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人言可畏」殺死了一代巨星阮玲玉,還真不是

2020-08-15 赤水劉公

比起時下的許多所謂明星,民國時期的阮玲玉,那才是真正的超級明星。


阮玲玉


1910年出生的阮玲玉,在那個無聲電影紅火的年代,演啥像啥。出場不用一分鐘,觀眾立馬就被帶進了故事情節裡。

什麼富家千金、小家碧玉,什麼清純學生、放蕩舞女,丫鬟、尼姑、寡婦、小三、貴婦,統統入木三分。

臺詞?不用。特效?不用。替身?那是啥東西?沒聽說過。

要那些花裡胡哨的玩意幹啥,人家是實力派。

貼近生活的動作,豐富多彩的表情,渾然天成的鏡頭感,配以如花似玉的容顏,真實演繹了什麼叫老少通吃、所向披靡。

阮玲玉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那就是進入情境非常快。拍戲的時候,一個鏡頭大多只用一次就拍好,絕少第二次。被譽為當時「最省膠片的演員」

各位,省膠片啊!膠片多貴啊,不說民國那個年代了,就連朱時茂、陳佩斯的小品《拍電影》,裡面還抱怨膠片貴呢!


電影膠片


你看:戲好,人美,省錢,拍出來的電影還一部接著一部火。誰搶到阮玲玉拍戲誰大賺,這要是不紅還有天理嗎?

從1926年開始,16歲的阮玲玉開始拍電影。從第一部《掛名的妻子》開始,短短5年,幾十部電影下來,20歲的阮玲玉一舉奠定了中國影壇一姐的桂冠。

世事無常。

如日中天的阮玲玉,1935年,那年她25歲,在一個悽涼的早晨,服藥自盡。一代天后,就此香消玉殞。

原因?她遺書上寫道:「我現在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可是我何罪何畏?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

阮玲玉所說的「人言可畏」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原來,阮玲玉出演過一部電影《新女性》,裡面無情嘲諷了一些無事生非、熱衷八卦的小報記者。這下捅了馬蜂窩。他們不敢報復投資電影的大財團、名導演,卻一窩蜂的撕咬無辜的女主角。

在有心人推動下,小報上鋪天蓋地的「主僕戀」、「通姦「、「三角戀」、」私生活混亂「等等標題。

別說30年代的民國了,80年代不是還有一個著名劉姓女星說過:「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名女人更是難上加難。」可想而知,無恥小報對阮玲玉的打擊有多麼大的殺傷力了。

可這一切都是從何說起呢?

這就牽扯到兩個渣男了。

這其一,就是阮玲玉的初戀加丈夫——少爺張達民。阮玲玉母親幫傭主家的四少爺。

阮玲玉出身貧苦,父親在她6歲那年去世了。母親在一個張姓大戶人家做傭人,阮玲玉隨母生活在主家。

張家四個少爺,前三個都有出息,偏偏最寵愛的老四是個地地道道的紈絝。18歲那年,多金又多情的少爺勾走了15歲少女的心。


阮玲玉和張達民


雙方父母堅決反對,二人於是私奔而去。少爺領著少女吃吃喝喝,跳舞、打牌、看電影,日子好不快活。

未幾,坐吃山空。張父撒手西去,恨其不爭,只給他留了很少的遺產。

車到山前必有路。此時阮玲玉卻在電影行當裡異軍突起。於是,阮玲玉擔起了二人的花銷。四少依然花天酒地,不事生產。二人矛盾由此產生。

此時,第二個渣男出場了。他就是東南亞大亨——茶商唐季珊

故事很老套。唐大亨家裡有原配,此外還養著一個香港明星張織雲。阮玲玉不過是他的又一個獵豔對象罷了。

無奈阮玲玉可能自帶渣男屬性,一遇一個準。這不,又上套了。

事情敗露後,阮玲玉以每月100大洋,期限兩年的代價暫時「擺平」了四少爺,後者同意離婚。

這下好了,美好生活該開始了吧?


唐季珊和阮玲玉


小阮太天真了。

四少爺花銷巨大卻沒有進項,豈是那麼好打發的?於是繼續糾纏不休。唐大亨新鮮勁一過,心生厭煩。轉頭勾搭上了小阮好友梁賽珍。從此家暴不斷。

後來兩個渣男還輪番上演醜劇。四少爺受小報記者攛掇,誣告阮玲玉當初偷盜張家財物。唐大亨提告少爺誣陷名譽。

二者皆逼小阮出庭作證。由此私奔、通姦、三角戀等等統統曝光。

外面輿論群情洶湧,家裡「丈夫」家暴不斷。這日子沒法過了。

於是乎,大明星尋了短見。

送葬的場面極其宏大。靈車所經之處,萬人空巷,多達20萬人沿途相送。這架勢狠狠的震撼了現場一個美國記者。他好奇的詢問中國同行,這是你們中國的皇帝或者總統去世了?

非也,非也,一個女明星是也。

由此可見,不唯當代,不只古代,這八卦之火在中國平頭百姓心裡是多麼的旺盛。真是一個愛湊熱鬧的民族。

問題來了:阮玲玉死因當真是「人言可畏」嗎?

NO,準確的說,她死於時代

不就是少不更事,遇到了渣男了嗎?擱現在,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人家好歹還真是少不更事,真的是天真無辜。

現在社會,多少早熟的女孩子巴不得接二連三的泡多金的渣男呢。所謂「寧可坐在寶馬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

香港「豔照門」裡的一眾女生,沒人相信她們少不更事吧?

被譽為「國民老公」的某著名富家少爺,多少女孩子爭先恐後的想成為他的「前女友」。在她們心裡,這個履歷遠比什麼博士學歷靚多了。


美女忙自拍


小阮要是生在當今時代,這些事情不但不會讓她蒙羞,反倒是一個又一個的炒作熱點,都用不著僱傭水軍了。

唉,小阮真是生錯了時代啊!

相關焦點

  • 殺死阮玲玉的不是人言可畏,而是孤獨,百年影后阮玲玉的傳奇人生
    提起在1929年之前的阮玲玉,都說她啊只適合演那些妖裡妖氣的女人,她就是個花瓶。而在1935年之後,人們會說是人言可畏殺死了這個百年影后。阮玲玉和張達民在一起時,年齡還很小,當時她不懂,她少女懷春。當時張達民是有錢人家的少爺,而阮玲玉且是傭人的女兒。兩人身份相差懸殊,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可是愛情來了還是讓她奮不顧身。她根本沒來得及看見張達民的本質。
  • 阮玲玉,近代第一個被輿論「殺死」的演員
    阮玲玉是那個舊社會下女性的犧牲品。阮玲玉骨子裡其實就是一個傳統的女人,性格溫順,待人溫和,不爭不抗,想有個家,有個人可以依靠。張達民愛錢比愛她多,d馬、舞女,仿佛還沒從以前少爺的生活中走出來》阮玲玉死後,唐季珊命人模仿阮玲玉的字跡,篡改了兩份遺書,而真正的遺書在是在2001年被發現了的,這也許梁賽珍姐妹(模仿阮筆跡的兩姐妹)「良心發現」。
  • 阮玲玉是人言可畏深刻的詮釋,命運受到殺人於無形之中的言論力量
    阮玲玉的一生是「人言可畏」這個詞最深刻的詮釋。阮玲玉季珊:我真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樣快,就要和你說一聲再見,但是不要難過,因為分分合合是人世間的常事,請你節哀,不要太過難過。其是(實)我有什麼罪可怕的,因為對於張達民而言,我沒有任何對不起他的地方,別的暫時不說,就拿我和他在即將要分居之前,還每月給他生活費100元。這不是空口無憑,嘴上隨意說的,是有收據為證的。
  • 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導演要拍攝《三個摩登女性》,還沒有合適的主角,阮玲玉主動請纓。然而導演認為她並不合適。因為這個女主既不風塵,也不高貴。她是反抗,是革命的化身。阮玲玉飾演了很多進步的女性角色,但是骨子裡,她真的只是個最柔弱的女子。
  • 眾口鑠金,人言可畏!
    人言可畏! 1935年3月8日,一代影后阮玲玉在家中自殺 ,時年25歲。身後只留下了一封「人言可畏」的遺書。 阮玲玉從16歲進演藝圈,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 【香山驕傲】一代影后阮玲玉
    在25歲如花的年紀,她含恨服毒自殺,死後,魯迅為此她撰文《論人言可畏》。她像一支搖曳在亂世中的風中之燭,在上海灘和香港的十裡洋場之中寂寞如煙花。她就是一代影后——阮玲玉。阮玲玉與張達民1925年,15歲的阮玲玉認識了母親幫傭的「少東家」,當時18歲的富二代張達民,並與他相戀。這段跨越出身的戀情遭到張母的反對,不過,阮玲玉還是義無返顧和張達民同居了。
  • 論人言可畏
    論人言可畏文/魯迅「人言可畏」是電影明星阮玲玉自殺之後,發見於她的遺書中的話。這鬨動一時的事件,經過了一通空論,已經漸漸冷落了,只要《玲玉香消記》一停演,就如去年的艾霞自殺事件一樣,完全煙消火滅。讀者看了這些,有的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那麼漂亮,卻比她正經」;有的想:「我雖然不及阮玉玲的有本領,卻比她出身高」;連自殺了之後,也還可以給人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的技藝,卻比她有勇氣,因為我沒有自殺」。化幾個銅元就發見了自己的優勝,那當然是很上算的。但靠演藝為生的人,一遇到公眾發生了上述的前兩種的感想,她就夠走到末路了。
  • 是誰殺死了阮玲玉?
    △張曼玉飾演的阮玲玉明星的隕落震動了公眾,引發了「是誰殺死了阮玲玉」的爭論。這位作者進一步指出,更為重要的是,阮玲玉自己也在經歷一個思想轉變的過程。她在生前參加了多部現實主義社會批判電影的創作,思想受到了啟蒙。這些新意識在阮玲玉自身的新舊思想之間製造出巨大的緊張,而她軟弱的性格又使她難以應付外部的影響以及對她的惡意攻擊。魯迅及《新女性》的導演蔡楚生認為,黃色小報在公眾面前向阮玲玉身上潑汙水,從而殺死了一個毫無反抗能力的天才女藝術家。
  • 人言可畏,熬不過去是阮玲玉,熬過去就成了趙薇
    只是如此光鮮亮麗的趙薇,也免不了和阮玲玉一樣,一路走來被人指指點點。可惜阮玲玉生在那個年代,即使有著張曼玉都不能及的演技,也面對不了人言可畏,年紀輕輕就衝動離世。而趙薇,在經歷了人生的大悲傷後,找尋點點小高興,來到了她自己所說的女人最好的年齡。
  • 人血饅頭的狂歡盛宴:解讀阮玲玉去世引起的社會餘波
    1935年3月8日, 年僅二十五歲的一代影后阮玲玉在家中自殺身亡,一時間轟動了整個民國。這位默片(無聲電影)時代當仁不讓的熒幕女皇以令人唏噓的方式告別了她那個時勢造之卻又生不逢時的年代,只留下「人言可畏」的遺言令後人三思。
  • 阮玲玉:愛錯了人不只會難受,還可能會丟命
    據說,阮玲玉下葬死的時候上面穿的旗袍都寫滿了四個大字,人言可畏。就連魯迅先生也為阮玲玉的死寫了一份小報,叫《論「人言可畏」》,意思就是許多小報的記者沒有用事實真相報導,用手中的筆誅心。張達明 阮玲玉。以張家在上海灘的地位怎麼可能娶一個保姆的女兒做媳婦,奈何一時被愛情衝昏頭腦的阮玲玉執意的要和張達明在一起,兩人還搬離了張家,在外租房子過起了同居生活。
  • 阮玲玉:愛錯了人不只會難受,還可能會丟命
    據說,阮玲玉下葬死的時候上面穿的旗袍都寫滿了四個大字,人言可畏。就連魯迅先生也為阮玲玉的死寫了一份小報,叫《論「人言可畏」》,意思就是許多小報的記者沒有用事實真相報導,用手中的筆誅心。那之後的時間裡,張達明沉迷上了賭博,家產敗的是一乾二淨,兩年時間裡,阮玲玉接連拍了6部電影,1929年還被上海人稱為「阮玲玉年」。
  • 阮玲玉死後的四封遺書,究竟哪個是真的?
    最早聲稱阮玲玉留有遺書,而且還是兩封的,是阮玲玉的「現任」丈夫唐季珊。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是(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別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可是他恩將仇報,以冤(怨)報德,更加以外界不明,還以為我對他不住。唉,那有什麼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罷。
  • 張織雲、阮玲玉、梁賽珍都和他有關
    阮玲玉遺影。在法院開庭前一天,1935年3月8日凌晨一點,阮玲玉服安眠藥自殺。唐季珊發現她服藥後,即刻叫來阮母,兩人一同將她送往醫院搶救,醫生趕到已是清晨5點。當日下午6時38分,一代影星阮玲玉溘然長逝,芳年25歲。
  • 魯迅:論「人言可畏」
    「人言可畏」是電影明星阮玲玉自殺之後,發見於她的遺書中的話。讀者看了這些,有的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那麼漂亮,卻比她正經」;有的想:「我雖然不及阮玉玲的有本領,卻比她出身高」;連自殺了之後,也還可以給人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的技藝,卻比她有勇氣,因為我沒有自殺」。化幾個銅元就發見了自己的優勝,那當然是很上算的。但靠演藝為生的人,一遇到公眾發生了上述的前兩種的感想,她就夠走到末路了。
  •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殞豈止遇人不淑,兩封遺書揭露真相
    跑到何阿英幹活的廚房套近乎,打聽她的女兒的消息,他的用意何阿英心知肚明,想自己的女兒能被少爺看上,未嘗不是件好事,心裡也樂意湊合。張達民把阮玉英的喜好了如指掌。阮玲玉這個名字好聽。阮玉英不置可否覺得現在還不是演員,到時在說搪塞過去。導演卜萬蒼要阮玉英試戲,阮玉英演哭戲時,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演笑戲時,她梨渦淺笑,顧盼生嫣。導演甚是滿意。阮玉英順利出演《掛名夫妻》的女主角,改藝名阮玲玉。
  • 神女阮玲玉「復活」了,從未說話的電影女神要和你談談
    1935年3月7日夜,一代影星阮玲玉在住所服下預先準備的好三瓶安眠藥,平靜卻也高傲的與死神相擁而去,喧鬧繁雜的城市裡空留絕筆:「人言可畏,男人可惡。」魯迅得知阮玲玉自殺的消息後,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下了《論「人言可畏」》一文抨擊當時的小報記者。
  • 阮玲玉:25歲人生謝幕,為何善良的人無法善終?
    當時的洋學堂收費高昂,不是她這樣的貧困之家能讀得起的。於是,阮母便苦苦哀求身為校董的張老爺,讓阮玲玉以「半費優待」,進入上海崇德女校讀書。 阮玲玉雖出身寒微,但麗質天成。
  • 張曼玉飾演《阮玲玉》:一代名伶,香消玉殞,情深不壽
    大家還記得那個民國時代的阮玲玉嗎?不過,可惜的是,阮玲玉最後卻是自殺了。關於原因,眾說紛紜。《阮玲玉》搬上銀幕關錦鵬導演將阮玲玉的故事搬上了銀幕。可謂是巨星雲集,很好的還原了阮玲玉的一生。,從阮玲玉成名之路到服藥身死。
  • 人言可畏真的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
    曾經著名的電影演員阮玲玉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最後真的是無法承受這些言論,最終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了人言可畏幾個字。人言可畏最早是出現在《詩經》當中,原文為「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人言不只是現在人懼怕,古代人對人言也是畏懼的。雖然現在提倡言論自由,你可以隨便發表對某人、某事的看法,可以說是口開言出。