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薩之筏》背後的故事

2021-02-19 跟富老師學畫畫

作品小檔案

【名 稱】梅杜薩之筏

【作 者】泰奧多爾·籍裡柯

【時 間】公元1819年

【類 別】布面油畫

【規 格】491釐米×716釐米

【收藏地】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大師素描

泰奧多爾·籍裡柯(公元1791~1824年)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籍裡柯出生於裡昂的一個律師家庭,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立志學畫,15歲時曾到巴黎跟隨繪畫大師維爾奈學畫。兩年之後,他又來到古典畫派畫家柯羅的工作室學習,但是很快就因不遵守古典主義法規而被趕出工作室。

泰奧多爾·籍裡柯

籍裡柯的性格非常開朗,他並沒有因為被老師趕出工作室而消沉。他開始崇拜大衛的革命主義精神和魯本斯的繪畫技巧。1816年,籍裡柯來到了義大利,他見到了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被深深地打動了,決心效法大師的藝術特色。

籍裡柯的作品充滿創新精神,構圖宏偉而壯闊,畫面的運動感很強烈。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梅杜薩之筏》《輕騎兵軍官的衝鋒》《偉大的英國》《埃普瑟姆的賽馬》等。

《輕騎兵軍官的衝鋒》



《埃普瑟姆的賽馬》


背後的故事

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有三個叫戈爾貢的姐妹,她們頭上長滿了毒蛇,三人共用一隻眼睛和一隻耳朵。無論誰看到她們的臉,都會變成石頭。珀爾修斯在雅典娜的指點下,殺死了三姐妹的「梅杜薩」,並把她的頭砍下來獻給了智慧女神。智慧女神雅典娜將梅杜薩的頭放在了盾牌之中,從此她的盾牌變得堅硬無比!路易十八借「梅杜薩」之名給自己的巡洋艦命名,以為這樣就能增強巡洋艦的威力!

1816年7月,路易十八派貴族肖馬雷率領400多名士兵,乘載「梅杜薩」號前往聖·路易斯港。船長肖馬雷是一個玩世不恭的貴族,對航海知識一竅不通。出發後,肖馬雷不聽船員的勸阻,主艦單放前進,將隨行的小船都甩在了後面。不想,「梅杜薩」號在駛進茅利塔尼亞的淺海之時擱淺了,並陷入了厚厚的沙磧之中。肖馬雷蠻橫指揮,讓船員們將巡洋艦挖出來,但是兩天過去了,卻一點進展也沒有。肖馬雷悄悄地領著一群高級官員乘救生船逃命了,卻把剩下的150多名士兵拋在了一個臨時搭成的木筏上。

木筏在海上漂泊多日,饑渴和酷暑的折磨下,很多人開始神志不清。有人投海自殺了,有人用酒精來麻醉自己,還有的人砍斷了纜繩,讓所有人一起完蛋。人們在絕望中終於爆發了混戰。很多人在混戰中受到了重傷,甚至還有一部分人被扔進了大海。經過三次暴亂和平息之後,木筏上滿是屍體。

不久,木筏上僅剩27個人了,其中還有12人傷勢嚴重,陷入了重度昏迷之中。木筏上的食品已經不足以維持所有人的生命了。此時,甚至發生了人食人的慘劇。受傷較輕的15人經過幾次辯論,決定把受傷較重的12人和同伴們的屍體統統拋進大海。

木筏靠岸的時候,只有10個人倖存了下來。為了逃避輿論的譴責,路易十八政府僅在官方報紙上發了一條簡短的消息通報此事,並暗地裡判處船長肖馬雷降職和服刑三年就了事。倖存者對此不服,聯名向政府上書,但卻被解除公職。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將此事的經過詳細寫了出來,印成小冊子公開發售。國內外頓時一片譁然,畫家籍裡柯看到這本小冊子後也格外憤慨。於是,他花了十八個月創作了《梅杜薩之筏》! ▶▶▶知識連結——浪漫主義畫派

浪漫主義畫派是19世紀初,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興起於法國畫壇的一個藝術流派。浪漫主義起源於法語中的「Romance」一詞,它意味著感情豐富和多愁善感。

浪漫主義畫派擺脫了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束縛,充分發揮了畫家的想像力和創造激情,創作了一大批以現實生活、中世紀傳說或文學名著中的形象為題材的作品,有一定的進步性。該派的作品,畫面上的色彩熱烈而富有感情,筆觸奔放而不拘束,運動感十足。籍裡柯的《梅杜薩之筏》和德拉克羅瓦的《自由領導人民》是浪漫主義畫派的傑出代表作。

走進作品

作品表現的是船員們經過多日的漂泊以及與死亡的抗爭,終於看到地平線上之時無比激動的瞬間。畫家在布局上採取了金字塔形的構圖,因歡欣鼓舞而向前傾的人群和向後倒的桅杆形成了兩個鮮明對比的三角形,使得畫面充滿了緊張感。向前傾的人群佔據了畫面的主要部分,他們激動異常,高舉雙手,迎接地平線,但是又因多日的漂泊,體力消耗過大,他們的動作又顯得那麼的無力!他們在與自然和命運搏鬥中終於勝利了!但是,這勝利卻是用許多人的生命換來的,所以畫家在處理畫面之時,又用明暗對比與沉鬱的色調讓畫面充滿了悲劇色彩。


《梅杜薩之筏》






註:

1.如果您喜歡微信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如果你喜歡「跟富老師學畫畫」微信公眾平臺,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關注;

3.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我們將呈現更多精彩的內容!

《跟富老師學畫畫》目前正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數位電視頻道《環球奇觀》頻道播出,每晚20:00首播,每隔四小時重播一次,共播出6次。

備註:國際臺環球奇觀頻道全球各地頻道號不一,其中北京歌華有線為214頻道。歡迎收看!

富蘭克官方微博:

weibo.com/u/2908404785

富蘭克畫材店連結:

shop105767366.taobao.com/?spm=0.0.0.0.QFwZo3

您也可以在淘寶網店鋪中搜索「藝銘東方」或在寶貝中搜索「跟富老師學畫畫」(友情提示「藝銘東方」為富老師畫材銷售指定經銷商)

諮詢熱線:010-68647497/15601241856


《跟富老師學畫畫》專用水彩套裝 +《跟富老師學畫畫》教學光碟



相關焦點

  • 名言名畫 | 籍裡柯《梅杜薩之筏》
    他著名的《梅杜薩之筏》,是浪漫主義畫派的開山之作,也曾震撼和影響了另一位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拉瓦。籍裡柯家境富裕,對繪畫充滿興趣,雖然爸爸反對,還是在姨媽姨父的支持下,去畫室學習繪畫。他還在羅浮宮臨摹和研究提香、魯本斯、倫勃朗和委拉斯開茲的作品。27歲時去義大利學習,又迷上米開朗琪羅的作品,對巴洛克藝術產生極大興趣。終發展出不同於新古典主義的自己的藝術風格。
  • 每日名畫 | 泰奧多爾·籍裡柯《梅杜莎之筏》
    《梅杜薩之筏》是泰奧多爾·籍裡柯於1819年創作的油畫。《梅杜薩之筏》從畫面的構圖、光線、色彩到人物的動態表情以及豐富的想像力,都是無與倫比的。為了這幅畫,籍裡柯還託筏上一個生還者木匠製作了一隻木筏模型,讓黃疸病人做模特兒,在上面擺出各種慘狀。為了能夠更真實地表現出海浪和天空,他也親自去海邊進行研究。籍裡柯用了18個月的時間終於創作出了震動法國、波及歐洲的《梅杜薩之筏》這幅「寫實」的巨畫。
  • 美杜莎之筏:人性的「奧德賽」之旅,以信仰之名的謀殺
    十三個孩子經過七天的海上漂流在這艘美杜莎之筏上完成了一場關於人性的「奧德賽」之旅攝影 | 楊若寒第四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暨第七屆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展演劇目展演劇目《美杜莎之筏》Drama The Raft of
  • 一筏和一筏師父の故事之「鹿鼎記」
    一筏一筏師父出演鰲拜同志都有自己的苦海讓一筏和一筏師父幫助我們化解苦累,一筏而渡彼岸……
  • 梅杜莎之筏 by 熱裡科
    以效率計,飛機,是人類最具殺傷力的非軍事性發明。倏忽之間,300條人命消失天際。如果是輪船,也許還能有倖存者。不管是人力還是天力,災難終究是災難。面對災難,藝術家選擇用作品表達自己。今天這幅《梅杜莎之筏》,就是藝術史上表現災難最著名的作品。要分個類,藝術作品中,表現災難最多的,還是人禍,而不是天災。箇中涵義,值得思忖。
  • 《美杜莎之筏》的導演託馬斯·喬利 帶你逛逛阿維尼翁
    ▲話劇《美杜莎之筏》劇照演出結束後將設演後談!屆時帥導演託馬斯·喬利將參加!▲話劇《美杜莎之筏》導演託馬斯·喬利(太帥了!) 現已開票 統一票價還不搶座▲《美杜莎之筏》30秒宣傳片《美杜莎之筏》受籍裡柯名畫《美杜莎之筏》的啟發法國劇作導演託馬斯·喬利潛心醞釀13年根據二戰時期真實的歷史事件創作
  • 有人說,他是奧斯特瑪雅的勁敵:《美杜莎之筏》導演,他是託馬斯·喬利
    他是《美杜莎之筏》背後的導演這是一部時長105分鐘的精緻小劇場話劇但他曾用18小時話劇震驚阿維尼翁舞臺他就是託馬斯·喬利他有著一雙古靈精怪的黑色眼睛,笑起來時而溫暖,時而鬼魅。頎長瘦削的身板裡卻蘊藏著難以預估的能量。
  • 你看到的不定是你看到的——世界名畫背後的奇趣故事
    狂風巨浪洗不盡的人性之惡——《梅薩杜之伐》泰奧多爾·傑裡柯如果說倫勃朗的遭遇只是天才的個人悲劇,那麼《梅薩杜之伐》背後的故事則會讓每一個凡人都如臨其境,毛骨悚然。最初看到傑裡柯所畫的《梅杜薩之伐》是在初中的美術課本上,紙張和印刷雖然粗糙,但整個畫面呈現出的慘烈故事依然透過色感偏差的印刷品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收藏在羅浮宮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品——《梅杜薩之伐》所表現的痛苦悲慘的場景來自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
  • 瞄準:56集預告,北筏單稜感情線確定,單稜卻為池鐵城放棄北筏
    瞄準單稜為了讓北筏再幫池鐵城一次,答應北筏這次任務結束,就和北筏離開松江
  • 瞄準:三大細節曝光,暗示北筏將反叛,池鐵城結局悲慘
    瞄準在整體劇情推動的同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北筏這個人,北筏是池鐵城的徒弟,他和單稜應該是池鐵城最信任的人了,北筏的狙擊手段也不一般,對池鐵城也忠心耿耿,北筏單稜應該就是池鐵城的左膀右臂,可是北筏對池鐵城的忠心,伴隨著劇情的發展也慢慢發生變化。
  • 零下17度體驗羊皮筏,被稱為殘忍的水上工具,快來體驗一下
    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最後流入渤海,黃河兩岸孕育的中華文明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智慧和才華,黃河中上遊沿岸,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唐朝最初用牛皮做船過河,宋朝用羊皮做袋,空氣其實是浮在水中的,古代叫「「革囊」,現在叫「羊皮筏」
  • 【FENG說】《京西風雲錄》盧溝運筏西山兀
    《京西風雲錄》第二集《「盧溝運筏」西山兀》。 在中國的古今名畫中,反映山水風光者多,反映市井民俗及經濟活動者少。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可謂舉世聞名,珍品中的珍品;2013年永定河畔園藝博覽會上展出的元代無名氏所畫《盧溝運筏圖》也一舉名揚天下。《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時期的東京汴梁開封,《盧溝運筏圖》畫的是元大都北京一角。
  • 【丟勒-祈福之手背後的故事】
    自1815年開始,德國每年都會舉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阿爾布雷特·丟勒節」 他的藝術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廣泛收藏 但是丟勒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還要數繪製於1508年的素描名作 《祈禱之手
  • 海竿、磯竿、岸筏、路亞竿的用途和區別是什麼?一文秒懂
    釣組推薦:3.6米+3000型紡車輪+3號尼龍線筏釣竿的定義與使用筏釣竿分為排筏竿、插接筏竿,隨著釣技釣法的進步,排筏竿又被釣友應用到橋釣是為橋筏。插接筏竿又延伸出振出式小磯竿,由於均為岸投作釣也叫做岸筏,下文主要論述岸筏作釣。
  • 救生筏、救生衣、求救信號彈、滅火器等如何操作?這場培訓涉及到...
    同時,邀請專業人員現場講解並演示救生筏、救生衣、求救信號彈、滅火器等設備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並現場組織漁民群眾進行了實踐操作練習。本次演練和培訓選取了漁民眾多的大湧口村舉辦,充分方便當地漁民群眾參與,達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有效提升參與漁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應急實操能力。
  • 宇宙膨脹背後的故事(十八):磁單極之謎
    他的計算表明在宇宙之初——不是「三分鐘」的最初,而是在0.0000001秒時——宇宙的溫度有10萬億(1013)度。那時候宇宙中只有夸克,正夸克與反夸克的數量大體相同,只略有差異:每300000000個正夸克有299999999個反夸克。在隨後的膨脹、冷卻中,這些正反夸克互相湮沒,基本上完全消失,只留下那剩餘的3億分之一的正夸克,它們主導形成了今天不再有反粒子的世界。
  • 泰勒斯威夫特歌曲背後的故事之《Enchanted》
    圖片取自網絡在上篇介紹《All Too Well》的文章 泰勒斯威夫特歌曲背後的故事之《All Too Well》中,收穫了一枚很有愛的評論:今天講述故事集的第二篇《Enchanted》。泰勒 · 斯威夫特《Enchanted》收錄於黴黴2010年10月25日發行的第三章專輯《Speak Now》中,這首歌並沒有為她帶來累累的碩果,更沒有斬獲各路桂冠,當然,也沒有帶來特別高的點擊量,但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些對愛情充滿著童話般的憧憬之人,對於這首歌是毫無抵抗力的,十分值得單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