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大奇
看閆光明老師寫的文章說,錫伯族是西伯侯的後代。我一直懷疑這個閆光明是唱二人轉的,因為閆光明老師很有文化,不同於一般的演員,對咱們東北也充滿了情懷。閆光明老師是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是難得的二人轉人才,就是特別低調。閆光明老師的老婆趙海燕很火,但閆光明老師始終謙虛,不爭,值得學習。
估計,閆光明老師說錫伯族的祖先是西伯侯,這也許僅僅是笑談,開個玩笑,或「另有所指」。也許,閆光明並不是唱二人轉的閆光明老師,只是名字相同,而不是同一個人。西伯侯是不是錫伯族的祖先呢?如果按照一些專家的套路,他們有可能有傳承關係,因為錫伯與「西伯」讀音相同。以往讀音相似,都能判斷為一家人,更何況讀音相同呢?
西伯侯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陝西岐山縣)人。《唐語林·卷二·文學》載:「姬昌好德,呂望潛華。城闕雖近,風雲尚賒。漁舟倚石,釣浦橫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韜攘惡,龍鈐闢邪。雖逢相識,猶待安車。君王握手,何期晚耶?」
西伯侯姬昌生活勤儉,穿普通人衣服,還到田間勞動,兢兢業業治理周國。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周文王五十年,崩,享壽九十七歲,葬於畢。太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姬昌活著的時候已經有了聖人的德行,走了以後呢,又因開創周家基業,乃至於傳下伏羲八卦,在民間享受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香火。中國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聖賢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周文王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西伯侯姬昌之子伯邑考,也可以認為是鰲拜的祖先,因為伯邑考與「鰲拜」讀音有相近之處。專家認為有,那就算有!不知道這樣的觀點,能不能禁得住歷史的推敲。
治學要嚴謹,考古歷史不等於看二人轉。二人轉是娛樂,一說一笑,那不是歷史。一個民族的起源是一件大事,豈能說根據一個讀音相似就去判斷關聯關係呢?那真的太草率了!因此,叫閆光明的人,也不一定都是二人轉藝術家,也許就不是一個人。
讚賞金額用於滿族文化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