

當然,我們不可苛責古人,在他之前之後的許多文學作品都不乏怪力亂神的情節作點綴。但是,關鍵的問題在於,神話就是神話,誰也不會同神話較真,例如誰也不會追究孫悟空的騰雲駕霧是否符合牛頓力學。就算非神話小說的作品偶有鬼神現身也大可寬諒,前提是一定得把握分寸,不能影響情節的邏輯性和故事的完整性。

公孫勝的出現顯然大大影響了情節的邏輯性和故事的完整性。例如,許多次打得非常艱苦的戰鬥乾脆不讓他出場,卻又缺少必要的交代,情理上非常說不過去:讓弟兄們拼命,你卻有勁不使出來,你這個梁山老四是白吃飯的啊。但是,替作者想一想,若讓他次次出馬,眾多英雄勢必都成配角,戰鬥也必然顯得毫無懸念,這傳奇故事怕是會失去應有的吸引力。

《水滸傳》名列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絕非浪得虛名,施耐庵放在中華民族的文學史上也是數得著的人物,為什麼會在作品中設計出這麼個大煞風景且不倫不類的人物來?我想主要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宋代道教盛行,連徽宗皇帝也因迷戀道術而被稱為道君皇帝,因此,梁山好漢中出個道士也算符合時代背景;另一個原因就是《水滸》英雄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代表都有,商人、財主、水手、鐵匠、軍官、小吏、帝王后裔和尚行者……總之,各行各業都有,如果沒個道人便少了個「道教界代表」。但是,即使非要在水泊梁山塞進個道士來,也不一定要讓他具備超自然的力量。比如,水泊梁山還有一個算「佛教界代表」的花和尚魯智深,雖並無高深法力,卻是一個刻畫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與之對照,在以人物形象鮮明著稱的《水滸傳》中,這個排名第四的好漢公孫勝雖有通天法術卻毫無個性,形象乾癟,很煞風景。

魯迅在評價《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時說作者「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是十分中肯的。但是,相對而言,《三國》中諸葛亮的「多智」雖然誇張,比起公孫勝其實還算有分寸,比如除了「借東風」略顯荒誕之外,基本沒讓諸葛亮顯示出多少超自然的力量來。相比之下,公孫勝的法力之高之強,就不只是「近妖」,而是「近神」、「近仙」,幾乎到了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步。

筆者翻了下相關的《水滸》資料,在成書於元代的水滸原型故事《大宋宣和遺事》中,雖有公孫勝之名卻缺少事跡,排名也只是第七,並不十分靠前,而且,智取生辰綱的好漢中也沒有公孫勝。明代郎瑛《七修類稿》中記載的宋江等三十六人也不包括公孫勝。甚至,從南宋至清代各種水滸戲不下百餘種,卻無一是以公孫勝為主角的,甚至極少提及。當代人拍的《水滸傳》涉及公孫勝的戲都是能繞過儘量繞過。這也說明,公孫勝的人物形象不合理,也不鮮明,不是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不合正常的邏輯,不僅多餘,而且荒誕。近代張恨水先生《水滸人物論贊》言及公孫勝,也頓覺無語以概之:「公孫勝只能畫符作法耳,未見其有何真實本領也。吾人既不願談荒唐經,則欲於此為文以贊之,轉覺詞窮矣!」先生之言,於我心有戚戚焉!

當然,一部《水滸》流傳千古,自有其藝術魅力,不會因為有瑕疵而喪失價值。但是,一部被後人譽為「天下之至文」的偉大名著,卻因為一個半仙式的道人形象而損害其藝術性和觀賞性,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本文原載於《書屋》2019年第1期)

相關焦點

  • 【水滸】公孫勝表現平平卻高居第四,真相是這樣的...
    不過,這一解釋雖好,但是,仍然改變不了公孫勝形象。那麼,公孫勝到底是個什麼人?他這種低調是性格所然,還是有意為之?首先,公孫勝的表現主要是幾次鬥法。儘管次數不多,但是,作用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看過《封神演義》的人都知道,神仙、妖魔鬼怪與人類並不在同一個緯度之間。在他們的法力或者法寶面前,人類的武功、兵器、智謀都毫無作用。
  • 入雲龍公孫勝,中國式宗教人員的典型(水滸眾生相)
    而公孫勝這個人在水滸裡也有意思,他的性格有些個飄忽不定,一會兒是非常熱衷於事業,一會兒又變的與世無爭,超脫塵世。用一段相聲裡的話就是「一會兒徐志摩,一會兒單田芳,這誰也受不了。」這個時候的公孫勝是主動介入紅塵中事的,而且還是主動參與到違法犯罪活動中來。而且他跟劉唐還不一樣,劉唐屬於赤貧階級,就指著這票買賣改變命運呢。公孫勝呢?他自己說的:「家中自有田產山莊」,算是個中產階級,不去幹這個掉腦袋的勾當,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錯。我覺得他這個純粹就是覺得日子過得太閒了,找點兒刺激。公孫勝跟著劫了生辰綱,然後又跟著大破官軍,跟著上了梁山。
  • 公孫勝:逼仄江湖中的自由生命
    圖片來自網絡一一直不怎麼喜歡《水滸》,在《水滸》的江湖裡生命是不自由的
  • 水滸後傳:梁山好漢成泰國六部侍郎,入雲龍公孫勝祈雪殺日本倭兵
    清朝小說家陳忱所寫的《水滸後傳》中,或許是不滿原著的結局,書中竟然出現六部侍郎儘是梁山好漢擔任的描述,只是效命的國家為暹羅國(泰國古稱),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且讓筆者慢慢道來。
  • 宋江只是傀儡,水滸108條好漢的命運,都掌握在公孫勝手裡
    若是把公孫勝施展五雷天罡正法,大破高廉的怪力亂神一段刪去,對水滸的魅力,絲毫沒有影響。既然如此,那他憑什麼位居林衝關勝之上,穩坐第四把交椅呢?告訴您,在梁山泊宋江只是傀儡,水滸108條好漢的命運,都掌握在公孫勝手裡。水滸洋洋一百二十回,最緊要的地方,不是驚天動地的兩打曾頭市,轟轟烈烈的三打祝家莊,而是悄無聲息的智取生辰綱。
  • 公孫勝最早看穿宋江嘴臉,為何還要回梁山,他師傅一句話真相了
    水滸中梁山上英雄好漢無數,他們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十分瀟灑,但是就在眾頭領過著滋潤生活的時候,作為大哥的宋江卻總想著被朝廷招安,一心要報效朝廷,不少好漢都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就連宋江的忠實小弟李逵都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宋江卻還是一意孤行。
  • 水滸中最神秘法師,公孫勝打不過他,一個人活捉梁山500人
    其中最可圈可點的法師就屬那高深莫測的入雲龍公孫勝了,他對整個梁山了如指掌,可梁山上上下下這麼多人,對他知道的卻少之又少。甚至,在當他隱居起來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能夠找到他。所以公孫勝可以說是梁山最高深莫測的人,但是有一個人他比公孫勝還要厲害,這個人就是公孫勝的師叔喬道清。
  •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為何突然離開梁山?金大堅道出真相
    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與《蕩寇志》、《水滸後傳》等續書截然不同。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分成了五種,一種是主動離開梁山後退隱不出;第二種是接受朝廷的招安,成為朝廷官吏;第三種是在抵抗官軍的戰鬥中陣亡;第四種是死於梁山內訌當中;第五種是被官軍抓獲後等待處理。在五種結局當中,首次出現的是第一種。
  • 水滸武將兵器繁多,為什麼很少有人用劍?
    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水滸武將兵器樣式有很多,比如槍、矛、刀、鞭、鐧、叉、斧頭、禪杖、方天畫戟,可是為什麼幾乎沒有人用劍做兵器呢?這種回答不客觀,因為水滸好漢不僅有人用劍做兵器,而且還不止一人用劍。比如入雲龍公孫勝,他的兵器就是松紋古定劍,儘管不用來殺敵,但他做法的時候常常用。
  • 徵方臘前,公孫勝為何離開宋江?他師父羅真人早已暗示答案
    《淺說水滸》第208期(文/焦目)宋江等梁山好漢,剿滅方臘之後,僅剩下36人活著回來,而後魯智深坐化,武松出家,林衝病重
  • 一哥「俗評水滸人物」之——「道人」和「盜人」之間的公孫勝
    公孫勝是個什麼人?道人;公孫勝是個什麼樣的道人?想發財的道人;公孫勝如何發財?當強盜;當了強盜又幹什麼去了?重操舊業當道人去了。有點意思不,這強盜與道人間角色成功互換的公孫先生也實在不是修行的個好道人,不是個敬業的好強盜,恐怕也不是個什麼好鳥。
  • 水滸中最「心機」3人:反對招安,處處和宋江作對,最後得以善終
    他們就是阮小七、公孫勝、武松。    ▲公孫勝  超然公孫勝  在《水滸傳》中,公孫勝是一個超然的人物,在劫取生辰綱的時候,他通過法術將敵人全部擊退。最後在戰爭結束之後宋江去家屬,公孫勝就以回家看母親為理由一去不返。顯然,公孫勝對於宋江的招攬並不是很感興趣。
  • 公孫勝法術那麼高,為何從不主動使用,非讓梁山108將去拼命?
    《水滸傳》中的公孫勝,是位非常值得關注的梁山好漢。恐怕許多人都有這種疑問:既然公孫勝能呼風喚雨,法術那麼高,為啥不主動使用?非要讓梁山108將去拼命?故而有不少人,正是因這個問題沒法解答,便認為公孫勝是《水滸傳》中的敗筆,就因施耐庵自己都不知如何處理公孫勝,所以動不動就讓他下山回家。
  • 水滸好漢中有5條「龍」,3條真龍,2條假龍,他們的結局如何?
    《水滸》第108回聚義水泊梁山,當然每個好漢都有綽號,即江湖名流。五龍上梁,即入雲龍、九紋龍、混江龍、出林龍、獨角龍等。前三位是天罡,前一位是天龍,前一位是地龍,前一位是水龍,可謂真龍,而後兩位只不過是地煞,是凡夫俗子,兩條假龍。
  • 晁蓋親徵曾頭市,吳用公孫勝為何不肯同去?宋江派戴宗下山幹啥?
    按理說熟讀兵書通曉天機的吳用和公孫勝應該阻止才對,即使不阻止,也應勸晁蓋多帶些人去,那時候魯智深武松等人都已經上了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已經到了一百來位(只差盧俊義關勝張清董平等少數幾人),派五十個頭領一萬嘍囉去,可能就把曾頭市和史文恭一起拿下了。
  • 公孫勝:如妖似魔的大英雄
    讀到《水滸傳》中有關公孫勝的章節時,感覺來到了《西遊記》那鬥妖鬥魔的世界之中。梁山人馬攻打高唐州時,高廉手下有三百飛天神兵,高廉會用妖法,使宋江折兵損將。吳用讓宋江請公孫勝來破高廉。公孫勝是羅真人的大徒弟,名叫清道人。與高廉鬥法,大獲全勝。高廉駕起一片黑雲想逃走,被公孫勝用法術從雲中打落後殺死。
  • 水滸中黑旋風只怕3個人,尤其是此人一句話,李逵至死都沒違背
    戴宗給李逵安排了個好差事,讓他能有口飯吃;所以在水滸中,要說誰與李逵關係最好,莫過於神行太保也。可既然關係如此好的兩個人,為何李逵還怕他呢?宋江攻打高唐州的時候,因為高廉使用妖術,宋江損兵折將,當時連九天玄女給的天書都用上了,依舊無濟於事,所以趕忙差遣戴宗與李逵,前去薊州請入雲龍公孫勝回來。這可把戴宗給愁壞了,話說李逵那廝無酒不樂、無肉不歡,尤其是沾完酒耍起性來,自己也按不住啊。
  • 水滸排行前20名揭秘
    2、盧俊義  天下槍棒第一,水滸世界絕對的王者,同人交手從無敗績,或殺之或擒之、勝之。排名第二誰敢說半個不字。  3、吳用  軍師,先輔佐晁蓋、後歸順宋江,支持招安,在大老粗聚會的梁山,吳用的文化知識顯得非常珍貴,所以,要好好讀書啊,同學們。排名第三很自然啊。
  • 歌川國芳丨水滸豪傑百八人
    中國古代關於水滸人物的畫譜、插圖屢見不鮮,僅在明代和清代就有十種左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一直以來都是畫家們所津津樂道的題材,古今中外皆是如此。19世紀的日本,掀起了浮世繪的水滸熱潮。其中,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創作的浮世繪單片錦繪《水滸豪傑百八人》,是當時最有名的水滸繪本,風靡了整個江戶。
  • 古本水滸 —— 結局 雲飛星散,水碧山空
    古本水滸是從盧俊義梁山驚惡夢 嵇叔夜草堂執長弓開始,最後終於張叔夜走馬上任。那麼,開始的這場噩夢已經暗示了梁山最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