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之聲丨有光一生 一生有光...​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長汀人民廣播電臺雲朵汀州有約......

2021-02-19 微長汀

他雖是語言學大家,生活中他卻從不說甜言蜜語,也不寫含情脈脈的文字。但是他卻有著一段,比溫情的文字,更令人動容的愛情。1933年,他和赫赫有名的張允和舉行了婚禮。張允和出身於名門望族,合肥張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在中國乃至國外都赫赫有名。張允和是「九如巷的張二小姐」,葉聖陶曾說:「誰娶了九如巷的姑娘,誰就會幸福一輩子。」張允和讀中學的時候,是周有光妹妹的同學兼好友,因住得很近,放假了經常一起玩。


(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與張允和結婚。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後來張允和考入上海的中國公學,那時周有光正在上海的光華大學讀書,此時的張允和已亭亭玉立,清新脫俗。同在一座城市,見面的機會就更多了,再相遇時,他便一見鍾情了。有一天,他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英文版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他把書籤夾在書中,待她翻到夾著書籤的那頁,一句「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讓她的心蕩起了層層漣漪,她在心裡嘀咕,「這人真壞,以為我不懂」。他也有些難為情,但他還是鼓起勇氣牽起了她的手, 雖然最後,她沒有允許為他『洗淨了罪惡』,可是當她的第一隻手被他抓住的時候,她就把心交給了他……不久後,周有光卻猶豫了起來,他寫信給她說:「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而她卻回信說:「幸福不是你給的,而是我們兩人一起創造的。」他們兩人的性格和愛好其是截然不同的,張允和活潑率性,說話直接。周有光安靜沉穩,溫文爾雅。張允和喜歡清茶,周有光偏愛咖啡,張允和極喜歡中國古典音樂,周有光卻偏偏喜愛西洋音樂。但就是這樣兩個人,竟如涓涓細流般,相濡以沫,攜手度過了,餘下的70年的光陰。他們似乎水火不相容,卻實則很互補。兩人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結了婚,她聽中國音樂我去參加,我聽西洋音樂她也去參加。」只要是對方喜歡的事情,他們彼此都會陪伴左右,成雙入對,恩愛無比。張允和是兄弟姐妹中最早結婚的。有朋友開玩笑說她犯規搶在了前頭,她就瞪著周有光說:「可不是,不要臉,那麼早結婚。」一旁的他哈哈大笑,說:「張允和這個女子最聰明,可她幹的最蠢的事就是嫁給了周有光。」的確張允和與周有光在一起,經歷了動蕩的一生。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時,她跟著周有光全家四處逃亡,逃難期間,他們的女兒因病不幸夭折。抗日戰爭結束,到了新中國,雖然躲過了反右運動,但周有光卻沒能躲過文革,文革時,他被群眾揪出來批鬥,張允和毫不猶豫地就衝過去保護他。他身體不好,被下放到幹校,她不畏權勢,堅持給他寄藥。無論相隔多遠,他們的心始終在一塊。恩愛如初,患難與共。到了晚年,

他們倆蝸居在一個小房子裡,書房僅僅只有9平方米。書桌前兩椅一幾,古代夫婦「舉案齊眉」,如今人們很少有案了,他們就發明了「舉杯齊眉」。每天到了約定時間,他們就不疾不徐地並坐。「我們兩個上午喝茶、下午喝咖啡,都要碰碰杯子,叫舉杯齊眉。

周有光說:「這個小動作好像是在玩兒,其實有大道理,什麼大道理呢?就是說夫婦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敬。要敬重對方。」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

相關焦點

  • 合肥女婿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他是「漢語拼音之父」!
    1月14日凌晨3點半,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在1955年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在他主導下,中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13年1月15日,北京,剛過完108歲生日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周有光  籍貫:江蘇  終年:112歲  去世時間:2017年1月14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字怎麼讀?
  • 【新聞】「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丨這一次,上帝終於想起了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 周有光是被上帝遺忘的「漢語拼音之父」
    上帝糊塗,把我給忘了……叩響國家語委宿舍樓的一戶普通單元門的門鈴後,筆者很快在家政服務員的引導下見到主人——一位清癯和藹的老人正從書桌旁的椅子上站起來迎候,他就是久聞大名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面對面坐在略顯斑駁的小書桌前開始交流。儘管老人有些耳背,採訪中偶爾還得藉助紙筆,但記者自始至終都能感覺到老先生思路的清晰、思維的敏銳和精神的豁達。
  • 告別周有光:熾熱百年 一生有光
    1月14日,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26個字母搞了三年
    是誰在改變我們的世界,告訴您一位不為人知的大師他半路出家,花費三年時間,用26個拉丁字母作為注音基礎,主持編制了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他是《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三位中文編委之一,被他的連襟沈從文稱為「周百科」;他和夫人張允和的愛情和婚姻跨越70載,舉「杯」齊眉,互敬互學;他在104歲時用電腦打字機完成了自己的雜文集《朝聞道集》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周有光其人:百歲老人歷經「四朝」周有光,原名周耀平,「周有光」是他的筆名,「有光」後來成為他的號。1906年1月13日生於江蘇常州,那時還是清朝光緒年間。他的一生經過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 「上帝」終於記起他:112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周有光的一生先後經歷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有人稱他為「四朝元老」。他就像自己的筆名「有光」那樣,一生周全而有光。單單走過一個世紀就已經足夠不同尋常,但周有光不但活得久,並且夠廣。他橫跨經濟、語言、文化三大專業,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參與《漢語拼音方案》制定,他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儘管他一再否認這樣的稱謂,但外界堅持了這樣的說法。
  • 112歲的周有光去世,他是銀行家、是漢語拼音之父、還是寵妻狂魔
    今天,他靜靜的走了.他就是中國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他一生跨越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而被戲稱為「四朝元老」。從小出生於破落顯貴家庭,長大後考上聖約翰學院學習經濟,和合肥張家小姐結婚,成為沈從文連襟。
  • 拼音之父登上谷歌封面 他窮盡一生讓世界認識中國
    而這位榮登google首頁的  正是中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2017年1月14日凌晨3點  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今天,為了紀念他  和溥儀做「飯友」,動不動約飯  還和胡適、徐志摩、老舍  周恩來、陳毅成了親密的朋友  他的人生堪稱厚重  他的經歷可謂傳奇  他是漢語拼音之父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  出生於常州青果巷的一戶普通人家  除他之外,這條巷子還出了另外兩位名人  趙元任和瞿秋白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111歲生日:眼界開闊 關心國家大事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今天,有「漢語拼音之父」稱謂的周有光先生,迎來了自己111歲生日。儘管他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做壽,但近些年學界卻一直惦記著這位年過百歲的老人。《周有光文集》策劃人、責編葉芳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生活上,周有光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在學術上,則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他曾經對我說過,他是對這個世界認真思考了的。
  • 張允和: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2017年1月14日,漢語拼音之父、112歲的周有光老先生辭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漢字簡化是大勢,簡化漢字只能減不能增
    而負責這一工作的,就是有著「漢語拼音之父」之稱的周有光教授。周有光出生於1906年,早年時學習的就是古文古音,但隨著新思想的出現,白話文越來越受人推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周有光自然對白話文也相當青睞。因此,在他還在讀經濟學的時候,他就開始研究白話文了。
  • 蘇州九如巷張家最後的女婿走了,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 [探索·發現]還長汀人民一個古汀州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國內滾動 [探索·發現]還長汀人民一個古汀州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百歲後仍出3本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經濟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去世,就在1月13日,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虛歲)生日。
  • 郭松民 別了,神壇上的周有光!
    有意思的是,如今本是「走下神壇」的時代,但周有光卻有走上神壇的趨勢。看看主流媒體就他的去世所做的標題就知道了——「漢語拼音之父」算是平鋪直敘,「有光一生,一生有光」就有點頂禮膜拜了,「至化無方,至德有光」,給人的感覺簡直無與倫比,無以復加,堪稱「古今完人」了。
  • 幾小時之差,全球網際網路之父溫特·瑟夫與周有光未能相見
    2016年10月8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首任理事長胡啟恆院士(右)到周有光先生的住宅看望周老,轉達溫特對他的敬意,並告訴周老,溫特準備專程來京拜訪他。眾所周知,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雖然他本人從不接受這頂桂冠),是中外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蹟。
  • 語言學巨匠周有光:不喜歡被捧為漢語拼音之父
    大師系列之周有光  周有光,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中國語言學家、文字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雖然年事已高,對話需要助聽器,不時還要藉助紙筆,但他談吐條理分明,聲音洪亮,說到好玩之處愛開懷大笑。  作為「拼音方案」主要創製者,澤被後人,周有光卻不喜「漢語拼音之父」這頂帽子。他說:「我不喜歡人家捧我,大家都這樣講,我也沒有辦法。我前半生搞經濟學,後半生搞語言文字學。只是寫過幾本書,在大學裡教過書。」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勵志故事,愛因斯坦驚醒夢中人:人之異於業餘
    科學泰鬥愛因斯坦說:「假如一個人的壽命是60歲,工作時間才13年,可業餘時間卻有17年。」一言蔽之,人之異於業餘。 是否有撥開雲霧見天明,醍醐灌頂之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