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第二期:Z世代,誰能抓住這屆年輕人的心。本篇稿件來源:韓昇晏,20歲,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如今「粉絲效應」成為市場經濟領域一重要元素,偶像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當紅偶像作為代言人吸引粉絲消費從而帶動產品銷量。對於大型企業,他們選擇利用高昂的代言費聘請「大咖」提升品牌形象;對於中小型企業,偶像的力量仿佛是他們打入市場的第一步,也是他們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首要選擇。
(一)、何為「粉絲效應」
粉絲效應是新興詞彙,近年來由於選秀節目的火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星」,而這種現象引起的則是粉絲之間對於自己喜愛的明星間的數據較量。她們希望自己喜歡的明星越來越好,因此不惜代價「做數據」。在此其中,偶像的代言便是數據中的一部分。因此,只要他們喜歡的偶像代言了某種新產品,他們便會瘋狂的購買。這種現象,給企業帶來了明顯的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效仿,「粉絲效應」日益增強。隨著網際網路的逐步發展,當前的「Z世代」青年人也成了呼應「粉絲效應」的主流群體。
(二)、基於微博的粉絲經濟成因分析
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品牌來說,做好粉絲經濟不僅僅意味著該品牌可以獲得好的口碑,同時還可以極大的推動該品牌產品的銷量從而提升企業效益。而選擇哪個明星代言則成了營銷至關重要的問題。此時,通過微博進行選擇則成了各大品牌的首選。哪個明星微博粉絲數多;哪個明星超話排名高;哪個明星粉絲互動量大則都成為了參考。「飯圈文化」、「做數據」、「流量明星」這樣的詞便應運而生了。粉絲為了愛豆可以接到更多的代言則會給自己的愛豆做數據。明星每次發微博都會進行「掄博」,目的就是為了高轉發量、高互動量引來更多的廣告主進行投資,這樣的明星在現在也被稱為「流量明星」。漸漸的,這樣的模式成為了一種常態,甚至形成了自己的飯圈文化,微博也由此成為了最大的數據、流量平臺。從明星代言上吸引的粉絲消費帶動了粉絲經濟的發展。而這些粉絲大多屬於「Z世代」,漸漸的也形成了屬於青年人自己的圈層文化。
(三)、「粉絲效應」引起原因
1、情感需求:在物質富足,精神生活豐富的當今,偶像成為了人們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尤其是對於青年人。這也是偶像力量逐漸強大的原因。符合了消費升級裡的情感消費。粉絲群體認為她們應當這樣做,為偶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理所應當,是自己應盡的一份義務。
2、品位消費:粉絲經濟裡的粉絲認為偶像引領著時尚的潮流,他們覺得和偶像穿同款是一種幸福,因此她們跟著偶像買偶像同款或者買一些偶像代言的牌子,她們會因偶像而選擇某些品牌。商家們在看到了粉絲的需求後,快速得通過相對應的產品以及服務吸引粉絲購買,從而刺激消費。
3、當今時代趨勢:「追星族」群體逐漸擴大也是人們對美的要求逐漸提高的結果。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人願意去熱愛美的事物。偶像便成為了她們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成為了生活的動力。
4、粉絲社群效應:「追星族」是一個團體,這個團體裡大多是青年人,只要其中一名買了偶像代言的產品,則會帶動其他粉絲相繼購買,粉絲之間相互模仿或者說是相互競爭,這逐漸成為一種「粉絲效應」的現象。商家正是看中了這種效應,才會願意花高價請一切人氣高的明星來代言。粉絲希望偶像越來越好,則也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購買。
5、商家刺激消費:現在商家為了能夠更大力度的刺激粉絲消費,通常會舉辦一些粉絲見面會等活動,往往是粉絲購買夠多少或者從購買過的粉絲裡隨機抽取幸運粉絲參加品牌代言人的見面會。又或者商家們從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入手,按照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推出了帶有偶像照片的包裝盒,以及按照購買名詞贈送明信片和小卡還有人形立牌等,這便激起了粉絲的購買慾,從而拉動銷量。
(四)、「粉絲效應」能否為企業帶來長期利益?
一個企業能否長久的運營下去,僅靠「粉絲效應」是遠遠不夠的。質量永遠是取勝的關鍵。「粉絲效應」所能帶動的也僅僅是一部分人,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一個有著良好經營計劃的企業,應該利用「粉絲效應」所積累的群眾基礎,首先佔領一部分市場,再通過其質量,獨一無二的技術、設計,吸引更多的人去購買,從而進一步佔領市場。人們的熱情不會長久,對於一個偶像的追捧很快就會燃燒殆盡,僅靠「粉絲效應」的力量並不能保證企業能夠長久的佔有市場份額。即使企業可以更換代言人或者請更多的代言人,經費、精力、溝通這些也都是問題。對於偶像人氣的評判也是基於個人,或許零零後喜歡蔡徐坤而八零後喜歡胡歌,人氣並不是一個較為可取的衡量標準,企業以「粉絲效應」獲得的經營利潤也並不能得到保證。因此,靠「粉絲效應」來獲取長遠利潤是不可取的。
(五)、「粉絲效應」帶來的經濟影響
1、拉動銷量,提升企業經營利潤。「粉絲效應」最直接的經濟影響就是拉動消費,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正是如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利用「粉絲效應」來獲取更多利潤,比如製作偶像同款、聘請偶像作為代言人等。這也成為了當今的一種趨勢。
2、旅遊消費增長。粉絲會因為想看偶像的現場,比如演唱會,買門票到全國各地去看偶像。因為追尋偶像,拉動了一系列的衣食住行消費。在去各地的演唱會的同時還會順便旅遊從而帶動了旅遊消費的增長。
3、新媒體經濟增長。如今「做數據」一次在粉絲中非常流行,粉絲會不惜代價為偶像買轉發買評論。營銷號的「通稿」也應運而生。在這個輿論導向的時代,為自己偶像營造一個良好的形象極為重要。因此,粉絲開始大力運用新媒體為偶像宣傳打榜,從而刺激了新媒體經濟的增長。
4、推動偶像產業經濟發展。由於偶像的力量日漸強大,越來越多與偶像相關的產業發展勢頭越來越強。比如傳媒、攝影、廣告等行業。「粉絲效應」會讓粉絲更願意從事此類行業,行業人才輩出自然發展迅速從而帶動行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藝錦,肖丹雲.粉絲經濟與消費升級關係研究[J/OL].中國商論,2019(18):68-69[2019-09-29].https://doi.org/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